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農業文明什麼時候轉變為工業文明

農業文明什麼時候轉變為工業文明

發布時間:2025-09-12 03:28:20

A. 中國是如何從農耕文明過渡到工業時代的

縱觀中國歷史,我們能看到中國一直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農業大國,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在發展農業。而隨著西方世界工業革命的興起,中國人面對落後的差距,也開始逐漸發展工業文明,逐漸的由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要想從農耕文明轉型到工業文明,首先要從思想上進行轉變,其次在付出行動,將理論和實際完全的結合起來,才能實現華麗的轉變。並且歷史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才能完全轉變。也許中國在上個世紀初受到了外國的侵略,國家地位變得落後,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從農耕文明順利轉到工業時代了。當然目前中國還是屬於農業大國,畢竟中國人口基數大,還是要保證農業的產量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是萬全之策。

B. 工業文明何是興起

50年代,美國一批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相繼開展了現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經濟增長委員會主辦的學術刊物《文化變遷》雜志編輯部舉辦的學術討論會上,大家討論了貧困、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與會者認為,使用「現代化」一詞來說明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比較合適的②。1958年,丹尼爾·勒納出版《傳統社會的消逝:中東現代化》一書,認為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就是現代化。1959年,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比較政治委員會召開了政治現代化討論會,隨後出版了《發展中地區的政治學》(阿爾蒙德和科爾曼,1960)。

60年代西方陸續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現代化研究專著,現代化理論基本形成。例如,《經濟成長的階段:非共產主義宣言》(羅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現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現代化和社會結構》(列維,1966),《現代化的動力:比較歷史研究》(布萊克,1966),《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埃森斯塔特,1966),《現代化:增長的動力》(維納,1966)、《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頓,1968)等。在70~80年代,現代化理論面臨諸多挑戰,同時也得到全面發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現代化理論。

西方學者開展現代化研究,歷時50年(50~90年代),最終形成了現代化理論體系。盡管這種理論存在許多固有的缺陷,並因此受到種種批評,例如,這種理論不能解釋發達工業國家70年代以來的發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認為是用來闡述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的革命性變化的有力理論,其他任何一種社會科學理論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我們不妨稱之為經典現代化理論。

經典現代化理論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而是不同領域、不同學者關於現代化研究的理論成果的統稱。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地區,現代化具有不同的特點(附表1-2)。如果根據研究領域進行分類,經典現代化理論分為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個人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理論等。

附表1-2 不同領域經典現代化的主要特點
領 域
主 要 特 點

政治現代化
民主化、法治化、科層化(官僚化)

經濟現代化
工業化、專業化、規模化

社會現代化
城市化、福利化、流動化、信息傳播

個人現代化
開放性、參與性、獨立性、平等性

文化現代化
宗教世俗化、觀念理性化、經濟主義、普及初中等教育

雖然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不同領域和不同學者對現代化的解釋不盡相同,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現代化的兩個基本內涵,它們與現代化的基本詞義大體一致。

(1)指發達國家16世紀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

(2)指發展中國家在不同領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過程。

現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包括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變等。在40~6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進程,步入高度發達的現代工業社會;發展中國家沒有完成工業化進程,仍然處於傳統農業社會,有些地區甚至處於原始社會。所以,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可以被概括為一句話: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歷史過程就是現代化。

根據經典現代化理論,現代化不僅是一個歷史過程,也是一種發展狀態,可以指發展中國家趕上發達國家後所處的狀態(完成現代化進程後的狀態),也可以指發達國家已經達到的世界先進水平所處的狀態。由於人們對世界先進水平有不同的認識,高度發達工業社會內部也存在許多弊端,而且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所以,關於現代化的辯論持續不斷。

目前,關於現代化有許多不同說法,其實,它們都是上述定義的不同表述形式,只是不同說法強調的重點不同而已。中國現代化研究專家、北京大學已故教授羅榮渠先生在《現代化新論》一書中歸納了世界各國學者關於現代化的解釋,他認為①:「從歷史的角度來透視,廣義而言,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這一變革以工業化為推動力,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全球性的大轉變過程,她使工業主義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作為人類近期歷史發展的特定過程,把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的實現作為現代化完成的一個主要標志也許是合適的。」

閱讀全文

與農業文明什麼時候轉變為工業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產汽車年檢標志哪裡領 瀏覽:597
工業數據軟體有哪些 瀏覽:18
奧迪儀表盤d1d2怎麼調成d擋 瀏覽:192
黑色汽車坐墊如何搭配 瀏覽:648
寶馬三系迎賓燈在哪個位置 瀏覽:813
汽車下線後需要檢測哪些項目 瀏覽:35
汽車被鑰匙刮補漆需要多久 瀏覽:918
寶馬x1的底盤質感怎麼樣 瀏覽:230
汽車按鈕都有什麼 瀏覽:179
什麼時候汽車年檢 瀏覽:864
奧迪特價車是怎麼來的 瀏覽:971
寶馬i8多少馬力最好 瀏覽:397
賓士c內存卡怎麼取 瀏覽:897
東莞市奧迪哪裡噴漆做得好 瀏覽:515
農業文明什麼時候轉變為工業文明 瀏覽:717
俄羅斯工業用電是多少伏 瀏覽:836
五菱汽車屬於哪個板塊 瀏覽:711
租車公司賓士e一年能賺多少 瀏覽:117
汽車防塵閥哪裡有 瀏覽:918
汽車之家如何認證車主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