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促進局和工業管委會哪個好
工業園區管委會好。
1、促進局是亊業單位,是主管經貿工作,在行政區域內負責制定招商引資,利用外資,國內區域經濟合作,投資企業的管理,統計,指導和服務工作,是事業編制單位,事業編制人員能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2、工業園區管委會是歸屬工業園區的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管轄,也是政府行政機關一部分,管委會不僅是作為組織機構,而且作為管理機構的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政府、企業管理的重要方面,待遇與相關晉升空間比促進局好。
❷ 工業促進局有什麼權利
市工業促進局是負責本市行業性、專業化的工業產業促進工作的市政府直屬機構。
主要職責
1、監測分析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態勢及日常運行,完善工業企業信息服務體系,組織協調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針對工業經濟發展狀況向市政府提出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2、根據國家、省產業政策和全市國民經濟計劃,組織擬定工業產業政策,研究提出重點工業產業發展戰略和對策措施,指導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研究、制定和推進工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組織擬定工業經濟政策並監督實施,收集、整理、分析、發布相關經濟信息;擬定工業行業規劃、電力行業發展規劃,負責電力行業的管理、監督、協調與行政執法,負責電子信息產業的規劃與協調;參與研究和規劃工業行業投資布局;推進工業產業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和重點工業產業的持續發展。
3、研究擬定、組織實施利用國外資金有關政策,指導工業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組織實施工業企業的海外投資計劃,指導工業企業利用外資(包括外商直接投資),提出工業企業利用國外貸款的投向;負責進口設備減免稅的申報和使用國產設備的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
4、編制全市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指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負責全市工業企業的節能、節水、降耗和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產業等項目的審核、申報、認定、認證工作;負責全市煤炭市場管理及相關經營資格證的審核上報工作; 研究全市能源利用情況,提出能源發展和政策建議;依法負責組織協調清潔生產促進工作;組織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環保產業發展,指導散裝水泥推廣工作。
5、對全市各種經濟成份的工業企業實施宏觀管理和指導,規范企業行為規則;負責非煤礦山的規劃、設計和技術指導,負責相關許可證、資格證的審核、上報及發放工作;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組織和指導全市冶金礦產品經營和管理工作;規范礦產品市場經營秩序,凈化市場環境,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打擊違規行為。
6、組織中小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指導全市民營經濟及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負責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創業輔導體系和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建設;負責民營經濟指導服務;組織工業企業管理者培訓。
7、負責全市民用爆破器材企業資格審查和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配合公安部門做好民用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和檢查工作。
8、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企業技術進步、技術引進和重大裝備國產化的政策,組織指導全市工業企業技術進步,指導協調重點技術創新、重大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實施;負責技術改造項目的審核、上報、備案工作;組織技術改造項目的篩選、實施、驗收工作。
9、研究制定和推進工業信息化發展規劃,負責全市信息化項目的審核申報工作。
10、負責工業行業協會的新建工作,承擔現有工業行業協會的聯系和指導職責。
11、協調處理歸口的各類企業在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
12、完成市政府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希望採納
❸ 縣工業局是干嗎的
一、主要職責
1 、監測分析全縣工業經濟及民營企業運行態勢,編制並組織實施其年度運行調控目標、政策和措施,完善企業信息服務體系,組織協調解決工業經濟及民營企業運行中的重大問題;針對工業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狀況向縣委、縣政府提出發展意見和建議。
2 、負責工業和民營企業統計工作,研究制訂全縣工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3 、組織擬定促進工業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並監督實施,收集、整理、分析、發布相關經濟信息。
4 、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企業技術進步有關政策,指導技術創新、技術引進。負責工業和民營企業員工的業務、技術培訓。
5 、負責本系統企業改制工作,並處理好已改制企業的善後事宜。指導民營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推進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研究提出促進骨幹龍頭企業膨脹發展的政策、措施,牽頭組織企業集團的組建;推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負責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創業輔導體系和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及行業協會建設。
6 、指導、推進全縣工業和民營企業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研究制定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發展戰略和對策措施。協調鄉鎮工業園區建設和企業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工作。
7 、負責工業和民營企業新上、技改項目的統計、監控、督導和協調工作。
8 、負責企業資產評估和內部審計工作。
9 、負責全縣新型牆體材料革新,牽頭組織制訂煤炭市場發展規劃並組織煤炭市場的清理整頓和規范管理。
10 、承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主要職責,東光縣工業促進局內設 6 個職能機構。
(一)行政股室 4 個即:
1 、辦公室
協助領導處理機關日常工作,建立健全機關各項規章制度;負責機關文秘、考勤、值班、政務信息、檔案、車輛管理及後勤等工作;督促檢查重要工作及領導批辦事項的落實,協調機關各股室的關系;負責機關及系統內計劃生育工作;承辦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
協助黨委處理日常黨務工作。負責機關政治、業務學習;協助搞好黨建、工會、青年團、婦女、武裝等工作。協助做好穩定和矛盾排查工作。
2 、勞動人事股
負責機關人事資料登統管理、工資調整、公務員考核工作;組織協調本系統職稱評審、人才引進及人員培訓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的批辦手續和善後服務。協調企業做好退伍軍人安置優撫、失業人員低保工作。參與企業改制提供政策服務。配合做好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工作;負責老幹部工作。
3 、計財股
負責機關財務管理工作,協助領導制定年度財務收支計劃;指導全縣工業和民營企業財會工作;負責全縣工業和民營企業財務和統計報表,監測全系統經濟運行情況;掌握改制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各種統計數據。做好企業財會和統計人員的培訓工作。
4 、企業管理股
掌握全縣工業和民營企業發展情況和動態,研究制訂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指導工業骨幹企業和民營企業改革與發展,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指導、推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研究制訂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發展戰略和措施;研究提出實施工業和民營企業的地方性優惠政策和辦法;負責創業輔導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及行業協會建設;負責全系統招商引資、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負責全系統年終經濟考評、考核工作。
(二)內設事業機構 2 個即:
1 、項目信息中心
貫徹實施國家產業政策,研究提出工業和民營企業項目投資目標,定期或不定期向企業發布項目信息;及時了解和掌握全縣工業和民營企業新上、技改項目建設動態,並定期匯總上報;組織、協調本系統新上項目的論證、考察工作,幫助、指導企業起草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建議書;負責全縣重點工業項目的督導、檢查和協調工作;組織本系統項目工作業務知識培訓,努力提高項目工作運行質量。
2 、資產評估事務所
資產評估事務所是經縣政府批准成立的內設事業機構,在業務上隸屬滄州獅城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全系統企業的資產評估、企業年檢、公司設立驗資和審計工作;負責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及運行工作。
三、人員編制及領導職數
東光縣工業促進局行政編制 10 人,直屬事業和全額事業編制 24 人,自收自支事業編制 11 人。科級領導職數 3 人,其中,局長 1 人,副局長 2 人。
❹ 工業局是什麼單位
工業局是歷史上主管工業的政府主管部門,但現今已不再存在,其業務已劃入工業和信息化局。
具體說明如下:
總結:工業局是歷史上存在的一個政府主管部門,專門負責工業事務,但現已被工業和信息化局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