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中國是如何實現向社會主義工業化
新中國的現代化,主要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學化和理性化等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其核心是工業化問題。
新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歷程:
1、過渡時期(1949—1956年):新中國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先合理調整後社會主義改造;超額完成一五計劃等措施使新中國的工業化全面起步。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基本建設投資近千億元,石油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業也有較大發展,但「大躍進」三年造成了我國工業的畸形發展。③文革時期(1966-1976年):受「階級斗爭為綱」的影響,除交通運輸業外其他均處於倒退的局面,新中國工業出現了嚴重挫折。④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年以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為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農村中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城市中企業管理體制和所有制結構的變化,沿海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辟,推動了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從而大大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進程。
㈡ 濡備綍綆榪頒腑鍥界ぞ浼氫富涔夊伐涓氬寲榪涚▼錛
涓鍥界ぞ浼氫富涔夊伐涓氬寲榪涚▼鍙浠ユ傛嫭涓轟互涓嬪嚑涓闃舵碉細
1. 紺句細涓諱箟宸ヤ笟鍖栬搗姝ワ細鏂頒腑鍥芥垚絝嬪悗鋩傜盡瑁わ紝鎴戝浗寮濮嬭繘琛岀ぞ浼氫富涔夊伐涓氬寲寤鴻撅紝涓昏佺粡鍘嗕簡浠庤嫃鑱斿紩榪涖佽嚜涓葷爺鍙戙佸伐涓氬熀紜鍒濇ュ緩絝嬬瓑闃舵點
2. 紺句細涓諱箟宸ヤ笟鍖栧緩璁撅細鍦ㄦ敼闈╁紑鏀懼悗錛屾垜鍥藉疄琛屽競鍦虹粡嫻庡拰紺句細涓諱箟甯傚満緇忔祹浣撳埗錛屾帹鍔ㄥ伐涓氬寲鍙戝睍錛屼富瑕佺粡鍘嗕簡浠庝埂闀囦紒涓氬埌鍥芥湁浼佷笟銆佷粠浼犵粺浜т笟鍒伴珮鎶鏈浜т笟絳夐樁孌點
3. 紺句細涓諱箟宸ヤ笟鍖栬漿鍨嬶細鍦ㄥ競鍦虹粡嫻庡拰紺句細涓諱箟甯傚満緇忔祹浣撳埗涓嬶紝鎴戝浗鎺ㄥ姩宸ヤ笟鍖栧彂灞曪紝涓昏佺粡鍘嗕簡浠庝紶緇熶駭涓氬埌楂樻妧鏈浜т笟銆佷粠璁″垝緇忔祹鍒板競鍦虹粡嫻庣瓑闃舵點
4. 紺句細涓諱箟宸ヤ笟鍖栧崌綰э細鍦ㄦ淳鍩嬧滀竴甯︿竴璺鈥濆¤鍜屸滀簰鑱旂綉+鈥濈瓑鑳屾櫙涓嬶紝鎴戝浗鎺ㄥ姩宸ヤ笟鍖栧彂灞曪紝涓昏佺粡鍘嗕簡浠庝紶緇熶駭涓氬埌楂樻妧鏈浜т笟銆佷粠鍥藉唴甯傚満鍒板浗闄呭競鍦虹瓑闃舵點
鎬諱箣錛屼腑鍥界ぞ浼氫富涔夊伐涓氬寲榪涚▼緇忓巻浜嗕粠寮曡繘鍒拌嚜涓葷爺鍙戙佷粠浼犵粺浜т笟鍒伴珮鎶鏈浜т笟銆佷粠璁″垝緇忔祹鍒板競鍦虹粡嫻庣瓑闃舵碉紝瀹炵幇浜嗕粠鏃犲埌鏈夐椃綆銆佷粠钀藉悗鍒板厛榪涚殑杞鍙樸
㈢ 建國初期我國大力發展重工業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影響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始於1953年開始執行的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並沒有沿用其他國家一般採用的輕紡工業起步的工業化道路,而是採取了重化工業起步的超常規道路,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趕超;的強烈意識是採取重化工業戰略的基本動因,而前蘇聯的發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個可學習、借鑒的;榜樣;。為了盡快實現;趕超;目標,採取了比前蘇聯更強的強制性積累,試圖在遠比前蘇聯落後的基礎上跨越輕紡工業階段而建立重化工業體系。在經濟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創建了大量的國有企業,以保證能夠通過高積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設資金,進行大規模的重化工業投資和建設。工業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迅速延伸到整個經濟系統,從而形成了在中國執行了30多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就此意義上說,計劃經濟體制與重化工業起步的工業化戰略存在著邏輯上的聯系。 建國初期,我國工業化選擇了優先發展工業戰略,選擇這一戰略的原因是為了保障國家政治獨立和國防安全,為了盡快改變我國工業十分落後的面貌,蘇聯工業化道路成功的示範效應,受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理論的影響."一五"計劃時期的工業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國選擇優先發展工業戰略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是正確的,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