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互聯網平台是什麼
工業互聯網平台是什麼?讓我們一起探索吧!工業互聯網平台是為了滿足製造業的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需求而建立的。它基於大量的數據採集、匯聚和分析,構建了一個服務系統,支持製造資源的廣泛連接、靈活供給和高效配置。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 工業互聯網平台是傳統工業雲平台的進一步發展。它經歷了從成本驅動到集成應用,再到能力交易、創新引領和生態構建的五個階段。與傳統的工業雲平台相比,工業互聯網平台不僅提供了軟體工具共享和業務系統集成,還增加了製造能力開放、知識經驗復用和吸引第三方開發者等功能。這大大提高了工業知識的生產、傳播和利用效率,形成了一個相互促進、雙向迭代的生態系統。
2. 工業互聯網平台是新工業體系的「操作系統」。它依賴於高效的設備集成模塊、強大的數據處理引擎、開放的開發環境工具和組件化的工業知識微服務。它不僅向下對接大量的工業設備,還向上支持工業智能化應用的快速開發和部署。就像微軟Windows、谷歌Android和蘋果iOS系統一樣,工業互聯網平台支撐著一個新的、基於軟體定義的、高度靈活和智能的新工業體系。
3. 工業互聯網平台是資源集聚共享的有效載體。它將信息流、資金流、人才創意、製造工具和製造能力集中在雲端,將工業企業、信息通信企業、互聯網企業、第三方開發者等主體聚集在雲端,將數據科學、工業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等知識融合在雲端。這推動了資源、主體和知識的共享,形成了一種社會化的協同生產方式和組織模式。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發展歷程如下:
2020年10月,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開始關注工業互聯網領域,並投資了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自主研發的蘇暢工業互聯網平台通過了工信部首批認證的「四星」工業互聯網平台,並成為江蘇省「5G+工業互聯網測試床」示範項目。
2021年7月11日,從2021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了解到,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迅速,已建設完成100餘個平台,連接的工業設備總數達到7300萬台套。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發布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明確將工業互聯網平台推廣工程作為兩化融合的重點工程。
2022年5月5日,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新增的14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朗坤蘇暢工業互聯網平台成功入選,成為南京首個國家級「雙跨」平台。
『貳』 堅持自主創新 成都首個國家「雙跨」平台 是TA!|科技一線
工業互聯網平台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先進製造業中發揮重要作用。近期,成都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東方電氣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東智同創Co-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成功入選國家級「雙跨」平台,成為成都首個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台。東方研究院之所以能成功入選工業互聯網平台「國家隊」,是因為其長期堅持自主創新的不懈努力。同時,成都提供了充滿創新活力的環境,為東方研究院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去年底,東方研究院通過「揭榜掛帥」科技項目,再次攀上科技高峰,展示了其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的實力。2023年,東方研究院成功「揭榜掛帥」,在「面向高端裝備製造的智能探傷及追溯系統研製與應用」領域,團隊聯合多家單位,依託東智同創Co-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打造了基於雲邊協同的高端裝備製造智能探傷及追溯系統解決方案。這一系統的應用示範效果顯著,探傷准確率達到了88%,為行業帶來了創新成果。東方研究院堅持自主創新,取得了多項原創性科技成果。東智同創Co-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作為其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數字工業操作系統,入選國家級「雙跨」平台,體現了東方研究院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該平台具備「數智驅動」和「綠色低碳」兩大特點,為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在能源和裝備製造行業,東智同創Co-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提質增效成果。例如,基於該平台的智能檢測方案,不僅提高了焊接質量缺陷檢測的准確性和效率,還顯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平台已在多個領域實現了落地應用,展示了其強大的行業遷移能力和市場應用潛力。此次入選國家級「雙跨」平台,將為東智同創Co-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帶來新的機遇,促進區域和產業鏈資源的集聚,構建共創共享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東方研究院將繼續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堅持自主創新,為「成(都)德(陽)高端能源裝備」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賦能,推動四川省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協同發展。
『叄』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現
工業互聯網無疑是這個寒冬中最熱的產業經濟話題。「BAT們」視之為「互聯網的下半場」,正在競相「+工業」「+製造業」而工業企業、製造業企業們也在積極「+互聯網」,希望藉助互聯網的科技力量,為工業、製造業的發展配備上全新引擎,從而打造「新工業」。
不難看出,工業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高速發展期,預計至2020年將達萬億元規模。但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日益凸現。在設備、控制、網路、平台、數據等工業互聯網主要環節,仍然存在傳統的安全防護技術不能適應當前的網路安全新形勢、安全人才不足等諸多問題。
工業互聯網萬億級市場模引發安全隱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隨著國家出台相關工業互聯網利好政策,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增速加快,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超250家。世界各國正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圍繞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方面,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趨勢。
工業互聯網是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動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實現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將催生更多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創造更多新興經濟增長點。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業控制系統及設備與互聯網連接,網路空間邊界和功能極大擴展,以及開放、互聯、跨域的製造環境,使得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1、網路攻擊威脅向工業互聯網領域滲透。近年來,工業控制系統漏洞呈快速增長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個,其中工控系統新增漏洞數351個,相比2016年同期,新增數量幾乎翻番,漏洞數量之大,使整個工業系統的生產網路面臨巨大安全威脅。
2、新技術的運用帶來新的安全威脅。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導致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多樣化。
3、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傳統的安全保障技術不足以解決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同時,針對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資金投入較少,相應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責任體系不明確等,難以為工業互聯網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那麼,如何鑄造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基石,加快構建可信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呢?
1、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緊跟工業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努力引領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發展。
2、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標准落地實施。全面推廣技術合規性檢測,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
3、完善監管和評測體系。
4、切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發展。加強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構建覆蓋系統建設各環節的安全防護體系。
5、聯合行業力量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生態。
在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能力建議:
1、頂層設計:出台系列文件,形成頂層設計;
2、標准引導: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標准體系框架,推進重點領域安全標準的研製;
3、技術保障:夯實基礎,強化技術實力;
4、系統布局:依託聯盟,打造產業促進平台;
5、產業應用:加強產業推進,推廣安全最佳實踐。
近年來,中國也陸續出台了《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內容,從制度建立、標准研製、安全防護、數據保護、手段建設、安全產業發展、人員培養等方面,要求建立涵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路安全、平台安全、數據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
在國家政策以及業界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我國工業互聯網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在安全層面的保障也會更上一層樓。
『肆』 如何實現工業互聯網產業
一、錨定細分市場
我認為,對於工業互聯網企業來說,並不是什麼行業都應該涉足的,目前有些工業互聯網企業,尤其是雙跨企業,動輒就說自己做了幾十個行業,賦能了很多用戶,其實,我覺得對於一個初創行業和初創企業來說,不宜做的行業過多,而應該是在不涉及過多行業的情況下,每個行業做深做透,也就是說,評價一個好的工業互聯網企業的一個指標是,哪怕只做了幾個行業,但是每個行業都做了幾十個客戶,這樣才是真正的有效行業應用。
之所以開展直銷模式,是因為對於任何一個新興行業來說,沒有什麼比直接面對客戶更直接有效的方式了,客戶前期了解你的方式只有和你面對面的方式,其他的方式都是不合適的,很難想像能有人比你更能夠說清楚你的新體系、新架構和新技術。
對於工業互聯網行業也一樣,企業只有不斷地去通過直銷面對客戶,才能前期讓客戶盡早的了解你的產品體系和服務內容,通過不斷地市場積累,慢慢的磨合自己的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再融合各類其他的產品,才能順利站穩腳跟,走向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