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聊城那有食品廠
中國食品公司山東省東阿縣公司食品加工廠(前進街46號)
2.莘縣東興食品有限公司(河店鄉)
3.高唐華苑食品有限公司(琉璃寺鎮琉璃寺)
4.聊城六六順食品有限公司(經濟開發區華宇工業園)
5.山東省東阿縣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第一棉廠院內)
6.山東省聊城市第一食品廠(鏡明路9號)
7.山東陽谷祥新食品廠(火車站)
8.山東省高唐縣食品加工廠(金城路1號)
9.山東省聊城市東昌糖酒茶副食品有限公司(東昌西路99號)
10.山東省莘縣嘉源食品廠(十八里鋪鎮駐地)
11.山東莘縣莘煙食品有限公司(通運路44號)
12.山東陽谷永興食品有限公司(閆樓鎮駐地)
13.莘縣得利肉類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東環路150號)
14.山東省聊城格瑞食品有限公司(開發區黃河路中段)
15.山東省聊城魯天食品有限公司(科技園)
16.山東省莘縣興發食品廠(城鎮振興街290號)
17.山東莘縣金輪食品有限公司(城鎮新華路南首)
18.陽谷縣益民食品廠(翟庄鄉斜店村)
19.陽谷縣振興食品廠(石佛供銷社)
20.陽谷永盛食品有限公司(十五里元鎮賈垓村北)
21.山東省天禾食品有限公司莘縣加工廠(劉庄鄉)
22.山東味康食品有限公司(十五里園工業區)
23.山東陽谷雙陽食品有限公司(城北環路西首)
24.山東省臨清市第二食品廠(魏灣鄉東辛村)
25.山東省莘縣綠都食品廠(北環路東段)
26.莘縣古雲鎮瑞祥食品廠(古雲工業園區)
27.聊城市金利達食品有限公司(興華西路100號)
28.聊城市可信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龍山路2號)
29.聊城市裕華食品有限公司(龍山商場)
30.臨清市胡里庄紅旗食品廠(胡里庄鎮)
31.臨清市一品齋食品廠(東環路)
32.臨清伊斯特食品有限公司(魏灣鎮住地)
33.莘縣魯西集元現代食品有限公司(城鎮北環路東首)
34.陽谷健發食品有限公司(安樂鎮工業園(劉鋪村))
35.陽谷前程食品有限公司(七級鎮東劉村)
36.高唐鎮強康食品廠(高唐鎮興隆街)
37.冠縣家鄉食品廠(桑阿鎮東呂庄村)
38.聊城魯華多種經營總公司魯華食品廠(東昌西路188號)
39.聊城市康力源乳業食品有限公司(湖西路朝陽胡同)
40.聊城市新潮立業食品有限公司(經濟開發區黃河路)
41.聊城市宴樂園食品有限公司(古樓北街50號)
42.臨清寶運花生食品有限公司(八岔路鎮工業園)
43.臨清市長城出口食品廠(魏灣鎮駐地)
44.高唐縣雨露食品有限公司(科技路西段路北私營工業園內)
45.冠縣多味清真食品加工廠(冠城鎮張尹庄)
46.莘縣久芳食品有限公司(位庄鄉信庄)
47.莘縣綠康食品有限公司(南環路西首)
48.聊城市康源食品有限公司(花園南路18號院內)
49.聊城市梁水鎮供銷合作社食品廠(梁水鎮街)
50.聊城市天祥食品有限公司(東關街204號
❷ 山東聊城哪裡有電子廠
1.聊城華港電子有限公司(聊城市東昌東路22號)
2.聊城方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火車站商貿城內)
3.聊城華海機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花園南路42號)
4.茌平東奇太陽能電子有限公司(工交路178號)
5.聊城精工電子有限公司(經濟開發區)
6.聊城海威電子有限公司(閆寺工業區1號)
7.聊城三創電子有限公司(興華東路17號)
8.聊城市東昌府區精科電子有限公司(東昌東路47號)
9.山東科霸時代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昌潤路聊堂路口)
10.臨清金世紀電子有限公司(松林鎮)
11.山東神盾電子有限責任公司(金城路142號)
12.聊城市隆盛機械電子有限公司(財幹路北首花園路東首)
13.聊城市萬瑞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興華西路30號)
14.聊城市三五鍾表電子有限公司(開發區東昌東路泰山路交界處)
15.山東聊城科信電子有限公司(付花路23號)
16.山東省聊城中信電子有限公司(東昌西路132號)
17.聊城市金太陽電子有限公司(花園北路29號)
18.聊城市日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振興路3-12號)
19.山東海天電子有限公司(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昌東路)
20.聊城市超業機械電子有限公司(張爐集鎮盛廟村)
21.聊城市泰隆機械電子有限公司(東昌西路57號)
22.聊城新興電子有限公司(開發區東苑支路西段)
23.莘縣王牌電子有限公司(振興街96號)
24.聊城昆侖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利民東路2號)
25.山東聊城友聯電子有限公司(聊城市興華西路66號)
26.山東省聊城市未來電子有限公司(東昌東路76號)
27.山東神盾電子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金城路142號)
28.聊城新德利電子有限公司(聊城市侯營鎮)
29.四川中星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聊城分公司(開發區團結路)
30.聊城市三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香江大市場南京東路78號)
31.山東省聊城地區智通電子有限公司(聊城市東昌西路99號)
32.聊城神盾優瑪電子有限公司(金城路142號)
33.聊城市光華電子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區黃河路6號)
34.聊城市昌源電子有限公司(健康南路)
35.山東省聊城樂海電子有限公司(北關街36號)
36.陽谷海天電子有限公司(陽谷鎮谷山路)
37.聊城昌吾機械電子有限公司(張爐集鎮細馬庄村)
38.聊城地區麥迪電子有限公司(聊城市北關街68號)
39.山東聊城華龍電子有限公司(東昌東路97號)
40.聊城亨通機械電子有限公司(建設東路29號)
41.聊城市創新電子有限公司(花園北路38號)
42.聊城市鼎力電子有限公司(財幹路2號)
43.聊城市方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站前街電腦科技城B-26、27號)
44.聊城市天豪電子有限公司(科技市場(聊堂路口)A-241)
45.臨清BMC彩虹電子有限公司(工業園南首)
46.山東省聊城電子廠(北城牆路46號)
47.深圳市和世通電子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東昌西路38號)
48.高唐縣國華電子有限公司(高唐鎮東環路)
49.聊城市金三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關街76號)
50.聊城華益電子有限公司(東昌西路188號)
❸ 山東省聊城市
基本概況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聊城不僅起著輻射和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於北緯35°47』~37°02』和東經115°16』~116°32』之間,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數民族38個,約有6.73萬人。市境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49畝。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2001年末,全市企業單位1219個,事業單位1481個,機關單位1010個,全部單位在崗職工人數為325020人。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後期,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旅遊業成為新興產業。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牛年出欄100多萬頭,肉雞年出欄500多萬只。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454.86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資源42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9.51億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葯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聊城鐵路編組站是京九線上的4大編組站之一。從聊城出發,1小時到達濟南空港,4小時到達青島海港,4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北京。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網路立體化的現代化電信網路。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通訊網路。「聊城信息港」是中國公眾多媒體信息網的一部分,它與國外信息網相連,實現了與世界資源共享。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特別是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聊城經濟發展迅速、百業俱興。2001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18.54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93.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38.3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6.48億元,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29.5∶43.5∶27.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734元。工農業總產值573.47億元。實有耕地面積553183公頃,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1.84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3.01億元,糧食產量339.07萬噸,棉花產量6.58萬噸,油料產量27.70萬噸,水果產量34.99萬噸,蔬菜產量743.66萬噸,肉類總產量39.20萬噸,禽蛋產量30.10萬噸,大生畜年末存欄150.55萬頭,水產品產量4.58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92元。全部工業總產值410.4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3.64億元。全市工業企業362個,大中型工業企業102個(國有工業企業53個),小型企業260個。國有工業企業87個、總產值965123萬元,集體工業企業57個、總產值299471萬元,股份合作工業企業12個、總產值114154萬元,股份制工業企業84個、總產值1026504萬元。外商及港澳台工業企業16個、總產值130033萬元,中央工業企業1個、總產值9577萬元,省屬工業企業2個、總產值52438萬元。出口總額126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1%,進口總額4527萬美元、比上年減少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實際利用外資額366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5.3%。公路客運量1779萬人,公路貨運量881萬噸,電信業務總量126862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5218萬元。
聊城交通便利,通訊快捷,科學教育蓬勃發展,文學藝術異彩紛呈;城市環境整潔清新,是山東省衛生城市;接待條件日漸完善,擁有一批高檔賓館、酒店;陸路口岸、海關、商檢等涉外機構健全。隨著以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和市區集中供暖、供氣、以及東昌湖和古運河、徒駭河等工程項目的相繼建成,聊城的城市建設已經有了質的飛躍。隨著4×60萬千瓦山東中華聊城發電廠一期工程的完工,全部投產後,聊城將成為中國東部地區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江北水城」將以她獨特的風韻,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
自然地理
境內地形較為平緩,除東阿縣沿黃河一帶有10座剝蝕的殘山外,皆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莘縣西南部最高,海拔49米;高唐縣的東北部最低,海拔27.5米。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在聊城改道泛濫,形成了高坡、窪地相間的微地形起伏地貌。
構造
全市地質構造屬華北地台(Ⅰ)的一部分,聊考斷裂帶又將全市分為2個二級構造單元,其西部為遼冀台向斜(Ⅱ1),東部為魯西台背斜(Ⅱ2)。遼冀台向斜中有2個三級構造單元,即臨清坳斷區(Ⅲ1)和內黃隆斷區(Ⅲ2);魯西台背斜中有1個三級構造單元,即茌平坳斷區(Ⅲ3)。其次,自西向東又分7個四級構造單元:館陶凸起區(Ⅳ1)、臨清凹陷區(Ⅳ2)、新集凸起區(Ⅳ3)、莘縣凹陷區(Ⅳ4)、桑阿凸起區(Ⅳ5)、陽谷凸起區(Ⅳ6)、東阿凹陷區(Ⅳ7)。區內分布許多斷裂,其走向一般呈北東向。較大的斷裂為聊考大斷裂,其次有冠廣斷裂、冠縣斷裂、堂邑斷裂、聊城斷裂、茌平斷裂、東阿斷裂、館陶斷裂、馬陵斷裂,另外還有許多小斷裂。聊考斷裂,北自茌平,南至河南蘭考,全長270公里,市內長度110公里,是市內遼冀台向斜與魯西台背斜的分界線,同時控制著市內第三系的發育及構造形態的發展。冠廣斷裂,西自冠縣,穿過聊考大斷裂,東至廣饒,全長290公里,市內長度約100公里。該斷裂北盤下降,南盤上升。冠縣斷裂,北自臨清石槽,南至冠縣梁堂,與冠廣斷裂相交,全長約60公里,其北端是臨清凹陷與新集凸起的分界線,南端是臨清凹陷與桑阿凸起的分界線。堂邑斷裂,自莘縣董杜庄向西北延伸,經過堂邑,至博平與聊考大斷裂相交,全長約73公里,其南盤為下降盤。聊城斷裂,其東北在聊城交於聊考大斷裂,西南在莘縣河店交於堂邑斷裂,全長約40公里,是北盤為下降盤的斷裂。茌平斷裂,為東盤下降的斷裂。其北自茌平王老,南至陽谷七級,全市約55公里。東阿斷裂,位於市內最東部,是西盤下降的斷裂。其北自東阿高集,南至陽谷張秋,全長約50公里。館陶斷裂,位於市內最西部,該斷裂將北館陶構造一分為二,使斷裂帶兩側孔店組地層與奧陶紀灰岩接觸。馬陵斷裂呈北西走向,全長約15公里,北東為下降盤。該斷裂帶是臨清凹陷與河南內黃隆起的分界線。
地層
自晚第三紀以來普遍接受了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積,主要為黃河泛濫沖擊物和洪積物,除東阿沿黃河一帶不足50米高的10座孤山有古生界奧陶系灰岩出露處,其餘均為新生界第四系所覆蓋。第四系厚度一般為30~270米,以臨清、莘縣、高唐一帶厚度較大。第四系包括全新統和更新統,更新統又分上、中、下更新統。全新統主要為沖積物和洪積物,沉積厚度7~25米,廣泛分布於全市;更新統主要為河湖相沉積,厚30~260米。第四系以下有上第三系明化鎮組、冠陶組;下第三系東營組、沙河街組、孔店組;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奧陶系、寒武系,還有古生界變質岩等。
聊城「江北水城」是長江以北一座獨具魅力的北方水城。聊城城市建成區43平方公里,湖河水域面積多達13平方公里,占整個城市建成區的1/3。全市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條。中華母親河--黃河在聊城市境內蜿蜒130多公里;馬頰河、徒駭河、渭河、趙王河等市內主要河流縱橫交錯,形成了獨特的水系。市區內有我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東昌湖,水面總面積近5平方公里;著名的京杭大運河自南向北穿越而過,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被譽為「江北水城」。
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0--2741.8小時之間,全市平均氣溫12.8--13.4℃,全年降水量為567.7--637.3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56--68%,無霜期200天左右,多南風和偏南風。
土地資源
據1985年土壤普查統計,全市總面積為1297.0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53.94萬畝,占總面積的73.69%,人均佔有耕地面積高於全省和全國。
土地利用
市內土地可利用面積大,開發利用率高。據1985年土壤普查統計,全市總面積1297.03萬畝,利用土地面積1251.16萬畝,占總面積的96.5%。其中,耕地953.94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76.2%;園林18.02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1.4%;林地27.7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2.1%;居民、工廠、機關用地153.6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11.9%;交通用地35.43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2.7%;水域42.44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4.8%。未利用土地45.87萬畝,占總面積的3.5%,主要是沙荒和鹽鹼荒地。
土地生產力
據1985年土壤普查,按全國土地生產力分級標准,市內沒有一級地;二級地有253.3萬畝,占可利用土地總面積的24.2%;三級地478.2萬畝,佔45.5%四級地234.5l萬畝,佔22.3%;五級地84.19萬畝,佔8%。各縣市之間有較大差異。二級地面積最多的是茌平78.65萬畝,佔全縣面積的57.4%:三級地面積最多的是冠縣102.22萬畝,占總面積的69.3%,四級地面積最多的是陽谷59.47萬畝,占總面積的37.8%;五級地面積最多的是陽谷29.76萬畝,占總面積的18.99%;東阿縣劃出六級地0.88萬畝,佔全縣面積的0.99%。
水資源
市內水資源分布不平衡,東部和東南部沿黃河一帶較多,西部和西北部高亢地區匱乏。
地表水資源
據全市14個代表雨量站1956~1996年實測,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66.7毫米,產水總量為48.7億立方米。其中形成地表徑流3.69億立方米,通過各級河溝泄入徒駭河、馬頰河、衛運河或被截留在河渠閘前,入滲補給地下水9.81億立方米,其餘大部分轉化為土壤水,為自然蒸發所消耗。過境水資源比較豐富,黃河、金堤河、衛運河諸河道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66.22億立方米,其中黃河349.58億立方米,占沿境河道徑流量的95.45%。其它入境水資源很少,徒駭河、馬頰河多年平均徑流量0.32億立方米,僅在汛期入境。
地下水資源
市內淺層地下水的水文地質條件較好。除淡水廣泛分布外,還有微鹹水與淡水相間分布,構成水化學垂直分帶的咸——淡、淡——咸——淡及全淡型結構,淡水分布面積占總面積的93.1%。其中,適宜開發利用的淺層淡水占總面積的81.9%。中層和深層地下水亦有較好的開發利用條件。據全市1990年評估,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21.98億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為219.74億立方米,中深和深層地下水為2.24億立方米,分別佔98.9%和1.1%。在淺層地下水資源中,因補給困難,更新緩慢,不得輕易開採的凈儲量為206,40億立方米,參與大自然循環,逐年更新綜合補給量為13.34億立方米。
水資源可利用量
根據市內水利工程設施、調蓄能力及地下水補給條件,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22.97億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為7.72億立方米(地表水徑流0.26億立方米,地下水7.46億立方米),沿境河道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5.25億立方米(國家每年分配引黃水量13.65億立方米,金堤河、衛運河僅1.6億立方米左右),其它徒駭河、馬頰河等入境水,因以攔蓄力低,可利用量很少。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膏、石灰石、飲用礦泉水和溫泉水等。
煤 炭
陽谷——茌平煤田 沿黃河北呈西南東北展向,分布在莘縣南端、陽谷大部、聊城東部、東阿西部及茌平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4』~116°30』,北緯35°54』~36°40』,面積2297.6平方公里,預測儲量(E+F級)217億噸。該礦田—1000米以淺煤層分布范圍廣,煤層層數多、厚度大,儲量豐富,煤質優良,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被評為全國一般礦種重大突破項目之一。
聊城煤礦區 位於聊城市東部和茌平縣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1』57」~116。12125」,北緯36。5』38」~36·31`57」。該礦區為典型的華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礦區可採煤層8層,穩定可採煤層4層,大部可採煤層4層,局部可採煤層3層。按—1100米以淺煤層計算儲量,C級3.44億噸,D級9.42億噸。
旦鎮煤礦區 位於東阿縣境北部高集鄉旦鎮一帶。呈西南東北走向,東西長8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該礦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系太陽組,表土層厚度300米,總見煤厚度約一500米。共含煤14層,平均厚度6.85米。煤質為氣煤、肥煤、天然焦、無煙煤等。探明此礦儲量1.39億噸。
冠縣——堂邑煤炭預測區 該區沿馬頰河呈西南東北向條帶展布,位於冠縣與莘縣、聊城與冠縣、臨清與高唐交界區域,長92公里,寬5~16公里,面積700平方公里。含煤礦體為石炭二迭系沉積物,含煤7層,總厚度8.7米,見煤深度—1600~—2600米,預測儲量14億噸。
石油和天然氣
據勘察,油、氣儲集地段分布在莘縣、高唐大部,聊城、臨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縣東部。
中原油田三部油區 該區位於東濮凹陷北沿,分布在莘縣西南部古雲、大張兩鄉,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3公里,面積約390平方公里,生油岩體厚度約700~800米。探明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中原油田三廠設於此區,有生產油井330眼、天然氣井2眼,年產原油100萬噸左右,伴生氣1億立方米。
莘縣凹陷生油區 位於徒駭河與馬頰河之間,分布在莘縣北部、聊城中部、茌平西部和高唐大部,呈帶狀展向,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面積約2600平方公里,生油岩體約4333億立方米,頂板埋深1118~1439米,生油岩體厚度1389~1771米以上。
冠縣凹陷生油區 位於馬頰河以西,呈帶狀分布在冠縣大部、臨清中部和聊城市北端,南北長約75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頂板埋深1688米,生油岩體厚度2000米左右,體積2117億立方米。1989年勝利油田鑽井隊還在聊城市梁水鎮梁閘村附近打出賈2號探井,在此井—2400米處發現7米厚油氣層,在—2674~—2689米處發現15米厚的質地良好的油氣層。
石 膏
據勘探,市內石膏礦主要有茌平——陽-谷預測區和堂邑預測區。
茌平——陽谷石膏預測區 分布在陽谷西部、聊城東部、茌平中部,呈西南東北條帶展布,南北長128公里,東西寬15公里,面積約1900平方公里。聊城軍王屯鑽孔,含石膏8層,單層厚度0.5~2米,總厚度9米,埋深700~1588米。
堂邑石膏預測區 分布在冠縣與聊城、臨清與高唐4縣市交界區域,呈西南東北條帶展布,南北長70公里,東西寬5公里,面積約350平方公里。聊城八甲劉堂古l孔,寒武系灰岩中含石膏7層,單層最厚9米,累計厚55米,埋深2000米左右。
石灰石
境內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地層中,埋藏1200米厚的灰岩,露出地面的僅有東阿沿黃河一帶的10餘座孤山,面積4.5平方公里,石灰岩總儲量計4300萬立方米。
飲用天然礦泉水
東阿泉飲用天然礦泉水賦存於第三系淡水泥灰岩岩溶隙中,可采水量250立方米/日,其動態穩定,地質環境優越。經水質動態監測驗證,水質符合中國飲用天然礦泉水標准(GB8537—87)命名的要求,是一種礦泉類型為鍶型,水質類型為重碳酸、氯化物——鈣、鎂型飲用天然礦泉水。
聊城軍王屯溫泉
聊古1井,位於聊城東郊軍王屯村東,地理坐標為東徑116°02′,北緯36°26′。此井為1977年勘探石油鑽孔,井深2337.72米。井內熱水自流而出,水溫52℃,最大流量1800立方米/日,現控制在150~170立方米/日。水中含鉀、鈉、鈣、鎂、鐵、硼、鍶等陽離子和氯根、硫酸根、重碳酸根、氟、溴等陰離子,PH值7.4,總硬度138.5德國度,總鹼度8.4l毫克當量/升,水中溶解氮、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熱水出口處建有村辦溫泉池。省地震局在此建有水化站,進行地震監測。
動植物資源
動物 獸類主要有赤狐、狸、獾、黃鼠狼、鼴鼠、草兔、刺蝟、蝙蝠等。鳥類主要有鷹、鷂、喜鵲、烏鴉、麻雀、黃雀、布穀鳥、啄木鳥、貓頭鷹、豆雁、家燕、鵪鶉、水鴨、白鷺、紅蘭頂、鳩、黃鵬、天鵝等。魚類主要有黃顙、黃鱔、鯰魚、赤眼鱒、麥穗魚、銀魚、船丁魚、泥鰍、鱭魚、刺鰍、水蛭等。甲殼類主要有蚌、蝦、蟹、鰲、螺、蝸牛等。昆蟲類主要有螳螂、蜻蜓、蟋蟀、螢火蟲、蚯蚓、黃蜂、蟑螂、螻蛄、牛虻及蝶類、瓢蟲類、草蛉類、蜘蛛類、食蟲蝽類、繭蜂類、蚊蠅類、蟻類等。爬行動物主要有蛇、蜥蜴、壁虎等。兩棲動物主要有青蛙、蟾蜍等。
動物類葯材有33科36種,主要有土元、蛇蛻、全蠍、水蛭、蟾蜍、蜂巢、僵蠶、鱉甲、刺蝟皮、雞內金、蜈蚣、蟬蛻、驢皮等。
植物
植物類130餘種,主要有徑柳、杜李、酸棗棵、青蒿、鹼蓬、茅草、芨芨草、苦菜、曲菜、沙打旺、水稗、莠草等;水生藻類有綠藻、金魚藻、狐尾藻等;食用菌類主要有木耳、蘑菇等。
植物類葯材
主要有5大類183種。根莖類有白茅根、蘆根、香附、地骨皮、地黃、藕節、半夏、桑根皮、天花粉等。果實類有亭藶子、免絲子、蛇床子、牽牛子、白蒺藜、大麻仁、杏仁、桑椹子、蒼耳子、地膚子、苦棟子、枸杞子、蓮子、柏子仁、枯萎、槐角、王不留、銀杏、棗仁、桃仁等。花葉類有槐米、野菊花、蒲黃、霜桑葉、側柏葉、石榴花、艾蒿等。全草類有大薊、小薊、紫花地丁、蒲公英、馬齒莧、青蒿、菌陳、益母草、車前草、瓦松、貓眼草、地綿草、透骨草、旱蓮草、羅布麻等。藤枝皮類有臭椿皮、桑白皮、桑枝等。
你是聊城的嗎?
我是臨清的
❹ 重慶護照辦理地點在哪裡
辦理護照需要在戶口所屬區域的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進行。重慶各區的辦理地點如下:
1. 重慶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辦證大廳,地址:金石大道311號。
2. 渝中區公安分局(較場口)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和平路1號星河城1樓行政服務大廳。
3. 渝中區公安分局(鵝嶺)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長江一路86號錢塘玫瑰塆裙樓(鵝嶺,市建委旁)。
4. 江北區公安分局(紅旗河溝)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洋河一村68號(老海關背後,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旁)。
5. 江北區公安分局(魚嘴)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魚嘴鎮永和路39號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管委會黨群服務中心。
6. 南岸區公安分局(南坪西路)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南坪西路36號(上海城嘉發跨貿中心二樓)。
7. 南岸區公安分局(茶園)出入境辦證廳,地址:茶園新區廣福大道12號區行政中心B區2號樓2樓。
8. 沙坪壩區公安分局(都市花園)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都市花園東路7號。
9. 沙坪壩區公安分局(熙街)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大學城熙街景苑路8號附1050號。
10. 九龍坡區公安分局(紅獅大道)出入境辦證廳,地址:紅獅大道1號九龍坡區公安分局(巴國城對面)。
11. 九龍坡區公安分局(白市驛)出入境辦證廳,地址:白市驛鎮白欣路75號。
12. 大渡口區公安分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翠柏路100號(大渡口區分局正大門右側)。
13. 北碚區公安分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馮時行路308號。
14. 渝北區公安分局(順義路)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兩路西區(空港新城)順義路36號渝北區行政服務中心。
15. 渝北區公安分局(雙鳳橋)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雙鳳橋街道辦事處三樓公共服務中心內(港匯路1號)。
16. 巴南區公安分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龍洲大道66號(巴南區公安分局大門旁)。
17. 兩江新區公安分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金開大道19號。
18. 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塔山路1號行政服務中心二樓。
19. 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雙北路103號。
20. 涪陵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順江大道6號(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四樓公安窗口)。
21. 涪陵區公安局(李渡新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新區公安政務大廳(李渡新區派出所旁)。
22. 萬州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江南新區岑公路2號。
23. 黔江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正陽街道巴楚大道333號。
24. 永川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人民北路6號(便民服務中心)。
25. 合川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南津街希爾安大道223號(行政服務中心A區)。
26. 江津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濱江新城濱州東路9號。
27. 南川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金山大道11號。
28. 綦江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通惠大道69號。
29. 長壽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桃花新城桃源大道1號。
30. 銅梁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龍門街500號(行政服務大廳)。
31. 大足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棠香街道一環南路東段153號。
32. 璧山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文風路109號。
33. 潼南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桂林街道巴渝大道288號隆鑫中央大街C區7號樓B幢底樓(桂林街道辦事處斜對面)。
34. 榮昌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昌元街道昌龍大道43號附27號行政服務中心三樓(農業大廈群樓)。
35. 開州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文峰街道開州大道東1333號。
36. 梁平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桂西路15號(行政服務中心3號樓一樓)。
37. 武隆區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鳳山街道長峽路66號。
38. 城口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南大街1號三樓。
39. 墊江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桂西大道南段208號行政服務中心。
40. 豐都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三合街道平都大道西段58號(縣行政服務中心三樓)。
41. 忠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忠州大道紅星中路48號。
42. 雲陽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雙江鎮望江大道819號。
43. 奉節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夔州路74號(交巡警大隊旁)。
44. 巫山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高唐街道廣東中路2號。
45. 巫溪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馬鎮壩春申大道200號(巫溪縣行政服務中心)。
46. 酉陽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鍾多街道何家壩路558號。
47. 秀山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中和街道鳳棲北路101號(縣公安局大門右側)。
48. 彭水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廳,地址:紹慶街道下壩街38號兩江行政大樓2樓。
49. 石柱縣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大廳,地址:萬安街道甄子坪路166號。
根據重慶市出入境管理處的規定,辦理護照必須由申請人親自辦理(16歲以上),未滿16歲的學生必須由監護人陪同辦理。
所需材料如下:
①申請表一份,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領取,並填寫完整、真實、清晰。
②彩色護照照片2張 (白底、深色服裝,由公安局指定照像館照像)。
③全家戶口本復印件,並提交原件查驗。
④身份證復印件(A4紙),並提交原件查驗。16歲以上學生必須提供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