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療用氧氣與工業用氧氣有什麼不同
醫療用氧氣與工業用氧氣主要有以下不同:
生產資格與標准:
純度差異:
標識與許可證:
用途與安全性:
綜上所述,醫療用氧氣與工業用氧氣在生產資格、純度、標識與許可證以及用途與安全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❷ 開氧氣站需要什麼審批手續
首先需要到當地區政府或縣政府招商部門立項,立項需要可研報告,立項批復後,再到規劃土地局選址--設計院總圖布置--規劃審批--安監、消防、環保、衛生防疫、建設、檔案會簽(需要安全預評價、環境影響預評價、衛生評價等),安監還需要設立審查。
然後才開始建設,建成後還需要以上這些部門的驗收審批,審批合格後(同時辦理危險品經營許可證或生產許可證)才能生產.當然,期間需要先到工商局辦理企業名稱預先核准、人員培訓取證、壓力容器的檢驗、設備防雷防靜電的監測、氣體充裝許可等。
(2)工業氧氣生產要什麼手續擴展閱讀
氧氣站選址和布置的防火要求
1、氧氣站、氣化站房、匯流排間的布置,應按下列要求,經技術經濟方案比較確定:
①宜靠近最大用戶處。
②有擴建的可能性。
③有較好的自然通風和採光。
④有雜訊和振動機組的氧氣站有關建築,對有雜訊、振動防護要求的其他建築之間的防護問距,應按現行的國家標准《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的規定執行。
2、空分設備的吸風口應位於空氣潔凈處,並應位於乙炔站(廠)及石渣堆或其他烴類等雜質及固體塵埃散發源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
吸風管的高度,應高出制氧站房屋檐1m及以上。
吸風口與乙炔站(廠)及電石渣堆等雜質散發源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應符合有關規定。
3、氧氣站等的乙類生產建築物與各類建築之問的最小防火問距。應符合有關規定。
4、制氧站房、灌氧站房或壓氧站房、液氧氣化站房,宜布置成獨立建築物,但可與不低於其耐火等級的除火災危險性屬「甲」、「乙」類的生產車間,以及鑄工車間、鍛壓車間、熱處理車間等明火車間外的其他車間毗連建造,其毗連的牆應為無門、窗、洞的防火牆。
5、輸氧量不超過60m³/h的氧氣匯流排間,可設在不低於三級耐火等級的用戶廠房內靠外牆處,並應採用高度為2.5m,耐火極限不低於1.5h的牆和丙級的防火門,與廠房的其他部分隔開。
6、輸氧量超過60m³/h的氧氣匯流排間,宜布置成獨立建築物,當與其他用戶廠房毗連建造時,其毗連的廠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並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1.5h的無門、窗、洞的牆,與該廠房隔開。
7、氧氣匯流排間,可與氣態乙炔站或乙炔匯流排間,毗連建造在耐火等級不低於二級的同一建築物中,但應以無門、窗、洞的防火牆相互隔開。
❸ 開辦工業氣體有限公司需要哪些手續
最先選址去國土徵收。。
然後去環保辦環評,
再去有最高設計資質的設計院去設計工廠圖紙。
就可以開始施工了。
同時你需要去省安監局培訓法人安全管理資格,去市局培訓一到兩個安全員。
還要去省質監局培訓一個安全員(與安監不是一個證)、兩個充裝前檢查員、再去市局培訓兩個以上的充裝工,和壓力容器工,壓力管道工。
如果你只是只是辦理永久氣體(氧氣,氮氣,氬氣,二氧化碳,混合氣體)就不用去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只需要辦理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如果有乙炔的話,我前面的話大概就白說了,現在一般是通不過環評的,如果你一不小心通過了,那麼你還行去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
這個時候你的廠房應該已經建好了,就必須去消防隊開消防驗收證明
然後就可以先開始經營了,因為要去省質監去辦充裝許可證的話必須要安監的證件,而充裝許可證是需要現場評審的,也就是有專家下來看你實地充裝一次,才能通過,所以充裝許可證前是有一段時間試充裝期的,不會被處罰。
辦下來了,也許安監的健康協會會來叫你辦理標准化建設。
有的省也會在安全許可證和危化品經營許可證明要求辦理。。。
差不多如果你都挺過來了。。。就恭喜你公司證件齊全了
❹ 個體經營醫用氧氣需要什麼手續手續
個體經營醫用氧氣經營申請
一、辦事程序
先向戶籍所在地(或擬開辦地所屬工商所)的工商所辦理受理登記,再由工商局審查、核准、發照。
二、申報材料
1、醫用氧氣經營許可證;戶籍證明(身份證復印件,外省市人員應提供暫住證、計劃
生 育證明);
2、填寫《個體工商戶工業登記表》;
3、經營場所證明:提交房屋租賃合同及房屋所有權證明(原件、復印件)。
三、承諾時限
2個工作日
四、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收費標准
登記費20元,營業執照副本工本費3元。(各省市有區別)
五、收費依據
各省市有區別
❺ 建工業氣體充裝站需要什麼手續
工業氣體種類繁多,具體類型取決於你的需求。比如,如果你需要氧氣、二氧化碳、氬氣或乙炔,除了常規的申報手續,還必須向公安機關申請,因為這些氣體被視為危險品。對於存儲和操作這些氣體的場所也有嚴格要求,工作人員需要接受相關培訓,以確保安全操作。同時,運輸這些氣體的車輛必須有危險品標識,並且駕駛員和押運員需要持有危險品運輸上崗證和押運員證。
在投資方面,你需要考慮是採用周轉充氣模式,還是自建工廠生產氣體。如果選擇周轉充氣,從生產廠進貨後再重新裝瓶,所需資金相對較少,大約需要100萬元左右。但如果打算自建工廠生產氣體,那麼投資將顯著增加,大約需要三四百萬。這其中包括設備采購、場地建設、安全設施安裝等多方面的投入。
自建工廠生產氣體時,還需考慮環保要求,確保排放達標。這可能需要額外的環保設備和處理設施,從而增加成本。此外,還需關注相關法規,確保所有操作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要求。
總的來說,無論是選擇周轉充氣還是自建工廠生產氣體,都需要仔細規劃和充分准備。確保所有手續齊全,符合安全和環保標准,這樣才能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在實際操作中,建議咨詢專業的咨詢公司或機構,以獲取更詳細的信息和指導。他們可以為你提供專業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整個流程,並避免可能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