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成氨工業中分離氨氣的方法
合成氨工業中分離氨氣的方法——降低溫度使氨氣液化儲存在鋼瓶中。
合成氨指由氮和氫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為一種基本無機化工流程。現代化學工業中,氨是化肥工業和基本有機化工的主要原料。合成氨工業在20世紀初期形成,開始用氨作火炸葯工業的原料,為戰爭服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轉向為農業、工業服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氨的需要量日益增長。
1、合成氨的反應特點
①可逆反應;②正反應是放熱反應;③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1]
根據化學反應速率的知識,得知升溫、增大壓強、及使用催化劑都可以使合成氨的化學反應速率增大;降溫、增大壓強可以提高平衡時混合物中氨氣的含量。
2、合成氨的工藝條件:
(1)壓強
有研究表明,在400°C,壓強超過200MPa時,不使用催化劑,氨便可以順利合成,但實際生產中,太大的壓強需要的動力就大,對材料要求也會增高,這就增加了生產成本,因此,受動力材料設備影響,目前我國合成氨廠一般採用20MPa~50MPa.
(2)溫度
從理想條件來看,氨的合成在較低溫度下進行有利,但溫度過低,反應速率會很小,並且在500°C時催化劑鐵觸媒的活性最大,故在實際生產中,一般選用500°C。
(3)催化劑
採用鐵觸媒(以鐵為主,混合的催化劑),鐵觸媒在500°C時活性最大,這也是合成氨選在500°C的原因。
最後,製得的氨量也不算多,還可以採取迅速冷卻,使氣態氨變為液態氨。也可原料重復利用。
但對於合成氨反應中的鐵催化劑,O2、CO、CO2和水蒸氣等都能使催化劑中毒。但利用純凈的氫、氮混合氣體通過中毒的催化劑時,催化劑的活性又能恢復,因此這種中毒是暫時性中毒。相反,含P、S、As的化合物則可使鐵催化劑永久性中毒。催化劑中毒後,往往完全失去活性,這時即使再用純凈的氫、氮混合氣體處理,活性也很難恢復。催化劑中毒會嚴重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工業上為了防止催化劑中毒,要把反應物原料加以凈化,以除去毒物,這樣就要增加設備,提高成本。因此,研製具有較強抗毒能力的新型催化劑,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3、工業制氨
①天然氣制氨。天然氣先經脫硫,然後通過二次轉化,再分別經過一氧化碳變換、二氧化碳脫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氫混合氣,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約0.1%~0.3%(體積),經甲烷化作用除去後,製得氫氮摩爾比為3的純凈氣,經壓縮機壓縮而進入氨合成迴路,製得產品氨。以石腦油為原料的合成氨生產流程與此流程相似。
②重質油制氨。重質油包括各種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製得合成氨原料氣,生產過程比天然氣蒸氣轉化法簡單,但需要有空氣分離裝置。空氣分離裝置製得的氧用於重質油氣化,氮作為氨合成原料外,液態氮還用作脫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氬的洗滌劑。
③煤(焦炭)制氨。隨著石油化工和天然氣化工的發展,以煤(焦炭)為原料製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採用。
4、氨氣的用途
氨主要用於製造氮肥和復合肥料,氨作為工業原料和氨化飼料,用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2%。硝酸、各種含氮的無機鹽及有機中間體、磺胺葯、聚氨酯、聚醯胺纖維和丁腈橡膠等都需直接以氨為原料。液氨常用作製冷劑。
貯運
商品氨中有一部分是以液態由製造廠運往外地。此外,為保證製造廠內合成氨和氨加工車間之間的供需平衡,防止因短期事故而停產,需設置液氨庫。液氨庫根據容量大小不同,有不冷凍、半冷凍和全冷凍三種類型。液氨的運輸方式有海運、駁船運、管道運、槽車運、卡車運。
② 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圖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1)工業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氣和氫氣。氮氣是從空氣中分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