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鄉鎮幹部
□馬勇 鄉鎮幹部工作崗位在基層,地點在農村,對象是群眾。當前,各地正在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都在積極開展 「思想大解放、促進大發展」大討論活動,爭做一個優秀鄉鎮幹部,用工作業績向黨的 「十八大」獻禮。?結合多年在基層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八個方面。 一、善謀劃。謀劃就是籌劃、想辦法、定計劃。作為基層幹部,要增強工作的預見性,掌握工作的主動權。要謀劃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應重點推進的哪幾個方面?怎麼去抓?每個階段應達到什麼效果?要在心中提前構思、琢磨醞釀。對自己聯村包戶工作的基本狀況、幫扶對象、風俗民情等鎮情村情,心裡要有一本賬。對農業農村工作要了如指掌,不要當了一輩子鄉鎮幹部,還不能變成農村幹部,仍然是機關幹部。所以,我們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掌握核心重點,做出幾個亮點和示範。 二、敢擔當。敢擔當就是敢負責,敢認真負責,敢負責到底;敢講真話,勇於攻堅克難,敢和不正之風作斗爭,敢觸及矛盾,善於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基層領導幹部必備的綜合素質。如果一遇到稍微棘手的問題,就束手無策、上推下卸,不敢擔當,怎麼稱得上是稱職的鄉鎮幹部呢?自己分管的工作,出現了難題,就要想辦法解決;如果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沒有辦法解決,就要向上級領導匯報,提交黨委會請求解決。從現實要求看,敢擔當還要有科學的工作方法、強烈的責任心,善始善終把工作做好。 三、有作為。一個優秀的鄉鎮幹部,在自己的生活領域里、工作崗位上,總要干出漂亮的事情。經常在機關內部工作的,要有理論成果、理論特色、理論新招,爭做文秘標兵、宣傳能手,為今後的工作積累成功經驗。長期下村、深入農戶工作的,要多與群眾交流溝通、為民排憂解難、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心裡經常裝著群眾、想著群眾。我們每個幹部不說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把當前的每個單項工作徹底圓滿做好,到年終總結的時候,把特色亮點系統地總結出來,向上級主管部門積極推介好的經驗做法就是一種成功。不管是在機關內部還是下村開展工作,沒有作為就會被淘汰,沒有作為就沒有地位,沒有作為就沒有底氣,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四、巧方法。落實工作要講究方法,要學會怎麼去落實。有的同志工作進展快、阻力小、成效大,而有的同志工作處處被動,這和工作方法密切相關。在職責職權分工比較清楚的情況下,當自己分管的工作遇到阻力、局面被動的時候,要進行反思:是不是在方法和思路上出現了問題,在制度和策略上不夠科學,還是某個環節不到位,要盡快查出問題的症結,使用巧妙方法予以解決。 五、顧大局。鄉鎮黨委、政府做的是基層工作,工作層面比較復雜,分工都是粗線條的。因此,團結就顯得尤為重要,團結出成績,團結出效益。每一項工作都會牽扯到一個整體,幹部之間要友好相處,多幫助,多支持,多補台,不爭名,不爭利,不爭功,不爭寵,顧大局。 六、抓統籌。善於統籌就是抓好各項工作,不僅要照顧到方方面面,還必須主次分明。鄉鎮是基層政府,統籌抓好各方面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不管是農業、工業、國土、民政、計生、防汛、黨建、招商引資等宏觀的工作,還是城鎮帶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安全生產、創新社會管理等具體工作,都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要經常與對口部門保持聯系,加強交流與溝通。 七、講政治。講政治就是講紀律。一個優秀的基層幹部,首先要有過硬的政治紀律、純潔的黨性,一言一行必須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圍繞中心工作真抓實干。同時要有嚴明的組織紀律,模範地執行黨委、政府的規章制度。領導幹部講紀律,必須落實到實際工作之中。講紀律不是簡單的服從,毫無主動精神。相反,講紀律抓落實,更要充分發揮領導幹部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完善上級思路,拓展和延伸決策內容,使各項工作日臻完善,更加合理。 八、強督辦。每個基層幹部根據職責分工,結合工作實際,要敢於堅持原則,敢於按政策、按制度辦事,敢於得罪人,敢於不講情面,把環節督辦到位、責任落實到位,以公開促公正,用公正樹權威,以制度管人,用道理服人。建立和實施各項制度,促進各項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讓基層工作不管大事小事,一經安排布置,都做到 「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作者單位:竹溪縣蔣家堰鎮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