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改造工業園區

如何改造工業園區

發布時間:2025-07-31 18:55:50

A. 園區工改是什麼

指通過淘汰關停一批、功能轉換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實現產業集聚和園區集中連片發展,全面達成保護生態環境、治理違法建設、保障消防安全、改善基礎設施、提升產業結構等目標。
淘汰關停一批。位於工業產業區塊外,經論證不符合現有產業、環境保護等准入要求的村級工業園,應採取嚴格措施限期關停,按規劃推進土地復墾復綠等,提升人居環境。
功能轉換一批。位於工業產業區塊外,經論證符合現有產業、環境保護等准入要求的村級工業園,園內企業應向區塊內工業集聚區搬遷集中、整合入園。搬遷、整合後騰出的土地按照規劃進行功能轉換,優先滿足區域公共配套、市政交通配套設施需求。
改造提升一批。對於適宜保留產業發展功能的村級工業園,結合其區位條件、用地規劃、產業現狀等實際情況,引導完善用地、規劃、建設、環保等手續;採取拆除重建或綜合整治的方式進行「工改工」(不改變現有工業用地性質,繼續保留工業發展用途的改造模式)、「工改新」(為適應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利用現有工業用地,用於發展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無污染生產等環節及其配套設施的改造模式);結合市區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積極開展產業轉型升級。

B. 如何改善縣級產業園區環境,提升園區標准

改善縣級產業園區環境相關辦法:
(一)園區土地利用規劃控制指標:入園企業用地建築密度控制在30%--39%,容積率控制在0.6以上,綠地率控制在20%以下,辦公生活用地控制在7%以下;入園企業用地投資強度必須控制在100萬元/畝以上,產出密度畝均繳納稅金2萬元以上。
(二)採取騰籠換鳥的辦法,加強園區閑置土地、使用效率低和無效益土地的整頓盤活,重點清理高升公司、保良生物、瑞潔衛生材料、茂源建材、興達建材、櫻和木業、杭蓮生態農業等七家企業閑置土地。
(三)千方百計用足國家政策,爭取多方面支持,盡早報批園區已徵收的土地,確保引進的項目有地可用和及時供地。
(四)督促企業嚴格按照《入園協議》操作,對超占土地及時收回,對不符合規劃要求的違規建築堅決拆除,對停建的在建工程必須盡快復工,對規劃內尚未動工的土建工程督促其盡快動工建設,對企業內部分土地撂荒限期增加投資補火。
(五)辦好園區創業園,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積極鼓勵社會資本、鄉鎮及縣直單位參與創業園標准廠房建設。對達不到供地條件的高新科技項目,在場地和租金等方面給予優惠,引導和激勵其在創業園進行孵化成長。
(六)鼓勵企業「零增地」擴張。積極引導並鼓勵企業利用廠內存量土地改(擴)建多層廠房或實施廠房改造加層。對園區企業採取「零增地」方式新增《入園協議》之外的項目,視項目節約用地量予以相應獎勵。
第八條 強化園區規劃控制區內土地管理制度。園區周邊相關道路、水利等公共設施及農戶建房等,必須符合園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周邊村組開展上述建設時,琴亭鎮或升坊鎮要先報園區審核同意後,再報國土、住建等部門予以審批。
第九條 實行園區企業轉讓申報制度。加強現有入園企業轉讓、繼承、拍賣、租賃及變更管理,防範企業在變更過程中套取優惠政策。屬同一宗土地、同一類產品、同一生產規模的企業只能享受一次優惠政策。凡現有入園企業需轉讓、繼承、拍賣、租賃及變更的,須統一由園區管委會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參與協調,嚴禁企業未經許可擅自操作。
第十條 實行園區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制度。園區管委會對入園項目實行全程跟蹤管理,按照協議規定,履行服務職能,監督項目建設,對違約項目依法按協議追究違約責任。招商引資服務單位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稅收征管、員工招聘等工作。
第十一條 實行園區供電、供水協議制度。供電、供水部門必須與園區重點企業簽訂供用電、供用水協議,明確雙方責權,強化服務意識,明確服務承諾:停電停水必須無條件在第一時間通知園區企業,確保園區企業正常安排生產;同時每年計劃停電停水不能超過6次(新增用戶接入電網或園區網路改造停電除外),每超過一次無條件補償與之簽訂相關協議企業各1000元的損失;非正常停電停水不得超過3次(自然災害引發停電除外),每超過一次無條件補償與之簽訂相關協議企業各2000元的損失。
第十二條 強化園區治安管理。公安部門必須加強園區治安管理,對強攬工程、無理取鬧、強行阻礙園區企業正常生產和施工的事件,園區派出所在接到報警電話後10分鍾之內趕到現場控制事態,及時調查取證,對造成嚴重後果者依法採取相關強制措施。
第十三條 實行園區封閉管理制度。縣(市)直部門及有關條管部門(稅務、消防、環保部門除外)須領取縣園區管委會開出的通知書後,方可到企業開展收費、檢查等工作。村及村民與企業的一切事務,原則上均由園區管委會直接辦理,村及村民不得與企業發生直接關系。提倡聯合執法、預約執法、集中執法,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企業對未經園區管委會許可,擅自進入企業開展相關業務工作人員,有權拒之廠外或強制帶離廠區。
第十四條 完善客商保護制度。縣委、縣政府向入園投資企業業主、高級管理及高級技術人員頒發客商證,對持證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予以重點保護。有關職能部門在接到持證人求助信息時,要在第一時間向單位主要負責人匯報,全力以赴給予無私幫助;持證人若有違規行為,相關部門在對其有關行為進行處理時,要堅持以教育為主,需採取強制措施時,事先必須向縣委、縣政府報告。
第十五條
實行園區企業辦證代理服務制度。對入園企業的項目、用地報批、工程報建等手續,由園區管委會統一受理、統一收費,實行全程代理。
第十六條
實行園區企業收費明白卡制度。縣(市)直部門(縣國土資源局、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國稅局、地稅局、房管局、環保局、水務局、林業局、自來水公司、供電公司等)
須按照全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企業所有的收費項目實行「一企一卡」制,由縣機關效能投訴中心將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准、優惠幅度等內容製成卡片並加蓋縣政府公章,直接發給園區企業主。

第十七條

實行園區企業投訴必查制。對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以及服務差等情況,企業可直接向縣機關效能投訴中心舉報或由企業派人或以書面、電話、傳真、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等形式向縣企業服務「綠色通道」工作辦公室提出協調申請,堅決做到有訴必查,查實必究。

第十八條
實行聯審聯批管理制度。對新入園項目由縣分管領導召集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議,協調解決項目入園的立項、環評、規劃、用地、工商注冊、納稅登記、用電、用水等問題。

第十九條

實行縣級領導掛點負責制。為解決好入園項目建設和入園企業生產經營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實行縣級領導掛點負責制,建立「一個項目,一個縣領導,一套人馬」的幫扶機制,實行領導高位推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難題。

第二十條
實行銀企對接會議制度。為解決園區企業融資難問題,每季度由縣分管領導在縣工業園綜合服務大樓召開一次銀企洽談會,積極實施政銀企合作,實現銀行和企業的無縫對接,
切實解決企業發展資金難題。
第二十一條
實行企業用工投保制度。為解決企業用工風險,引導和鼓勵園區企業參加社會保險、工傷保險。
第二十二條
實行服務園區工作推廣制度。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要把支持和服務工業園區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人員分工有體現,在經費列支上有落實,在政策對接上有舉措。使我縣工業園區在擴大開放、體制創新、功能開發、產業集聚等方面,盡早發揮出應有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為實現縣域經濟超常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C. 最高3000萬!綠色工廠、園區最新補貼政策匯總來啦!附建設流程梳理

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是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關鍵途徑。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綠色工廠、園區的建設路徑、申報流程、常見誤區,以及成功案例,並匯總了各省市的補貼政策,最高補貼金額可達3000萬。

綠色工廠補貼政策匯總

本文整理了《2022、2023年度各省支持綠色園區、綠色工廠政策匯總表》,內容包括發布省市、適用范圍、發文單位、政策名稱、發布日期、政策內容和補貼金額等信息。點擊政策名稱可直達官網查看詳細文件,截止日期至2024年3月。

綠色工廠建設流程

1. 確定目標與策略:明確碳中和目標,制定能源利用、碳排放管理等策略。
2. 能源規劃:規劃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使用,建設能源穩定供應系統。
3. 智能控制系統建設:實施監控與優化能源使用,提高能源效率。
4. 產業協同: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共同減少碳排放。
5. 系統改造:升級工業園區,集成能源管理和環保控制系統。
6. 能源供應設施建設:安裝可再生能源設施,建設儲能與調峰系統。
7. 環保控制:建立環保設施,處理廢氣、廢水和固廢,實現零排放。

綠色工廠建設誤區

企業需避免以下誤區:
1. 碳排放核算誤區:全面核算范圍1、2、3類碳排放,避免僅關注部分。
2. 購買碳匯誤區:重視節能減排,避免依賴碳信用購買。
3. 短期行為誤區:長期堅持節能減排,保持零碳認證的有效性。

綠色工廠申報流程

1. 年度計劃制定:省級主管部門按年度制定創建計劃。
2. 單位自主創建:企業啟動綠色化改造,提交自評價報告。
3. 地市初審上報:地方主管部門進行初審並上報申報材料。
4. 省級評估確認:省級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估。
5. 推薦國家示範:省級推薦申報國家級綠色製造體系示範。

綠色工廠案例

1. 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碳排放。
2. 聯盛紙業(龍海)有限公司:被評為福建省水效「領跑者」,實施固廢資源化利用。
3. 施耐德電氣:全球打造74家「零碳工廠」,實現能源管理與碳中和。

綠色園區建設流程

1. 平衡發展與雙碳目標:解決經濟發展與碳減排的平衡問題。
2. 路徑探索:明確零碳園區建設路徑,推動綠色轉型。
3. 技術挑戰:攻克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瓶頸。

綠色園區申報流程

1. 自評價:園區進行碳排放統計與自評價。
2. 第三方評價:提交第三方評價報告。
3. 地方評審:地方主管部門進行評審。
4. 省級評審:省級主管部門評審。
5. 國家級評審:通過國家級評審,公示後獲得國家級綠色園區稱號。

綠色園區建設案例

1. 無錫星洲工業園區:採用零碳方舟平台,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碳減排。
2. 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提供清潔能源供給。
3. 青島中德生態園:構建零碳社區,推動綠色建築和數字化轉型。

閱讀全文

與如何改造工業園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漳澤工業園買房前景如何 瀏覽:346
撫順有哪些大工業 瀏覽:553
帶刺的是什麼工業棉 瀏覽:367
賓士為什麼比索納塔貴 瀏覽:211
工業路由器如何連接伺服器通信 瀏覽:896
番禺到官渡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778
汽車噴速乾漆多久可以干透 瀏覽:385
山東臨沂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214
賓士酷派車怎麼樣 瀏覽:525
四年寶馬車3系值多少錢 瀏覽:974
汽車內飾改皮椅多少錢 瀏覽:559
寶雞工業區有什麼廠 瀏覽:87
裝有abs的汽車在剎車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瀏覽:52
哪個網站有各汽車電路圖 瀏覽:730
如何發展地區工業 瀏覽:295
賓士新車主要注意什麼 瀏覽:358
什麼威士忌沒有工業酒精味 瀏覽:674
奧迪貼膜改色保持多久 瀏覽:73
途銳哪些地方有奧迪標 瀏覽:372
賓士什麼車安全高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