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近代工業以什麼為主要形式

近代工業以什麼為主要形式

發布時間:2025-07-21 03:20:09

㈠ 近代中國名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時間與狀態

一、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

鴉片戰爭後,在中國封建經濟分解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外商企業的刺激、示範和洋務派軍用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的誘導下,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工業開始興起。 民族工業產生的兩條途徑:(1)手工工場引進機器,轉變為近代工業企業;(2)中小地主、官僚、商人、買辦、華僑等。

(1) 早期著名的企業主要有「三廠一坊」。到甲午戰爭前,實存的商辦近代企業260家,大部分是輕工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

(2) 近代商辦企業的投資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買辦手工業主),他們已轉化為民族資產階級。

(3) 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雖然是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但它畢竟是在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實力薄弱,深受外國資本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的壓迫和束縛,同時又對它們存在著一定的依賴性。它使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兩重性。

二、初步發展(19世紀末)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清政府為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其上層維新派發動領導了維新變法運動;b.其中下層革命派發動和領導了辛亥革命。

這個時期的民族工業具有如下特點:

a.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近代中國缺乏資本的原始積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資方式,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民族工業只能從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的輕工業開始。因此早期中國民族工業基本上是輕工業。

b.地區分布不平衡。

c.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既有矛盾。

三、短暫繁榮: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1912―1919)

辛亥革命後,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後的數年是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是輕工業中的棉紡織業和麵粉業。此外,火柴、毛紡織、榨油、造紙、玻璃等輕工業,都有一定的發展。艱難發展的重工業,在這個期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號稱近世商人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新式企業的發展與洋務運動以及清末新政時期有著不同的特徵。後者是以國家資本主義為主,重點是發展重工業;而前者則是以私人資本為主,側重於發展輕工業。輕工業的發展以棉紡織業和麵粉業最為成功。

這個時期,民族工業的成功發展離不開如下的背景:

(1)南京臨時政府的支持

(2)北洋政府的鼓勵

(3)「實業救國」熱浪的推動和群眾性抵制日貨運動

(4)一戰提供了發展的契機

(5)傳統權力結構的松解

四、日益萎縮(1927-1937-1945-1946-1949)

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由於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的壓迫,中國民族工業日益萎縮。

(1)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在淪陷區的野蠻掠奪,四大家族在國統區加強對工業的壟斷,尤其是鋼鐵工業的官僚資本佔有明顯優勢,中國民族工業遭到破產。

(2)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為了進行內戰,空前出賣國家主權。1946年11月,國民黨同美國簽訂了所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導致美國貨充斥中國市場,民族工商業受到沉重(毀滅性)打擊。

(3)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使民族工業遭到致命打擊。

(4)、繁重的捐稅負擔給民族工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五、獲得新生(建國以後)

(1)建國初期(1949-1952),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在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下,得到恢復和發展。

(2)在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採取加工定貨、統購包銷、經銷代銷、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以及付償定息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成功地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

(3)到1956年底,中國基本上完成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此,民族工業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㈡ 我國工業的起源以及發展歷史。。

18世紀英國出現工業革命,使原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逐步轉變為機器工業,工業才最終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物質生產部門。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開始現代工業的發展階段。

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以生產過程自動化為主要特徵,採用電子控制的自動化機器和生產線進行生產,改變了機器體系。

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進入80年代後,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導纖維、新能源、新材料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和新興工業蓬勃興起。這些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工業生產的基本面貌。



工業的地位: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

工業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閱讀全文

與近代工業以什麼為主要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普汽車什麼時候關閉 瀏覽:466
汽車洗車店大概需要多少錢 瀏覽:58
汽車搖控多少錢 瀏覽:413
奧迪玩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876
小汽車的使用多久才能算報廢車 瀏覽:264
寶馬x5五座什麼價格 瀏覽:741
海外賓士怎麼買 瀏覽:406
奧迪a7應急解擋在什麼位置 瀏覽:19
賓士天窗怎麼打開圖解 瀏覽:88
寶馬x4與賓士gle350哪個好 瀏覽:947
東城牛山外經工業園有哪些工廠 瀏覽:83
在重工業上班考什麼專業 瀏覽:983
寶馬5系二手多少公里值得買 瀏覽:608
賓士acc是什麼 瀏覽:531
如何識別汽車蓄電池好壞 瀏覽:933
4s訂一輛奧迪a7要多久 瀏覽:997
奧迪電子開關怎麼用 瀏覽:656
汽車前擋風玻璃打碎如何修補 瀏覽:618
如何看懂汽車排氣管圖 瀏覽:17
天宮院到河北固安工業園區怎麼走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