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思「東北工業」,築「大國重器」
一、 前言
工業是東北的根,工業是東北的魂。
從現代工業的興起,到「一五」、「二五」時期鑄就共和國長子的輝煌,從經濟體制改革中的艱難跋涉,到實現老工業企業區浴火重生的滄桑巨變,沈陽走過了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在中國工業發展史上書寫了傳奇般的輝煌與榮光。
如今為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響應十二五規劃的國家戰略目標。
2020年1月13日到1月15日,軟體學院的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學院赴遼寧省沈陽市青春築夢寒假社會實踐團,前往沈陽市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參觀與學習。
二、 百年破敗
首先,我們來到了鐵西工人村歷史文化街,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破敗,我們采訪鐵西工業區老職工,了解當時改革時的做法與發生的變化。
但是當時的這些探索並沒有讓鐵西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計劃經濟體系下的鐵西運行的越來越沉重。
三、 勵志前行
中國工業最強的脈搏在這里跳動,中國工業最新的記錄在這里創造。
為探究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之路,實踐團來到鐵西1905創意文化園,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蓬勃力量。
在當天下午實踐團又迫不及待得奔赴中國工業博物館,在館內品味著鐵西的發展史,在一個個鐵西發展的重要時間點,我們看到了黑白照片式的對比。在一個個工業和新時代元素相結合的場館中,我們真真正正得看到了這個城區的重生。並且東北大學教授的教誨使我們醍醐灌頂。
四、 崛起東方
為感受老工業基地振興帶來的劇變,實踐團來到了東北大學,在這里,我們親身感受到了濃濃的工業血脈。
五、 結束語
1949年以來,沈陽曾用熱血和汗水鑄就中國工業的故鄉,1978年以來,中國人已用雙手和智慧托起國際大國的豐碑,中華民族正用科技與創新開啟世界祖國的未來。
未來蘊含機遇,明天充滿挑戰。身為中國建設的黃金一代,我們將用熱情和汗水在實現祖國偉大復興的青春之路上,奉獻青春力量。
❷ 介紹一下東北的老工業基地
東北的老工業基地歷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日本企業就開始在此設立工廠,利用當地的煤、鐵、石油資源,主要發展軍工。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日本在此的工業經營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東北的基礎工業設施相當完善。解放後,這里生產出了新中國的第一桶石油、第一台機床以及第一輛汽車,奠定了其在中國工業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今,東北工業基地已形成了以大連、沈陽、哈爾濱、長春為軸線的核心區域,輻射至齊齊哈爾、大慶、吉林、鞍山、本溪等工業城市。遼寧省主要以鋼鐵和機械重工業為支柱產業;吉林省則側重於汽車製造和新興的生物醫葯行業;黑龍江省則以石油和煤炭工業為主。此外,東北地區也是中國重要的軍工業基地,承擔著重要的國防任務。
東北的老工業基地在歷史的沉澱中形成了獨特的發展模式,不僅為國家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孕育了豐富的工業文化和精神。隨著時代的變遷,東北工業基地正經歷著轉型和升級,向著更加現代化、智能化的方向邁進。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東北老工業基地仍然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潛力。政府和社會各界正共同努力,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實現東北地區的全面振興。
東北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工業基礎,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東北工業基地有望實現更加可持續和高質量的發展,為中國的工業化進程貢獻力量。
未來,東北的老工業基地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向著更高水平的工業化目標邁進。通過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東北地區將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工業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❸ 黑龍江四大精神是什麼
黑龍江四大精神是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東北抗聯精神:這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聯軍所表現出的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是黑龍江人民在抵抗外侮、保衛家園的斗爭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
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指在開發北大荒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以「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主要內涵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體現了黑龍江人民在艱苦環境中不屈不撓、勇於開拓的奮斗精神。
大慶精神:大慶精神是指大慶石油工人在大慶油田會戰時期形成的,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體現了黑龍江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國家能源安全而努力奮斗的崇高精神。
鐵人精神:「鐵人」是五六十年代社會送給石油工人王進喜的雅號,而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這種精神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核心,是黑龍江人民在石油工業發展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無數石油工人為國家能源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