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工業上實行什麼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工業上實行什麼

發布時間:2025-06-22 18:16:34

㈠ 蘇聯在20世紀20年代實行了哪三大經濟政策

分別是:戰時共產主義、新經濟政策和社會主義工業化

戰時共產主義,亦稱「軍事共產主義」,是蘇聯在1918—1921年實行的經濟政策。主要內容為:進一步剝奪資產階級,對小企業普遍實行國有化;實行余糧收集制;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貿易,實行產品實物供應及主要消費品配給制;取消貨幣和核算制,實行總管理局制,國家直接給每個企業制定產、供、銷計劃;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

新經濟政策是蘇聯在1921年3月開始實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以徵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農民按國家規定交納一定的糧食稅,超過稅額的余糧完全歸個人所有,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允許外資企業管理國家暫時無力經營的企業,恢復商品貨幣關系,進行調節生產的作用。這使得小農經濟占優勢的蘇俄找到了向社會主義經濟階段過渡的道路。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是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過程。從1926年開始,到30年代末基本完成。1926年,蘇聯的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到或接近於戰前最高水平,即1913年的水平。但蘇聯還是一個經濟上比較落後的國家,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很不發達,在技術方面大大落後於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鞏固國防和維護國家的獨立,為了以新的技術改造(包括農業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要求在短時期內實現工業化,使蘇聯變成一個強大工業國。

㈡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特徵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特徵:
1、在農產品方面:實行余糧收集制,即各種農產品除了口糧和種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由政府付給一定貨幣,實際上和無償徵收沒有區別,以此來補充前線所需。
2、在工業方面,除大工業外,國家對中小工業也宣布實行國有化。工業實行高度集中管理。但到內戰末期仍有相當數量的小企業在私人手裡。
3、在商品方面交換,政府實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國家分配。

閱讀全文

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工業上實行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冬天汽車如何保持電量 瀏覽:534
賓士b180哪裡生產 瀏覽:125
mbq汽車音響怎麼樣 瀏覽:786
寶馬擋風原廠玻璃膠什麼牌子的 瀏覽:953
最便宜的北京賓士車多少錢一台 瀏覽:7
買汽車的費用是多少錢 瀏覽:781
賓士越野車350多少錢一台 瀏覽:205
寶馬3哈曼卡頓均衡器怎麼調 瀏覽:662
奧迪a6l變速箱放油口是哪個 瀏覽:503
奧迪電子方向盤怎麼解鎖 瀏覽:891
汽車濾鏡器哪個牌子好 瀏覽:564
普通車撞了寶馬怎麼賠 瀏覽:141
寶馬1系副駕駛座位怎麼調 瀏覽:181
長春工業閥門廠家有哪些 瀏覽:689
高安汽車品牌有哪些 瀏覽:720
汽車音響電源介面怎麼接 瀏覽:300
為什麼開賓士的不要 瀏覽:354
寶馬如何判斷缸體壞了 瀏覽:830
賓士垂直停車怎麼激活 瀏覽:462
優力加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