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工業特點是什麼
印度工業特點是:
1、印度的工業原來就有一定的基礎。獨立以後,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1950~1965年,工業生產年平均遞增8%,1966~1980年,降為4.2%。雖然發展速度不算快,但卻比較穩定。
2、印度的工業的發展不但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一個包括多種基礎工業在內的40多個部門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其中原子能、電子、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也達到一定規模。過去,以紡織業為主的輕工業是工業的主體,現在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55%以上。
3、印度的工業品的自給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年來還能向國外輸出一些輕、重工業產品和一般性的工業技術。印度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能源匱乏,運輸緊張,資金和先進技術等對外依賴嚴重,人均工業品消費量仍然較低,等等。
4、印度工業的地區布局在獨立以後有很大變化。過去(1948年)以孟買為中心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西孟加拉邦和以阿默達巴德為中心的古吉拉特邦等三邦合計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70%。
5、孟買—浦那區,長期以棉紡織業占絕對優勢,孟買是靠周圍廣大地區的棉花生產發展起來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現在機械、化工兩大部門在國內地位也很突出。
❷ 印度的輕工業產品
曾經長期做為英國的殖民地,印度的輕工業特別是紡織業相當發達。至今加爾各答是著名的輕紡城。事實上,印度工業實力長期超過中國。因為印度沒有直接參加兩次世界大戰。基礎設施保存完好。不過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廉價的勞動力使得中國的輕工業如病毒一樣瘋狂發展。在印度,人民對西方的民主很崇拜。印度也自稱「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僱主是不得隨便對待工人,無償加班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人理解的所謂「怠工現象」很普遍。印度人情願做乞丐也不會做低工資的收剝削者。(印度不歧視乞丐,認為是一種修行,類似理解為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