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經濟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經濟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06 21:49:13

『壹』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工業生產綜合能力顯著提升
1.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經過70年的發展,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實現了由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很多產品產量從小到大。主要經濟指標迅速提升,工業增加值由1952年的11
9.8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305160.2億元,年均增長1
2.61%,高於同期國民收入增長率
1.1%;工業利潤總額由1952年的2
8.3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74916億元,增長2647倍;工業企業單位數由1952年的1
6.95萬個上升至2017年的3
7.27萬個,增長約
2.2倍;工業企業資產由1978年的4525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12288
1.5億元,增長約248倍。
2.工業生產體系完備。目前,我國工業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空調、冰箱、彩電、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一大批家電通信產品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原煤、發電量等能源產品產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別增長
4.7倍和2
4.3倍;乙烯、粗鋼、水泥等原材料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
6.9倍、2
5.2倍和3
4.8倍;汽車產量已達2900多萬輛,連續9年蟬聯世界第一。
3.製造業連續多年穩居世界前列。1990年我國製造業佔全球的比重為
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
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達到1
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佔比進一步提高到1
9.8%,躍居世界第一,自此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世界經濟論壇《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在140_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8位,比2012年提高1位,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這其中,工業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表現尤其突出。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業競爭力指數最新結果顯示,中國與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一並成為全球5個最具工業競爭力的國家。2016年,中國、美國和德國被列為世界最具製造業競爭力的前3個國家。
(二)工業生產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建國以來,我國產業政策經歷了改革開放前重工業優先發展,到改革開放後優先發展輕紡工業、重點加強基礎產業、大力振興支柱產業、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產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優化。
1.淘汰落後產能。不斷加大鋼鐵、煤炭、石化、建材等傳統行業的過剩產能減量調整,破除無效供給,工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2013—2015年,全國共計淘汰落後煉鐵產能4800萬噸、煉鋼5700萬噸、電解鋁110萬噸、水泥(熟料和粉磨能力)
2.4億噸、平板玻璃8000萬重量箱。在此基礎上,2016年、2017年兩年又化解鋼鐵產能
1.2億噸、煤炭產能5億噸,全面取締
1.4億噸「地條鋼」,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6500萬千瓦以上。
2.新興產業快速崛起。據測算,2015年至2017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較上年分別增長
10.0%、
10.5%和1
1.0%,增速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
3.
9、
4.5和
4.4個百分點。部分新興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集聚效應。據統計,在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包含的七大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居於首位,2016年其增加值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重超過1/4;節能環保產業、生物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均在18%左右。
3.「兩化」融合日益深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兩化融合」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製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點行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取得了明顯進展。據工信部統計,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產設備數字化率、數字化設備聯網率已分別達到6
3.3%、4
6.4%、4
4.8%和39%,培育了一批工業互聯網平台,製造業智能主導的特徵日趨明顯。
4.發展方式轉變明顯。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大力提升傳統動能,工業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技術改造投資成為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力量。2013-2016年,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
4.3%,2017年技改投資依然保持較高增長水平,增長1
6.3%,增速比製造業投資高1
1.2個百分點,佔全部製造業投資比重達4
8.5%,比上年提高
4.6個百分點。
5.單位產品能耗明顯降低。2017年與2012年相比,在統計的年耗能1萬噸標准煤及以上的重點耗能工業企業中,噸鋼綜合能耗下降
5.3%、機制紙及紙板綜合能耗下降1
1.0%、燒鹼綜合能耗下降1
2.6%、電石綜合能耗下降
2.4%、合成氨綜合能耗下降
5.7%、水泥綜合能耗下降
4.5%、平板玻璃綜合能耗下降
9.1%、電廠火力發電標准煤耗下降
3.9%。按照統計的25個重點耗能產品、108項單耗指標測算,五年累計形成直接節能約
1.0億噸標准煤,佔全社會節能量的近10%。
(三)製造業競爭力逐步提升,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產品進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工業產品生產與製造融入全球產業鏈分工。工業產品進口金額由1999年的165699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
7.29萬美元,年均增長1
4.40%。其中初級產品進口金額由1999年的26846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
7.29萬美元,年均增長1
8.74%;初級產品進口佔比由1999年的1
6.20%上升至2018年的3
2.85%。初級產品進口集中在非食用原料、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工業製成品進口額由1999年的138853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43402
4.78萬美元,年均增長1
3.07%;工業製成品進口佔比由1999年的8
3.80%下降至2018年的6
7.15%。工業製成品進口集中在機械及運輸設備。 工業產品出口金額由1999年的194931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487400.74萬美元,年均增長1
4.34%。其中初級產品出口金額由1999年的19941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3508
5.83萬美元,年均增長
10.59%,初級產品出口佔比由1999年的
10.23%下降至2018年的
5.43%。初級產品出口集中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工業製成品出口額由1999年的174990萬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35202
1.25萬美元,年均增長1
4.65%。
來源:中國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貳』 改革開放以來的工業建設方面有哪些成就

答:一、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建設方面的成就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工業化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革方面的重大成就是建成一批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工程項目。

二、工業化建設的特點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

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

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叄』 改革開放40年哪些成就改革開放40年成就有什麼

1、經濟成就: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教育成就: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到2008年30年間增長了16.7倍。
3、文化成就: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4、科技成就:三十幾年間,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幾十萬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過萬項,一些領域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高能物理、計算機技術、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訊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代表作有神州系列飛船、北斗定位系統、嫦娥飛船、蛟龍號、手機通信等,最突出的是互聯網高速發展,已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
5、公路鐵路建設:到2015為止,超過8.6萬公里的國家高速公路。2015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38億元,新線投產9531公里,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兩個8000以上」(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以上,新線投產8000公里以上)的目標。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2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鐵里程達到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肆』 工業方面取得了哪些世人矚目的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空前增強,工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工業化水平明顯提高,實現了由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由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落後、門類單一向工業基礎顯著加強、技術水平穩步提高、門類逐漸齊全的重大轉變。工業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國際地位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工業生產快速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
1、工業規模不斷壯大。1978年,我國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工業增加值僅有1607億元。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工業經濟迅猛發展。1992年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此後每兩三年就邁上一萬億元台階,2000年突破4萬億元。2003年以來更是一年一個新台階。2007年工業增加值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7367億元,比1978增長23倍(按可比價計算),年均增長11.6%。其中2007年一年實現的工業增加值超過1994年以前17年工業增加值的累計,2003-2007年五年完成工業增加值超過改革開放前二十五年工業增加值的總和。據美國經濟咨詢公司的統計顯示,1995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增加值中僅佔5%,2007年這一比例已升至14%,在全球製造業排行榜上中國與日本並列第二。
2、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強。30年來,我國工業佔GDP的比重除了80年代有所降低外,90年代以來所佔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2007年工業所佔比重達43%,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推動著我國經濟在世界的位次不斷前移。工業為農業、交通運輸等各行業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技術裝備和支持。與1978年相比,2007年農用化肥增長5.7倍,汽車增長59倍。彩電、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迅猛發展。彩色電視機由1978年的0.38萬台增加到2007年的8478萬台;電冰箱由1978年的2.8萬台增加到2007年的4397萬台;洗衣機由1978年的0.04萬台增加到2007年的4005萬台;房間空調器由1978年的0.02萬台增加到2007年的8014萬台,轎車產量由1978年的2640輛增加到2007年的480萬輛。微型電子計算機、手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2007年產量已分別達到1.2億台和5.5億台。
(二)工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創造了大量社會財富
1、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工業企業[1]實現利潤27155億元,固定資產原值198739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45倍和57倍。1999年以來企業實現利潤連續大幅增長,增幅基本在30%以上,創造了新中國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長的增長期。1999-2007年,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98928億元,是1998年之前改革開放頭21年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的4.5倍。其中2007年一年實現的利潤總額比1998年以前21年的利潤總和還多5000多億元。
2、工業始終是國家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1978年國家財政收入的75.4%來源於工業,1983年達到了86%。1983年以後,隨著第三產業的較快發展,國家財政收入中來自工業的比重逐年有所回落,但90年代以來又逐步回升,在稅收產業結構中繼續保持主導地位。2007年工業上交的稅金仍占稅收總額的50%,大大高於其他部門。
(三)工業實力明顯增強,國際競爭力大幅提高
改革開放初期,生產能力不足,國民經濟主要由賣方市場主導,大部分商品處於短缺狀態。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進程的加快,市場供求關系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絕大部分商品供應充裕。進入21世紀,伴隨著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較快增長,部分行業產能增長較快,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迅猛增長,大量產品銷往國外。
1、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機械設備、電子通訊設備製造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及各種消費品等工業主要領域,已形成了龐大的生產能力[2]。與1978年相比,主要產品生產能力成倍增長。發電裝機容量由1978年的5712萬千瓦小時增加到2007年的68737萬千瓦小時,增長11倍;原煤生產能力由1978年的5.8億噸增加到2007年的25.8億噸,增長3.4倍;化肥生產能力由1978年的1247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8230萬噸,增長5.6倍;粗鋼生產能力由1978的3500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57045萬噸,增長15.3倍;水泥生產能力由1978年的7369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18.34億噸,增長23.9倍;化學纖維由1978年的38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3042萬噸,增長79.1倍;汽車由1978年的17萬輛增加到2007年的1283萬輛,增長74.5倍。

『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到底取得了哪些工業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於世界經濟增長水平。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兌換1.53元人民幣匯率計算,約合149美元。2007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6)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30年間增長了16.7倍。
(7)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8)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

『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在工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伴隨著快速的工業化進程和工業化階段的飛躍,中國的基本經濟國情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轉變為世界工業大國,當代人見證了一個千年文明古國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工業大國的。

1、1949年—1978年是新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時期,這個時期工業化戰略的特徵是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國家指令性計劃作為配置資源的手段、封閉型的重工業優先發展。

2、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進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積極探索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化的戰略重心逐步轉向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市場作用、低成本出口導向、建設開放型經濟、基於產業演進規律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6)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經濟的主要成就是什麼擴展閱讀:

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70年工業化進程積累了寶貴經驗。新中國70年的工業化進程,集曲折的過程和輝煌的成就於一身,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

從哲學層面看,新中國成功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基本經驗在於遵循了共性和個性相統一的基本原理,具體來講,就是遵循了一個大國工業化進程的基本共性規律,同時又尊重了自己的獨特國情,找到了適合自身的工業化道路,最終探索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柒』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工業上取得的成就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工業上取得的成就
從1978年4237億,到2014年工業總產值為227991億元,約佔GDP的35.82%。

2015年,預計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能耗降低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5%;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16%左右,電信業務總量、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將在25%和2%左右(具體數據官方尚未公布)。
到2015為止,超過8.6萬公里的國家高速公路。
2015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38億元,新線投產9531公里,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兩個8000以上」(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以上,新線投產8000公里以上)的目標。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2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鐵里程達到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捌』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工業取得成就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工業取得的成就是第一製造大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創新驅動發展、兩化深度融合、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一、第一製造大國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標志著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經過一個半世紀後我國重新取得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地位。

二、完整的工業體系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工業體系的建設,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就把有限的資源重點投向了工業部門,為此後的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70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三、創新驅動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企業作為我國創新的主體,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此推動下,我國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高,成為促進我國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四、兩化深度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五、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開啟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時期。35年來,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勇氣,攻堅克難,銳意推進改革,堅持不懈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煥發蓬勃生機和活力,我國經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一、經濟發展大跨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歷史性巨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國民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的35年,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由弱變強的35年,也是成功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向上中等收入國家跨越的35年。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年均經濟增速高達9.8%。1979-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我國高速增長期持續的時間和增長速度都超過了經濟起飛時期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

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12年的518942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的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此後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大關,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萬億元,2006年超過20萬億元,之後每兩年上升10萬億元,2012年已達到52萬億元。

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份額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20%。

外匯儲備大幅增長,實現從外匯短缺國到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的巨大轉變。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摺合成人民幣不足1塊錢。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餘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達到111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達到1050億美元,2006年超過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超過3萬億美元,2012年達到33116億美元,連續七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二、經濟結構深刻變化,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趨於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化的35年,是經濟結構在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中不斷調整的35年,也是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的35年。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35年來,三次產業在調整中均得到長足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工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1979-2012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分別增長4.6%、11.3%和10.8%。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調整為2012年的10.1:45.3:44.6。與1978年相比,2012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8.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20.7個百分點。

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個百分點,年均上升1.0個百分點。城鎮總人口年均增加1586萬人,鄉村總人口年均減少435萬人。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於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並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鄉村就業人員佔比從76.3%下降51.6%。

三、供給能力大提高,商品和服務實現了由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產業體系逐步建立的35年,是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大為增強的35年,也是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升到世界前列的35年。

農產品供給不僅解決了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還為工業化快速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撐。3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農業生產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千方百計促進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產量,不僅成功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實現了人民生活水平質的提高,而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2012年,糧食產量達到58958萬噸,比1978年增長93.5%,2004年以來實現「九連增」,連續6年穩定在5億噸以上的水平;棉花產量684萬噸,比1978年增長2.2倍;油料產量3437萬噸,增長5.6倍;糖料產量13485萬噸,增長4.7倍;水果產量24057萬噸,增長35.6倍;水產品產量5908萬噸,增長11.7倍。肉類產量8387萬噸,比1979年增長6.9倍。2011年,穀物、肉類、籽棉、花生、茶葉、水果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從人均水平看,2012年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長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別增長1.2倍、3.7倍、3.0倍和8.0倍。

工業生產能力迅速提高,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進程迅速啟動,工業化水平明顯提高,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迅猛增長。2012年,原煤產量達到36.5億噸,比1978年增長4.9倍;粗鋼7.2億噸,增長21.8倍;水泥22.1億噸,增長32.9倍;汽車1928萬輛,增長128.3倍;家用電冰箱由1978年的2.8萬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萬台;彩色電視機由0.4萬台增加到1.3億台。移動通信手持機和微型電子計算機從無到有,2012年產量分別達到11.8億台和3.5億台。35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的比重已達到17.6%。按照國際標准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我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四、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大發展,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顯著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發展取得質的飛躍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頸制約不斷緩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體系並形成比較優勢的35年。

能源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我國逐漸成為能源消費大國,與此同時,能源生產能力也不斷提升,能源自給率保持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經濟安全。2012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33.2億噸標准煤,比1978年增長4.3倍,年均增長5.0%。同期,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5.6%,與能源生產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總自給率達到90%以上。能源生產結構不斷優化,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產量在能源生產總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10.3%。

交通運輸設施日益完善。35年來,我國交通網路不斷完善,運輸能力不斷增強,運輸效率不斷提高,有力地支撐了各項產業的發展。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8萬公里,比1978增長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里程424萬公里,增長3.8倍;民用航空航線里程328萬公里,增長21.0倍;輸油(氣)管道里程9萬公里,增長9.9倍;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66.5億噸,增長32.5倍,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一些現代化交通運輸設施從無到有,增長迅猛。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尚無高速公路,2012年,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62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飛速發展,生產出時速高達350公里的動車組,標志著我國鐵路運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2年,高鐵運營里程達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互聯網設施迅猛發展,互聯網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

五、對外經濟大飛躍,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日益融入國際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的35年,是我國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國抓住全球化機遇一躍成為世界貿易大國的35年。

對外貿易總量不斷攀升。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經濟交流活動十分有限,再加上國內市場化水平不高,造成了與國際市場相對隔絕的狀態。1978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只有206億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1988年突破了1000億美元,1994年突破了2000億美元,1997年突破了3000億美元,2004年又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201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已達到38671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186倍,年均增長16.6%,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貨物出口總額20487億美元,增長209倍,年均增長17.0%,居世界第一位;貨物進口總額18184億美元,增長166倍,年均增長16.2%,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國貨物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分別佔世界的11.2%和9.8%。

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出口商品以初級產品為主,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國際競爭力大為提升。出口總額中初級產品所佔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業製成品所佔比重則由49.7%上升到95.1%。同時,進口商品構成也隨國力和開放程度的變化而演變。工業製成品進口額占進口商品總額的比重迅速由1980年的65.2%提高到1985年的87.5%,之後直到2003年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80%以上,反映了我國消費能力的提高。此後,國內產業體系的升級逐漸拉低了製成品進口額比重,2003年以來製成品進口額比重呈現明顯的下降走勢,至2012年已下降到65.1%。綜合來看,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對外貿易方式主要是以初級產品換製成品,1980年初級產品凈出口21.6億美元,製成品凈進口40.5億美元;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以製成品換初級產品的格局逐漸定型,2012年,初級產品凈進口5344億美元,製成品凈出口7647億美元。

引進外資與對外投資活動日益頻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充分發揮了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優勢和巨大的潛在市場優勢,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熱土,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外商直接投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1979-2012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2761億美元,1984-2012年以年均18.0%的高速度增長。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世界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企業實力的提升,「走出去」的步伐開始加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由2007年的265億美元快速提高到2012年的878億美元,2012年末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5319億美元。

六、人民生活大改善,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歷史上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是城鄉居民生活實現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的35年,也是社會保障事業從低層次到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進的35年。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就業問題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後,根據人口結構和就業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實施了就業優先的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緩解了就業矛盾。1978-2012年,我國就業人員從40152萬人增加到76704萬人,年均增加10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長期保持基本穩定。與此同時,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有序轉移。2012年,我國農民工數量達到2.6億人。

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3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效率和公平兼顧,確保了城鄉居民收入和財富的快速增長。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年均增長13.4%,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增長58倍,年均增長12.8%,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5%。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顯著增加。2012年末,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39.96萬億元,比1978年末增長1896倍,年均增長24.9%。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居民擁有的財產性收入從無到有,2012年占人均全部年收入比重上升到2.6%。

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極大改善。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16674元,比1978年增長52.6倍,年均名義增長12.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908元,增長49.9倍,年均名義增長12.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明顯優化。2012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2%,比1978年下降2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9.3%,下降28.4個百分點。居住條件極大改善。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消費領域不斷拓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彩電、電冰箱、空調、電話等耐用消費品逐步普及,汽車、電腦等高檔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行動電話、計算機和家用汽車擁有量分別為212.6部、87.0台和21.5輛,分別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1.0輛。

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推進。35年來,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經歷了一個從低層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進的演變過程。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按照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積極推進社會保障事業建設,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2012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0426.8萬人,比1989年末增加24716.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人數分別為19861.3萬人和15224.7萬人,分別比1994年增加19486.7萬人和7256.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48369.5萬人;2566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3%;2143.5萬城市居民和5344.5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12年,我國先後採用過不同的農村貧困標准。根據1978年標准,1978年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約2.5億人,約佔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為1479萬人,平均每年脫貧811萬人。按照2008年標准,2007年農村貧困人口為4320萬人,2010年下降為2688萬人,平均每年脫貧544萬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貧標准,2010年農村貧困人口為16567萬人,2012年為9899萬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脫貧3334萬人。

七、社會事業大進步,呈現出由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展的35年,是社會和諧穩定得到鞏固和發展的35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的35年。

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績。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國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2年的8.9年。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人數689萬人,比1978年增長16.1倍;在校生2391萬人,增長26.9倍;畢業生625萬人,增長36.9倍,較好地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

科技事業成果豐碩。30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創新評價標准、激勵機制和轉化機制,我國科技事業取得豐碩的成果。2012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達到10298億元,比1995年增長28.5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8%,上升1.4個百分點;發明專利申請授權21.71萬件,增長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學工程,秦山、大亞灣核電站並網發電成功,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不斷升級並全部研製成功。近年來,我國在載人航天、載人深潛、基因工程、高性能計算機、新材料、量子信息、3D列印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成功轉型為創新型國家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走過了35年極不平凡的光輝歷程,35年改革成果豐碩,35年開放成就非凡。這一筆筆鮮活的統計數據正是最好的見證。當然,中國的改革開放並非一路坦途,35年來,我們也曾經受考驗,艱辛探索。在每一次危機的挑戰前,在每一次風險的歷練下,黨中央、國務院始終以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接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


資料來源——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06/c1001-23444065.html

閱讀全文

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經濟的主要成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煤氣灶混工業氧氣怎麼使用 瀏覽:640
常州到六安汽車多久 瀏覽:352
南平到十方汽車需要多少時間 瀏覽:376
配一把賓士a200鑰匙要多少錢 瀏覽:781
汽車進氣管多少錢 瀏覽:123
奧迪q2對比斯柯達gt哪個好 瀏覽:302
邁騰汽車副駕駛腳下有水怎麼回事 瀏覽:153
寶馬740前面那個鏡頭怎麼打開 瀏覽:152
賓士邁巴赫一年費用多少 瀏覽:798
汽車為什麼要坐墊 瀏覽:296
工業特種設備閥門如何使用 瀏覽:360
寸金工業區哪個廠最好 瀏覽:143
汽車手動擋r擋是干什麼的 瀏覽:647
賓士gca200怎麼樣連藍牙 瀏覽:313
工業設計考什麼教師資格證好 瀏覽:292
工業電動車電瓶多少錢1隻 瀏覽:187
南昌汽車銷售怎麼樣 瀏覽:562
奧迪車壞了怎麼鑒定 瀏覽:549
奧迪a6怎麼跑商務接待 瀏覽:160
汽車輪胎溫度一般多少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