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前值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規模以上企業 工業企業:年銷售額大於200萬的或者國有企業. 商業企業:年銷售額大於500萬的或者國有企業. 其他行業都不叫規模以上或者以下.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 工業增加值有兩種計算方法: 一是生產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間投入的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 公式: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二是收入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 公式: 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值+營業盈餘?
Ⅱ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速度,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年主營收入大於2000萬的工業企業或者國有工業企業。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速度主要反映國有工業企業與去年(或其它年份的基準)相比的增長速度,反映了國有工業企業或中大型工業企業(主營收入大於2000萬)的發展狀況。Ⅲ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工業增加值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在計算一個地區的工業化率的時候使用哪個數據謝
不一回事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指達到一定規模的工業增加值
而工業增加值指所有工業的工業增加值,不分規模大小
在計算一個地區的工業化率的時候使用工業增加值
Ⅳ 規模以上工業利稅是什麼
利稅是指凈利潤、上交的所有稅費。利潤指的是稅後利潤,稅指的是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營業稅、印花稅、城建稅等等
規模以上工業利稅就是指規模以上工業的凈利潤、上交的所有稅費
從2007年開始,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將目前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規模以下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工業企業和全部個體經營工業單位。
2011年3月8日,國家統計局據悉,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統計調查從今年1月起,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准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的起點標准從計劃總投資額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統計起點標准提高後,起報點以上的企業或單位逐一進行調查,未達到起點的則進行抽樣調查或科學核算。
Ⅳ 統計數據中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說明什麼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是衡量大型工業企業在經濟中的重要性。這個比例有助於我們判斷大型工業企業運行是否正常,是否有潛力,這樣決策時對是否還是以大企業作為重點提供依據。
Ⅵ 什麼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統計學中,一般以年主營業務收入作為企業規模的標准,達到一定規模要求的企業就稱為規模以上企業。規模以上企業也分若干類,如特大型企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等。
目前在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Ⅶ 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是什麼意思應該怎麼算,要有哪些數據才能算出來
工業增加值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增加值就是規模以上企業所產生的增加值。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需要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等
Ⅷ 什麼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全部國有企業(在工商局的登記注冊類型為「110」的企業)和當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含)的非國有工業企業。
Ⅸ 工業增加值僅僅指規模以上工業的增加值么
工業增加值是指所有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包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增加值。規模以上企業
工業企業:年銷售額大於200萬的或者國有企業.
商業企業:年銷售額大於500萬的或者國有企業.
其他行業都不叫規模以上或者以下.
規模工業增加值=工業行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的總和。
Ⅹ 在新聞里我們經常看到:工業規模以上增加值。這裡面的「工業規模」是什麼意思
工業企業分為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兩種,規模以上是指一個企業年收入超過500萬元以上,就稱其規模以上。規模以下是指那些年收入低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