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英國克萊斯特有什麼工業特色

英國克萊斯特有什麼工業特色

發布時間:2022-10-04 08:58:43

1. 聽說牛津大學位於牛津城內,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牛津大學不同於其它的大學,城市與大學融為一體,街道就從校園穿過。大學不僅沒有校門和圍牆,而且連正式招牌也沒有。樓房的尖塔在煙雨蒙蒙中若隱若現,高高的石牆上爬滿老藤,稀疏的綠葉中綻放著紅紅的花朵,小城顯得古樸素雅。牛津城的建築古色古香,分屬於不同歷史年代的不同建築流派。在牛津街道上散步,不就像回到了歷史之中嗎?這風情萬種的建築,這雲飛浪卷的校園,這幾百年積淀的斑斕文化。英國人把牛津當做一種傳統,一種象徵,一種懷戀和一種追尋。在那裡可以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可以重溫昔日的輝煌。市內有聖邁克爾教堂的薩克森人塔樓,諾曼人碉堡和城牆遺址等等,處處給人以歷史的縱深感,難怪英國有一句民諺:「穿過牛津城,猶如進入歷史」。齊爾維河和愛西斯河(泰晤士河流經本市之名)的河濱步道,你也可租艘平底船,在齊爾維河上消磨悠閑的午後。
四合院:
牛津的學院中有許多中世紀建築瑰寶,並且群聚在市中心周圍。街兩旁布滿中世紀的四合院,每個四合院就是一所學院,由於在當時學術是教會的專利,因此學院都以修院式建築來設計,不過四周往往圍繞著美麗的庭園。盡管大多數的學院這些年來多有改變,但是依然融合許多原有特色。每所學院均有其輝煌的歷史、神話般的建築遺跡,可以描畫出各種有趣的史實。初到牛津的共同印象,均會覺得每個學院都像是中國各地那些破舊的古廟,一進門就給人一種寂寞與荒涼的感覺。因為每個學院完全是中世紀修道院的模樣,這也反應牛津人強烈的思古情懷。城內多塔狀建築,故又得名「塔城」。中世紀的塔樓古色古香,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彌漫著浪漫氣息;位於民眾方庭的圖書館,建於1371年,是英格蘭最古老的圖書館;大學植物園,建於1621年,是英國最早的教學植物園;蜿蜒曲折,幽深綿長的皇後小巷, 快700年歷史了,路邊的石凳長滿了青苔,讓人回憶起牛津的起始。王爾德坐過的木凳,肖伯納倚過的書架,都照原樣沒動。外面環境如此,走進樓內,讓人更加感到歷史的份量。在學校最早的圖書館韓夫瑞公爵圖書館里,時光彷彿是靜止不動的,寂靜充滿了這書本的聖殿。從地板到屋頂,全是手稿和未刊資料,它們像寶庫一樣等待著後來的人去開發。
廣場、教堂、劇院:
雷德克利夫廣場(Radicliffe Square)是大學舉行慶典及各項文藝活動的中心,這是整個古城的中心,它遠隔了主要街道的喧鬧。附近紅磚地的銅鼻小巷(Brasenose Lane),巷中三兩行人,綠樹遮天,讓人覺得心闊神逸。聖瑪利教堂(St.Mary『s Church)位於廣場南邊,十七世紀前,學校的主要慶典、音樂會都在這舉行。廣場西側是建於1509年的Brasenose College,學院因創校時,大門上有一隻銅制的「獅鼻扣門環」而得名。學院正門的天庭中,有一座寶藍色的日晷鍾,但因為英格蘭特有陰霾天氣,一個夏天,也沒能見到幾次鍾上的日影。有人說:「英國只有氣候,沒有天氣」。並不誇張,往往一日之間可以見到下雪、下雨、甚至出太陽,是很平常的情況。
廣場的西角是建於十五世紀的神學院(Divinity School),有古典式圓頂的雷德克利夫建築是牛津很特殊的建築。它是圖書館的原始建築。早期作為大學的研討教室之用, 改為大學圖書館Bodlien Library的閱覽室。
克萊斯特教堂被牛津人親切呼為「The House」。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是牛津眾多學院中唯一沒有大學生的學院,因為學院中只有研究生,因而被視為世界最具學術權威的高級學府之一。城東的莫德林學院的城堡,被人們稱為「凝固了的音樂」,的確優美異常。鍾樓以大青石砌築,朝天高指。據說,樓內掛著十口鐵鍾,當它們相繼敲響時,彷彿一曲雄渾磅礴的交響樂!
建於十七世紀的謝爾登尼安劇院是列恩所設計的第一棟建築,是牛津大學傳統授予學位典禮的舉行場地。每年夏天,學期結束時,身披黑袍,頭戴方帽的學子們,將列隊經過大街,進入劇院,在此獲得被授予學位的榮譽。
本科生必須信仰英國國教的要求於1871年廢止。1920年之前,古希臘知識為必須。1960年前,則需要懂得拉丁語。而女性直到1920年後才能夠得到牛津學位。
嘆息橋(The Bridge of Sighs)甚美,這座優美的地標建於1914年,是威尼斯陡峭拱橋的復製品,連接赫特福學院(HertfordCollege)。
聖母教堂:據說此大學校用教堂是英格蘭最多人參觀的教區教堂,包括塔樓的古老部分建於14世紀初,從塔頂可以欣賞秀麗風光。教堂是三位牛津殉道者在1555年被稱為異教徒地方。建築的最大特色是建於1637年的巴洛克式南門廊。
林肯學院:中世紀學院保存最好的一所。校舍仍然保留早期屋頂,包括用來散煙的裂口。
莫德林學院:是既典型又美麗的牛津學院。其15世紀方園的風格於齊爾維河畔為莫德林橋橫跨的公園成對比。
最可貴的是圖書館中,藏有許多名家文章、樂曲的手稿。這些手稿置於精緻的玻璃櫃中供人參觀。但當每位參觀者看完後,管理人員立刻用黑色的絨布覆蓋起來,其對古物的珍惜保藏之情,可見一斑。
劇院、書店:
大學慶典活動的主要場地薛多年劇院(Sheldonian Theatre),位於廣場的正北方。在十七世紀左右,由於聖瑪利教堂神職人員,抗議過多的活動在教堂舉行,影響了教堂清修。於是在一六六九年,由當時的大學校長Sheldonian大主教,籌資興建這座劇院。劇院的對面就是世界第二大書店Blackwell書店,在這可以買到或郵購到世界各地的書籍。
牛津的書店幾乎與圖書館一樣多,大大小小也有100多個。有世界上最大的學術性書店布萊克韋爾書店(Blackwel),也有許多非常小但內蘊豐富的舊書店。百年老店布萊克韋爾創建於1897年,位於博德林圖書館的對面,在銷售圖書的同時它還從事出版事業。從外表看,這家書店雖僅有三個不大的店面,但書店的三層樓和地下層連通,最頂層還有二手書店,書的數量和種類多到找書必須藉助指示牌的地步。書店中那塊從開張就有的著名木牌鑲在牆上。牌上仍然是一百多年前開張時的那段讓人高興的話:「沒有人會來問你要什麼,你想隨手翻閱任何書籍,盡管自便。如果你需要,店裡職員隨時為你服務。不論顧客來看書或是買書,都會受到一樣的歡迎。」它在英國有78家連鎖店,僅牛津就有10多家分店,分別經營藝術、文學等分類圖書和音像資料。另外在其它國家也有許多分店。 通過網路,讀者可以迅速查書、訂書、購書,享受一流的國際性服務。1994年6月8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回母校牛津大學參加榮譽院士的授予儀式,還特地到這家書店買書。而書攤則隨處可見。
學習在牛津:
英國的高等教育規定,一般上大學,不需再行入學考試,憑中學畢業成績即可進入;但進牛津、劍橋還要單獨報名。按近幾年情況,程序一般是這樣的:首先,想報名的中學生需要中學老師校長推薦在入學前一年報名。所以一般是成績優異學生才報名。然後牛津、劍橋在報名的中學生中初選,通常是招生額的3-5倍。一些工程專業可能低些,另一些專業如醫科等則可能到10倍以上。
入學至牛津大學須同時獲得大學系所及學院入學的同意。牛津初步錄取的學生在年底要在牛津的學院進行考試。考試一般是三天,包括筆試和幾次面試(口試)。這次通過的學生可以拿到有條件錄取,條件即學生明年的中學畢業考試成績。一般要求是三門主課都是A。但對於比較冷的專業或非常想要的學生,可能也會很低。收到這個錄取的學子們如果在次年6月會考中拿到所需的成績,則就可以在一個愉快的假期後,准備入學了。
牛津大學創建之時沒有規劃統一的校區,當時學生和教師都租住在城內不同地方。後來為了管理方便就採用獨立學院聯合辦學的方式,逐漸建起了學院,至今仍保持著這一傳統。牛津學院及其機構散布於牛津全城。每個學院由300-500個師生組成一個集體,從事不同學科的教學與科研,文理工科基本齊全。大學的建築也基本都是各個學院自成一體。學院都是由一片片綠茸茸的草坪與四周環繞的中世紀的土黃色哥特式建築樓群構成的一座座四方院。並且大多數學院是院中有院。有的學院甚至河、湖、花、草、蟲、魚、鳥、獸一應俱全。漢語把英文詞college譯為「學院」,大概就來源於牛津和劍橋的四方「院」。雖然從建築外表看,牛津十分古老,但從內部設備看,卻十分現代。在大學科學區里,你可以看到工程科學、核物理學、生物學等各個領域的先進設備。
至今牛津大學最老的據說是默頓學院,建於1264年,最年輕的叫聖凱瑟琳學院,建於1963年,兩個學院相差整整七個世紀。學院除要照料學生食宿外,並安排各類體育、團體社交活動,負責指派導師(tutor)照顧學生。由於各學院財務狀況不一,有的學院很有錢,有廣大的場地及良好的設備或福利,像客房、圖書館及研究室等。而大學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向外代表各學院,統一安排全校課堂講授(lecture)及討論會(Seminar),以及統一頒發畢業文憑等工作。就實質情況來看,學生和所屬學院的關系,遠超過了大學。
學院的名稱聽起來很奇怪,其實不少學院的命名是很偶然的原因。比如,基督教堂學院,是因為牛津城最古老的大教堂就在學院之內;萬靈學院是為了紀念百年戰爭戰死者的英靈;奧里爾學院則因為剛剛建立的時候,學院買了一所名叫「奧里爾」(意為黃鶯)的房子。還有一所學院叫「布拉斯諾茲」,這個字是由英語「銅鼻子」一詞演變過來的,因為學院大門上的銅門環很像個鼻子,而且至今還供在學院的餐廳里。學院也不按專業劃分,但在發展過程中,各個學院漸漸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比如,基督教堂學院以濃厚的貴族氣氛著稱;默頓學院出了不少詩人;聖埃德蒙大廳學院特別喜歡招收運動員;奧里爾學院側重培養牧師;摩德林學院有許多賽艇高手。這些學院彼此平等,學生可以在任何一所學院學習,直到畢業。
錢鍾書畢業的是埃可塞特學院(Exeter),就在耶穌(Jesus)學院對面。在附近Walton Street旁邊可以找到克來登小巷,錢就是以之為名編了個克來等大學。
學校的管理是很嚴格的。每10個學生學校配一名校工,照顧學生,替他們整理床鋪、打掃房間;除此之外,還負責早晨叫醒睡懶覺的學生,檢查學生是否去上課。校工有這樣雙重的責任,所以他們有一個很特殊的稱呼,叫「偵察」。
牛津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導師制」。學生的導師由研究人員擔任,他們多為品學俱佳的學者,在一定的領域卓有建樹。導師制要求學生每周與導師見一次面,將自己一周內研究和撰寫的論文向導師宣讀。此外,還有許多講座。每個講座不論是導師還是學生,不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都可以自由發言,平等討論。海闊天空的議論是很吸引人的,但在議論之後,要交作業。與導師單獨見面,宣讀一周內研究和撰寫的論文時,導師要評論,要提問,如果論文質量不行,答辯不好,要影響成績、影響畢業。須知,一周一次,不得耽誤,而且周復一周,哪有那麼多新見解、新思想呢?可是,導師不相信解釋。這種學習方法確實帶動、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鼓勵、督促學生上進,但這一周一次的壓力無論如何讓青年學生輕松不起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2. 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的個人經歷

1940年實施西方攻勢的時候,克萊斯特任A集團軍群的坦克集群司令,轄2000坦克軍共5個坦克師和一個步兵軍共5個摩托比師,成為戰役突擊主力。5月10日,攻擊開始,當博克的B集團軍群猛烈地沖向荷蘭與比利時的陣地時,龍德施泰特的A集團軍群也攻向了南比利時和盧森堡,在前面突進的是克萊斯特的坦克集群。克萊斯特以古德里安的坦克軍擔任第十二集團軍為前衛。摧毀了盧森堡邊界的障礙構築。進攻第一天晚上就突破了比利時軍隊的邊界防禦。接著迅速向蒙特梅攻擊前進,沿途克服了種種障礙,通過了狹窄難行的山路,渡過了很深的塞穆瓦河,於12日晚,3個坦克師的先遣部隊齊抵馬斯河,奪取了該河東岸的色當。在摩托化師進抵馬斯河後,克萊斯特立即命令已到達馬斯河西岸的古德里安坦克軍向西、南兩個方向分兵前進。
另一支由萊因哈特將軍率領的坦克軍奉克萊斯特的命令於5月13日在蒙特梅稍往北處強渡了馬斯河。其他摩托化師已開進到迪南、蒙特梅和色當附近。由於克萊斯特裝甲部隊的神速進展,為德軍第四、第十二集團軍創造了極佳的進攻條件,粉碎了法軍防禦作戰的企圖。法軍第二集團軍曾企圖由南突入色當附近的登陸場地域,被德軍坦克第十師的頑強防禦所阻止。24日,正當克萊斯特的坦克部隊進抵聖奧梅爾和格拉夫林兩市之間的阿河一線,並派出先頭坦克部隊向貝蒂訥和朗斯進行偵察,准備沿拉芒什海峽向英軍和法軍進攻時,卻接到了希特勒停止前進的命令。克萊斯特對此感到莫名其妙,眼睜睜地看著英法軍隊逃脫了被殲滅的境地。
德軍右翼這時調整下部署。在雷泰勒以北第十二集團軍後方,組建了由古德里安將軍指揮的坦克集群,下轄四個坦克師、兩個摩托化步兵師。從亞眠、佩羅納登陸場發起進攻的兩個坦克軍,合編成一個坦克集群,由克萊斯特指揮。
6月5日,克萊斯特的坦克部隊遇到了法軍的頑強抵抗。德軍坦克向法軍防禦陣地發起數個波次的強擊,都無法楔入進去,而法國空軍卻對德軍集中的坦克隊形實施了猛烈空襲,使克萊斯特遭到不小的損失。6日,克萊斯特指揮自己的坦克終於突破了法軍陣地,兩個坦克軍繼續向南挺進,開入貢比涅、努瓦永地域。9日,突破貢比涅法軍防禦。此時,克萊斯特接到德軍統帥部的決定,把部隊前調,在蘭斯以西向南進攻。11日,迅速前調的克萊斯特坦克集群各先遣支隊在蒂耶里堡地域抵達馬恩河,並佔領了該地以東的蘭斯。隨後,繼續向南越過里昂而到達伊澤爾河。法蘭西戰役於6月22日結束。克萊斯特在戰役中獲得騎士鐵十字勛章,並晉升上將。 為實現希特勒控制巴爾干半島的企圖,克萊斯特上將指揮德軍坦克第一集群參加了向貝爾格萊德進攻的作戰(參見巴爾干戰役)。1941年4月8日,克萊斯特率部從索非亞西北越過南斯拉夫邊境,對南斯拉夫第五集團軍南翼實施進攻。在炮兵和航空兵強大火力支援下,德軍坦克第一集群沿索非亞一尼什鐵路兩側迅速推進,第一天就完成了突破。9日晨,德軍坦克沖進了尼什市,立即沿摩拉瓦河谷繼續北進。
克萊斯特把南斯拉夫第五集團軍劈成了兩半,一半退過了摩拉瓦河,一半仍留在河東。德軍坦克穿過密集的南軍部隊,於4月11日晚從南進至距貝爾格萊德僅80公里處,在此與退卻的南軍第六集團軍南翼遭遇,展開了激戰。次日,將南軍擊潰。日終前,克萊斯特的先頭部隊已佔領貝爾格萊德以南諸高地。12日當天,德軍魏克斯的第二集團軍的坦克師由西北進抵該地。17日,南斯拉夫軍隊被迫投降。23日,希臘軍隊投降,克萊斯特一路迅猛追擊英國遠征軍,於27日進抵科林西斯灣,並進入雅典。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英國遠征軍遭到突進的克萊斯特坦克部隊的重創,傷亡極慘。繼之,克萊斯特馬不停蹄地奉凋率部開往羅馬尼亞。
在東方戰役打響後,在德軍第六、第十七集團軍之間配置的克萊斯特第一坦克集群,擔負突貫蘇軍在俄羅斯拉瓦和科韋利之間陣地,爾後經別爾季切夫和日托米爾進抵基輔地域的第聶伯河及其下游的任務。德軍統帥部希望克萊斯特能從那裡繼續向東南挺進,以便向蘇軍後方實施突擊,阻止蘇軍退過第聶伯河。
克萊斯特揮軍突向達羅夫諾和盧茨克地區,他以600輛坦克同蘇軍布瓊尼元帥指揮的2400輛坦克相對抗,先是在南面,接著又在北面擊退了蘇軍猛烈的多次反沖擊,迫使蘇軍不住後退,7月4日,他率坦克第一集群進抵斯盧奇河以西地域。經12天激戰,克萊斯特雖取得了不小戰績,但未能像預料的那樣前出到戰役地幅。
5日,坦克第一集群在克萊斯特指揮下又向南方突進,開始對「斯大林防線」進攻。並在沃倫斯基新城及其以南地域突破成功,幾天後進抵戰役地區。夏季的暴雨使坦克部隊遇到很大阻礙,克萊斯特在一個星期多的日子裡,不得不一面在泥水裡爬行,一面抗擊蘇軍對坦克集群的猛攻,好不容易推進到白采爾科維,正打算轉向東南進攻時,卻被迫在蘇軍新增兵力的強大突擊下分兵進行防禦。直到德軍第六集團軍部隊與坦克集群取齊後,克萊斯特才又繼續向東南方向開進。他企圖迅速在南布格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推進,包圍向德涅斯特河退卻的蘇軍集團,完成自己的任務。 德軍坦克第一集群在支援第六集團軍向烏曼方向進攻的同時,擊退了蘇軍多次反沖擊,深遠突擊到蘇軍後方;於27日在東南切斷了蘇軍退路。8月2日,它與在五一城以北實施深遠推進的第十七集團軍南翼會師,台圍圈形成。8月8日,殲滅了台圍圈內的10萬多蘇軍。滿懷喜悅的克萊斯特率勝利之師再向東南方向前進。以圖追擊未遭合圍的蘇軍,把蘇軍兵力盡可能多的堵截住。
他兵分三個縱隊,分別經五一城沿南布格河,經基洛夫格勒向大工業中心克里沃羅格,由克列緬丘格以南地域向東南推進,擊潰了第聶伯河以西地區的蘇軍殘余兵力。8月20日前奪佔了由切爾卡瑟到赫爾松的整個第聶伯河彎曲部,還在東岸奪取了兩個登陸場。到24日,該河以西直到河口盡落入德軍手中。在25日的激戰中,克萊斯特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附近擊潰了蘇軍,建立了對下一步作戰十分有利的出發陣地,
德軍坦克第一集群在9月10日從登陸場發起突然進攻,至16日在洛赫維察地域與坦克第二集群會師封閉了基輔、切爾卡瑟、洛赫維察合圍圈。蘇軍為解救被圍部隊,一面組織兵力從東面向合圍圈進擊,一面命令合圍圈內的部隊突圍。戰斗非常激烈,德軍出動了大量空軍對增援的蘇軍進行了不間斷的轟炸,以阻止其企圖。德軍坦克經反復突擊,終於以重兵分割開合圍圈內的蘇軍各集團軍。會戰於9月26日結束時,共有65萬蘇軍被俘,884輛蘇軍坦克被繳獲(參見基輔戰役)。克萊斯特在此戰中的指揮作戰能力,深受希特勒的贊賞。
當曼斯坦因將軍接替陣亡的舒伯特上將指揮第十一集團軍攻向克里木時,克萊斯特率領在基輔交戰獲勝的坦克部隊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域強行渡河,首先擊潰了登陸場附近的蘇軍5個師,接著瓦解了蘇軍在扎波羅熱以北第聶伯河的防禦。他的及時趕來,給正在與德軍第十一集團軍交戰的蘇軍後方予巨大威脅。德軍坦克第一集群和第十一集團軍台圍了退卻緩慢的蘇軍,經過5天時間的「亞速海會戰」,殲滅了蘇軍兩個集團軍(參見克里木戰役)。
由坦克第一集群改稱為坦克第一集團軍的克萊斯特部隊,向東追擊潰退的蘇軍殘部,會同第十七集團軍南翼強渡了北頓涅茨河,10月20日以一部奪佔了位於重要工業區中心的斯大林諾市,另一部推進到塔甘羅格。隨後它又碰上了艱難的雨季,陷入泥濘難以自拔,坦克都成了爬行的烏龜。等它到達羅斯托夫以北地域時,已是11月中旬。嚴寒這時候來臨了,克萊斯特的車輛一台又一台地拋錨在路上,凍得沒法發動。當該坦克集團軍右翼一個軍開始向羅斯托夫進攻時,蘇軍三個集團軍
在蘇聯元帥鐵木辛哥指揮下轉入了反攻,打退了德軍坦克第一集團軍的翼側部隊使其失去掩護,迫使該集團軍放棄了奪占的羅靳托夫,退到了米烏斯河對岸。這一仗,克萊斯特是頭一回品嘗大敗的滋味,一下子損失了200多輛坦克和許多火炮,傷亡了2萬多人(參見羅斯托夫戰役)。
在蘇軍強有力的反擊下退出羅斯托夫的責任,由下此命令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龍德斯泰特元帥承擔了,他因此被希特勒免職,賴歇瑙元帥接替了他的職務。希特勒命令停止一切退卻,而賴歇瑙也守不住原來陣地,被迫退至米烏斯河一線。
1942年6月底前,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分成了兩部分,一部為A集團軍群由利斯特元帥指揮;一部為B集團軍群由博克元帥指揮,准備對蘇軍進行新的攻勢。
克萊斯特的第一坦克集團軍隸屬A集團軍群,擔負從伊久姆地域向北頓涅茨河與頓河之間實施突擊的任務。
6月28日進攻開始,克萊斯特從有利的出發陣地一舉突破了防禦,進入追擊。其南翼沿北頓涅茨河推進,7月10日奪取了米列羅沃地域。隨後;克萊斯特率軍折向東南,月底前已進至新切爾卡斯克和齊姆良斯卡亞之間的頓河沿岸。
戰爭現在好像進入了決定性階段。斯大林命令鐵木辛哥停止任何退卻;蘇軍面前只有一個選擇:或是勝利,或是死亡。
在頓河下游防守的蘇軍無法擊退德軍的猛攻。德軍坦克第一集團軍配合第十七集團軍於7月22日再次攻克羅斯托夫,強渡了頓河。但克萊斯特的左翼部隊卻被蘇軍激烈的抗擊阻在頓河邊上,經較長時間的戰斗才過河會齊。7月的最後幾天,德軍渡過了馬內奇河;8月8日切斷葉伊斯克一巴庫鐵路,進抵庫班河,奪取了邁科普石油區。克萊斯特的成功除了他的指揮才能和部隊的善戰外,也因為坦克第四集團軍的一些部隊調入了他的編成,加強了其戰鬥力量。
9月初,斯大林格勒地域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已在高加索戰線表現出來,克萊斯特不得不把自己很大一部分高射炮兵、數個摩托化師和所有配合作戰的航空兵再交給坦克第四集團軍。10日,希特勒將與他意見不合的A集團軍群總司令利斯特元帥免職,自己瞎指揮了3個月之後才任命克萊斯特繼任該集團軍群總司令。不久,晉升克萊斯特為元帥。
克萊斯特元帥上任時,在蘇軍壓迫下,A集團軍群的正面已成一個經新羅西斯克、邁科普和納爾奇克以南延伸到莫茲多克的大弧形局面。集團軍群左翼與羅斯托夫的直線距離差不多有60公里,而當時蘇軍已進至距該市70公里處。假如坦克第四集團軍不能在羅斯托夫以東阻止蘇軍的推進,那麼A集團軍群的所有退路都會被切斷。克萊斯特緊急將這種情況報給了統帥部,在參謀總長蔡茨勒的幫助說服下,希特勒才下了從高加索撤退的命令。克萊斯特以他的靈活機動指揮兩個集團軍避開了蘇軍的合圍,並以坦克第一集團軍所屬部隊及時前出,以增強坦克第四集團軍在馬內奇河以南的防禦,使退卻部隊能在羅斯托夫兩側渡過頓河。這些部隊的及時趕到,正好還支援了陷入困境的霍利特集群。爾後,第十七集團軍沿庫班河兩岸退到庫班基地進行堅守。
1943年1月30日,德軍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被蘇軍圍殲(參見斯大林格勒戰役),司令官保盧斯元帥被俘。蘇軍的深遠突擊逼使克萊斯特的部隊後撤。他們在德軍肯普夫戰役集群和坦克第一集團軍之間打開了一個大缺口,而且立即利用這一態勢,經洛佐瓦亞和巴爾文科沃南下,爾後通過巴甫洛格勒,幾乎推進到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扎波羅熱。
為反擊蘇軍的進攻,克萊斯特把所屬的一些師調給了曼施泰因元帥用於2月22日開始的反突擊,德軍於3月15日重占哈爾科夫,在利昌克西斯、斯拉維揚斯克地段,蘇軍被逐過了北頓涅茨河。於是德軍的正面軍又連接起來。克萊斯特自己的A集團軍群經過反沖擊,於3月底重新佔領了哈爾科夫與塔甘羅格一線陣地。
7月17日,蘇軍對克萊斯特的A集團軍群發動了猛攻,北頓涅茨河的伊久姆兩側及伏羅希洛夫格勒以西戰事緊張,而在米烏斯河的古比雪沃地域,蘇軍深深楔入了新編第六集團軍陣地。克萊斯特只好調遣龐大預備隊去援救,30日,他親自指揮德軍3個步兵師、4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步兵師實施的反突擊分外激烈,苦戰3天,好不容易奪回了寬20公里,縱深10公里的地域。這-戰果,讓克萊斯特鬆了口氣。
這段時期,克萊斯特的防禦戰術比較出色,他在防禦縱深內受到致命威脅的地段後面預先集中必要的預備隊,待蘇軍突破後企圖擴大戰果時,以較小的兵力進行頑強的消耗作戰,然後用強大的預備隊實施突然反沖擊,往往能很快奪回失去的陣地。這種餓術既能使對方付出巨大代價,又能較長時間鞏固防禦。可是到後來,在預備隊消耗光的情況下,該戰術就基本上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8月,蘇軍以優勢兵力突破了曼施泰因元帥南方集團軍群的防禦,壓迫該集團軍群向第聶伯河退卻。
克萊斯特的A集團軍群在米鳥斯河的防禦也被大規模進攻的蘇軍突破。8月29日丟了塔甘羅格,頓涅茨工業區各大中心城市也一個接一個迅速落入蘇聯人手中。9月8日,蘇軍進入斯大林諾,只剩下一個摩托化步兵師做預備隊的A集團軍群大受削弱,不得不加速向第聶伯河下游退卻。25日,克萊斯特退抵第聶伯河,他指望在這寬闊的水障礙掩護下獲得喘息的機會,把自己的部隊休整休整。同時。歸克萊斯特指揮的庫班基地守軍在激戰後被迫放棄了新羅西新克、阿納帕、庫班,經刻赤海峽撤退。
10月里蘇軍烏克蘭第4方面軍與德軍A集團軍群的新編第六集團軍在梅利托波爾苦戰一周,最終突破了德軍防禦並奪佔了大片地區,接著以一部兵力前出彼列科普地峽,切斷了克里木德軍集團的陸上交通線。蘇軍一些集團軍直抵第聶伯河邊,克萊斯特死死扼守尼古拉耶夫地域登陸場,擊退了蘇軍渡河的企圖。
刻赤地域的德軍第十七集團軍頂住了登陸的蘇軍,也堅守住了克里木半島。
到12月份,克萊斯特在蘇軍強大的攻勢下,被迫放棄了赫爾松地域的登陸場。向後退卻到尼科波爾等地域。在這里,由於蘇軍正在變更部署,使他得到了短暫的喘息時間。
希特勒要求克萊斯特和曼施泰因繼續扼守在此向東突出的德軍防線。可是這個要求在蘇軍的炮火下破滅了,克萊斯特右翼防守的新編第六集團軍被蘇軍壓迫著不得不由尼科波爾退到因古列茨河。
殘暴惱怒的希特勒對一切道理都置若罔聞。他像中了邪似的。眼睛死盯著普洛耶什蒂石油區,指望通過繼續扼守克里木半島和保住各集團軍過於突出的南翼,對它進行可靠的掩護。希特勒宣稱如果繼續向東南歐撤退,德軍的威信就會進一步下降。他公然忽視任何戰役准則,瞎指揮,才導致了德軍由高加索和伏爾加河向第聶伯河的大潰敗。而他卻把責任推到曼施泰因和克萊斯特兩位集團軍群司令身上。
蘇軍變更部署並佔領出發地位以後,於1944年3月初發起進攻。德軍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團軍群被蘇聯元帥朱可夫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和蘇聯元帥科涅夫指揮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一舉擊潰。克萊斯特的A集團軍群也在進行苦戰,並且常常處於危急之中。由於不斷遭到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沖擊,A集團軍群的北翼又受到壓迫,只好由因古列茨河退到了季利古爾河對岸。陷入極端艱難境地的克萊斯特妄想說服希特勒及時放棄第聶伯河下游的最後一個基地,因為它無論如何都已無助於被孤立的克里木半島,希特勒根本不答應。經過一系列的血戰後,A集團軍群退過了因古爾河與由一些深海灣構成的獨特半島。克萊斯特見於蘇軍烏克蘭第3方面軍中央部隊已在新布格西南強渡了固古爾河,緊急將還在新烏克蘭卡和新阿爾漢格爾斯克兩地繼續防守突出部的德軍各師撤過布格河,以避免被圍殲。同時,A集團軍群又經尼古拉耶夫實施了退卻,由於蘇軍不斷實施突破並由第聶伯河南岸和金布倫沙嘴進行襲擾,使這一退卻變得異常艱難,並造成極大損失。尼古拉耶夫於3月底被蘇軍攻佔。
經常干預指揮的希特勒,這時與兩個集團軍群的司令——曼施泰因元帥和克萊斯特元帥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緊張,他把他們當作德軍在1944年3月失利的禍首。
3月30日,希特勒召見了曼施泰因和克萊斯特兩位元帥,在給他們佩戴上鑽石雙劍銀橡葉騎士十字勛章的同時解除了他們的指揮職務。並由莫德爾元帥和舍爾納上將取而代之。兩個集團軍群也分別改稱為「北烏克蘭」和「南烏克蘭」集團軍群。
克萊斯特最初退居於西里西亞過了段安靜的日子。當戰爭逼近德國邊境時,他又遷居到下巴伐利亞的米特費爾斯。

3. 美國的工業技術為什麼高度發達

工業概覽

美國工業以技術先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生產實力雄厚、勞動生產率高而著稱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工業生長取得巨大進展,工業設備能力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世界其它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目前,美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銅、鋁、硫酸、乙烯、汽車、飛機等的產量,以及微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製與開發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領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轎車、家用電器、通訊及辦公自動化設備、電子計算機晶元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則在近年內落到了日本、德國等國後面。

美國工業布局的特點是發展地區集中,分布不平衡;如汽車工業集中在底特律及其周圍五大湖區各州,這里集中有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克萊斯特汽車公司,其汽車產量和銷售額均佔全國總數的80%左右;造船業集中在4個地區,最主要的是以波士頓、紐約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海灣地區;第二個是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聖地亞哥地區;第三個是墨西哥灣各港口四周地區;第四個是五大湖沿岸地區;鋼鐵工業集中在匹茲堡。因此地臨近煤礦和五大湖工業區,容易獲得煤、鐵礦石的供應,背後又緊靠大西洋沿岸的工業區,有利於鋼鐵業的發展;飛機製造及航天業則集中在西雅圖、洛杉磯等西部地區;高技術工業,如電子計算機、光纖通信、激光技術、生物工程等則集中在加利福尼亞洲的矽谷周圍地區。

80年代以來,美國工業發展呈現一種不平衡狀態,一方面,傳統工業面臨國際上新興工業國家的劇烈競爭,正呈衰落狀態,被稱之為「夕陽工業」;另一方面,以高技術工業為核心的新興工業部門則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整個工業水平下降的趨勢;自70年代中後期以來,美國工業雖面臨來自多方面的挑戰,但其在世界工業中所佔的份額一直保持在25~26%的水平。

鋼鐵工業

鋼鐵工業為美國經濟三大支柱之一,70年代以後,鋼鐵工業面臨著設備老化,勞動生產率低下,國際競爭激烈等方面的挑戰,處境非常困難;為此美國鋼鐵工業部門從80年代初開始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企業結構調整;據估算,美國鋼鐵工業僅在80年代後半期就投入企業和設備技術改造資金6000億美元,使其轉爐效率、連續鑄鋼能力、帶鋼軋機等技術和設備達到了世界最先進水平;當然,同其它工業部門相比,美國的鋼鐵工業仍有很大困難,這不僅是美國國內因素所致,而是因為鋼鐵設備生產能力過剩,是一個帶有全球性的問題;近10年來,世界鋼鐵總產量一直呈下降趨勢,美國鋼產量則一直保持在世界總產量的11%左右。

世界前20名大型鋼鐵企業中,美國佔有7家,它們是: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 Group)、伯利恆鋼鐵公司(Bethlehem Steel)、國民鋼鐵公司、共和鋼鐵公司、內陸鋼鐵公司(Inland Steel Instries)、阿姆拜鋼鐵公司以及約翰和拉費爾公司。

汽車工業

美國汽車工業是本世紀剛興起的一個工業部門,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國汽車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點—1290萬輛後逐年下降,美國三家最大的汽車公司都出現了10億美元以上的虧損。為此,這三家大汽車公司都在80年代著手進行了企業調整和改革;經過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與調整,美國汽車工業到80年代後半期渡過了難關,使美國汽車產量連續幾年保持在1100萬輛的水平,三大汽車公司的汽車產量均居世界最先進行列;其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車公司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三位,克萊斯特汽車公司排在日本日產汽車公司、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七位;進入90年代以來,因受美國國內經濟衰退的影響,美國汽車工業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車公司宣布,3年內關閉12個工廠,裁員1.6萬人,到1995年,該公司將關閉21個工廠,解僱7.4萬名職工;這是美國汽車工業衰落的一個縮影;1991年,美國共銷售汽車1230萬輛,比1990年下降11.5%,為1983年以來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萊斯特三大汽車公司在美國汽車市場所佔的銷售份額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68.9%;三大汽車公司的虧損額高達70多億美元,這一境況使布希總統1992年初訪問日本時,也要帶上三大汽車公司的董事長,以幫助美國汽車工業渡過難關。

建築工業

建築工業與鋼鐵工業,汽車工業並列為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地位相當重要,它消費全國冶金工業10%的產品,70%的水泥、玻璃、磚瓦,40%的木材,50%的油漆工業產品,並佔有全國8%的運輸能力,被稱作是美國經濟的晴雨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建築業發展迅速,也帶動了其它工業部門的增長速度;到1972年創歷史最高紀錄,年建房230萬套;但在此之後,建築工業隨著美國經濟的衰落而衰退;到1981年降至最低點,年建房110萬套,不足1972年的50%;從1982年開始,建築工業又開始回升,到1988~1989年度,甚至達到了繁榮的程度;但也許正是由於這種繁榮,使銀行業對房地產和建築業信貸過度膨脹,造成了1990年民用高級住宅和辦公樓嚴重過剩,年底有1/3的新建築閑置無用,銀行貸款回收困難,導致對工商企業和個人信貸的收縮,引發了1990年第四季度開始的美國戰後第九次經濟衰退。

美國建築業現代化程度很高,設計技術和管理水平也居世界領先水平;在建築材料的應用上,也大膽採用新材料,如特種塑料、鋁合金、大面積平板玻璃等,在抗震力學和建築結構設計等方面,仍領導世界建築工業的發展方向。

機器製造業

美國機器製造業在二戰前落後於德國,到1969年,美國的機床產值才超過德國和前蘇聯,躍居世界第一位,但到70年代後期,則又面臨世界各國的挑戰;美國機器製造業由大約500家大公司組成,但在1972~1986年間,美國在經合組織各國機床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4.9%下降到11%。里根政府為了阻止這一與國防工業密切相關的部門繼續衰落,提出了一項「國內行動計劃」,在限制進口的同時,增加資金投入;1988年,由於美元貶值和投資需求的增加,機器製造業部門狀況有所改善,訂貨增加,生產回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僅為1.5%左右;在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製造方面,美國所面臨來自日本的挑戰更為嚴重,外國高級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幾乎佔領了美國國內市場的75%左右。

高技術工業

與美國傳統工業普遍衰敗的狀況相反,美國的高技術工業則生機勃勃,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潛力;高技術工業包括微電子技術、電腦軟體、機器人、通訊設備、計算機輔助設計、光纖技術、超導研究、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技術等。

美國政府把高技術工業作為提高經濟增長率、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據經合組織估計,美國在計算機技術、電子電信、生物工程、化學及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部門居世界首位,只有在工業機器人、計算機晶元和金屬合方面落後於日本。

電子計算機和信息處理技術是現代高技術工業的核心。
此外,美國在高分子化學、生物工程、新材料與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超導、核能等方面,都保持著世界領先的位置,並對這些領域的繼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能源工業

能源工業部門是美國工業中最大的部門,它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電力、核能等;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是美國能源工業中最主要的部門, 1989年,美國能源消費構成是:石油佔40.3%;天然氣佔24.1%;煤炭佔24.8%;核能佔5.8%;水力及地熱佔5.0%;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的蘊藏量很大,全國50個州都發現有石油和天然氣;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為美國提供了能源消費的主要部分,60年代末期國際上出現石油危機後,美國的採煤業才略有回升;特別是從70年代中後期開始進行的採煤技術設備更新運動,使美國煤炭採掘業的技術裝備和勞動生產率都居於世界先進水平;美國煤炭的主要產區是阿巴拉契山脈一帶,僅此處煤炭產量就佔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

除傳統的石油和煤炭能源外,美國還特別注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目前美國正在開展利用潮汐、合成燃料、太陽能等新能源;核能更是美國大力發展的重點,1970年,美國擁有核電站19座,1980年增加為70座,1990年則增加到110座,另有4座正在興建中,按這種增長速度,到1995年,美國的核能發電量就可以超過煤炭發電量,位於石油之後居第二位。

4. 美國汽車有哪些品牌

美國汽車品牌比較多,主要有凱迪拉克、福特、克萊斯勒、GMC、吉普、雪佛蘭、別克、悍馬、林肯、道奇等眾多汽車品牌。




美國汽車品牌介紹:

1、凱迪拉克:凱迪拉克1902年誕生於被譽為美國汽車之城的底特律。百多年來,凱迪拉克在汽車行業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締造了無數個豪華車的行業標准;可以說凱迪拉克的歷史代表了美國豪華車的歷史。在韋伯斯特大詞典中,凱迪拉克被定義為「同類中最為出色、最具聲望事物」的同義詞。

2、福特: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1903年由亨利·福特先生創立創辦於美國底特律市。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上超級跨國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

3、克萊斯勒:克萊斯勒(香港譯名:佳士拿),是美國著名汽車公司,同時也是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

4、GMC:GMC「商務之星」是一款純為商務人士打造的豪華型商務旅行車。車頭寬大的前臉十字星車標和四個高承鋁合金鍛造輪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配以5.7m/6.2m長、2.4m高、2m寬的寬大車身設計,一派豪華、大氣的純正美式風格已躍然映入眼簾。

5、吉普:吉普車是越野車的一種,是四輪驅動,穩定性良好的車型。越野車有軍用民用兩種,作為軍用是最普遍的。其他還有專用越野拖炮車,越野測量車等。民用越野車,吉普車也是最常用的。另外還有越野地質探礦車、民用越野敞蓬車等。

5. 二戰中各個國家的實力排名

按照以下排名依據:戰鬥力包括裝備、人員素質、戰略指揮、軍事指導思想等等,除此之外在不同或相同條件下,交鋒的戰績也是主要因素。此排名是綜合考慮了以上因素而得的個人觀點。
1、德軍。無論從裝備、人員素質、指揮水平、軍事思想、戰績各個方面,德軍都是翹楚。即使德國與列強相比處於弱勢的海軍也把英美搞得夠嗆。至於空軍陸軍更是打遍歐洲無敵手。在對稱條件下,德軍幾乎在所有的戰斗中保持不敗(在非對稱條件下,後期面對東西線兩面夾攻,能打成那樣也頗為不易。在北非戰場更是名揚天下,雖敗猶榮——在北非,德軍從來沒有真正佔有過優勢),只輸了斯大林格勒一仗。其閃電戰的戰術思想更是大大領先於其他各國,其前線部隊間的低空配合堪稱完美,即使後來的美軍蘇軍也沒有達到如此默契的程度。
2、美軍。綜合國力最強的美國,其軍隊排名第二完全是因為其強大的技術、保障能力。其三軍的標准化程度、保障力度在參戰各國中是最好的。這點大大彌補了美軍人員素質等其他方面的不足,使美軍成為戰後實力最強大的軍隊。
3、蘇軍。把蘇軍排在美軍後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蘇軍在海軍上存在明顯的劣勢,其海軍戰術思想也不是很靈光。其他方面,蘇軍在士兵素質上也比美軍要差,尤其在對歐洲平民的尊重和軍隊紀律上差些。
4、日軍。日軍陸海空三軍實力較為均衡,但和美、蘇有明顯的差距,除了裝備因素外,戰術思想的陳舊時期致命傷(這也是當時亞洲軍隊的通病),使得日本軍隊在與歐美軍隊對抗時明顯感覺落後。1939年諾門汗,最精銳跋扈的關東軍被朱可夫的蘇聯坦克打得稀里嘩啦,45年時,蘇軍鐵流更是橫掃東北;在太平洋諸島爭奪戰中,沖著美軍機槍列隊拚刺刀也只有日本人幹得出來。即使表現較好的海軍,也是抱著大艦巨炮的陳腐信念,雖然有山本五十六這樣的重視海軍航空兵的將領,但總的來說日海軍在對於航母、潛艇的使用上乏善可陳。日軍之所以排名如此,是因為其武士道精神激發出的戰鬥力,以及還算合格的三軍裝備水平。
5、英軍。英軍在歐洲的戰績只能用湊合來形容。其裝備水平雖然好於日軍、蘇軍,但略次於美、德軍,其海軍戰機雖然較突出,但鑒於其對德、意有優勢,這種戰績含金量要比日本與美國海軍硬碰硬要低些。而且其海軍在太平洋與日軍交鋒處於下風。綜合其裝備水平和氣戰斗意志及戰績,只有空軍的不列顛之戰拿得出手。排名第5已經不錯了。
6、中貢�6�9軍。排第6完全是拜牌第7的國軍所賜。主要是由於中貢�6�9軍在裝備如此差的條件下,能取得這樣的戰績,令人刮目相看。有人統計研究得出結論,中貢軍戰鬥力幾乎等於國軍的3倍。假設中貢�6�9軍的裝備達到中央軍二線部隊的水平,中貢�6�9軍完全可以取得比現在更大的戰果。假設中貢�6�9軍的裝備達到日軍的水平,他完全可以在正面戰場把日本趕出中國。假設中貢軍裝備達到德軍水平……但不能假設,中貢�6�9軍受裝備水平和環境所累,只能排在這個檔次。
7、中國�6�1黨民國�6�9軍。應當說,日軍、中貢軍、國軍三支軍隊在輕兵器和戰術層面上述入同一水平。主要區別就是在重武器上,日軍在炮火、空軍支援上有極大優勢。對於國軍和中貢�6�9軍來說,國軍在裝備標准化、補給供應、維修以及獲得國際支援上要強很多。而國軍對日軍的作戰、以及與中貢軍的摩擦上都是勝少負多。而且國軍時期和團隊凝聚力也不濟二者,所以,排在二者之後。

6. 美國工業主要有哪些特點

美國工業以技術先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生產實力雄厚、勞動生產率高而著稱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工業生長取得巨大進展,工業設備能力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世界其它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目前,美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銅、鋁、硫酸、乙烯、汽車、飛機等的產量,以及微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製與開發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領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轎車、家用電器、通訊及辦公自動化設備、電子計算機晶元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則在近年內落到了日本、德國等國後面。

美國工業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東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馬克河,北至密執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蘭的南部。這一工業密集的東西狹長地帶,被稱為美國的「製造業帶」。其面積只約佔全國的8%,但卻集中了美國1/2以上的製造業,成為全國工業最集中的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等州,一些與軍事有關的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造船、飛機、導彈、電子、汽車裝配等得到巨大發展。南部得克薩斯等州的產油區,已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年代以來,經濟和人口出現南移現象。被稱為「陽光地帶」的南部和西部工業發展較快,其速度大大超過東北部地區。

美國工業生產的特點:第一,工業生產規模大。第二,部門齊全,體系完整。第三,新興部門和尖端技術發達。第四,工業生產分布不平衡。在東北部,所屬十四個州的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8%,卻集中了50%製造業,80%的剛產量和90%的汽車產量。在西部工業帶,航空、造船、電子和導彈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10%。在南部工業帶,石油、化工、造船和軍工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20%。
工業分述:

電力工業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其發電裝機容量、機組容量、年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國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始終超前於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全國發電量為3000億千瓦小時時(1947),用了20年的時間翻了兩番,1967年達13000億千瓦小時以上。電力增長的超前系數(電力彈性系數)達 2左右。此後的20年,由於「石油危機」等因素,電力增長速度減慢,年平均增長率為3~4%,但仍超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1989年,全美總發電量為29582億千瓦時,裝機總容量為6.85億千瓦,居世界首位。發電用能源佔一次能源總消費的比重為33%。這一比重逐年增長,反映了電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到2000年,這一比重將增至45%以上。用電構成主要是三大用電部類:工業用電佔38%,生活用電佔34%,商業用電佔26%。隨著工業電氣化程度的提高,單位產值電耗上升,而單位產值能耗卻不斷下降,如1960年每美元產值電耗為0.9千瓦小時,能耗為1.65千克標准煤。1980年,前者增加到1.25千瓦小時,而後者卻下降為1.35千克標准煤。與此同時,生活用電水平也不斷提高。1980年,美國年人均生活用電為9536千瓦小時,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

美國電力工業的所有制格局由私營電力公司、聯邦政府經營的電力局、市政公營電力公司和農電合作社4種形式的電力企業構成,並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形成,一直延續至今。私營電力公司幾經合並,已由2000餘家變為240家,其發電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佔全國總數的78%;聯邦政府經營的6個電力局(田納西流域管理局、邦維爾電力局、西南電力局、阿拉斯加電力局、東南電力局和西部地區電力局)和1900家市政公營電力公司,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分別佔全國總數的20%和19%。農村電氣化計劃由1936年開始執行,由內務部的農村電氣化局(REA) 向全國各農電合作社貸款,經20多年的努力,全美基本實現農村電氣化。現有農電合作社1000餘個,裝機1850萬千瓦。

美國的發電能源主要是礦物燃料,火電比重一直佔70%左右,火電中又以煤電為主,特別是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煤電比重不斷增長,1984年煤電比重由1972年的44%增加為56%,油電和天然氣發電相應地由37%下降到17%。與此同時,由於易開發的水電減少,水電比重由15.6%下降到13.3%;核電比重由3.1%增加到13.5%。

美國現有火電裝機4.97億千瓦。早在1930年,世界第一台20萬千瓦機組在美國投入運行;接著在1955、1960和1965年分別投入了第一台30萬千瓦、50萬千瓦和 100萬千瓦機組。這是單機容量迅速發展的高潮時期,大致每隔5年左右單機容量翻一番,這對加快電力建設速度、降低造價和發電成本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此後,由於發電效率和運行可靠性方面的原因,放慢了機組容量增長的速度。

煤炭工業美國的煤炭生產主要分布在東、中、西部3個地區,即美國三大煤田:阿巴拉契亞煤田,主要產焦煤;中央煤田,主要產動力煤,現主要分布於五大湖地區;還有就是西部煤田,且產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2006年西部地區的煤炭產量達6.19億噸,佔美國總產量的53.3%,主要生產礦山為露天礦;其次是阿巴拉契亞地區,為3.90億噸,佔美國總產量的33.6%,主要生產礦山為地下礦;中部地區的產量為1.52億噸,佔美國總產量的13.1%。

東北部原來是美國最大的燃料開采地,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開采重點已經逐步移向南部。

油氣工業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灣沿岸的西部油田(主要在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淺海地區,以及內陸的俄克拉何馬州),石油產量佔全國的近1/2,天然氣產量約佔全國的80%。其次為加利福尼亞油田(佔全國產量的12%),主要分布在洛杉磯附近。1967年於阿拉斯加北部發現了新的大油氣田。據估計,阿拉斯加大陸架可開採的石油儲量為12億噸,佔全國可開采儲量的1/3,現已大規模開采,1988年產量近1億噸,佔全國產量的1/4,成為美國新的石油基地。美國為了把南部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運到主要消費區——東北部,修建了30多萬公里的輸油管和40多萬公里的輸氣管,並有大量油船專門向東北部運油。在墨西哥灣和大西洋沿岸(以紐約為中心的各港市),以及沿五大湖的許多城市中,都建有大規模的石油加工廠(1991年美國共有煉油廠192座,原油年加工能力為7.66億噸),加工原油能力為國內石油產量的2倍。因此,除加工本國原油外,還加工從中東和加勒比地區等進口的原油。

汽車工業 美國汽車工業是本世紀剛興起的一個工業部門,汽車製造業的分布特別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主要是在以布法羅、辛辛那提和珍妮斯維爾為頂點的三角形地區內,其中以底特律周圍地區最為集中,底特律是全國最大的汽車製造業中心。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的總部都設在底特律。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國汽車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點——1290萬輛後逐年下降,美國三家最大的汽車公司都出現了10億美元以上的虧損。為此,這三家大汽車公司都在80年代著手進行了企業調整和改革。經過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與調整,美國汽車工業到80年代後半期渡過了難關,使美國汽車產量連續幾年保持在1100萬輛的水平,三大汽車公司的汽車產量均居世界最先進行列。其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車公司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三位,克萊斯特汽車公司排在日本日產汽車公司、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七位。進入90年代以來,因受美國國內經濟衰退的影響,美國汽車工業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車公司宣布,3年內關閉12個工廠,裁員1.6萬人,到1995年,該公司將關閉21個工廠,解僱7.4萬名職工。這是美國汽車工業衰落的一個縮影。1991年,美國共銷售汽車1230萬輛,比1990年下降11.5%,為1983年以來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萊斯特三大汽車公司在美國汽車市場所佔的銷售份額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68.9%。三大汽車公司的虧損額高達70多億美元。這一境況使布希總統1992年初訪問日本時,也要帶上三大汽車公司的董事長,以幫助美國汽車工業渡過難關。

航天工業航空航天業對美國的貿易平衡貢獻最大,每年達到21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美國航空工業是美國國防工業的核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工業部門,其產品主要用以滿足美國國防部的需求。

冷戰結束後美國對其總體軍事戰略進行了調整,導致國防經費大幅度削減,對軍用航空產品的需求急劇減少,生產能力出現嚴重過剩。國防預算從80年代的頂峰時期已經削減了1/3,采辦資金下降了大約67%,軍用飛機的銷售額從1987年的437億下降到1997年的314億美元,導彈的銷售額從高峰時期的142億下降到1997年的52億美元。92年以來由於石油價格上漲後,民用運輸業不景氣,民機工業亦受到沖擊,民機的銷售額逐年下降,95年銷售額239億美元較92年下降40%,96年隨著航空運輸業的復甦,民機工業開始回升,1997年銷售額為406億美元。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民機市場和國防預算的不斷削減,美國航空工業為自身的發展,正進行著大規模的調整。美國的航天工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區。

鋼鐵工業美國的鋼鐵工業主要集中分布於以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布法羅等為中心的大湖帶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消費區。隨著各地小鋼廠的紛紛涌現,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美國過去鋼鐵工業高度集中的狀況,分散趨勢進一步加強。

美國鋼鐵工業中心,賓夕法尼亞州第二大城市。位於該州西南部,俄亥俄河上源阿勒格尼河與莫農加希拉河交匯處。17世紀後期為一毛皮貿易站。18世紀中葉,法國殖民者在此建立據點迪尤肯堡。1758年為英國殖民者奪取,改今名。1816年與附近一些移民點合並。1837年賓夕法尼亞運河建成,1851年鐵路通達,該地成為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工商業迅速發展。1936年曾遭洪水嚴重破壞。40~50年代實施城市重建規劃取得成功,基本上控制了洪水和工業煙塵污染。

美國最老的鋼鐵工業中心。附近有優質大煤田,通過大湖和內河廉價運入蘇必利爾的鐵礦石。又當大湖區和大西洋沿岸中部兩大製造業帶之間的有利位置,發展鋼鐵工業條件優越。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在國內鋼鐵產品供應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有「鋼都」之稱。在鋼鐵工業基礎上,建立了重型機器製造、化學、原子能、電氣器材、金屬加工和運輸機械等工業。50年代以來,鋼鐵工業在全國的地位相對下降。目前煉鋼能力約佔全國1/5。許多大工業公司總部的所在地,著名的有美國鋼鐵公司、海灣石油公司、羅克韋爾國際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等。擁有美國第一座完整的核動力工廠和工業用核反應堆。

化學工業發展的初期,主要生產酸、鹼等基本化工產品,之後,有機合成化學工業逐漸占優勢。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的有機合成化學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化學工業的分布也從五大湖沿岸和東北大西洋沿岸迅速轉移到了石油資源豐富的墨西哥灣一帶。

石油化工是美國發展最快的化工部門。其布局特點是與煉油廠密切結合,建立大型石油加工與化工基地。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是美國最大的原油產地,當然也是石油化工最集中的地區,僅在科珀斯克里斯提—休斯敦—博蒙特地區就集中了全國石油化學工業的40%,休斯敦生產的合成橡膠佔全國的一半。墨西哥灣地區化工產品數量雖然很大,但主要是些中間產品,而化工產品,特別是高級化工產品仍遜於北部,所以在化工產值方面,目前北部仍占優勢。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區是在煤炭和冶金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老化工區,後來也興建了石油化學工業。

7.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事力量對比(軍隊數量,裝備,軍種等等)

1、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的嚴抓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7、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具體的經濟總量狀況無從考證,二戰後期共產黨發展到91萬人,民兵近百萬,解放國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裝備大多是繳獲的日本武器:國民黨兵力有460萬人[其中蔣介石嫡系只有100多萬人],繳獲了大量日軍的裝備,還有美國的4億美圓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日本VS美國

1、戰爭潛力:由於國家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全國的富餘勞動力都充實到軍隊及相關行業當中,日本國民經濟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顯得空前「繁榮」, 使得日本人錯誤地認為本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與他們最大的敵人美國。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盡管如此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這里簡單的舉例一組數據: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2、軍工生產: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
日美雙方作戰飛機年產量對比:盟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反觀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斗機,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國的新機型(由於日軍輕視對飛行員的保護,只注重飛機性能,過量採用木質材料與蒙皮,『零』式在被擊中後很容易起火燃燒,導致機毀人亡)。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約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因此,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根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甚遠。
1941-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徑火炮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炮7803門,其他中型口徑火炮27082門。1941-1942年,日本將坦克生產列入了A級(即最高級別),但由於科技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落後,日本只生產了中型坦克1065輛,輕型坦克1024門。而美國卻生產了中型坦克24997輛,輕型坦克4052輛。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在戰斗中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在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除了重型裝備,其它武器日本的生產數量也是嚴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庫足夠裝備103個師團,陸軍戰斗序列有51個師團和59個旅團。戰爭初期陸軍的武器彈葯的產量和消耗量大體相同,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數量急劇增,而日本的武器彈葯保有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萬人,美國則從415萬人激增到了889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葯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斗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軍事人員。

1940年統計,日本本土人口7314萬,雖然強征了大量中國和朝鮮勞工,但並不等於這樣騰出來的本國人力就能形成戰鬥力強的部隊。事實上,太平洋戰爭前6個月日軍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勝利正是依靠多年積累的精銳部隊。1944年日本有1335萬名女性勞動力,但其中的780萬人從事的是農業和林業工作,只有225萬人參加工業及軍工生產。而美國1941年就有1460萬名婦女參加工業生產。

德國VS蘇聯

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蘇德戰爭正式爆發。在此之前,蘇聯的軍事裝備和軍人綜合素質都不在德軍之下,由於蘇聯在三十年代的經濟增長,使得投入於軍事准備的經濟能力大大增強,這十年裡,蘇聯的整體軍事實力已經世界上最強的幾支,和德軍的整體實力差不多。但結果卻是,在三年的蘇德戰爭里,蘇聯共死亡了包括1000萬士兵在內的2000萬人,平均每天死亡3萬多人。在戰爭進行時,蘇聯的軍工機器一直沒有停下來,共生產了約10餘萬輛坦克和火炮。

蘇聯的面積是22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億;而德國的面積是37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5、6千萬。德國沒有豐富的戰時資源可供使用,而蘇聯的資源是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從資源上的實力分析,雙方不是一個等級上的。蘇軍一開始就被動挨打,每次戰役都會10萬10萬的士兵被俘或被殲,而且蘇聯還有美國在太平洋和日軍作戰,牽制了日軍的北進;同時英法及歐洲反法西斯軍民在西歐、南歐、以及北非幾條戰線上和德軍抗戰,使德軍整體的軍事實力的總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說德國是以其最多60%的綜合軍事實力來同以近95%的綜合軍事實力的蘇軍在蘇聯本土進行戰爭,蘇聯在雙方的戰爭條件上占著比德國多得多的優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譽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浩劫,作為兵器,一種人類為了在戰斗中獲得優勢的工具,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各國為了在戰爭取得主動權,更好的消滅敵人,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中有很多研究甚至還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當這種研究帶上了一層血色的時候,總會給人一種莫名的傷感。我們研究戰爭,不代表我們熱愛戰爭。我們了解戰爭,是為了更好的珍惜和平。

陸軍兵器方面,德軍陸軍兵器在質量和工藝上無疑是一流的。德意志民族是一個一向嚴謹的民族,同時他們對精密的儀器也有著特殊的興趣,但這帶來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結果:造價太高。同時,德軍兵器通常會很復雜,這樣的結果是使德軍兵器單獨作戰能力會很強,具有很高的精度,但不易於批量生產,生產工時長,另外在武器損壞之後修理困難,同時武器對惡劣天氣的適應能力差,故障率高。如在蘇德戰場上,德軍普遍裝備的毛瑟K98式步槍經常會在蘇聯惡劣的氣候中被凍住槍栓。

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投入了192輛豹式參加了首曰的進攻,但機械故障頻頻,再加上在一個雷場遭遇伏擊,當曰倖存完好的豹式只剩40輛。但沒發現被正面擊毀的豹式。而德軍後期裝備裝甲部隊的重型戰車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B的故障率更是高得驚人,盟軍對於這種更加厚重、防護能力更好的坦克幾乎無技可施,只能咒這個怪物快點自己出故障,一般很快就能靈驗。高故障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軍武器.

美國兵器最大的優點就是容易修理,零件的高度標准化讓美國在戰場上能夠及時的對裝備進行修理以重新投入戰斗,而不會出現大量兵器因損壞嚴重而被丟棄的現象,就連一顆螺絲釘都可以用在重型坦克或者是摩托車上。但美軍裝備的單獨作戰能力並不是很好,美國在陸軍武器製造技術方面要略低於德國,與蘇聯相近,當然是在JS-3坦克投產以前。由於美國工業實力的雄厚,很難判斷出美軍兵器是否易於批量生產,但從美國零件的高度標准化來看,生產方面應該是沒問題.

不過有的人總是喜歡把美國兵貶得一文不值,因為美國陸軍在二戰中確實體現不出良好的單兵作戰力,一旦失去了空中保護,美國陸軍幾乎無法與德國西線部隊相抗衡。但是有一點需要聲明,我們總是在拿身經百戰的德國兵去和美國的老爺兵去比,這樣做未免有失公允。美國的地理位置限制了美國陸軍的發展。美國周邊都是些弱小國家,美國陸軍並不需要非常強大就可以保護本土的安全,美國真正需要的是一支強大的海軍。陸軍只要能夠滿足本土防禦就可以了。而且美國並不是像德國那樣具備戰斗傳統,德國的戰斗傳統是德軍優秀戰鬥力的來源,而美國由於其民族組成復雜,沒有封建史,以及其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因素,美國人並不善於戰斗。因此對美國陸軍的種種批判未免有失偏頗,如果讓美國置身於歐洲那樣列強紛爭的環境之中,美國陸軍究竟會怎麼樣,我們只能去推測。另外僅僅從武器火力方面來看的話,美國並不弱於德國。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同樣在1944年3月投產的豹G型坦克和M4A3(76)W型坦克的火炮能力。美國坦克裝備的76mm M7 L/53式火炮在1000米的距離上最大穿甲能力可以達到157毫米,而德軍裝備的75mm Kw.K.42 L/70式火炮在同樣的距離上的最大穿甲能力為149毫米。。

所以美軍在武器質量方面其實並不弱於德國。同時,在盟軍成功登陸諾曼底後,美軍也在實戰中逐漸積累著自己的經驗,第630坦克殲擊營在1944年7月的報告中顯示,他們摧毀了包括「虎」式坦克在內的53輛德軍坦克和15輛自行火炮,自身損失為17輛M18式坦克殲擊車。

蘇軍裝備情況介於兩者之間,蘇聯兵器在零件標准化上沒有美國做的好,但蘇聯兵器做工簡單,工藝好,造價低,易於批量生產,而且可靠性好,在惡劣天氣下故障率低。最大特點體現在蘇軍裝備的Ppsh-41型沖鋒槍和著名的T-34中型坦克上。

Ppsh-41型沖鋒槍的大部分零件都用鋼板沖壓、焊接、鉚接製成,結構簡單,加工工藝好,易於大批量製造,即使出現故障也可以及時排除。理論射速為900發/分,可以配用71發彈鼓或35發彎彈夾。在巷戰的短兵相接中,Ppsh-41可以提供極其可觀的火力。因為在這種距離上,德國武器的高精度根本沒有用武之地,而蘇聯武器則可以發揮出巨大的火力壓制效果,同時為蘇軍士兵的生命加上幾分保險。到了1943年,蘇聯在Ppsh的基礎上開發出PPS43沖鋒槍,這種沖鋒槍甚至取消了快慢機,只能進行連發射擊

8. 蒸汽時代有電嗎

有電,電的發明和應用是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而開始的。

公元1600年,英國醫生吉爾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實驗,發現了"電力","電吸引"等許多現象,並最先使用了"電力","電吸引"等專用術語,因此許多人稱他是電學研究之父。

1734年法國人杜伐發現了同號電相互排斥,異號電相互吸引的現象。1745,普魯士(德國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萊斯特在實驗中發現了放電現象。

工業革命於18世紀60年代首先從英國開始,大量向外擴展則在19世紀初。因此,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個時期——蒸汽時代起於19世紀初,止於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在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的機器大革命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開始初步確立。一種新的動力機器: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

9. 歷史問題。時間排列

200萬年前,人類進入打制石器的舊石器時代。
100萬年前,人類掌握了火的使用技術。
2萬年前,人類發明弓箭。
1萬年前,人類進入定居農業社會。
前7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有陶窯及模製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製造、冶金術、酒醋製造、顏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蘇打製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達米亞人發明六十進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發明十進制,整數和分數計演算法,三角形和圓面積計演算法,正方角錐體和錐台體積計演算法;發明防腐劑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倫人能解兩個變數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國用蠶絲織絲絹。
前1200年,中國殷商青銅(銅錫合金)冶鑄技術已達成熟階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時代。
前770年,中國已會鑄鐵。
前722年,中國開始用干支記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記載了磁石。
前7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周期。
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即後來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紀,希臘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發現琥珀摩擦生電,發現磁石吸鐵現象。
前6世紀,希臘畢達哥拉斯證明了勾股定理,發現了無理數,提出了地球球形說,研究了音律。
前6世紀,印度人計算出2的平方根為1.4142156。
前594年,希臘梭倫改革,確立民主政治,制定憲法,工商業興起。
前551年,孔子誕生。
前5世紀,希臘的德謨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論,認為萬物是由大小和質量不同、運動不息的原子組成。
前5世紀,中國的《周禮》中記載了用金屬凹面鏡從太陽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戰國時代。
前462年,希臘巴門尼德、芝諾等埃利亞學派指出在運動和變化中的各種矛盾,提出了飛矢不動等有關時間、空間和數的芝諾悖論。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發現小孔成像。
前4世紀,希臘亞里士多德對數學、動物學等進行綜合研究,在《天論》一書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說。認識到聲音是由空氣運動產生的。發表《動物自然史》等書,記載有500多種動物,第一次把生物學置於廣泛觀察的基礎之上。
前4世紀,希臘的菲洛勞斯提出中心火說,是日心說的萌芽。
前4世紀,中國的莊子(前369-286年)中記載了鑽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 「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事不竭」的觀點。
前350年,中國戰國時代的甘德、石申編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紀,希臘歐幾里德發表 《幾何原本》13卷。
前3世紀,希臘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212)發現杠桿原理和浮力定律,發明阿基米德螺旋。韓非記載司南。
前285年,埃及國王托勒密2世即位,獎勵保護學術。
前258年,希臘埃拉西斯特拉托最早從事比較解剖學和病理解剖學。
前250年,中國戰國末年《韓非子》一書中有用「司南」識別南北的記載。
前245年,希臘的克達席布斯在埃及亞歷山大發明壓力泵、氣槍等。
前230年,希臘的厄拉多塞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測定出地球的大小。
前221-前206,秦朝。
前221年,中國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其體制沿用到20世紀。
前206-公元220年,漢朝。
前2世紀,劉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記載用冰作透鏡,用反射鏡作潛望鏡。
前2世紀,中國西漢用絲麻纖維紙。
1世紀,希臘希龍(Hero,62-150)發明蒸汽旋轉器和熱空氣推動的轉動機,這是蒸汽渦輪機和熱氣渦輪機的萌芽。發明虹吸管。
1世紀,羅馬普利尼的網路全書《博物學》問世。
1世紀,中國的《漢書》記載尖端放電。
100年,希臘尼寇馬寫《算術引論》一書,此後算術開始成為獨立學科。
105年,中國東漢時蔡倫造紙。
132年,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2世紀,希臘托勒密運用圓錐、圓筒等方法繪制地球,建立了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體系。發現大氣折射。已知道中國。
220-581年,三國兩晉南北朝。
3世紀初,中國漢末華佗發明麻醉劑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
3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的劉徽提出割圓術,得圓周率為3.1416 。
5世紀,中國南北朝時南朝的祖沖之(429-500)算出圓周率的值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6世紀,中國北魏時賈思勰寫《齊民要術》,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618-907,唐朝唐太宗。
7世紀,中國唐朝已採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國南宮說等人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8世紀,中國造紙術傳入西方,阿拉伯煉金術獲得發展,制出了硫酸、硝酸、王水等,為向化學過渡准備了條件。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火葯。
9世紀,阿拉伯花剌子模發表《印度計數演算法》,使西歐人熟悉了十進位制,他也是代數學的奠基人,阿拉伯阿爾•拉茲寫成《醫學集成》,被後人認為是醫療化學的先驅。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了火葯,這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重大發現。
10世紀,阿拉伯伊本•西拿寫成《醫學經典》,對以後6個世紀影響很深。
10世紀,中國宋代發明了膽礬溶液浸銅法生產銅,這是水法冶金術的開始。
960-1279年,宋朝。
11世紀,中國宋代沈括寫成《夢溪筆談》一書。
11世紀,阿拉伯愛薩(西方人稱為阿維森納)寫成《醫典》。
1041年,中國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早於西方400年,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
1054年,中國《宋史》記載了一次超新星爆發,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超新星爆發的文字記載。該超新星的殘骸形成了現在所見的蟹狀星雲。
1200年,歐洲人開始使用眼鏡。
1202年,義大利斐波那契發表《計算之書》把印度-阿拉伯計數法介紹到西方。
1231年,中國宋朝人發明「震天雷」,充有火葯,可用投擲器射出,是火炮的雛形。
1259年,中國南宋抗擊金兵時,使用一種用竹筒射出子彈的火器,是火槍的雛形。
13世紀中前葉,中國火葯傳入阿拉伯。
1279-1368年,元朝。
1284年,義大利人發明眼鏡。
14世紀中前葉,中國開始應用珠算盤。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國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4世紀-16世紀,文藝復興先驅義大利的但丁發表《神曲》。文藝復興的開始。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開辟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
1500年,達芬奇設計了風力計、濕度計、降落傘、紡紗機、踏動車床等草圖。
1517年,德國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球形。
1539年,波蘭的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理論。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出版,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1582年,西歐許多國家實行格里歷,即現行公歷的前身。
1583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現擺的等時性原理。
1589年,荷蘭的史特芬發現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1590年,義大利的伽利略作自由落體等一系列科學實驗。
1590年,荷蘭的詹森發明復式顯微鏡。
1593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空氣溫度計。
1596年,中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書中記有葯物1892種,是重要的科學典籍。
1600年,義大利的布魯諾因擁護哥白尼地動說並宣傳宇宙無限,在羅馬被教會燒死。
1605年,英國的培根(1561-1626)著《學術的進展》,提倡以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
1607年,義大利的伽利略嘗試測量光速。
1609-1619年,德國的開普勒提出行星運動定律。
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用其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
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初次測光速,未獲成功。
1620年,荷蘭的斯涅爾發現折射定律。
1620年,葡萄牙的德列貝爾發明潛水船。
1628年,英國的哈維發現血液循環。
1632年,義大利的伽利略提出相對性原理。
1637年,中國明朝的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總結了中國工農業生產技術。
1638年,法國的笛卡爾提出 「以太」。
1644-1911,清朝。
1648年,捷克的馬爾西發現光的色散。
1654年,德國的蓋里克發明真空泵,表演馬德堡半球實驗。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現彈性定律。
1666年,英國的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1666年,英國的牛頓用三棱鏡分光。
1676年,丹麥的羅默利用木衛食測光速。
1677年,德國的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
1687年,英國的牛頓提出力學三定律和絕對時間、絕對空間的概念。
1699年,法國的阿蒙頓發現摩擦定律。
1701年,英國的貝努利創建變分法。
1728年,英國的布拉德雷利用光行差測光速。
1745年,德國的克萊斯特發明萊頓瓶。
1750年,英國的米切爾設計測靜電力扭秤,並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50年,美國的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1752年,美國的富蘭克林作風箏引天電實驗。
1775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起電盤。
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
1780年,義大利伽伐尼發現蛙腿肌肉收縮現象,認為是動物電所致。
1781年,英國的瓦特改良蒸汽機。
1785年,法國的庫侖用實驗證明靜電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9年, 法國大革命。
1792年,義大利的伏打研究伽法尼現象,認為是兩種金屬接觸所致。
1798年,英國的卡文迪許用扭秤測定萬有引力常數。
1800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伏打電堆。英國的赫謝爾從太陽光譜的輻射熱效應發現紅外線。
1801年,英國的楊用干涉法測出光波波長。
1802年,英國的特里維西克造出了蒸汽機車。
1808年,法國的馬呂斯發現光的偏振現象。
1808年,英國的道爾頓發表提出化學原子論。
1820年,丹麥的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
1820年,法國的安培發現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1821年,愛沙尼亞的塞貝克發現溫差電效應。
1826年,德國的歐姆確立歐姆定律。
1827年,英國的布朗發現液體中的微粒作無規則運動。
1830年,義大利的諾比利發明溫差電堆。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34年,法國的珀耳帖發現電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應。
1835年,美國的亨利發現自感。
1840年,鴉片戰爭。
1845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磁場使光的偏振面旋轉。
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
1849年,法國的斐索用轉動齒輪法測光速。
1849年,英國的開爾文提出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
1850年,英國的赫姆霍芝提出了能量守恆定律。
1850年,中國太平軍起義。
1851年,法國的富科證明地球自轉。
1852年,英國的焦耳和湯姆生發現氣體膨脹致冷效應。
1858年,德國的普呂克爾在放電管中發現陰極射線。
1859年,德國的基爾霍夫開創光譜分析法。
1859年,英國的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開創了生物進化論。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
1869年,俄國的門捷列耶夫發表元素周期表。
1875年,英國的克爾發現電光效應。
1875年,巴黎會議簽訂米制公約。
1876年,美國的貝爾發明電話。
1879年,英國的麥克斯韋出版《電磁通論》,集電磁理論之大成。
1879年,美國的霍爾發現電流通過金屬,在磁場作用下產生橫向電動勢。
187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電燈。
1880年,法國的居里兄弟發現晶體的壓電效應。
1881年,美國的邁克爾遜發明靈敏度極高的干涉儀。
1883年,奧地利的馬赫的《力學科學》出版,批判了牛頓力學中的絕對時空的概念以及力和質量的概念。
1885年,德國的本茨發明了汽油內燃汽車。
1887年,德國的赫茲發現電磁波,發現光電效應。
1887年,美國的邁克爾遜和莫雷試圖由地球在「以太」中運動而引起的光的干涉效應,證實「以太漂移」的存在,但得到否定結果。
1889年,法國的拉瓦錫發表《化學綱要》,開創了化學新紀元。
1889年,英國的菲茨傑拉德提出了收縮假說,以解釋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零結果」。由於發表其論文的英國《科學》雜志不久停刊,所以直到1892年荷蘭的洛倫茲獨立提出收縮假說才為世人所知。
1890年,匈牙利的厄缶作實驗證明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相等。
1892年,荷蘭的洛倫茲獨立提出收縮假說。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德國的倫琴發現x射線。
1896年,法國的貝克勒爾發現放射性。
1896年,荷蘭的塞曼發現磁場使光譜線分裂。
1897年,英國的湯姆生從陰極射線證實電子的存在。
1899年,俄國的列別捷夫用實驗證實光壓的存在。
1899年,德國的盧梅爾和魯本斯做空腔輻射實驗,精確測得輻射能量分布曲線,為普朗克1900年的量子假說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德國的考夫曼從鐳輻射測β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從而發現電子質量隨速度變化。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1903年,俄國的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採用多級火箭實現航天飛行的理論。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
1904年,荷蘭的洛倫茲提出時空坐標變換方程組。法國的彭加勒提出電動力學相對性原理,並認為光是一切物體運動的極限速度。
1905年,瑞士的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
1905年,俄國「波將金」號戰艦起義。
1905至1906年,法國的彭加勒闡明了電磁場方程對洛倫茲變換的不變性,並提出了四維時空理論。
1907年,德國的明可夫斯基提出狹義相對論的空間-時間四維表示形式。
1908年,德國的普朗克提出動量統一定義,肯定了質能關系的普遍成立。
1908年,法國的佩蘭(J.B.Perrin)用實驗證實布朗運動方程,求得阿佛加德羅常數。
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荷蘭的翁納斯發現低溫下金屬的超導現象。首次將氦液化。
1911年,英國的威爾遜發明雲室。
1911年,奧地利的海斯發現宇宙射線。
1913年,丹麥的玻爾提出定態躍遷原子模型。
1913年,德國的斯塔克發現原子光譜在電場作用下的分裂。
1913年,英國的布拉格父子用晶體的x光衍射測定晶格常數d。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5年,愛因斯坦完成廣義相對論。
1917年,愛因斯坦提出有限無界的宇宙模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1919年,英國的愛丁頓等人在巴西和幾內亞灣觀測日全食,證實引力使光線彎曲的預言。
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蘇聯的弗里德曼得到引力場方程的非定態解,據此提出宇宙膨脹假說。
1925年,美國的亞當斯發現天狼星光譜線的引力紅移,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1929年,美國的哈勃(E. Hubble, 1889-1953)發現星系的紅移與離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宇宙膨脹。
1931年,美國的勞倫斯建成第一台迴旋加速器。
1932年,英國的考克拉夫特和愛爾蘭瓦爾頓發明高電壓倍增器,用以加速質子。
1932年,美國的安德森在宇宙射線中發現正電子。
1932年,英國的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4年,俄國的契侖柯夫發現液體在β射線照射下發光。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
1938年,德國的哈恩、施特拉斯曼用中子轟擊鈾而發現了鈾的裂變。
1939年,奧地利的邁特納、弗立施提出鈾裂變的解釋,並預言每次核裂變會釋放大量的能量。
1939年,美國的奧本海默和斯奈德預言黑洞。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39年,第一次實現電視直播。
1940年,敦刻爾刻大撤退。
1941年,美籍義大利人羅西和美國的霍耳由介子蛻變實驗證實時間的相對論效應。
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
1942年,美國的阿倫間接證明中微子的存在。
1942年,美國在費米等人領導下,根據鈾核裂變釋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質,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了第一個熱中子鏈式反應堆。
1942年,美日中途島海戰。
1945年,美國在奧本海默領導下製成原子彈。
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ENIAC在美問世。
1946年,美國的伽莫夫(G.Gamow)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1948年,美國的肖克利、巴丁與布拉頓發明晶體三極體。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2年,美國的格拉塞發明氣泡室。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8年,德國的穆斯堡爾實現了γ射線的無反沖共振吸收。
1960年,美國的梅曼製成紅寶石激光器。
1961年,美國的格拉肖、溫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薩拉姆提出電弱統一理論。
1963年,發現類星體(Quasar),體積不大,能量極大,亮度劇變。宇宙中大約有106個。
1964年,美國的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檢測接收衛星信號的天線時,發現在波長7.35cm處有3.5K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64年,中國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1968年,英國的休伊什發現脈沖星。
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登月。
1970年,中國發射「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星。
1971年,美國Intel公司製成微處理器,開始計算機第二次革命。
1971年,美國的凱汀和海弗爾攜帶原子鍾環繞地球飛行80小時,證明了時間的相對性。
1973年,英國的霍金發現量子效應會使黑洞輻射粒子,並使黑洞蒸發。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美國的泰勒觀測短周期雙星證實引力波,這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驗證。
1981年,美國的太空梭第一次升空。
1982年,中國潛艇水下發射火箭成功。
1990年,美國的哈勃望遠鏡(口徑2.4m,重12.5噸)被送上太空。
1990年,中國北京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
1991年蘇聯解體
1992年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年歐洲聯盟建立

10. 二戰期間美國有多少輛坦克留這么多坦克有何用

下面是2戰各國的軍事力量概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
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 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 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的嚴抓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 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
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
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
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 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7
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具體的經濟總量狀況無從考證,二戰後期共產黨發展到91萬人,民兵近百萬,解放國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裝備大多是繳獲的日本武器:國民黨兵力有460萬人[其中蔣介石嫡系只有100多萬人],繳獲了大量日軍的裝備,還有美國的4億美圓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小日本與美國的比較:
1戰爭潛力:由於國家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全國的富餘勞動力都充實到軍隊及相關行業當中,日本國民經濟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顯得空前「繁榮」, 使得日本人錯誤地認為本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與他們最大的敵人美國。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盡管如此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這里簡單的舉例一組數據: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2軍工生產: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 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
日美雙方作戰飛機年產量對比:盟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反觀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斗機,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國的新機型(由於日軍輕視對飛行員的保護,只注重飛機性能,過量採用木質材料與蒙皮,『零』式在被擊中後很容易起火燃燒,導致機毀人亡)。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約有 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因此,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根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甚遠。
1941-1945 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徑火炮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炮7803門,其他中型口徑火炮 27082門。1941-1942年,日本將坦克生產列入了A級(即最高級別),但由於科技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落後,日本只生產了中型坦克1065輛,輕型坦克1024門。而美國卻生產了中型坦克24997輛,輕型坦克4052輛。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在戰斗中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在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除了重型裝備,其它武器日本的生產數量也是嚴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庫足夠裝備103個師團,陸軍戰斗序列有51個師團和59個旅團。戰爭初期陸軍的武器彈葯的產量和消耗量大體相同,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數量急劇增,而日本的武器彈葯保有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 萬人,美國則從415萬人激增到了889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葯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斗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軍事人員。

1940年統計,日本本土人口7314萬,雖然強征了大量中國和朝鮮勞工,但並不等於這樣騰出來的本國人力就能形成戰鬥力強的部隊。事實上,太平洋戰爭前6個月日軍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勝利正是依靠多年積累的精銳部隊。1944年日本有1335萬名女性勞動力,但其中的780萬人從事的是農業和林業工作,只有225萬人參加工業及軍工生產。而美國 1941年就有1460萬名婦女參加工業生產。

德國和蘇聯:
1941 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蘇德戰爭正式爆發。在此之前,蘇聯的軍事裝備和軍人綜合素質都不在德軍之下,由於蘇聯在三十年代的經濟增長,使得投入於軍事准備的經濟能力大大增強,這十年裡,蘇聯的整體軍事實力已經世界上最強的幾支,和德軍的整體實力差不多。但結果卻是,在三年的蘇德戰爭里,蘇聯共死亡了包括1000萬士兵在內的2000萬人,平均每天死亡3萬多人。在戰爭進行時,蘇聯的軍工機器一直沒有停下來,共生產了約10餘萬輛坦克和火炮。

蘇聯的面積是22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億;而德國的面積是37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5、6千萬。德國沒有豐富的戰時資源可供使用,而蘇聯的資源是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從資源上的實力分析,雙方不是一個等級上的。蘇軍一開始就被動挨打,每次戰役都會10萬10萬的士兵被俘或被殲,而且蘇聯還有美國在太平洋和日軍作戰,牽制了日軍的北進;同時英法及歐洲反法西斯軍民在西歐、南歐、以及北非幾條戰線上和德軍抗戰,使德軍整體的軍事實力的總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說德國是以其最多60%的綜合軍事實力來同以近95%的綜合軍事實力的蘇軍在蘇聯本土進行戰爭,蘇聯在雙方的戰爭條件上占著比德國多得多的優勢。

閱讀全文

與英國克萊斯特有什麼工業特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新車首保需要做多久 瀏覽:341
寶馬後備箱上的字怎麼摳下來 瀏覽:476
汽車免分到什麼時候 瀏覽:574
美國汽車有哪些品種 瀏覽:573
純電動汽車是如何跑的 瀏覽:154
賓士gle買的時候送了什麼精品 瀏覽:813
賓士方向盤哪裡代工廠的 瀏覽:681
賓士車鑰匙洗了進水怎麼辦 瀏覽:773
奧迪a8三廂空間怎麼樣 瀏覽:818
傾倒工業污水多少噸 瀏覽:359
江蘇省工業信息化廳是干什麼的 瀏覽:702
佛山哪些共享汽車 瀏覽:127
汽車大燈有水珠怎麼辦 瀏覽:349
沁源工業光排管暖氣片哪裡有 瀏覽:349
汽車爆胎死亡賠多少錢 瀏覽:776
汽車名詞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407
汽車維護和汽車修理是如何分類的 瀏覽:85
芬蘭主要工業是什麼 瀏覽:439
賓士新c什麼顏色最好看 瀏覽:398
濟南汽車如何選號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