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振興中西部工業

如何振興中西部工業

發布時間:2022-08-08 10:35:14

1. 對西部大開發的合理建議

(1)正確處理東部和中西部的關系,努力實現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我們黨歷來重視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問題。支持西部地區開發建設,實現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是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方針。
首先,在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實現鄧小平同志「兩個大局」戰略構想的重要舉措。
目前看來,加快西部地區的開發時機已經成熟。
一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已經實現,人民生活總體上進入小康,國家有能力加大對西部地區發展的支持力度。
二是東部地區經過一個時期的快速發展,面臨著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壓力,許多領域產品出現剩餘,需要尋求更廣闊的市場。
三是建國以來國家在西部地區有計劃地布局和建設了大批能源和工業項目,為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第二,西部地區要借鑒東部地區的經驗,引進和利用東部地區的資金和技術,加快發展,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
第三,中部地區要承東接西,發揮區位優勢,爭取自身的較快發展。
第四,東部地區要抓住實施西部大開發戰賂的機遇,提升產業層次,使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西部開發打好基礎。
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取得了明顯進展,但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仍然是制約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央決定,要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西部大開發的一個重點,從戰略高度出發,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設,適當超前。
一是水利。要堅持把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放到突出位置。
二是交通運輸。要以公路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鐵路、機場、天然氣管道干線建設,形成全國的綜合運輸體系。
三是電網、通信和廣播電視。要進一步加快西部地區城鄉電網建設和改造。
(3)搞好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加快西部地區開發,必須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包括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綠化荒山荒地,對坡耕地有計劃有步驟地退耕還林還草等。這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人點。
①改善生態環境,是西部地區開發和建設必須首先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②當前是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的有利時機。
③採取「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政策。
④堅持「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先行試點、穩步推進」的原則。
⑤搞好規劃和試點示範。
(4)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
教育水平落後和由此帶來的人們價值觀念落後、勞動者素質不高等問題已經成為影響西部發展的主要因素。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劇和結構調整加快的新形勢下,振興西部地區經濟,只有加速發展科技教育,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才能創造條件實現跨越式發展。
(5)西部大開發要有新思路、新辦法。
新思路的深刻內涵就是不能沿用過去計劃經濟的老辦法,必須要有新方法、新內容、新機制。具體要在兩個方面有新的轉變,即:由過去主要開發物轉變為既開發物又開發人,且以開發人為主s由過去主要開發自然資源轉變為既開發自然資源又開發教育、技術、信息、市場等各類要素,且以優先開發各類軟要素為主。同時在開發的方法和手段上必須要有質的轉變。即由過去以計劃經濟和政府行為為主轉變為以市場為導向,以價值規律調節為主的開發方法;由過去單純靠有形資本投入轉變為既靠有形資本投入又靠無形資本投入,且主要靠無形資本投入的開發手段。具體內容由五大戰賂構成:
①知識發展戰略。
②人力資源開發戰賂。
③產業結構調整戰略
④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戰略。
⑤可持續發展戰略。

2. 對於經濟落後的中西部!國家怎麼安排的啊!

造成西部經濟的落後,有自然的因素,有歷史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縮小東西部差距,需要投資向西部傾斜,更需要政策向西部傾斜。如果我們過度強調市場經濟規律,完全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社會資金就很難大量流向西部。因此,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甚至法律,來確保政府投資向西部的傾斜,給西部以比東部更優惠的政策,在產業政策上對新疆、西藏、青海、甘肅這些幅員遼闊、人口分散、經濟落後的偏遠地區以特殊對待。 ■步德迎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三年來,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得到抑制,但東西部經濟發展絕對水平仍在繼續拉大。加入WTO後,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不利於東西部地區差距的縮小。因此,應結合西部大開發和加入WTO的實際,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實事求是地對東西部地區的關系進行研究,在正確認識開發西部對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制定符合WTO原則的加快西部經濟發展的政策。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1、自然、歷史和政策的差別造成東西部經濟差別拉大。東部氣候條件、交通條件、生活環境、經濟基礎以及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都優越於西部地區,而且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選擇了東部沿海地區的十四個城市作為對外開放城市,給予了較優惠的經濟政策。因此,東部地區在改革開放的20年中,經濟增長遠遠快於西部地區。2、市場經濟只是在靜態上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則配置經濟資源。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幾年,越來越強調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特別是九十年代中央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更將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手段。這相對於計劃經濟體制是認識上的一大進步。但在許多同志的思想上,沒有看到市場配置資源的局限性,即市場配置資源只能做到靜態最優,而做不到動態最優,只能做到短期最優,而做不到長期最優。因此,在地區經濟布局上宏觀調控不夠有力,導致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拉大。3、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同時人力資源卻沒有按照市場原則進行配置。嚴格的戶籍制度限制了西部普通勞動力向經濟發達的東部的流動,加大了東西部地區人均佔有資源的差距,同時,東部地區憑著較高的工資待遇和優越的生活條件,吸引了大批西部高素質的人才,形成所謂「孔雀東南飛」的現象,使西部經濟發展更加困難。4、西部地區的貧困與封閉造成西部人信息缺乏和觀念的落後。由於我國經濟發達、開放度較高的城市集中在東部地區,因而各種新觀念、新信息、新技術也大都集中在東部。西部地區則由於距離遙遠,獲取信息的成本較高,造成信息缺乏和觀念的落後,進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5、長期的計劃經濟對以資源開發為主的西部地區影響深遠。一是由於價格的不合理使西部為東部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犧牲,即東部創造的財富中有相當一部分實際上是西部人民貢獻的。二是計劃經濟時期的工業布局是按照西部資源、東部加工的格局安排的,造成西部經濟基礎的落後,資源開采多,產品加工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因而西部工業的附加價值較低。6、統一的產業政策未考慮地區差別,制約了西部地區的發展。我國目前的產業政策沒有考慮西部地區幅員遼闊、人口分散、經濟落後的特點,不論是西部落後地區還是東部發達地區,都一刀切地採取同樣的政策,如規定許多產品的最低生產規模過高,限制了西部企業的發展空間,再如國家的土地政策是建立在全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之上的,而西部大量的戈壁荒灘卻要與東部的土地實行同樣的政策,制約了西部招商引資。此類情況很多,極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7、現行稅收制度造成西部地區大量稅收流向東部。由於西部的生活環境較艱苦,許多西部優勢企業將總部注冊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按照現行稅收制度,企業所得稅在企業注冊地上繳,因而造成西部地區大量稅款的流失,加大了東西部經濟的差距。由上分析看,造成西部經濟的落後,有自然的因素,有歷史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縮小東西部差距,需要投資向西部傾斜,更需要政策向西部傾斜。如果我們過度強調市場經濟規律,完全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社會資金就很難大量流向西部。因此,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甚至法律,來確保政府投資向西部的傾斜,同時給西部以比東部更優惠的政策,在產業政策上對新疆、西藏、青海、甘肅這些幅員遼闊、人口分散、經濟落後的偏遠地區以特殊對待,從而改變西部在生產經營和吸引資金方面的劣勢。對保護西部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建議國家對西部地區實行以下特殊政策:1、採取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規范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經濟的行為。國家應適當降低中西部地區企業應交納的國稅稅率,並通過法律賦予地方政府制定地方稅稅率的權力,通過稅收的優惠抵消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吸引外商和東部的企業到西部投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得到加強,使西部的投資硬環境得到改善,但還無法改變西部企業與東部企業在資金、管理、技術、人才、運輸等許多競爭條件方面的不公平狀況。只有在增值稅率和所得稅率方面都給西部企業以一定的優惠,才能使西部企業獲得相對公平的競爭條件。只有在對西部實行企業稅收優惠的基礎上,嚴格禁止西部地方政府實行非稅收性質的地方保護政策才可行,才能在西部市場上使外地產品、國外產品與當地產品享受同等待遇,形成真正的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應當指出,給落後地區企業在稅收上以優惠待遇應有一些行業限制,對那些對集中度要求較高、資金技術密集、協作條件要求高的產品如汽車,就不應給予優惠待遇,以促進行業的快速集中。2、需要國家財政加大對經濟落後地區的轉移支付。這與中央對西部企業實行稅收優惠一起,是中央促進西部經濟發展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從世界經濟發展過程看,完全按照市場規律來配置資源,必然導致經濟集中化趨勢日益明顯,地區差距越來越大,而地區發展水平的過度分化會造成總需求不足,影響經濟的增長。所以,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由政府採取各種不同措施促使部分產業向不發達地區轉移,並扶持不發達地區企業的發展,而不能依賴於市場做這些事。這些措施之一就是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具體用途,一是加快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完善落後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三是支援落後地區發展教育,同時支持一部分工業從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的轉移。對待地區結構的調整和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有一個重要的認識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如何看待它的投資效益。在開發西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對西部直接投資的效益低於東部是不可避免的,但從長期看,維持一個相對均衡的經濟布局對於改善各地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充分利用國土資源、實現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都具有重要意義。3、在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上應充分考慮西部地區的特殊性,不搞一刀切。目前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都是針對全國的普遍情況而制定的,許多政策並不適應西部的特殊情況,如國家為了保護土地限制生產和使用黏土磚的政策,在黃土高原和新疆、青海、甘肅就不適用,在那裡由於缺水,大片黃土崗寸草不生,用來生產黏土磚並不會減少耕地資源,為什麼不能與東部地區區別對待呢?還有環境政策,西部地區特別是新疆地廣人稀,遠離人口密集的地區,空氣的自我凈化能力較強,不應要求這里的企業與東部執行同樣的廢氣排放標准。還有對小水泥、小火電、小鋼鐵等的限制政策,也不適應西部特別是新疆城市分散、距離遙遠的特點。4、加快西部城市化步伐,採取有力措施促進西部中等城市的發展。研究經濟發展,對於資金、技術、原料、能源、運輸條件等生產要素的重要性都能達成共識,但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人口數量和密度。西部大片地區地廣人稀,根本不具備發展現代工業的基本條件。因此,開發西部的過程,主要就是西部地區城市化的過程。沒有城市化,就沒有工業化,也不會有農業的現代化。西部地區的一些大城市已具有較強的經濟基礎,完全可以憑借自身實力和優惠的政策獲得較快發展,並對整個西部經濟產生帶動作用。開發西部地區的中央財政投資應首先向中等城市傾斜,支持中等城市的經濟較快發展,並向周邊小城鎮輻射,帶動小城鎮經濟的發展。此外,應選擇大中城市周邊的小城鎮加以扶持,使之盡快發展成為一個個經濟圈,形成對周圍更強的輻射能力,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5、下大力氣解決落後地區政府機構臃腫的問題,加強對地方領導的選拔、任用和監督。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除了天賦的自然條件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方國企的改革、民營企業的活力、科學的區域規劃、高效廉潔的地方行政管理及由此而形成的改革意識和良好社會風氣,而這些都決定於這個地方的主要領導人和領導班子的政治素質和專業素質,這就要求探索一套對地方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和監督的機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從各方面反映的情況看,越是經濟落後的地區,政府機構臃腫的問題越嚴重,機構越臃腫辦事效率就越低,已形成惡性循環,必須下大決心加以解決。6、加強地區間經濟協作,促進東西部企業聯姻。西部有許多國有企業發展困難、改革滯後,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應承擔起所有者職責,推動企業的改革和合作,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幫助西部企業與東部優勢企業聯合,以資產為紐帶,實現資產重組,利用東部企業在技術、資金、管理、品牌方面的優勢,使西部企業得到快速發展。(作者單位:新疆自治區發展計劃委員會) [稿源:中國經濟時報] [作者:步德迎]

3. 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國人口的22.99%。 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

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53%。 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簡介
西部大開發動員令
1999年6月,江總書記在西安就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發表重要講
話。他強調,加快開發西部地區,對於推進全國的改革和建設,對於保
持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政
治和社會意義。從現在起,這要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擺
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西部開發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改革的春風陣陣吹過。至此世紀之交,偉
大的中華民族又面臨著一個重大抉擇:為改變西部地區的落後面貌,
協調東西部經濟均衡發展,充分發揮我文明古國地大物博的自然優
勢,黨中央不失時機地作出了西部大開發的偉大戰略部署。祖國的繁
榮富強是每一炎黃子孫最大的心願,美好的生活是勤勞的中國人民共
同的願望。西部,作為更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正等待我們去探
索、去開拓。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央的戰略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社
會各階層無不為之心潮澎湃,雀躍不已。
傳媒人從來不會將自己置身於熱點之外。在這樣的歷史機遇面
前,如何向世人介紹西部的風土人情、豐富資源、無限商機與璀璨文
化;如何向西部人展示上海的熱情友好、時代形象、繁華經濟與海派
文化;如何推動東西部在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教育等各方面的
廣泛交流,的問題成為上視人當前急需思考。
中國西部簡介
"10+2+2"是西部地區的最新定義.中國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市(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組成.其土地
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
國人口總數的22.99%。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3%。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
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
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
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
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
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
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不僅有許多歷史文化,還有美麗的大草原,今年也因為這些可愛的景
色,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世界稱贊,獲得不少的榮譽。
西部開發地區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西藏、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等省、市、自治區。

4. 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主要內容

1、鋼鐵產業振興規劃
2009年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必須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後、聯合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為重點,推動鋼鐵產業由大變強。主要措施:一要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落實擴大內需措施,拉動國內鋼材消費。實施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穩定國際市場份額。二要嚴格控制鋼鐵總量,淘汰落後產能,不得再上單純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三要發揮大集團的帶動作用,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鋼鐵集團,優化產業布局,提高集中度。四要加大技術改造、研發和引進力度,在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中列支專項資金,推動鋼鐵產業技術進步,調整品種結構,提升鋼材質量。五要整頓鐵礦石進口市場秩序,規范鋼材銷售制度,建立產銷風險共擔機制。
2、汽車產業振興規劃
2009年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必須實施積極的消費政策,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需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進企業聯合重組,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加強自主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主要措施:一要培育汽車消費市場。從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徵收車輛購置稅。從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國家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增加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並清理取消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二要推進汽車產業重組。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並重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幹企業通過兼並重組擴大規模。三要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今後3年中央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四要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中央財政安排補貼資金,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示範推廣。五要支持汽車生產企業發展自主品牌,加快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發展現代汽車服務業,完善汽車消費信貸。
3、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年2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快振興紡織工業,必須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後、優化布局為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鞏固和加強對就業和惠農的支撐地位,推進我國紡織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主要措施:一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擴大國內消費,開發新產品,開拓農村市場,促進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場,穩定國際市場份額。二要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提高紡織裝備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三要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制定和完善准入條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後生產工藝和設備。對優勢骨幹企業兼並重組困難企業給予優惠支持。四要優化區域布局。東部沿海地區要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產品。推動和引導紡織服裝加工企業向中西部轉移,建設新疆優質棉紗、棉布和棉紡織品生產基地。五要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加大中小紡織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減輕紡織企業負擔。中央、地方和企業都要加大棉花和廠絲收購力度。
4、裝備製造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年2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裝備製造業調整振興規劃。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主要措施: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必須依託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礎配套件和基礎工藝水平;加快企業兼並重組和產品更新換代,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一要依託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煤礦與金屬礦採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重點工程,有針對性地實現重點產品國內製造。二要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三要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四要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產業增長方式。支持裝備製造骨幹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完善產品標准體系,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會議要求,充分利用增值稅轉型政策,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建立使用國產首台(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支持裝備產品出口;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加強企業管理和職工培訓,改進生產組織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鼓勵科研院所走進企業,支持企業培養壯大研發隊伍。
5、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年2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船舶工業是為水上交通、海洋開發及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現代綜合性產業,對鋼鐵、化工、輕紡、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發展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當前,我國船舶工業正處在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時期,制定和實施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於鞏固和提升我國船舶工業的國際地位,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主要措施是:加快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必須採取積極的支持措施,穩定造船訂單,化解經營風險,確保產業平穩較快發展;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大型企業綜合實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加快自主創新,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要穩定船舶企業生產。加大信貸融資支持力度,支持大型船舶企業和航運企業按期履行造船合同,採取鼓勵措施支持購買棄船。指導船舶企業合理安排生產計劃,保持生產連續性。二要擴大船舶市場需求。加快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和單殼油輪淘汰,積極發展遠洋漁船、特種船、工程船、工作船等專用船舶。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國際市場份額。三要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支持造船企業研究開發新型自升式鑽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裝備,鼓勵開發海洋工程動力及傳動系統等關鍵系統和配套設備。四要積極發展修船業務。鼓勵造船企業利用現有造船設施開展修船業務,增強大型船舶、特種船舶、海洋工程裝備修理和改裝能力。規范發展拆船業。五要支持企業兼並重組。鼓勵骨幹船舶製造企業實施兼並重組,推動大型船舶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引導中小船舶企業調整業務結構。六要加強技術改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進行優化升級,提升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設計開發能力,支持填補國內空白、節能環保效果顯著及產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和配套產品研發。會議決定,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將現行內銷遠洋船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長到2012年;抓緊研究出台鼓勵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和單殼油輪強制淘汰政策;今後3年暫停現有船舶生產企業新上船塢、船台擴建項目;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支持高技術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重點配套設備研發。
6、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年2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在當前國際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深度調整的形勢下,振興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必須強化自主創新,完善產業發展環境,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著力以重大工程帶動技術突破,以新的應用推動產業發展。今後3年電子信息產業的三大重點任務:一是完善產業體系,確保骨幹產業穩定增長,著重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加快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推進視聽產業數字化轉型。二是立足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著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突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瓶頸,提高軟體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三是以應用帶發展,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運用,著重在通信設備、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主要措施:一要落實內需帶動,拓展電子信息產品應用和產業發展空間。二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實施集成電路升級、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第三代移動通信產業新跨越、數字電視推廣、計算機提升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軟體及信息服務培育六大工程,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信息產業。三要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實施相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四要促進發展服務外包,支持企業「走出去」建立研發、生產基地和營銷網路。五要加強政策扶持。加大鼓勵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實施力度。落實數字電視產業政策,推進「三網融合」。調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錄和標准。繼續保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退稅力度,進一步發揮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的支持作用。擴大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試點。
7、輕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年2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輕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輕工業是豐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重要產業,承擔著繁榮市場、擴大就業、服務「三農」的重要任務。振興輕工業,必須採取綜合措施,努力擴大城鄉市場需求,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加快自主創新,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走綠色生態、質量安全和循環經濟的新型發展之路。主要措施:一要積極擴大城鄉消費,增加國內有效供給。改善外貿服務,保持出口市場份額。二要加快技術進步。重點推進裝備自主化和關鍵技術產業化,加快造紙、家電、塑料等行業的技術改造。建立產業退出機制,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三要強化食品安全。整頓食品加工行業,提高准入門檻,健全召回和退市制度,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四要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支持優勢品牌企業跨地區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五要加強產業政策引導,推動產業轉移,培育發展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六要加強企業管理,全面提高輕工產品質量。會議決定,對部分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的產品取消加工貿易限制。進一步提高部分輕工產品出口退稅率。加大對中小輕工企業的財稅和信貸支持。進一步擴大「家電下鄉」補貼品種,將微波爐、電磁爐兩類產品納入補貼范圍,並將每類產品每戶只能購買一台的限制放寬到兩台,中央財政加大對民族地區和地震重災區的支持力度。
8、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年2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石化產業資源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振興石化產業,必須在穩定石化產品市場的同時,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主要措施:一要保持產業平穩運行。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振興重點產業和糧食增產等綜合措施,拉動石化產品消費。加強進出口監管,完善能源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二要提高農資保障能力。調整化肥農葯生產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增加供給。完善化肥淡儲制度,加強農用柴油供應網路建設。三要統籌重大項目布局,大力推進技術改造。抓緊組織實施在建煉油、乙烯重大項目,增強產業發展後勁。推廣資源綜合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四要控制總量,淘汰落後產能。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堅決遏制煤化工盲目發展勢頭。五要加大政策扶持。抓緊落實成品油儲備,完善稅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對石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六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科學決策,增強風險防控能力,提高石化企業管理水平。
9、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年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有色金屬產品種類多,應用領域廣,關聯度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進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要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後、技術改造、企業重組為重點,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主要措施:一要穩定和擴大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境。調整產品結構,滿足電力、交通、建築、機械、輕工等行業需求。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出口。二要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三要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發力度,推動技術進步。開發前沿共性技術,提高裝備工藝水平和關鍵材料加工能力。四要促進企業重組,優化產業布局,加強企業管理和安全監管,提高產業競爭力。五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六要加快建設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體系,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另外,國家安排貸款貼息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抓緊建立國家收儲機制,調整產品出口退稅率結構。
10、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年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和信息等行業的復合性服務產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但是我國物流業總體水平落後,嚴重製約國民經濟效益的提高。必須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以物流服務促進其他產業發展。主要措施:一要積極擴大物流市場需求,促進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推進物流服務社會化和專業化。二要加快企業兼並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三要推動能源、礦產、汽車、農產品、醫葯等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加快發展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四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物流標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另外,確定了振興物流業的九大重點工程,包括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製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標准和技術推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關及應急物流等。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深化物流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養,促進我國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

5. 西部地區如何實施擴大內需的戰略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構想和建議

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符合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中西部地區能夠為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做出應有貢獻

能源原材料工業是現代經濟的基礎工業,而礦產資源又是能源原材料工業的物質基礎。我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三位。我國礦產資源分布與現有生產力發展狀況「錯位」,已經探明的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大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擁有遼闊的土地資源、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以及廣闊的市場潛力;而東部地區有較好的投資環境,熟悉國際商務活動慣例,信息、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比較先進,資金比較充裕,有著廣泛的國際經濟聯系,經濟發展水平高,但缺乏礦產資源,出現低水平的生產過剩。東部地區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大量資源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工業產品,不可能全靠進口解決,必須立足於國內,著眼於中西部;東部地區的資金、技術、產品要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和開拓市場,也應著眼於中西部。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把東部地區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和信息等方面的優勢,與中西部地區已有的資產存量和科技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等結合起來,促進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共同發展。這對開發國民經濟需要的重大裝備和成套設備,改造技術落後的傳統產業,向能源原材料工業滲透擴展,帶動當地中小型企業發展,興地富民,都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必將對縮小中西部與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促進全國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產生積極的影響;也是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安全的迫切需要;並將為實現我國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具體戰略構想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戰場,是指西部地區的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個省區市。但是,自去年6月17日,江總書記在西安國企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就進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後,中部地區感到,當年東部沿海地區開放,中部地區沒有享受到優惠政策,現在國家又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仍然享受不到優惠政策。於是,中部省區尤其是與西部接壤的內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甚至廣西(雖然屬於東部,但在歷史上往往歸類於西部)等省區都積極爭取進入西部「籠子」,希望享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有關政策。

我國中西部地區19個省區市土地面積佔全國的86.1%,地域遼闊,各省區市內部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以「讓與西部接壤的中部省區中的部分地區享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有關政策」的方式,體現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方針,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因為與西部接壤的中部省區中的部分地區大多是該省區的落後地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還是應該有所側重,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應重點發展中西部地區的優勢區位和增長極(點)區域,不可能使中西部地區整體推進,必須在中西部地區選擇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的結合點,確定重點布局框架,以改革開放促進開發,以開發促進產業結構與生產力布局的合理化。

具體構想與建議如下:

(一)促進長江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開發開放,培養南昆經濟帶,新設立「北海——欽州——防城港」和大琿春經濟特區

1.促進長江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開發開放

長江經濟帶主要是指東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其寬度為垂直於長江及其100-200公里范圍的地帶,並可延伸到西藏、雲南、貴州的國土區域。長江經濟帶包括了我國的上、中、下游產業群,可以說是中國的產業結構全圖之一。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繼沿海國土開發主軸形成後又一條國土開發主軸。振興長江經濟帶的產業,是我國「十五」計劃必須重點考慮的戰略問題。促進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有利於形成沿海和沿長江T字型結構的國土開發主軸,增強綜合國力,擴大內需,有利於形成新一輪引進外資的高潮。

長江經濟帶面臨著80年代沿海經濟帶同樣的背景和機遇。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是以「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為依據的具體構想,1994年就提出來了,而且長江沿岸省市和有關部門已取得共識。我們可以比較一下80年代「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出台的背景,從設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到1988年的「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作為中央決策確定下來。進入90年代,長江經濟帶以浦東新區的設立,三峽工程上馬,重慶直轄市的設立為標志,其開發開放已經具備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經過嚴格限定的中西部地區的長江經濟帶(100-200公里范圍)是中西部地區的優勢區位和增長極(點)所在,貫徹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方針,讓西部地區的這些區域享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有關政策;讓中部地區的這些區域享受比西部10省區市略有差別的政策,這樣就可以承東啟西,體現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推進的連續性,解決中部地區「不是東西」問題。中部地區的長江經濟帶范圍包括4個省的省會城市及若乾地級城市。

世界區域經濟發展實踐與政策的一個重要規律或原則就是:城市和交通干線的連接點和線是經濟發展的最佳區位。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要通過長江經濟帶優勢區位——節點城市和軸線(交通干線、通信干線)構成的網路展開。我們說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第二條國土開發主軸,是指垂直於長江及其100-200公里范圍都是在這個軸線上。長江經濟帶實際上分成上、中、下游三個經濟圈,長江上游經濟圈是以成渝為中心,包括重慶市和四川的成都;長江中游經濟圈是以長沙、武漢、南昌為中心;長江下游經濟圈是以上海為中心。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除了上、中、下游三個經濟圈為核心以外,還可以延伸到西藏、雲南、貴州。

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要採取點——軸——網路方式推進,具體構想是:以成都、重慶、長沙、武漢、南昌、合肥等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為一級節點城市,以一級節點城市之間由鐵路(或高速鐵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水路、空路、管道、通信主幹線等構成的連接軸線為一級軸線;以地級城市為二級節點城市,以一級節點城市與二級節點城市之間,以及二級節點城市之間由鐵路、公路、水路、空路、管道、通信干線等連接軸線為二級軸線。由節點城市和軸線構成網路,形成優勢區位。呈點——軸——網路狀展開。把拉薩、昆明、貴陽確定為「可延伸節點城市」,並確定「可延伸軸線」,如上圖所示。因此,根據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方針,長江經濟帶實際上可以界定兩個政策適用區域,即屬於西部10省區市的區域採取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優惠政策;屬於中部地區的區域採取比西部略有差別的優惠政策。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將開工的渝懷鐵路並不在「重慶——長沙」一級軸線上,有必要從渝懷鐵路的某一點建一條連接線到石門,使「重慶——石門——長沙」一級軸線形成,這樣,有1億多人口的成渝地區的客貨流就可以經過湖南省會長沙,從而帶動湘西北的發展,這也是重慶東通道中到華東和華南最便捷的沿江大鐵路的一段隴海——蘭新經濟帶開發開放。隴海——蘭新經濟帶主要是指東起江蘇連雲港、西至新疆阿拉山口,其寬度垂直於隴海——蘭新鐵路及其100-150公里范圍的地帶構成的國土區域。隴海——蘭新經濟帶也包括了我國的上、中、下游產業群,也可以說是中國的產業結構全圖之一。隴海——蘭新經濟帶可以說是次於沿海和長江經濟帶的第三條國土開發主軸。振興隴海——蘭新經濟帶的產業,是我國「十五」計劃乃至21世紀必須重點考慮的戰略問題。促進隴海——蘭新經濟帶開發開放,增強綜合國力,擴大國內市場和需要,有利於鞏固西部邊疆。隴海——蘭新經濟帶開發開放的實施必須以水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為前提。

隴海——蘭新經濟帶開發開放要採取點——軸方式推進,具體構想是:以隴海——蘭新鐵路和同方向的高速公路、通信干線為軸線,以沿線的省會城市和地級城市為節點城市,呈串珠狀展開。中部地區的隴海——蘭新經濟帶范圍包括河南省的省會城市鄭州及若乾地級城市,如下圖所示。

2.以加強同東南亞、南亞經濟聯系為目標,培養南昆經濟帶,新設立「北海——欽州——防城港」經濟特區

雲南是我國西南最重要的對外通道,而且與東南亞國家「山脈同緣,江河同源」。1999年4月30日,柬埔寨正式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至此,一個包括10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超過7000億美元的大東盟終於成為現實。東盟10國擁有5億人口,4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涵蓋整個東南亞地區。近10年來,東盟國家經濟發展很快,市場經濟規則已初步建立,政治、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中南半島經濟圈正在形成。東盟各國對我國都比較友好。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化、集團化趨勢的迅速發展,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將成為亞太地區一個新的經濟增長中心。瀾滄江——湄公河是中南半島最大的河流,有「東方多瑙河」之稱。她流經6個國家,流域面積23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2.3億。流域內資源豐富,特別是水能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南昆鐵路已於1997年12月建成通車,穿越滇、黔、桂3省區,西起昆明,南至南寧,北接貴州紅果,全長899.7公里,年輸送能力近期為1000萬噸,遠期為2000至3000萬噸。南昆鐵路為溝通西南地區與華南沿海地區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南昆經濟帶是西南地區潛在的重要國土開發主軸,昆明是南昆經濟帶的西橋頭堡,昆明的發展有利於促進南昆經濟帶的形成。鐵道部正在對連接東盟與我國雲南的泛亞鐵路進行可行性研究,修建泛亞鐵路,對加強我國與東盟各國的聯系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議給予雲南的昆明某些類似上海浦東的政策,鼓勵雲南和東盟國家加強經濟互補聯系,積極參予中南半島經濟圈的形成,使之成為我國與東盟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橋頭堡。這是世紀之交我國最重要的地緣戰略之一。

廣西是少數民族邊疆地區和後發展地區,廣西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西南地區出海大通道,也是南昆經濟帶的東橋頭堡。早在1992年黨中央就把廣西作為西南地區出海通道的地位加以確定。目前,大通道的框架基本形成,並正在進一步完善之中,廣西連結大西南腹地和東南亞地區橋頭堡作用正在顯現出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廣西這一作用將更加明顯。因此,建議在廣西的北海市、欽州市和防城港市新設立一個經濟特區,面積14587平方公里,人口515.8萬人,其行政級別相當於副省級。

3.在圖們江地區新設立一個面向東北亞的大琿春經濟區

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和振興問題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老大難問題,長期以來,都沒有找到解決的「良方」。關鍵是迄今為止沒有給東北地區創造一個便利的對外開放窗口,把它與國際市場以最便捷的通道直接連接起來,而圖們江地區就是我們建立這樣的對外開放窗口的最佳區域。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拿華南地區以廣東省為中心的廣州——深圳——香港來比較,我們可以把UNDP推出的「圖們江流域開發計劃」中的「小三角」當成一個「虛擬香港」來看待,吉林省的長春市和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就相當於廣東省的廣州市,那麼,一個包括現在的圖們市、琿春市和汪清縣的大琿春經濟區就相當於東北的「深圳」。換句話說,貫徹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方針,在我國的圖們江地區完全有必要新設立東北第一個經濟特區——大琿春經濟特區,其行政級別相當於副省級,由圖們市、琿春市和汪清縣兩市一縣構成,總面積15300平方公里,現有人口65.63萬人。這樣,在東北地區由長春、哈爾濱和大琿春經濟特區形成一個增長大三角,整個東北地區的經濟就會活起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和振興難題就有可能迎刃而解。從東北地區發展的需要來看,在圖們江地區設立東北第一個經濟特區——大琿春經濟特區,已經顯得十分迫切。為了推動我國中部的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的發展,以及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和振興,迫切需要以大琿春經濟特區為對外開放的窗口,與世界發達國家進行貿易往來 (二)在中西部地區確定重點資源和產業綜合開發區

在中西部地區確定重點資源和產業綜合開發區的標準是:(1)堅持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相結合的原則;(2)符合國家國土開發總要求,列入國家國土開發綱要的重點開發區;(3)有較好的交通、通訊設施,或可能安排重大交通、通訊設施,靠近鐵路、江河等交通干線,和城市體系溝通,或者處於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對全國全省都有較大的輻射能力;(4)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已探明儲量大或遠景極大,水——能源——原材料配套程度較好,資源質量、結構好,近期或中長期有開發前景,可能形成大型綜合重工業基地;(5)具有龐大的工業固定資產存量,通過技術改造,能夠對我國產業結構高度化做出貢獻,在一定時期內,產品需求前景良好,特別是重要能源或進口替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重大意義。

根據研究,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長江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限定范圍內有以下14個區域可供選為重點資源和產業綜合開發區,西部地區:(1)蒙陝寧河套地區以煤為中心的能源、稀土、特種鋼材業綜合開發區。(2)隴海線西段——黃河上游以能源工業為基礎的銅、鎳、鉛、鋅、鉑族有色貴金屬材料工業綜合開發區。(3)蘭新線西段——准噶爾盆地以石油為主的石油、煤、金、鉻能源多金屬綜合開發區。(4)塔里木盆地石油及石油化工綜合開發區。(5)長江上中游的三峽經濟開放區。(6)雲貴川攀西——六盤水以煤、鐵、銅、鉛、鋅、鋁、磷開發為基礎的能源、鋼鐵、有色金屬重化工綜合開發區。(7)西南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礦產資源綜合勘查開發區。(8)阿爾泰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寶石綜合開發區。(9)柴達木盆地以鉀鹽為主的鹽化工綜合開發區。中部地區:(10)河南以火電、鋁冶煉和煤化工為主的焦作——鄭州地區。(11)湖南以岳陽、湘潭、株洲、長沙、益陽、常德、張家界、湘西自治州等長江經濟帶城市構成的經濟重點開發區。(12)湖北以黃石、鄂州、武漢、荊沙、宜昌、襄樊、十堰等地市構成「三角」形的經濟重點開發區。(13)江西以九江、南昌為主的經濟重點開發區。(14)安徽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巢湖、合肥等長江經濟帶城市構成的經濟重點開發區。

(三)在中西部地區確定少數民族經濟開發區和旅遊經濟開發區

針對中西部地區少數民族眾多、貧困面大的特點,貫徹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十五大精神,結合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宗旨和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目標,要積極探索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建議在中西部地區(考慮到少數民族問題,這里也包括廣西和內蒙古)的內蒙古、吉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4個省區市內,各選擇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或相當於自治州的地區,根據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相結合的原則,在該地區選擇一個有可能成為當地經濟增長中心或新的經濟增長極的區域,確定為少數民族經濟開發區,實行特別的改革開放優惠政策。這些少數民族經濟開發區主要由各個省區市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中央和國務院給予支持、協調和指導。湖南省只有1個少數民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該州的永順縣芙蓉鎮至古丈縣羅依溪一帶是新的經濟增長極所在,如果在這里設立一個少數民族經濟開發區,則可以促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的經濟增長極的形成,從而帶動周圍縣市的發展,而且可以為中西部地區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子。

旅遊業是目前全世界發展最快的產業,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中西部地區有許多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有的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名勝地,在這些地方建立旅遊經濟開發區,可以逐漸培養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此,建議在中西部地區確定湖南的張家界,四川的九寨溝,雲南的西雙版納,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陝西的西安,青海的青海湖,甘肅的敦煌等為旅遊經濟開發區。

總之,由於中西部地區地域遼闊,根據工業化戰略論、產業經濟學的產業結構論、以及區域經濟學的點——軸開發理論和增長極理論,根據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相結合的原則,結合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分三個層次提出了上述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戰略框架(見附圖)。第一個層次之所以選擇把東、中、西三大地帶聯系起來的長江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是考慮到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推進的連續性。這里考慮到國力,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可選方案。而且筆者認為,新設立兩個經濟特區和支持昆明的發展也是屬於第一個層次的。第二個層次有的區域是在兩大經濟帶上的,這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可以選擇的范圍。第三個層次,應由國家有關部門指導,委託省區市政府操作。我們選定了這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戰略框架後,最重要的就是政策設計了。

三、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宜採取「超特區」模式

根據我國改革開放的實績以及國內外情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應和我國工業化進程結合起來,應和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針對連接東、中、西三大地帶的長江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針對雲南昆明,針對新設立的「北海——欽州——防城港」經濟特區、大琿春經濟特區,針對中西部地區的重點資源和產業綜合開發區,針對中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經濟開發區和旅遊經濟開發區,應實行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也就是說,把過去20年在東部沿海地區實行的取得成功的改革開放的政策措施,結合中西部地區的客觀實際,用於上述區域。

實踐證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僅取決於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國家政策的投入。東部沿海地區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實力,有大量的游資需要向區外尋找投資機會。199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只佔4.2%,而自籌和其他投資已佔到67.4%,利用外資佔到9.1%。可見,中央政府財力有限,不可能向中西部地區大規模投資。因此,國家只要向上述區域投入已經在東部取得成功的政策措施,就可以吸引東部地區和國外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投入。

從1992年以來,由於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機制逐步成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力量。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無論是政策制定部門還是學術界,人們都忌諱談論在中西部地區實行特區的政策或設立新特區。而今天,印度都提出要學習中國的特區政策,我們卻忌諱再提。實際上,80年代初期我國在東部沿海地區設立4個經濟特區和後來建立海南經濟特區時,就把經濟特區作為積極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和管理,拓展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改革的試驗場。當初,由鄧小平同志倡導的創辦經濟特區是非常成功的。今天,為了實現我國的工業化,加強裝備工業的進口替代,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完善工業生產力的縱深配置,鞏固國防,增強綜合國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被提上了中央的議事日程。中央領導提出,加快開發西部地區要有新的思路,要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和新的對外開放環境,用市場經濟的辦法,按客觀規律辦事,要拿出過去辦經濟特區那樣的氣魄來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讓國內外的投資者到中西部地區投資有利可圖,才能吸引他們前往。

近年來,國家採取增發長期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適當擴大中央財政赤字,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對策,這是必要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這兩年民間資本的投資沒有帶動起來,外商直接投資也明顯減少。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想辦法,如何把外商和民間投資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採取重大舉措把長江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推向世界。

因此,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不是要不要採取特區模式的問題,而是必須採取「超特區」模式(筆者在這里提出的「超特區」模式,不是一個地域概念,而是一個政策概念,指在選定的區域內,針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資源開發項目、新上項目和既有企業改造項目,給予比當年的經濟特區更優惠的政策,並且要對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同等重視,平等對待。這是與東部經濟特區有所不同的),制定比特區更優惠的政策,來推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由於中西部地區地域很廣泛,即使是我們選定的長江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昆明、「北海——欽州——防城港」和大琿春經濟特區,重點資源和產業綜合開發區,少數民族經濟開發區和旅遊經濟開發區,面積也很大,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必須落實到在這些區域內的資源開發項目、新上項目和既有企業改造項目上,而且要對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同等重視,平等對待。就是說,在上述區域內採取引進外資和內資並重的引資政策,堅持對區外開放和對國外開放並舉,這是與東部經濟特區有所不同的。

(二)對於上述新設立的2個經濟特區以外的區域,針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具體項目實行改革開放優惠政策,其優惠的程度要超過特區,如企業所得稅可以定為8%-10%,從獲利年度起5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6-10年內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但是可以規定時限,如從獲利年度起15-20年內享受。

(三)國家根據國力的增長,適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國家主要負責大型引水工程項目,以鐵路干線為主的骨幹交通、高速通信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尖端科技軍事工業,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進行財政貼息,甚至直接的投資補貼,從而讓國內外投資者成為開發中西部的主力軍。積極引導他們投入上述區域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既有企業的技術改造,投資於高科技產業和旅遊業等領域。

(四)由於中西部地區大多是以對規模經濟要求很高的資源開發產業和重加工工業為主,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國家要為廣大中小投資者創造投資渠道,可以利用現有的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或者組建一些新的產業投資基金,以集中各種渠道的資金投入開發,甚至可以探討設立從證券二級市場直接籌資的西部開發基金(限定只能投資西部上市股票)。國家開發銀行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從政策性貸款方面給予支持。

(五)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應制定《西部開發法》。國家已設立了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應對各部門制定的西部開發政策措施進行統一協調,並設立西部開發政策咨詢委員會,由產官學(有經驗有學識的人)和西部地方代表組成。

(六)借鑒美日等世界上先進國家支持本國落後地區發展的經驗。如日本針對占國土面積22%的北海道開發,設立了北海道開發廳(定員88人)、在當地設立了北海道開發局(定員7466人)和北海道(東北)開發公庫,從1952年以來,制定實施了6次開發計劃。目前,我國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只有10個編制,可以考慮適當的時候把國務院扶貧辦並入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充實其行政能力。在企業登記方面進行改革,降低投資者到上述區域內投資的進人門檻。

(七)日本最近把以前的政策銀行{包括北海道(東北)開發公庫}合並設立了日本政策投資銀行。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建議在國家開發銀行內設立承擔該項職能的機構,並且加強它。允許西南西北分別設立區域性股份制商業發展銀行。

(八)在用足用好國家的資金和政策支持的同時,中西部地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善自身的投資環境。在吸引人才上要先從吸引幹部人才著手,作為指導性政策,建議縣及縣以上幹部從精簡後的編制中預留20%到30%向東部發達地區、軍轉幹部和海外留學回國人員中公開招聘;縣以下幹部從精簡後的編制中預留30%到50%向當地的打工仔、打工妹、復轉軍人、大學畢業生中公開招聘,進行短期培訓。這樣,短期內可以全面提高當地幹部素質。

(九)中西部地區的礦產資源是國家所有,由於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一定要進行科學的開發,保護資源,充分發揮它的效用,切不可一哄而起,濫采濫挖,以免破壞資源。

(十)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一定要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尤其是西部地區是我國主要江河的上游和發源地,生態十分脆弱,在資源開采和工業化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保護環境。

總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建議實行「超特區」模式,實行比當年的經濟特區更優惠的政策。如果這一政策出台,必將大大鼓舞中西部人民通過自力更生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並將形成對一般勞動力和高級人才巨大的有效需求,減緩中西部地區的「民工潮」對東部沿海地區的壓力,擴大就業;使許多大學畢業生就像當年南下深圳、海南那樣,到中西部地區去建功立業;就會在中西部地區形成新的一輪內外資投資高潮;中西部地區的大開發也會為東部沿海地區提供廣闊的市場。

6. 你認為面對傳統工業衰落和經濟危機.振興該工業基地應採取哪些措施

傳統工業,如果未來沒有實在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該死的就讓死吧,從進化角度上很容易得到這個結論。傳統工業只能選擇性的扶植保留。
經濟危機是經濟發展的陣痛,我們要做的是其實首先要敢於全面的承認它,而不是還死拽著初中課本中所謂社會主義沒有經濟危機。如果敢於承認,後面的應對措施就好辦了。
振興工業基地,長遠來看,也長不到那裡,也就5年10年內有發展的公司,應該大力扶植。不要招些莫名其妙的公司就行。

7. 如何用區域經濟政策去促進西部地區發展

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

第一節 推進西部大開發

西部地區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通過國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區域合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堅持以線串點,以點帶面,依託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線,實行重點開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出境、跨區鐵路和西煤東運新通道,建成「五縱七橫」西部路段和八條省際公路,建設電源基地和西電東送工程。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成果,繼續推進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加強植被保護,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強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和建設。支持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強清潔能源、優勢礦產資源開發及加工,支持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及其他有優勢的產業。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優先發展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推進人才開發和科技創新。建設和完善邊境口岸設施,加強與毗鄰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發展邊境貿易。落實和深化西部大開發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資金渠道。

第二節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振興。發展現代農業,強化糧食基地建設,推進農業規模化、標准化、機械化和產業化經營,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設先進裝備、精品鋼材、石化、汽車、船舶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發展高技術產業。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抓好阜新、大慶、伊春和遼源等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搞好棚戶區改造和採煤沉陷區治理。加強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和跨省區公路運輸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與毗鄰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加強黑土地水土流失和東北西部荒漠化綜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第三節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中部地區要依託現有基礎,提升產業層次,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在發揮承東啟西和產業發展優勢中崛起。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建設,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強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能力,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強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發展坑口電站和煤電聯營。加快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發展礦山機械、汽車、農業機械、機車車輛、輸變電設備等裝備製造業以及軟體、光電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建設干線鐵路和公路、內河港口、區域性機場。加強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場體系。

第四節 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東部地區要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率先發展和改革中帶動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著力發展精加工和高端產品。促進加工貿易升級,積極承接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提高外向型經濟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強耕地保護,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資源特別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繼續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的作用,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第五節 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發展

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和財政性投資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加快發展。保護自然生態,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發展學前教育,加快普及義務教育,辦好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加強民族大學建設和民族地區高等教育。建設少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社區,扶持少數民族出版事業,建立雙語教學示範區。加強少數民族人才隊伍建設,穩定民族地區人才隊伍。支持發展民族特色產業、民族特需商品、民族醫葯產業和其他有優勢的產業。優先解決特困少數民族貧困問題,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的經濟社會發展,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繼續實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的政策。

第六節 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

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引導產業轉移。健全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形成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機制,發達地區要採取對口支援、社會捐助等方式幫扶欠發達地區。健全扶持機制,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國家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國家繼續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

8. 對於振興工業,你有何建議

(一)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進一步打破地區、行業、所有制界限,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兼並重組,淘汰落後產能,防止重復建設。 推動裝備製造、鋼鐵、石化、汽車等傳統優勢產業結構調整。 積極培育新興潛力型產業。 扶持重點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 研究制定物流業、旅遊業發展專項規劃,推進文化產業、軟體和服務外包、金融業發展。
(二)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充分挖掘人才優勢,建立鼓勵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重點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提高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通過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專項,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 加快設立裝備製造產業投資基金。 繼續組織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不斷鞏固和發展農業基礎地位。 要圍繞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抓緊研究制定加快東北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東北糧食生產、運輸和倉儲能力建設,形成穩固的國家糧食戰略基地。 目前,東北和內蒙古部分地區乾旱嚴重,要加大抗旱救災工作力度,千方百計爭取全年糧食的好收成。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重點推進一批能源、交通、水利項目建設。 加快客運專線、煤運專線、沿海疏港等鐵路建設。 加大對黑龍江、吉林和蒙東地區高速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投資力度。 統籌抓好乾線和支線機場建設。 開工建設一批骨幹樞紐和重點水源工程。 支持發展東北高寒地區熱電聯產項目,加快城市集中供熱管網改造。 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五)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組織實施好資源型城市吸納就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專項。 出台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准備金制度。 抓緊研究制定資源型城市接續替代產業發展規劃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條例》。
(六)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天然草場恢復和保護、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等生態工程建設。 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發展以生態為主導的林業。 開發和應用低碳技術,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推動城市垃圾分類處理、清潔燃燒,加強大氣和水體污染治理,抓好以遼河、松花江為重點的河流治理。
(七)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重點做好大學生和"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 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提高保障待遇和水平。 積極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加大城鎮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規模和城市棚戶區、國有林區棚戶區、國有墾區危房、農村危房、危舊校舍改造力度。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加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
(八)深化省區協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落實好《東北地區振興規劃》。 加快推進東北三省與蒙東地區產業對接和合理分工。 加強跨省區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與區域發展重大問題的協商協調。
(九)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繼續搞好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妥善安排職工生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著力解決融資難等問題。 加快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 全面提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組織實施好《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抓緊編制圖們江區域開發開放規劃。 抓緊建設好綏芬河綜合保稅區。 開展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

閱讀全文

與如何振興中西部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電瓶怎麼看容量 瀏覽:984
汽車電池都由哪些東西組成 瀏覽:146
新款賓士g後排空間怎麼樣 瀏覽:61
汽車私自改裝怎麼處罰 瀏覽:85
無錫工業有哪些頂尖產品 瀏覽:35
奧迪a4氣壓燈怎麼復位 瀏覽:899
公車奧迪什麼級別 瀏覽:620
寶馬變速箱更換大概多少錢 瀏覽:133
陽江工業化塑料製品是什麼 瀏覽:947
寶馬x3如何上路 瀏覽:969
武進區一般工業垃圾處理多少錢 瀏覽:104
汽車防盜晶元配多少錢 瀏覽:110
上饒水車賓士價格多少 瀏覽:298
跨國汽車怎麼自救 瀏覽:702
如何提高美甲店員工業績 瀏覽:937
汽車真皮座椅怎麼包 瀏覽:821
寶馬5系二保都有哪些項目 瀏覽:451
自動擋汽車啟動應該在什麼擋位 瀏覽:434
寶馬一般多久加燃油添加劑 瀏覽:574
汽車第2次保養多少錢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