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柳州如何壯大工業發展

柳州如何壯大工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2-06-25 21:57:17

❶ 你對柳州工業的歷史變遷有哪些認識,用思維導圖畫出來

柳州,美麗的花園城市,

有山、有水、有花園,

柳州也是著名的工業重鎮,

百年工業歷史為這座城市沉澱更多的智慧。

讓我們跟著講解員了解柳州的工業歷史館,

了解柳州以前的樣子,

知道柳州是如何一步一步,

發展到現在這個偉大模樣。

❷ 柳州的發展前景怎麼樣那裡適合去打工嗎

柳州是廣西的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工業中心,柳州鐵路局(現南寧鐵路局)曾是中國18個鐵路分局之一,是全國唯一設在普通地級市的鐵路分局,柳州誕生了兩面針牙膏、五菱汽車、金嗓子葯業、花紅葯業等著名品牌,堪稱三線城市裡的小青島,品牌之都。雖然柳州現在也不錯,但與過去的輝煌相比,還是非常失落的。那以柳州的固有資本和現在的交通優勢,以後會不會發展成為我國的一個二線城市呢?

第六,未來發展

可以看到,柳州的發展處於十字路口,未來能否崛起是個未知數。個人認為柳州發展的突破口在人口、創新和創業這三點上。人口是城市發展的基礎,隨著中國人均GDP越來越高,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最有潛力的城市,首先是人口較多的城市。發展最快的城市,往往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柳州全市人口僅有400萬,這支撐不起柳州的未來!柳州如果不想永遠做一個三線弱城市,未來人口需提高到600萬以上。但人口增多的前提是這座城市有吸引力,能夠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是一座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人才的增多,就意味著創新和創業有了更多的可能。

廣西中北部非常需要崛起一個二線城市作為區域經濟的核心,否則該大片地區的人口和經濟必將被周邊的貴陽、昆明、南寧和珠三角吸走,目前可以看到只有柳州能承擔起這個角色。相信以柳州的城市魅力和經濟基礎,只要奮發圖強,一定能夠再次崛起。

❸ 柳州為什麼能夠成為廣西省內最大的工業城市

談到柳州,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回答:螺螄粉!不瞞你說,我也會這么回答。

咱們不是談柳州的工業嗎,怎麼說起螺螄粉來了!別急嘛,先讓螺螄粉給大家開開胃,再說了,螺螄粉也涉及到工業嘛,比如食品加工業。

說起網紅,怎麼少得了五菱神車!別得不說,就說今天6月份吧,五菱宣告要生產“地攤車”,消息立馬引爆網路,很多人打電話去問價格,據說當時連公司里的紀檢舉報電話都變成了銷售熱線。

螺螄粉和兩面針是柳州輕工業的代表,而五菱和東風柳汽則代表了柳州的汽車製造業,值得一提的是,柳州是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四大汽車集團整車生產基地的城市。

除此之外,柳州的機械製造業有柳工,冶金業有柳鋼,制葯業有花紅葯業和金嗓子喉寶,等等,這些都是享譽國內外的知名企業和品牌,成了柳州工業大家庭的重要支撐力量。

那麼,柳州能成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本身有什麼優勢?在我看來,成就柳州的因素肯定是多方面的,下面談談我看得到的四個方面。

第一、柳州是鐵路樞紐

我說的煤礦,就是合山煤礦。

別看合山現在由來賓代管,當年連來賓都由柳州管著呢,在來賓和柳州沒分開之前,合山煤石自然就是柳州的了。

不管是工業的發展,還是柳州城區發展,我相信合山煤礦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五、柳州有水源

柳江在柳州穿城而過,紅水河則在來賓穿城而過。紅水河是西江的上游,而柳江則是西江的重要支流,不管是西江的幹流和還是支流,在當年來賓和柳州沒分開的時候,都過境柳州地區。

所以,柳州發展工業不缺水源,城鎮的發展也不缺水源。

❹ 柳州工業在南寧會議之後的發展是怎樣的

摘要 2018年柳州GDP增速為6.4%,排名廣西第10位,2019年柳州為2.4%,排名廣西14位(墊底),2020年一季度柳州-17.9%,排名廣西14位,2020年上半年柳州為-5.5%,排名廣西14位。可以看到,柳州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瓶頸期,由原來的增長變成了低增長甚至負增長。很多人對柳州未來10年的發展比較悲觀,因為哪怕現在馬上調整,由於產業投產帶來效益需要一定的時間,10年內柳州不會有大的變化

❺ 廣西加快發展工業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的措施有哪些

2010年1月27日,自治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南寧開幕。自治區主席馬飈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0年,自治區政府將從廣西實際出發,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做優工業。從廣西實際出發,要把做大做強做優工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戰略和主攻方向,全力貫徹實施做大做強做優工業的決定及40個配套文件,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打造14個千億元產業 培育和發展4個新興產業。2010年,自治區政府將加快「14+4」產業體系建設,堅持產業優先發展。為此,將全力打造食品、汽車、石化、電力、有色金屬、冶金、機械、建材、造紙與木材加工、電子信息、醫葯製造、紡織服裝與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裝備等14個千億元產業,培育和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海洋等4個新興產業。
多舉措推動技術改造工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0年,自治區政府將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突出抓好總投資4290億元的2093個新建、續建工業項目建設。比如,組織實施150萬輛汽車、200萬台發動機、1600萬噸煉油、100萬噸燒鹼、1萬台挖掘機、「兩化融合」示範等18個技術改造工程。
此外,自治區層面將重點抓好上汽通用五菱中型轎車、東風柳汽景逸轎車、柳工工程機械液壓元件研發製造基地、中化橡膠桂林公司高級子午胎產業化、玉柴鑄造中心等一批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項目,促進企業改造升級。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振興柳州、桂林、南寧、梧州、玉林等老工業基地。
推進廣西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一)深化思想認識,轉變觀念
各級各地區要形成以下共識:各產業集群不僅構成當今世界經濟的基本空間構架,還常常是一國或一地競爭力之所在。培育和發展產業集群是提高國家和地區競爭力以應對全球化挑戰的重要政策措施。從發達地區發展產業集群的成功實踐來看,各級政府及部門應把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程序倒過來,即從支持「企業一產業」,變為支持「集群一產業一企業」。實際經驗也反復證明,產業不興旺,單個企業也不會有什麼像樣的發展前途。廣西產業集群的建設與發展問題已引起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但有的地方重視程度不夠,亟待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要求。
1.充分認識到發展優勢產業集群是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的重大舉措。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區的奮斗目標是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必須加快振興產業,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壯大經濟綜合實力,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提供強大的經濟基礎。
2.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工業化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經階段和必由之路,是我區加快發展的主導方向和核心戰略。必須堅持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動工業化,相互支撐,聯動推進,走適合廣西區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和新型城鎮化道路,加快由工業化初級階段向中期階段邁進。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壯大優勢產業,是實施工業化城鎮化核心戰略的應有之義。
3.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大戰略舉措。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唯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培育出具有核心競爭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才能延長產業鏈,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培育形成優勢產業集群。
4.是擴大開放與合作的重要平台。擴大開放與合作的基礎在於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不斷提升經濟實力,擴張市場規模,才能進一步促進開放與合作。當前,廣西正面臨國內外多區域合作新興機遇,抓住機遇,獲取資源,發展自我,既是發展優勢產業群的客觀需要,也是進一步擴大開放與合作的內在要求,只有發展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壯大經濟實力,才能進一步夯實開放與合作的基礎。
5.是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載體。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已成為新時期我國的基本國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據棄過去自我發展、自成一體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按照比較優勢原則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形成產業整體優勢,降低產業發展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構建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局面。
6.是加快建設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支撐。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是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立足廣西,放眼泛北部灣,把廣西置於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這一大背景下做出的戰略性決策。加快北部灣經濟區開發,走出一條不同於我國一些地區以往的發展路子,最重要的就是要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地發展現代產業,發展優勢產業集群,以支撐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成為我國沿海發展新一極的宏偉目標。
7.是實現和提高我區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當前,廣西經濟基礎薄弱,發展實力不強,一個重要原因是產業不大,優勢產業不強,產業集群遠沒有形成。壯大廣西經濟實力,必須著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大力培育各行業的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圍繞龍頭企業配套的中小企業,加快形成各類優勢產業集群,以增強優勢產業的國內外競爭力,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提供強大的產業基礎。
8.有利於縣域經濟及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小企業集群是農村城鎮化的基礎,在中小企業集中發展的區域,由於企業問的互動及資源的共享,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增長極的極化效應,源源不斷吸引周邊區域的各種要素,從而使這一區域形成一個人口密集區。有利於加快農民身份的市民化,生活方式的現代化和就業方式的非農化。
9.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一是中小企業集群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有效載體。二是產業集群的發展促進了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從總體上看,農村中小企業集群發展較好的縣域,有著較高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一般都要高出當地的平均水平。
(二)加強組織協調,強化公共服務
1.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在自治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由自治區發改委、經委、農業、科技、財政、國土資源、國資、金融、稅收、工商、商務、環保、統計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主席由自治區政府主要領導或常務副主席擔任。研究制定培育發展優勢產業集群的長遠規劃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產業集群發展中的困難、問題和政策,並加強督查。
2.編制發展規劃。由自治區發改委牽頭,會同自治區經委等相關部門編制全區的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重點、措施和重點項目等。要強化規劃的指導作用,使產業集群規劃與當地建設規劃相銜接,並服從區域建設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以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為切人點,指導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及區域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引導相關聯行業企業向專業園區聚集,在全區形成較為合理的產業布局。
3.強化責任制。自治區發改委、經委等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相關責任,包括具體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實施、政策的制定,財稅優惠政策的落實、投資項目的落實、土地、工商登記等。減少行政審批程序,實行政務一站式服務,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同時加強有關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咨詢、信息發布、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切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提高行政效能。
4.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產業集群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減少集群發展的束縛,激發產業集群發展的活力。如創新財稅體制,激勵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發展「飛地」經濟、促進優勢產業集群,實行稅收分享,市場一體化,土地管理,投融資體制等。
5.構建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健全中介服務體系,積極發展信息、技術、金融、法律、設計、策劃、研發、咨詢、審計、會計、價格認證、專利認證,為企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的服務。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統籌規劃,圍繞優勢產業集群建立區域性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結合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推進專業市場的建設和升級,培育形成一批國際性、全國性的產品市場中心。推進質量監管、誠信監督、知識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加強價格協調,構建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三)積極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拉延產業鏈和拉近產業群
1.實施龍頭企業和名牌帶動戰略。支持龍頭企業重組、兼並、引進、收購,建立龍頭企業的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的龍頭企業以及優秀企業家給予獎勵。制定龍頭企業的認定標准,重點支持一批產值高,帶動作用突出的龍頭企業發展,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給予傾斜,使之成為優勢產業集群的核心主體,發揮其在培育發展優勢產業集群中的龍頭作用,充分發揮集聚帶動效應,使之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不斷通過創新立群、質量立群、信用立群和整體傳播,主動培育、優化和提升優勢產業集群整體形象,塑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與地區品牌相互輝映、互相促進。據分析,創出一個具有全國乃至世界影響力的地區品牌,是一個現代產業集群成功的重要標志。一個知名的地區品牌能創造出驚人的綜合價值,可以進一步促進行業企業的集聚,促進地方的招商引資,促進國內外采購者的進入。各級政府應利用業已形成的集群發展優勢和較高的知名度,通過加強區域經濟形象推廣,組織企業參加各種重要會展,為企業拓展商機的同時,打造自己的區域品牌。在產業集群發育較好的地方,要通過原產業集群中產業鏈的延伸,在上下游的一些環節上培育新的產業集群,增大產業集群之間的關聯性,逐步形成產業集群網路。各優勢產業也需要行業范圍內、產業集群范圍內的這種產業鏈的延伸和整合。
2.整合龍頭企業,強化產業鏈建設。加速龍頭企業強強聯合與重組,打造產業集群的內核,充分發揮其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鼓勵龍頭企業將配套件及特定的生產工藝分離出來,在集群內培育一批專業化配套企業,進而提高省內配套率。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企改革與重組,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培育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微觀主體。依靠市場的力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通過產業鏈直接為投資者提供市場,提供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降低企業交易成本,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資金回報率,吸引企業聚集形成產業集群。發育較好的產業集群,要通過原產業集群中產業鏈的延伸,在上下游的一些環節上培育出新的產業集群,增大產業集群之間的關聯性,逐步形成產業集群網路。貸款在產業鏈內循環可有效降低金融風險,因此打造產業鏈,會有效促進金融機構與產業集群的對接,使鏈上企業優先獲得信貸支持,有助於推動集群內中小企業的發展。
3.建立優勢產業下游產業發展鼓勵和補貼機制。廣西應積極爭取試行鋁土礦、水電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政府對高額利潤的優勢產業資源初級加工徵收水資源費,按不少於30%的比例安排用於優勢產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對高額利潤的優勢產業資源初級加工企業規定一定比例的利潤必須用於投資下游產業。承接優勢產業轉移項目所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自治區內各級所留成部分返還園區用於土地開發整治。對符合國家相關減免政策的可按規定辦理。
4.促進產業集群專業化分工。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自願的原則,引導集群企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和同行業分工發展。在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內設立園中園(配套中心)。凡優勢產業集群配套中心年配套產值達到5億元以上,自治區財政可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年配套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自治區財政可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鼓勵產業集群核心企業將核心業務以外的業務剝離,衍生一批配套企業。凡我區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集群中配套企業(由核心企業業務剝離形成的配套企業)連續三年在國內同行業中綜合實力進入前十位或單個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進入前三位的,自治區財政可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提升重點園區
1.改善優勢產業集群集聚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交通、通信、倉儲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產業集群的物流成本;提高優勢產業集群集聚區的能源保障程度,完善優勢產業集群集聚區的供水條件和環保、排水、排污、垃圾處理、綠化、生活設施配套等;優化綜合運輸網路布局,提高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等交通設施的通行速度和運能,創造更優的投資硬環境,從而提高優勢產業集群聚集區承接產業的承載力和吸引力,把優勢產業集群打造成為我區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和平台。
2.發展提升重點園區。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原則,整合、優化、提升現有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使園區發展規劃與優勢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相銜接,合理確定園區主導產業定位,大力培育優勢產業集群企業知名產品品牌和區域品牌,發展提升一批產業集聚發展的重點園區和產業帶。
3.加強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支持產業集群集聚區的項目前期工作,建立項目庫;加快產業集群集聚區的重大項目建設,把集群的項目納入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范圍;大力支持承接產業轉移的項目,支持產業集群的協作配套類項目。對投資超過3000萬元以上的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經自治區政府批准後統一納入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管理,簡化審批手續並享受有關項目建設費用減免優惠待遇,保證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用地需要。優先保證產業集群重點企業煤、電、油、運等重要生產要素的供給。
4.建設專業市場。專業市場與產業發展有著內在的共生關系,專業市場的興旺能夠帶動產業的發展。各地要創造條件,圍繞特色產業辦市場,強化專業市場與特色產業的配套,通過市場建設加速產業集中,為產業發展提供穩定的市場空間。市場的建設與發展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先進手段,不斷完善市場功能,擴大市場交易規模和輻射半徑,建立虛擬信息市場,發揮信息傳播作用,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
(五)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1.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是壯大我區優勢產業集群的有效途徑。當前,國際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的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我國東部地區受勞動力、土地、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制約,部分產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移趨勢,這為我區加快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必須站在全局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意義,順應趨勢,搶抓機遇,以更積極的姿態和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的各項工作,促進我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緊緊圍繞推進我區新型工業化,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承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我區經濟發展需要的產業為目標,以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為重點,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建設為保障,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擴大就業,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緊圍繞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目標,以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為目標,注重產業鏈配套,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招商引資活動,重視技術、資金密集型重大項目的引進,引導集群企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和同行業分工發展,促進新興產業集群的形成。一是努力拉長優勢產業的產業鏈,積極引進優勢產業上下游產品相關聯企業和項目,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二是拉近與優勢產業相配套的相關產業鏈,支持產業集群的協作配套類項目,大力延伸和拉長產業鏈。促使集群內各產品實現互補,資源實現綜合利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實現優秀人才的合理流動。三是提高招商引資的廣度和深度。要發揮已引進集群企業的帶動作用,組建引進企業協會、同鄉會,與發達省市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拉動對發達省市的招商引資;要重點引進有實力的大企業集團、知名品牌和成長性好的企業;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利用本地的優勢條件有選擇性吸引關鍵性企業在本地落戶;要緊盯國內知名企業、院校和科研院所,採取風險投資、財政補貼等方式,引進技術、產品、項目和人才,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努力形成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3.積極開拓以東盟市場為重點的國際化經營。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應適應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需要,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著眼於泛北部灣區域國際經濟合作和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結構調整,樹立以東盟市場為重點的國際化經營總體思路。積極引導優勢產業集群內企業積極融入跨國公司全球產業鏈,大企業發展產品互補,中小企業發展配套加工,構築優勢產業集群內企業與全球生產體系的有機聯系。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集聚能力
1.產業政策支持。一是將重點產業集群列為優先發展目錄,明確布局。切實做到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前期工作支持優先、投資項目審批優先、政府資金扶持優先、基礎設施配套優先、土地使用指標優先安排。二是規劃建設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作用,按區域協調發展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的要求,推動現有產業集群向創新型產業集群轉化。主要扶持建設包括支柱產業在內的若干個產業升級示範區.打造區域品牌,使產業升級示範區成為支柱產業的基地、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大發展的舞台、縣域經濟的主體、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主力,從而帶動產業集群更快更好地發展。
2.財稅政策支持。設立自治區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專項資金,自治區時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採取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金投入等方式,支持優勢產業集群重點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項目建設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自治區財政安排的基本建設資金、技術改造資金和科技資金,要重點支持優勢產業集群的項目前期工作、技術改造和技術研發。各市、縣政府也要結合實際,安排資金支持培育發展優勢產業集群的項目建設。對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地方可以將已收取的土地使用費等部分或全部返回,對產業集群項目徵收經營性收費適當減免。切實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優勢產業集群企業加快發展。
3.金融政策支持。建立銀企合作機制。積極運用授信、上市、發債、基金、融資租賃等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經營。積極推進中小企業信用與擔保體系建設,做好對產業集群內企業的融資擔保服務工作,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積極協調各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對國家和自治區立項的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對有效益、有還貸能力的企業所需的流動資金貸款要優先安排、重點支持,對資信好的企業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額度,及時提供多種金融服務。加強對企業上市工作的協調服務,推進優勢產業集群內重點企業的培育、自導、推薦等上市工作。
4.土地政策支持。國土部門對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項目,在項目土地使用指標上給予優先安排和保證,並優先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5.其他政策支持。對於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在項目的工商登記程序、通關包括檢驗檢疫邊檢等程序上提供便利。
(七)強化人才支撐,提高集群自主創新能力
1.加快人才隊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人才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企業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有一大批有膽識、有才華的人才,這既包括管理團隊,又包括技術研發團隊,還包括營銷團隊,同時要有一支熟練的技師技工隊伍。根據產業集群發展的規劃和目標,充分利用我區的教育資源,培養適應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所需要的管理、科研、財經、技工等各類人員,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創造條件。
2.建設優勢產業集群人才小高地。通過建設優勢產業集群人才小高地,加快產業集群集聚區人才引進、培育和開發利用工作力度,創新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的市場機制,創造人盡其才和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環境。要大力加強基礎性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工作,為優勢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3.加快產學研相結合,鼓勵企業與院校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和進行技術、產品創新。加強政府引導,緊緊依靠區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科技成果和科研設備,共同攻關,加強企業創新和攻關能力,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力度,為產業集群內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提升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4.促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集群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培育和發展技術研發中心,扶持集群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產業化,提升產業集群整體創新能力。加強對企業具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的支持,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支持和鼓勵企業創建國際、國家以及自治區級知名產品品牌。
5.設立產業集群技術交流平台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和鼓勵龍頭企業牽頭,建立集群內企業聯合建設集群技術交流平台,避免各自為戰的浪費與集群內的同業內耗,形成良好健康的集群創新環境。企業問通過技術交流平台合作開發的關鍵性生產技術,經自治區科技部門鑒定後,可享受自治區級獎勵政策。
(八)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優勢產業集群
1.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立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產業政策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降低物質消耗水平和污染排放,實現資源利用的再循環,從而實現資源合理高效利用。支持和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降低經濟發展帶給環境的危害。
2.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科技攻關力度,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將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支持和引導財政、信貸資金投向節能減排、技術進步等有利於增長方式轉變的領域,大力實施一批節能減排工程。
3.促進產業集群內三廢的綜合利用。把安全生產、文明生產和環境保護作為集群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堅持「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依靠科技進步,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實現產業集群內「三廢」綜合利用,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和最少的廢物排放,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九)改善軟硬環境,降低創業門檻
1.構築服務體系。2.拓寬信息通道。3.降低創業門檻。 4.轉變作風加強行政效能建設。
註:因為容量有限,最後一部分有刪減。希望對君有幫助!!!另外,廣西政府網站上還可以查到最原始的資料。

❻ 簡述柳州發展汽車工業的優勢條件

廣西柳州汽車城具備三大優勢 當前,全國很多城市都在搶上汽車項目或加快汽車基地建設,廣西上馬汽車城建設,既面臨挑戰,也由於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產業結構,蘊藏著巨大的機遇。 據了解,建設廣西柳州汽車城,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出於三點原因:一是國內新車市場潛力巨大,私人汽車消費在未來較長的時間里將持續高速增長;其次,東盟是發展較快的汽車新興市場,尤其是廣西的微型汽車和微型轎車市場空間非常廣闊,廣西可以藉助獨特的區位優勢開拓東盟汽車市場;第三,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汽車工業提出了新的需求。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因素將為廣西加快汽車工業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 廣西柳州汽車城具備三大優勢: 一是產業基礎優勢。廣西汽車工業具備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目前已形成了載貨車、客車、轎車、車用內燃機、汽車零部件工業等較為完整的產業格局;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配件製造企業已超過400家;已擁有五菱、雪佛蘭、乘龍、霸龍、風行、景逸、大宇客車等在國內較有影響力的汽車品牌和「玉柴機器」內燃機品牌,技術開發平台和實驗室也粗具規模。有關專家指出,廣西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正當其時。 二是區位優勢。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作為中國與東盟合作橋頭堡的廣西,與東盟國家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是廣西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東盟連續10年保持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2010年廣西與東盟貿易總額超過65億美元。 柳州汽車企業與東盟國家的聯系也日益緊密,如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針對越南市場的需求特點,在大量出口東風霸龍重卡、東風乘龍卡車等優質拳頭產品的同時,積極完善服務網路和提升服務水平。目前,這家公司的營銷、配件、服務網路基本已覆蓋越南全境,在越南全境實現了「24小時配件、服務人員到位,48小時完成維修」的要求。 三是政策優勢。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如火如荼建設之時,2010年初出台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廣西要按照「兩區一帶」協調區域發展,地處西江經濟帶的柳州市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廣西柳州汽車城所在的柳州高新區於2010年成功升格國家級高新區,優惠政策將更多;廣西對發展汽車產業支持力度大,這些因素都將對廣西柳州汽車城的建設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❼ 柳州市陽和工業新區的經濟發展

目前園區正扎實推進 「柳州城市門戶園區」、「汽車循環產業城」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三大目標,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連續四年保持翻番增長,2008 年,園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 101億元,跨入廣西開發區三甲之列。
陽和工業新區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城市的東大門,交通條件良好,區內三門江森林公園青蔥翠綠, 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新區與城市建成區僅一江之隔,能十分便利地接受城市基礎設施的輻射,容易凝聚人氣、商氣。新區范圍內地勢平坦,地質狀況良好,十分適宜於開發建設,為將工業新區打造成為建成以特色工業和優勢工業為牽引,集產業發展、商貿、居住和休閑為一體,功能區劃明顯,產業布局合理,生態自然協調的區域性製造業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和自然環境條件。
新區位於柳州市東部,西鄰柳江,東至雒容鎮,北至洛埠鎮,南至陽和,規劃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首期開發面積8.6平方公里。新區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優越,公路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且為桂柳、南柳高速公路的交接點,即將建設的陽和港口可人直通港澳、梧州、廣州等地,距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柳州火車站僅8公里,從新區到柳州白蓮機場也不到10公里。
新區依託柳州的產業優勢,重點發展汽車及為汽車配套的零部件製造業;工程機械和通用機械為主的機械製造業;重大裝備製造業;機電一體化和環保設備製造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現代生物醫葯產業及其他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產業。同時,注意發展為工業配套的金融、貿易等服務型企業。
新區自2003年7月開工建設以來,已投入20多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園區內的陽和大道、古亭大道、陽和立交、陽和南路以及各路網的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通信等配套設施都已建成投入使用,是廣西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最多、建設最好的一個園區。截至2009年底止,新區已引進簽約入園企業80個,合同投資額達80億元,已投產企業56家。2009年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50億元,同比增長48%,跨入廣西優秀園區前三甲。
2009年以來,陽和工業新區緊緊圍繞柳州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二次創業」,推進「經濟升級,城市轉型」新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結合新區的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打造、盡快實現「柳州城市門戶園區」、「中國—東盟汽車循環產業城」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宏偉目標。
自2003年建區以來,陽和工業新區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6億元,25項重點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全面竣工:初步建成了陽和、三門江和靜蘭3座大橋、陽和、古亭2條主幹道及靜蘭立交、陽和支路網等20多項路網以及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通信等市政配套設施;相繼建設一二期標准廠房、陽和中學、陽和污水處理工程等社會配套設施。以上市政道路及配套項目的建設,有效的補充和完善了柳州市外環交通狀況及園區的投資環境。

❽ 柳州為什麼能發展成為廣西的工業城市

柳州,簡稱「柳」,別稱壺城、龍城,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地級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重要中心城市,廣西副中心城市,總面積1859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5個區、3個縣、代管2個自治縣,2020年,柳州市實現生產總值為3176.9億元。

柳州地處廣西中部偏東北,是溝通西南與中南、華東、華南地區的重要鐵路樞紐,素有「桂中商埠」之稱,是與東盟雙嚮往來產品加工貿易基地和物流中轉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樞紐城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門戶的重要節點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西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和核心城市,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是面向東部、南部沿海和東南亞的區域性製造業城市,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四大汽車集團整車生產基地的城市。
應答時間:2021-10-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閱讀全文

與柳州如何壯大工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a4橫拉桿怎麼調 瀏覽:946
寶馬x5怎麼看機油泵濾網 瀏覽:577
福州閩侯共享汽車在哪裡租 瀏覽:493
賓士斯賓特胎壓打多少 瀏覽:292
戶口轉香港後汽車如何報廢 瀏覽:775
賓士車c260sd卡在哪裡買 瀏覽:359
青島到紅島河套工業區怎麼走 瀏覽:821
我國的最大工業基地在哪裡 瀏覽:120
寶馬4s店電瓶質保多久 瀏覽:856
長春汽車廠哪裡可以游泳 瀏覽:426
賓士與寶馬30幾萬哪個值得買 瀏覽:597
奧迪s4定製要等多久 瀏覽:307
如何通過汽車胎壓看前輪 瀏覽:259
奧迪a4l什麼時候恢復生產 瀏覽:509
汽車過戶在哪裡查詢進度 瀏覽:532
寶馬3系和x1買哪個好 瀏覽:690
寶馬m5貸款多少錢 瀏覽:588
博越和寶馬哪個好 瀏覽:317
奧迪儀表盤怎麼設置顯示胎壓 瀏覽:620
5字頭寶馬是什麼意思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