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資訊 > 飛行汽車為什麼在水面試航

飛行汽車為什麼在水面試航

發布時間:2022-05-08 21:52:09

Ⅰ 汽車與飛機 的出事率 誰大

如果你開汽車和開飛機一樣小心,出事的概率只會更低。

啟動前做全面的狀態檢查,發動機,輪胎,車門,電瓶,機油,剎車等等。

駕駛員駕駛前要先睡至少4個小時,每天和每個月有嚴格的駕駛時間限制。

運行中周圍500英尺不能有其他汽車(相對來說可以降低警戒范圍),前方可視范圍內沒有其他汽車。

時刻開著雷達,前方數公里內有任何異物立即繞開或者讓路。

機器自動化駕駛,想闖紅燈,先關了自動駕駛再說。(關自動駕駛扣6分,除非特殊情況)

有動力冗餘和剎車冗餘,每個停車位和道牙子都有停車泡沫,在剎車失靈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汽車停不下來。

這樣子來說,基本上汽車將會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可是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大多數人一年都不願意車檢一次,即便有關部門不收錢,可能都不會去。

各種超車趕時間闖紅燈壓線,嚴重堵車時也要插隊。

各種疲勞駕駛酒駕毒駕。撞了人還逃逸。不要說雷達,肉眼可見的大活人都能直接裝上去撞飛。

有停車泡沫也沒用,就是不停車位要停路邊,為了省幾塊錢。

以上,為什麼汽車不如飛機安全呢?因為大部分汽車司機不開飛機。

中國民航大學空管學院學生前來答題。首先給出肯定答案,飛機出事故的概率是絕對低於汽車的。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由於飛機本身的製造有著嚴格的管理。對工藝有標準的高的要求,對零件有著嚴格具體的規定使用小時數。製造出來之後還要經過嚴格的試航認證。君不見,我國的ARJ造出來之後就為了通過試航認證,經過了多少小時數的測試,花費了多大的心神,汽車廠商有哪個這么玩兒的嗎?

二是飛機交付航空公司投入日常運行之後,有著嚴格的規定。a檢,b檢,c檢,時間間隔有著標准化的規定,零件使用和更換也有規定流程。啥?你航空公司敢偷工減料不遵守?那你就等著局方搞死你吧。開汽車有這么玩兒的嗎?

三是平時的運行中,各種輔助設備的幫助。一二次雷達,vor,ndb,gps,ils,tcas等等一系列的東西,我這里就不背民航概論了,總之就是很多很全。並且設備總是講究一主二備三應急,絕對不會一個東西壞掉就over。另外,開車的時候反正我自己是基本憑感覺不看儀表盤的,也就看看後視鏡,但是開飛機誰敢這么玩兒?兩個駕駛員,一個負責操控,一個負責監控和atc,無線電要復頌,做重要操作還要另一個人confirm。開汽車有這么玩兒的嗎?

四是飛機每開一次就要簽派做飛行計劃,飛哪兒,怎麼飛,計劃油量,飛機有無故障,天氣如何,備降機場在哪兒等等也是一系列的東西要搞,你開汽車出門會打個報告嗎。

五是飛行從起飛到降落,全程都有管制員進行管制,前後左右上下的距離必須拉開多少多少,飛行必須經過哪些航路點,飛行過程中遇到惡劣天氣必須向管制員請求爬升或繞飛,並不能像一般人們想像中那樣想怎麼飛就怎麼飛。開汽車有這么玩兒的嗎。

Ⅱ 官方回應男子未申請航線開直升機,開直升機需要哪些條件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安徽,網路爆料,這名男子並沒有申請航線,就開直升機回家赴宴。並且這一名開飛機的人員說,如果不堵機的話,大概幾分鍾就可以回家吃飯了。他之所以選擇開飛機回家,主要是因為開車覺得挺麻煩的需要繞路,而且路程大概在20多公里,還要跨過一條河流。對於這名開飛機的人員,他不想跨過河流,想從天上飛也就幾公里。

第三,必須要向空管部門申請飛行計劃以及相應的飛行空域,得到批准以後才可以起飛。對於這位開低空飛行器的張先生來說,他說不需要相關部門的批准,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因為根據我國《通用航空飛行管治條例》當中有明確規定,不管是私人飛機以及相應的航空器上天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要有適航許可證,第二要取得飛行駕照,第三要得到空管部門的一個批准,才可以開直升機起飛的。

Ⅲ 還有別的玩也能玩出名堂的例子嗎待回復!

1、瓦特發明蒸氣機

瓦特發明蒸氣機,是因為灶上的一壺開水在沸騰時壺蓋啪啪作響,不停的往上跳,而得到的啟發,因為他們在玩中發現問題,然後不斷的解決問題,才玩出了名堂。

2、列文虎克玩鏡片玩出了顯微鏡

列文虎克是荷蘭人。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窮苦的家庭里,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因無錢治病,早早地去世了。在童年時代,他為了維持生活,便到處流浪奔波。在16歲那年,他到一家雜貨店裡當學徒,一天干12小時的活,天天累得疲憊不堪。可是,他很有志氣,決不肯向苦難的命運低頭。他想盡辦法學習知識,學習本領。每到晚上,就在昏暗的燈光下,翻開從別人那裡借來的書,刻苦認真地自學。

這家雜貨店的近鄰,是一家眼鏡店。列文虎克常常看到眼鏡店的人磨鏡片,他漸漸對鏡片發生了興趣。他一有時間就到眼鏡店裡觀察磨製鏡片,有時也試著磨一磨,這樣就慢慢地掌握了磨鏡片的技術。同時他也了解了什麼樣的鏡片可以使人看的東西變大,什麼樣的鏡片可以使人看遠處的東西時看得真切。

過了五六年的時間,列文虎克所在的雜貨店倒閉了。列文虎克失業了,重又過上流浪生活。後來他找到了一份給市政府看大門的工作,生活才算穩定下來。他又有條件學習了。一方面刻苦自學文化知識,一方面精心細致地磨製鏡片。

這時他產生了一個願望,就是要製造一個能夠放大物品的儀器,來觀察肉眼看不到的小東西。要創制這種儀器,當然是很不容易的。他用自己的雙手,像「鐵杵磨針」那樣一點一點地磨著。失敗了重新再磨,不知失敗過多少次,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不知手上磨起過多少血泡,不知受過多少人多少次的譏笑,但是到最後終於取得成功,一塊質量完全合格的高精度鏡片勝利地完成了。

鏡片的製作成功,使列文虎克完成了他所設想的儀器的最基本的工作。他懷著喜悅的心情,又把這高精度鏡片裝在了一塊金屬板上,還安上了調節鏡片的螺旋桿。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就這樣誕生了。

由於這種儀器的極大成功,列文虎克成了顯微鏡發展史上最傑出的人物。他之所以成功是由於他在磨製鏡片方面有精湛的技術(他磨的鏡片能放大300倍),還有他在創制顯微鏡時的那種堅忍不拔的執著精神。列文虎克顯微鏡的問世,為微生物學的研究打開了大門,開辟了人類征服傳染病的新紀元。

3、美國萊特兄發明飛機的故事

美國的萊特兄弟從小就喜歡畫圖和搞設計,還自己動手做過一些玩具。有一年,爸爸送給兄弟倆一個能在空中飛的玩具作為聖誕禮物。兩兄弟看見可以飛的玩具興奮極了,他們想,如果人也能飛上天那就好了。從此,這個夢想就在他們心裡紮根了。

萊特兄弟長大後,開了一家自行車修理店,但他們並沒有停止對飛行器的研究。有一天,他們看到德國滑翔機專家李林達爾因滑翔機失事而身亡的消息,這對他們觸動很大,萊特兄弟決心研製出能安全地把人帶到空中的飛行器。

萊特兄弟一邊幹活一邊研究,一有空閑,他們就觀察鳥兒飛翔的樣子。他們結合前人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架滑翔機。萊特兄弟帶著滑翔機來到一處空曠的高地,准備試飛。滑翔機飛了大約一米高,很快就降落了。

雖然試飛失敗了,但兄弟二人並沒有氣餒。他們總結失敗的原因,覺得滑翔機飛不高也許是動力裝置出了問題。於是,他們試著把汽車的發動機裝在滑翔機上。這一次,雖然滑翔機飛得稍遠了一些,但由於發動機太重,所以很快還是掉了下來。

兄弟二人不斷對螺旋槳、發動機進行改進。一位設計發動機的工程師幫他們設計了一台馬力大且重量輕的發動機,解決了飛行動力的難題。1903年,弟弟駕駛著名為「飛行號」的飛機進行試飛,飛機在空中飛行12秒後安全落地。

萊特兄弟激動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雖然只有短短的12秒,但卻標志著人類的飛行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萊特兄弟繼續研究,他們想造出飛得更高、更遠,而且還能載更多人的飛機。1908年,他們試飛了最新研製的飛機,這一次飛機總共飛行了2小時20分鍾。

萊特兄弟終於實現了人類飛上藍天的夢想。今天,飛機已經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在萊特兄弟之前,也有很多人夢想飛上藍天,但為什麼他們沒有成功呢?可見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需要不斷地去實踐才行。

4、漢斯·利伯玩鏡片發明望遠鏡的故事

望遠鏡是一種利用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儀器。1608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利伯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

有一次,兩個小孩在漢斯·利伯的商店門前玩弄幾片透鏡,他們通過前後兩塊透鏡看遠處教堂上的風標,兩人興高采烈。漢斯·利伯拿起兩片透鏡一看,遠處的風標放大了許多。

他跑回商店,把兩塊透鏡裝在一個圓筒里,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瞭望遠鏡。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製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遠鏡。伽里略用自製的望遠鏡第一次發現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蓋著山脈並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後又發現了太陽的黑子運動,並作出了太陽在轉動的結論。

5、富爾頓與輪船

美國發明家富爾頓,於1807年發明了新型水上運輸工具——輪船,它迎來了人類水上航行的機械化時代。富爾頓生於美國的一個農場工人家庭。少年時代,他酷愛繪畫,善於幻想。在他剛剛進入青年時期,就成了一位很有名氣的肖像畫家。

富爾頓的愛好不僅在繪畫上。他對搞科學發明興趣更高;他在少年時代,就曾幻想製造一種不用人力和風力,便能自動在水上行駛的船隻。漸漸地,他完全地陷入了這一幻想之中。

有一天,他劃著船在海上遊玩。劃累了,就坐在船舷上休息一會兒,在不知不覺中,他感覺到船兒游動起來。沒有劃槳,風平浪靜,船兒為什麼會游動呢?富爾頓驀然看到自己伸在水中的雙腳,由於他腳伸入海水之中不停地戲耍,起到了槳的作用,推動了船兒漂轉。

富爾頓高興極了,他幻想一定要造出一隻大船,船隻由大輪子做槳推動行駛,所以富爾頓叫他的船為「輪船」。他又從這件事中受到啟發:若用蒸汽機帶動這個大輪子,不就可以驅動船隻向前航行了嗎?

富爾頓高興極了,他幻想一定要造出一隻大船,船隻由大輪子做槳推動行駛,所以富爾頓叫他的船為「輪船」。他又從這件事中受到啟發:若用蒸汽機帶動這個大輪子,不就可以驅動船隻向前航行了嗎?

1802年,富爾頓又來到倫敦學習繪畫,但他仍把許多精力放在鑽研科學技術上。使他走運的是,他結識了蒸汽機的發明人瓦特。

1803年,富爾頓回到巴黎,在塞納河上又建成了一艘船。可就在他准備試航的前一天,狂風將船打成兩截,沉入了河底。富爾頓傷心極了,流下了眼淚。

1807年,富爾頓回到祖國美國,他又造起一艘名為「克萊蒙特」號的輪船。人們把這個龐然大物看作是個怪物,把富爾頓看作是個瘋子。富爾頓把各種奚落嘲諷丟在腦後。1807年的8月17日,「克萊蒙特」號正式下水試航。

如潮水般的人群目睹著這個怪物。它長達40。5米,兩側各有一個大水車式的輪子,上面立著一個直冒黑煙和火星的大煙囪。。。富爾頓一聲令下,船體徐徐離開船座向水中滑去,由富爾頓設計、瓦特親手製造的發動機轟鳴起來,兩側的輪子轉動起來拍打著河水,「克萊蒙特」號的遠航開始了。

富爾頓這次試航的成功,使人們深深認識輪船的威力。正式揭開了航運史上輪船時代的的序幕。盡管在富爾頓之前製造輪船的人,算起來不下10人,但世界卻公認輪船的發明人是富爾頓。

Ⅳ 古今中外玩出了名堂的故事

1、達爾文從小就喜歡昆蟲,經常在田野里逮小動物玩,逮小蟲子。並經常在路上爬著,觀察小動物的習性。由於對動物的熱愛和研究,他創立了進化論,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震動了當時學術界。書中用大量資料證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並不是上帝創造的。成為人類文化史上留有盛名的進化論奠基人。

2、貝爾與電話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3、荷蘭的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門,並定時到鍾樓去敲鍾。這份工作相當清閑,他待著沒事,就一邊看門,一邊磨起了鏡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來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

他用顯微鏡觀察水,看見水裡有許多小生命擠來擠去;觀察牙齒,看見裡面有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小東西。他發現,除了我們平時看到的世界,還有另一個平時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個「小人國」。「小人國」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發現了微生物,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英國皇家學會知道了他的發現,聘請他為皇家學會會員。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並從「玩具」里觀看新世界裡的「居民」。

4、在瓦特的故鄉--格林諾克的小鎮於上,家家戶戶都是生火燒水做飯。對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有誰留過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一天他在廚房裡看祖母做飯,灶上坐著一壺開水,開水在沸騰。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瓦特觀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就問祖母說是什麼使壺蓋跳動呢"

祖母回答說:「水開了,就這樣。」瓦特沒有滿足,又追問:「為什麼水開了壺蓋就跳動?是什麼東西推動它嗎?」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沒有功夫答對他,便不耐煩地說:"不知道。小孩子刨根問底地問這些有什麼意思呢。瓦特在他祖母那裡不但沒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評,心裡很不舒服,可他並不灰心。

連續幾天,每當做飯時,他就蹲在火爐旁邊細心地觀察著。起初,壺蓋很安穩,隔了一會兒,水要開了,發出嘩嘩的響聲。摹地,壺里的水蒸汽冒出來,推動壺蓋跳動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壺蓋也不停地跳動著,好象里邊藏著個魔術師,在變戲法似的。

瓦特高興了,幾乎叫出聲來,他把壺蓋揭開蓋上,蓋上又揭開,反復驗證。他還把杯子、調羹遮在水蒸汽噴出的地方。瓦特終於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這水蒸汽的力量還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興高采烈,歡喜若狂的時候,祖母又開腔了:「你這孩子,不知好歹,水壺有什麼好玩的,快給我走開!」她漫不經心地說。

他的祖母過於急躁和主觀了,這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話,險些挫傷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年邁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對瓦特有多麼大的啟示!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的物理現象,不正是瓦特發明蒸汽機的認識源泉嗎?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機改成為發動力較大的單動式發動機。後來又經過多次研究,於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機的試制工作。機器上有了聯動裝置,把單式改為旋轉運動,完善的蒸汽機發明成功了!

5、美國發明家富爾頓,於1807年發明了新型水上運輸工具——輪船,它迎來了人類水上航行的機械化時代。

富爾頓生於美國的一個農場工人家庭。少年時代,他酷愛繪畫,善於幻想。在他剛剛進入青年時期,就成了一位很有名氣的肖像畫家。富爾頓的愛好不僅在繪畫上。他對搞科學發明興趣更高;他在少年時代,就曾幻想製造一種不用人力和風力,便能自動在水上行駛的船隻。漸漸地,他完全地陷入了這一幻想之中。

有一天,他劃著船在海上遊玩。劃累了,就坐在船舷上休息一會兒,在不知不覺中,他感覺到船兒游動起來。沒有劃槳,風平浪靜,船兒為什麼會游動呢?富爾頓驀然看到自己伸在水中的雙腳,由於他腳伸入海水之中不停地戲耍,起到了槳的作用,推動了船兒漂轉。

富爾頓高興極了,他幻想一定要造出一隻大船,船隻由大輪子做槳推動行駛,所以富爾頓叫他的船為「輪船」。他又從這件事中受到啟發:若用蒸汽機帶動這個大輪子,不就可以驅動船隻向前航行了嗎?

1802年,富爾頓又來到倫敦學習繪畫,但他仍把許多精力放在鑽研科學技術上。使他走運的是,他結識了蒸汽機的發明人瓦特。1803年,富爾頓回到巴黎,在塞納河上又建成了一艘船。可就在他准備試航的前一天,狂風將船打成兩截,沉入了河底。富爾頓傷心極了,流下了眼淚。

1807年,富爾頓回到祖國美國,他又造起一艘名為「克萊蒙特」號的輪船。人們把這個龐然大物看作是個怪物,把富爾頓看作是個瘋子。富爾頓把各種奚落嘲諷丟在腦後。

1807年的8月17日,「克萊蒙特」號正式下水試航。如潮水般的人群目睹著這個怪物。它長達40.5米,兩側各有一個大水車式的輪子,上面立著一個直冒黑煙和火星的大煙囪·····

富爾頓一聲令下,船體徐徐離開船座向水中滑去,由富爾頓設計、瓦特親手製造的發動機轟鳴起來,兩側的輪子轉動起來拍打著河水,「克萊蒙特」號的遠航開始了。

Ⅳ 人類會不會發明出會飛的汽車

人類已經發明出了會飛的汽車,請看:

美國一家名叫「脫離地球」的公司就生產出「會飛汽車」。這款車的車身和一般汽車相似,但是車門的部分多了兩個可折疊的翅膀。在陸地行駛的時候,翅膀折疊,如果想飛行的時候,翅膀就會張開。汽車如同變形金剛一樣,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成一架小型飛機。 2009年3月,這款「會飛汽車」圓滿地完成了首次試航。不過由於主管部門一直對該車的屬性存疑,無法界定它到底是汽車還是飛機,兩年來始終無法為這款兩棲交通工具頒發上路許可。 7月6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終於認可了「會飛汽車」的身份,允許它使用「輕型運動飛機」的許可證上路。與此同時,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已經批准該車上路。 據報道,當「會飛汽車」在陸地行駛的時候,最高時速能達到150公里左右,飛行時速接近200公里。 無論在陸地還是空中,都由一個100馬力的四沖程發動機來提供動力。每加滿一次油,最多可飛行大約
800公里,可以在760多米的跑道上滑行起飛或者著陸。

Ⅵ 為什麼是飛行汽車

差不多自汽車問世以來,人們一直夢想著能夠打造一種既能在路上賓士,又能飛上雲霄的陸空兩用車。多年來,許多夢想家們嘗試著建造這種「可在路上行駛的飛機」,但多數仍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僅有少數能付諸實踐。如果有了飛行汽車,將會告別地面的堵車,大量的雜訊污染和能源浪費也會隨即解決。以下就是一些公司設計的7款飛行汽車:

1.美國:SokolA400總部位於美國加州亨廷頓比奇市的先進飛行汽車公司(AdvancedFlyingAutomobile)設計的SokolA400。

乍看上去,俯沖而下的線條和運動型外觀,使A400倒像是一款新型跑車。打開引擎蓋之後會進一步印證這一想法,因為你可以看到雪佛蘭克爾維特發動機,它的速度可達100英里/時。不過,只需輕摁按鈕即可彈出伸縮機翼;後面的螺旋槳從車廂出現;「擾流器」變成垂直穩定翼,延伸至整個汽車;最終,兩個水平穩定翼會從後輪後面現身。

AFA的SokolA400目前尚處於設計階段,1/4成比例模型正在測試之中。先進飛行汽車公司希望今後幾年能夠設計出實際大小的模型,如果可能的話,5年之內開始投入生產。消費者估計需花費30萬~40萬美元才能將這款飛車開回家。

2.美國:AirCar另一款頗富前景的設計來自於華盛頓州溫哥華市的米爾納·莫托斯公司(MilnerMotors)設計的飛車AirCar。據米爾納的網站介紹,AirCar是一款四門四座飛車,飛行中機翼可以向機身後面折疊,此時寬度同豐田花冠汽車一般大小。它採用兩個導管風扇(安裝在汽缸上的螺旋槳,比普通螺旋槳提供更多的推力),在1000英里的飛行里程中速度達到200英里/時。為保持飛車不超過地面速度限制,一台40馬力(1馬力合0.735千瓦)發動機負責AirCar在地面行駛時使用。據米爾納·莫托斯公司的網站稱,目前正在製造AirCar產品原型。一旦設計投入生產,估計售價在45萬美元左右。

3.美國:SkyRiderXR2人們對飛車概念最主要的一個擔心是,這些飛行速度快、占據相同空域的飛行物體會引發安全問題。MacroInstries公司在研發4座、垂直起降飛車SkyRiderXR2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為融入美宇航局開發的「空中高速公路」電腦導航系統,MacroInstries公司專門製造了這款飛車。新系統與當前使用的逐項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存在類似之處,還可以監督空中交通,確定最佳高度和路線以避免同其他飛行器發生碰撞。

SkyRiderXR2還會更好地利用這套系統,使用戶可以簡單編寫目的地和飛行程序,沿途還可根據空中交通和天氣的實際狀況作出改變。SkyRiderXR2目前尚處於設計階段,同時積極尋找投資者以籌集資金。一旦可以開始投入生產,估計成本最初在50萬~100萬美元,而倘若市場供不應求需要進行批量生產,則成本有望降至5萬美元。

4.美國:SkyBike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SamsonMotorworks公司正在開發SkyBike,一款配有壓縮機翼(telescopingwing)的兩座「多模式車」(MMV),從側面看上去就像鯊魚的身體。

SkyBike飛車採用無鉛汽油,飛行速度可達220英里/時;而在高速公路上速度為55英里/時。SamsonMotorworks公司還在研製混合動力版本,有望使這款在地面和空中行走的飛車效率更高。

5.荷蘭:PAL?VOne另一款三輪飛車則是PAL?VEurope公司的大手筆,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能:PAL?VOne外觀看上去像汽車,能像摩托車一樣在地面騎行,但同時又能像旋翼飛機一樣在空中飛行。轉子葉片不用時可在車頂折疊起來,而安裝在車身後面的螺旋槳隱藏於機尾,可以從後面滑出或滑入。

PAL?VOne的飛行距離可達500英里,速度為125英里/時,與其他多款飛車不同,它的飛行高度只有4000英尺,這一高度足以令其擺脫地面交通堵塞的煩惱,但又同正常飛機有所區別。

上述兩款飛行摩托仍在研發之中,SkyBike於2009年晚些時候投入生產,而PAL?VOne則有望最早在2011年問世。

6.英國:jetSkyCar根據設計,jetSkyCar其實是一款越野車,可以像飛機一樣飛躍山川和溪流等障礙物。它使用一個安裝在車身後的大型螺旋槳去獲得升力,採用生物燃料和滑翔機翼,滑翔機翼從車頂延伸出來。通過這種完美組合,jetSkyCar能以近70英里/時的速度飛行185英里左右,巡航高度一般在2000~3000英尺,最高可達1.5萬英尺。

jetSkyCar並不是停留在繪圖板上的設計。從2009年1月14日開始,一個探險小組駕駛摩托車、四輪驅動汽車和jetSkyCar,成功穿越英國、法國、西班牙、摩洛哥和撒哈拉大沙漠。這次旅行不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SkyCar還創造了一項紀錄——穿越直布羅陀海峽的第一輛生物燃料飛車。如果你夢想有一天擁有自己的航空勘察工具,那麼SkyCar無疑是理想候選者。SkyCar不久會上市銷售,售價大概在10萬美元。

7.美國:Transition如果你打算在高層建築物林立的城市中航行,美國馬薩諸塞州沃伯恩Terrafugia公司開發的Transition應該是你絕佳的選擇。Transition由一批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深造過的工程師設計,是一種適於在路面行駛的飛行器,最大看點在於它的機翼,可在30秒鍾內折疊起來。在道路上行駛時,Transition機翼可以折疊緊貼於機身,這樣,你可以將其開進只能裝下一輛車的標准車庫。

據悉,Transition的飛行距離可達460英里,最高時速115英里。在路面行駛可以變換成汽車模式。最令人稱道的是,Transition使用標准無鉛汽油,在路面行駛時速度達到30英里/時。2009年3月5日,Transition成功完成首次試飛,接下來還將進行更為廣泛的飛行測試。

Ⅶ 地效飛行器能幹啥

其次是安全性高。地效飛行器在距離水面1~6米的高度低空飛行,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隨時在水面降落。在軍事上它可以利用對方探測雷達的盲區,對方很難發現,躲避對方艦載和防空火力的攻擊。
再者,地效飛行器具有較好的抗浪性,小型機可抗浪1米左右,中型機可抗3米左右的浪,大型機對5米的浪也無需過慮。在陸地上,它可以輕易飛越沙漠、沼澤、雪地,必要時還可飛到幾十米乃至上千米的高度。
最後,地效飛行器設計與製造費用均比飛機低,售價約為同級飛機的50%~60%,比購買一架飛機或一艘軍艦的效費比高得多。另外,地效飛行器利用襟翼,能自如地倒退、懸停,以及垂直起降,在軍事上運用地效飛行器進行登陸、機降和反潛作戰,都將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軍事功用一、機動性能好,直接突擊上陸。地效飛機良好的機動性能體現在它的通用性和兩棲性。地效飛機速度比一般艦船高10-15倍,比大多數高速艦艇也快3-5倍。因其在巡航飛行階段不與水面直接接觸,從而大大減少了航行時的阻力,提高了機動性能。它能根據需要靈活調節飛行高度、速度,順利越過專為登陸艇、氣墊船設置的垂直障礙,而且還不受海區、海岸和復雜地形的限制,較好地解決一般排水型登陸艇對登陸場地條件要求高,無法直接輸送登陸兵上陸的問題;解決登陸兵需要在近岸換乘展開,徒步涉水穿越海灘,形成攻擊戰斗隊形時易造成較大傷亡的問題。登陸兵搭載地效飛機,可以在任何地點、時間和相對復雜的地形條件下,從對方火力范圍以外,超越常規登陸作戰的換乘展開地區,置水中、地面各種障礙於不顧,高速度沖向敵陣,直接突擊上陸,對敵岸發起攻擊。如俄軍"奧蘭"地效飛機巡航時速為450-550公里,能在3.2-1.5米浪高的海況下起飛和降落,運送400-850名士兵和數輛坦克。但是,如果定位於搶灘登陸,地效飛行器雖有高速優勢,正因如此,必須將滿是艦船的灘頭騰出大片水面用以降落。因此,直接突擊上陸仍有一定限制。
二、隱蔽性能好,突防能力強。地效飛機綜合了艦船和飛機兩者的優點,集高速性、隱蔽性和攻擊性於一身,既能高速掠海飛行,又能有效利用雷達盲區,神出鬼沒,使對方難覓足跡;既可在水中機動,從水中、水上發起攻擊,也可貼海飛行,實施精確打擊。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強大的突防能力遠非一般作戰艦船和飛機所能相比。由於其體積小、操作靈活、機動性能好、不易被敵發現,在登陸作戰發起之前,地效飛機可運載偵察、襲擊、特種分隊,利用不良天氣隱蔽地實施秘密機動,完成各種戰術任務。
三、載重量大,保障效率高。與普通飛機相比,地效飛機的載重量大得驚人,從而填補了海上和空中運輸器之間的空白。地效飛機一次可迅速輸送100至1000名士兵及數輛坦克,使一艘登陸艇望塵莫及。以美國正在研製的地效航空母機為例,它的大小相當於一艘驅逐艦,可載貨405噸,一次可運載400名士兵,16架直升機,幾十輛汽車和火炮。滿載巡航半徑約6350公里,最大巡航時速為470公里。由於地效飛機的特殊性能,使之具備了在沒有港口、碼頭的情況下都能自由進出,快速裝載物資的特點,而且由於其甲板寬闊,載重量大,運輸效率高,所以除能完成兩棲任務外,還可充分發揮其優長,用於各種作戰物資、人員的前輸後送,進行快速保障。搭載特種偵察分隊,利用夜暗和不良天氣秘密滲透到敵障礙區附近,對敵岸防禦部署進行偵察、破壞,為空襲作戰引導目標。
四、水中工兵,排除障礙。由於地效飛機的速度快、載重量大等特性完全適應現代登陸作戰的要求和未來運輸工具的發展趨勢。著名的波音747飛機載重量僅為其自重的20%,而地效飛機的載運量可達自重的50%。地效飛機可攜帶大量的反水雷系統和工兵分隊,既可排除水中障礙物,也可越過水雷障礙區,直接進至水際灘頭障礙區開辟通路。在水中航行時,對水的壓強小,不會受較少音響雷、水壓雷、磁雷、錨雷等爆炸性障礙物的傷害,具有超吃水、靜水快速好、水下物理場小、對水下爆炸不敏感等特點,即使水雷爆炸,由於地效飛機因其自身具有減壓和防暴作用,受損程度也會比其他排水型艦艇小得多,以便其進入復雜雷區排除水中各種障礙物。
五、巡航速度高,快速奔襲作戰。普通艦艇的航速一般在30節左右,氣墊船為40-140節,地效飛機則高達100-320節。飛行時,它完全脫離水面,航速可與直升機比美。如目前,俄軍裝備的「裏海怪物」地效飛機,裝備10台發動機,巡航高度10米,速度達400千米/小時,可搭載500名士兵進行低空飛行、水上滑行,越過沙丘、沼澤地等執行搜索潛艇、運送裝備等任務,可奔襲數千千米。
六、適航性能好,登陸作戰多面手。未來地效飛機將綜合運用各種隱形技術,降低雷達、紅外、聲、光、電磁等物理信號特徵,並應用更為先進的綜合電力超導推進系統,消除雜訊、降低紅外輻射,從而大大提高地效飛機的隱形能力、快速機動能力、突防能力;將裝備對空、對海、對地武器裝備,實施動中打擊;具有停靠、倒退、垂直起降等多種功能,配備導彈後,可實施全方位快速攻擊。由於地效飛機具有上述特點,因此在未來戰爭中,它將被廣泛用於登陸、機降、運輸補給、反艦作戰、反潛作戰、掃雷佈雷、偵察巡邏。既可在水面和陸地上起飛、降落,也可在浪高1.5米以下水面穩定疾飛,飛越一般地面交通物障,越過沙漠、沼澤、江河、雪地。既能掠海和掠江河湖面飛行,也可在水面上滑行,也能在地面、冰面或雪面上進行低空飛行。 [編輯本段]中國製造
中國地效飛行器之父是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李緒鄂。
1998年在我國地效翼艇的發展上是有歷史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的上半年,「信天翁」3型(XTW-3)12座掠海地效翼艇在廣西北海港外海域繼續進行海上試驗試航。下半年DXF100型15座地效飛行器(艇)在湖北荊門漳河水庫,由中國科技開發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時進行了水上掠航演示。12月,「天鵝」號(751型)15座動力氣墊地效翼船(艇)在上海澱山湖上海船舶工業公司舉辦的新聞發布會時也進行了水上掠航演示,同時宣布已通過系列試驗及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的驗收。更可喜的是,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組織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研製的「信天翁」4型20座鋁合金掠海地效翼艇,1998年已在求新造船廠進入總裝,預計1999年建成並開始海上試驗。這一系列成果把我國的地效翼艇開發事業向實用化、工程化、商品化推進了可喜的一步。
以上幾型艇都是12~20座客艇,艇重4~8噸,大體上屬於同一檔次的小型地效翼客艇。但是,卻採取了不同的氣動布局結構,不同的主艇體線型、主翼截面、形狀,不同的結構材料、工藝措施,不同的機槳匹配裝置,不同的下水登陸方案。對進一步針對營運水域的選優則還有待在實踐中逐步見分曉。這幾年來,依靠國內技術力量充分吸收了航空工藝技術、空氣動力技術、航空發動機技術、氣墊技術、高性能總體技術等方面的技術儲備,經過大量的、艱巨緊張的研究試驗,技術攻關,設計計算,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設計和工藝方面的技術進步成果,也積累了各種成功的經驗與挫折的教訓,形成了三支各有所長,各具特色的技術隊伍,在競爭中促進了地效翼艇技術的發展。
地效翼船在國際上和國內均沒有正式的設計建造入級規範文件。中國船級社從1990年起派上海船檢局審圖中心參加「信天翁」2型艇審圖工作開始,隨後也參加了信天翁3型、4型,751型和DXF100型艇的審圖。1995年成立地效翼船安全專題通信小組,已在1995年6月通告國際海事組織設計設備分委員會,我國專家組將參加地效翼船安全要求編寫的國際工作組。上海船檢局在我國地效翼船研究開發單位支持參與下,於1998年初出版了《地效翼船檢驗指南》,編為中國船級社GD010-98號指導性文件。盡管內容上還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問題,更沒有達到法規的完善配套與權威性,但這個文件也體現出我國地效翼船技術及相關工作的進步,填補了空白,又提高了我國在國際海事組織中的技術地位。

Ⅷ 為什麼飛行汽車不能普及

第一 ,現在的飛行汽車 ,是處在試驗階段 ,同時因為昂貴的造價 ,絕大多數的人是買不起的 。第二 ,只要是飛向天空的 ,必須有 飛行駕照 ,這個飛行 駕照是非常難考的 。第三 ,現在的各個城市 普通汽車就很擁擠 ,飛行汽車也會沒有地方降落和停車的 。第四 ,目前我國還沒有 ,私人飛行汽車 ,申請空域 及空中管制 等法律條例 條文。

Ⅸ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誰知道

一、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

1912年4月12日是個悲慘的日子——這一天,英國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在駛往北美洲的處女航行中不幸沉沒。這次沉船事件致使1 523人葬身魚腹,是人類航海史上最大的災難,震驚世界。這么多年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人們探索的焦點。
1985年,人們在紐芬蘭附近海域發現了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殘骸。緊接著,探索者們利用各種先進技術,甚至潛入冰冷黑暗的深海,企圖揭示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然而,潛入水中的人只能看到泰坦尼克號的外觀,卻無法探查由於冰山撞擊造成的「創傷」,因為輪船的裂縫已被厚厚的泥沙深深掩埋起來了。這個狀況一直到1996年才得以改變。該年8月,一支由幾個國家潛水專家、造船專家及海洋學家組成的國際考察隊深入實地進行了探測。不探則已,一探驚人。一個全新的說法打破了著名電影《泰坦尼克號》廣為人們所接受的劇情。在這部電影里,這艘近275米的豪華客輪,被迎面漂來的冰山撞開了約92米長的裂縫後,船艙進水,很快沉沒在紐芬蘭附近海域。然而這次探測的結果表明,泰坦尼克號並不是被迎面漂來的大冰山撞開一個大裂口而沉沒的。他們的聲波探測儀找到了船的「傷口」。「傷口」並不是92米那麼長,而是有6處小「傷口」,總的損壞面積僅有3.7米—4米。研究人員為了增強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利用那些數據在計算機上模擬了災難發生的過程,結論是肯定的:當時進水的6個艙室並不是平均進水的,有的進水量大,有的進水量小,這說明撞開的洞口有大有小。其實,在當時該船的設計師愛德華·威爾丁已經提出了這個情況,可是這個非常重要的證言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因為當時的人們很難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一艘如此精良的巨輪只撞了6個小洞就沉沒了!
該船的「受傷」與船體鋼板也有很大關系。1992年,俄羅斯科學家約瑟夫麥克尼斯博士在文章中寫道:「敲擊聲很脆的船體鋼板,或許使人感到它可以在撞擊下被分解成一塊塊,——實際上是從船的側面被打開的口子。」美國科學家對船體鋼板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上面的看法,當時的鋼板有許多降低鋼板硬度的硫磺夾雜物,這是船體鋼板非常脆的原因。因此,專家們普遍認為,冰山撞擊可能並不是致命原因;冰山撞擊來得太突然,加上輪船的速度稍快,再加上鋼板較脆,是這一悲劇發生的真正原因。
一切聽上去都是那麼有理有據,然而和所有未明真相的事件一樣,泰坦尼克號之謎也遠遠未曾結束。2004年,一個聳人聽聞的言論跳到全世界公眾的面前,吸引了所有關心和不關心泰坦尼克號事件的人們的注意力:英國的羅賓·加迪諾和安德魯·牛頓在接受英國電視台采訪時,披露了泰坦尼克號沉船陰謀論——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中遇難的1 523名乘客和船員並不是死於天災,而是人禍!他們稱,在泰坦尼克號開始它的處女航的6個月前,即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在離開南安普頓出海試航時,船舷被嚴重撞毀,勉強回航並停靠到了貝爾法斯特港。不幸的是,保險公司以碰撞事件的責任方是奧林匹克號為由拒絕賠償,而奧林匹克號的修理費用異常昂貴,當時的白星輪船公司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更糟糕的是,如果6個月後泰坦尼克號不能按時起航,那麼白星輪船公司將面臨破產。於是白星輪船公司決定把已經損壞的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並安排了那場海難來騙取一筆巨額的保險金。原先白星輪船公司安排了一艘加利福尼亞號停靠在大西洋的冰山出沒區,准備在事故發生時及時救上泰坦尼克號上的所有人。導致災難成為事實的最關鍵處是,加利福尼亞號竟然搞錯了泰坦尼克號的位置和求救信號,沒有及時趕到沉船地點進行搶救。加迪諾、牛頓和其他陰謀論者都認為白星輪船公司的主人——美國超級富翁JP.摩根是這起保險詐騙陰謀的幕後策劃者。
言之鑿鑿,石破天驚。但是許多英國人對陰謀論嗤之以鼻,其中包括「英國泰坦尼克協會」的專家。「英國泰坦尼克協會」發言人斯蒂夫·里格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毫不懷疑,躺在北大西洋海底的船隻正是泰坦尼克號。」
但是,「船隻保險詐騙陰謀」論者指出一件件異常情況來證實他們的說法。第一,泰坦尼克號曾經突然改變航線,可能是為了與加利福尼亞號進行會合;第二,遭遇冰山後,有人看見大副默多克跑到高高的船橋上去,可能是為了尋找加利福尼亞號的蹤跡;第三,後來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船員船艙里竟然沒有一個雙筒望遠鏡,這意味著監望員很難及時發現冰山;第四,白星輪船公司的總裁JP.摩根本來也計劃乘坐泰坦尼克號,但在起航前兩天,他以身體不適為由取消了旅行,可是輪船沉沒後兩天,有人發現他正和法國情婦幽會,與他一起取消行程的有55人,這些取消行程的人應該都是知曉內幕者;第五,在臨時把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的過程中存在偷工減料,有人發現沉船上的一些救生艇像篩子一樣漏水;第六,也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點,從泰坦尼克號遺骸處打撈上來的3 600多件物品中,竟然沒有一樣東西上面刻著泰坦尼克的標記;第七,當時出現在大西洋上的加利福尼亞號除了工作人員和 3 000件羊毛衫和毯子外,沒有搭載一名乘客的事實讓人不解。
二、尼斯湖水怪之謎

尼斯湖水怪,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謎之一。
尼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湖長39公里,寬2.4公里。面積並不大,卻深。平均深度達200米,最深處有293米。該湖終年不凍,兩岸陡峭,樹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與北海相通。
關於水怪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公元565年,愛爾蘭傳教士聖哥倫伯和他的僕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僕人襲來,多虧教士及時相救,僕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後,十多個世紀里,有關水怪出現的消息多達一萬多宗。但當時的們對此並不想念,認為不過是古代的傳說或無稽之談。
直到1934年4月,倫敦醫生威爾遜途經尼斯湖,正好發現水怪在湖中游動。威爾遜連忙用相機拍下了水怪的照片,照片雖不十分清晰,但還是明確的顯出了水怪的特徵:長長的脖子和扁小的頭部,看上去完全不像任何一種的水生動物,而很像早七千多萬年前滅絕的巨大爬行動物棗蛇頸龍。
蛇頸龍,是生活在一億多年前到七千多萬年前的一種巨大的水生爬行動物,也是恐龍的遠親。它有一個細長的脖子、橢圓形的身體和長長的尾巴,嘴裡長著利齒,以魚類為食,是中生代海上的霸王。如果尼斯湖水怪真是蛇的話,那它無疑是極為珍貴的殘存下來的史前動物,這一發現也將在動物學上佔有重要地位。
因此這張照片刊出後,很快就引起了舉世轟動,伴隨著二十世紀的「恐龍熱」,人們開始把水怪與蛇頸龍可能仍然生存著聯系起來,對此給予極大關注。1960年4月二3日,英國航空工程師丁斯德在尼斯湖拍了五十多英尺的影片,影片雖較粗糙,但放映時仍可明顯地個黑色長頸的巨形生物游過尼斯湖。有些原來對此持否定態度的科學家,看了影片後改變了看法。皇家空軍聯合空中偵察情報中心分析了丁斯德的影片,結論是「那東西大概是生物。」
進入七十年代,科學家們開始藉助先進的儀器設備,大舉搜索水怪。1972年8月,美國波士頓應用一些利用水下攝影機和聲納儀,在尼斯湖中拍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幅顯示有一個兩米長的菱形鰭狀肢,附在附加一巨大的生物體上。同時,聲納儀也尋得了巨大物體在湖中移動的情況。
1975年6月,該院再派考察隊到尼斯湖,拍下了更多的照片。其中有兩幅特別令人感興趣:一幅顯示有一個長著長脖子的巨大身軀,還可以顯示該物體的兩個粗短的鰭狀肢。從照片上估計,該生物長6.5米,其中頭額長2.7米,確實像一隻蛇頸龍。 另一幅照片拍到了水怪的頭部,經過電腦放大,可以看到水怪頭上短短的觸角和張大的嘴。誚用結論是「尼斯湖中確有一種大型的未知水生動物。」
1972年和1975年的發現曾轟動一時,使人感到揭開水怪之謎或者說捕獲活的蛇頸龍已迫在眉睫了。此後英、美聯合組織了大型考察隊,派24艘考察船排成一字長蛇陣,在尼斯湖上拉網式地駛過,企圖將水怪一舉捕獲。但遺憾的是,除了又錄下一些聲納資料之外,一無所獲。
由於追捕水怪的失敗,持否定的觀點又流行起來。一位退休的電子工程師在英國《新科學家》雜志上撰文稱:尼斯湖水怪並不是動物,而是古代的松樹。他說,一萬多年前,尼斯湖附近長著許多松樹。冰期結束時「湖水上漲,許多松樹沉入湖底。由於水的壓力,使樹干內的樹脂排到表面,而由此產生的氣體排不出來。於是這些松樹有時就會浮上水面,但在水面上釋放出一些氣體後又會沉入水底。這在遠處的人看來,就像是水怪的頭頸和身體。」
但這種觀點無法使那些聲稱親眼目睹了水怪的人們信服。而且在七十年代後期,又有人幾次拍下了水怪的照片。
那麼,為什麼人們至今還不能捕獲水怪呢?
這要從尼斯特殊的地質構造談起。原來尼斯湖水中含有大量泥炭,這使湖水非常混 濁,水中能見底不足三、四尺。而且湖底地形復雜,到處是曲折如迷宮般的深谷溝壑。即使是體形巨大的水生動物也很容易靜靜地其間,避過電子儀器的偵察。湖中魚類繁多,水怪不必外出覓食,而該湖又與海相通,水怪出入方便,因此,想要捕獲水怪,談何容易。
但只要沒有真正找到水怪,這個謎就沒有揭開。真到現在,人們對於水怪是否存在的不休,誰也不能妄下結論。對此,英國作家齊斯特說道:「許多嫌疑犯的犯罪證據,比尼斯湖水怪存在的證據還少,也就絞死了。」這倒不失為古今對水怪之謎的一個幽默而又巧妙的評價。
三、肯尼迪之死謎團
自1865年林肯總統被人暗殺以來,美國總統不斷遭人暗算,他們頭上的權力光環幾乎成了一些「狂人」眼中的靶標。然而,肯尼迪槍擊案的背景卻顯得格外撲朔迷離。美國公眾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兇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竟在聯邦特工的眼皮底下,當著攝影記者的面被人一槍「滅口」,而開槍殺人的傑克·魯比不久之後又神秘死去。
圍繞這一案件,美國輿論提出了各種假設。有人認為,這是一起美國中情局和軍界中「鷹派」共同策劃的政變陰謀;另一些人認為暗殺行動是「黑手黨」所為。更有甚者,還有人將肯尼迪的死與瑪麗蓮·夢露的自殺攪到了一起。為了查明案件真相,美國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負責調查這一案件的始末。但是,調查委員會經過數年調查卻最後認定,槍擊肯尼迪是奧斯瓦爾德的個人行為,沒有任何更深的政治背景。
結論一經公布,輿論嘩然。一些民間機構發誓一定要把案件查個水落石出,但時至今日這一案件仍然是「公說婆也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當事人已經先後去世,而剩下的也已近垂暮之年,看來他們要把謎底帶入墳墓。
達拉斯街頭的槍聲,也許將成為美國政治史上一個永遠的謎。
事件經過:1963年11月22日上午,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夫婦抵達得克薩斯州府達拉斯市,並同乘一輛敞篷轎車前往市區。興致頗高的肯尼迪夫婦(坐後排)向路邊的歡迎人群微笑致意。對於死神的降臨,他們渾然不知。
中午1點30分,總統車隊在經過市中心一處路口時槍擊發生,總統保鏢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肯尼迪就已經一頭歪在了夫人身上,而州長康納利也身負重傷。
肯尼迪遇刺身亡的消息公布後,約翰遜立刻護送肯尼迪靈柩返回華盛頓。下午3點38分,約翰遜在回航華盛頓的「空軍一號」總統專機上宣誓接任美國總統,驚魂未定的肯尼迪夫人站在他身旁。
11月23日清晨,肯尼迪遺體從貝塞斯達海軍醫院移送白宮。11月25日,美國政府為肯尼迪舉行葬禮。
肯尼迪遇刺後數小時,達拉斯警方在一家電影院里抓獲了兇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11月24日,達拉斯夜總會老闆傑克·魯比在奧斯瓦爾德轉監過程中,當著數十名聯邦特工和警察的面,拔槍打死了奧斯瓦爾德,而魯比本人最後也死於監獄之中。
四、秦始皇兵馬俑之謎

1994年3月1日,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這是本世紀以來巨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在二號俑坑內已出土有銅矛、銅弩機、銅鏃、殘劍等,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厘米,劍身上共有八個棱面。考古學家用游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棱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發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在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跡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實上,關於鉻鹽氧化處理的方法,絕不是秦始皇時代的發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
春秋五霸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歷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歲月的流逝,使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沉睡在歷史的長卷里,忙忙碌碌的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卻意外發現了一把沾滿泥土的長劍,劍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踐自用劍」躍入人們眼簾。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立即轟動了全國,但是,更加轟動的消息卻來自對古劍的科學研究報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是: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銹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大家知道,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石中含鉻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溶點大約在4000℃。
中華文明中曾有過太多的秘密,誰能想像,本世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會出現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誰能想像,秦始皇的士兵手裡揮舞的長劍,竟然是現代科學尚未發明的傑作?問題是在發現以後,我們用什麼態度來解釋這種超常規的科技早熟現象?我們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來解釋,它應該有一個更加具體的說明。假如以上的事實是真實的話(至少鉻鹽氧化處理不是假的),那麼我們就會問:他們的技術源淵是什麼呢?
五、UFO之謎
國防情報處是美國五角大樓內部的一個秘密情報機構,它負責協調全美陸海空三軍的情報活動。國防情報處不僅僅為五角大樓,而且也為中央情報局工作。70年代末,美國的不明飛行物研究組織——「公民反對掩蓋不明飛行物真相」曾給國防情報處依照「消息自由法」遞交了查閱檔案的申請。他們希望能從國防情報處那裡得到它所擁有的有關不明飛行物事件的檔案。起初,如同其他的美國政府機構一樣,國防情報處對它與不明飛行物研究的任何關系都矢口否認。然而最後,它還是不得不公開了3份引人注目的不明飛行物檔案。
那3份被國防情報處首先公開了的秘密檔案內容,是美國典型的史苔芬·施皮伯格電影的藍本。3個檔案其中之一所涉及的,是1976年9月19日伊朗空軍發現不明飛行物的情況的匯報。
1)1976年9月19日晚上12點半左右,伊朗國家空軍總指揮部接到首都德黑蘭附近米舍蘭地區居民的4次電話。那幾位居民在電話中說,他們在當地的天空中發現了非常奇怪的飛行物。有的人說那些不明飛行物的形狀類似於鳥。有的人卻把它們描述為閃著強光的直升機。他(指伊朗國家空軍基地起草報告的人)給那些居民解釋,所謂的奇異飛行物有可能是星星。在與位於梅拉巴德的空軍機場通過電話之後,他於是決定,立刻親自去看看那些東西。
2)本月19日凌晨1點30分左右,這架F?截擊機位於德黑蘭以北大約40海里的空中。由於這個不明飛行物所閃出的光非常強烈,所以,在70海里以外,它便能被看得一清二楚。當這架飛機向這個不明飛行物靠近到20海里時,該飛機上的報話系統和監控設備突然失靈。這時,飛行員不得不返回沙羅奇基地。當飛行員剛剛把飛機的頭掉過,飛機艙內的監控設備和信號系統的功能不但一下子恢復了,而且剛才那種發動機突然熄火的危險都消失了。1點40分,第二架戰斗機升空。當這架飛機位於德黑蘭以北27海里、高度為150海里的空中時,飛機的雷達屏上開始出現了這架不明飛行物的蹤跡。
3)這一不明飛行物的體積,大約同一架波音707(加油機)的規模相等。由於這架不明飛行物發出的光線非常強烈,因此,難以對它的體積做出准確判斷。這架不明飛行物在朝地面作垂直飛行時發出藍、綠、紅、橙次第變化著的強烈光柱。由於這些光柱的波頻看上去非常高,所以它們都能被人在同一時刻觀察得到。當這兩架F?截擊機把這一不明飛行物追蹤到德黑蘭以南的空中時,它的體內突然一下子飛出另外一個光閃閃的飛行體。這個剛飛出來的飛行體大約有天空中圓月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大小。接著,這個剛剛分離出母體的小的不明飛行物以極高的速度朝兩架F?截擊機沖了過來。其中的一位飛行員企圖對它發射9-型空中截擊火箭,但是這時機艙內火箭發射的控制系統失靈,報話機也沒有信號了。就在這時,這位飛行員迅速仰身把飛機拉了一個高弧,試圖甩掉那個不明飛行物。他緊接著再作了一個俯沖。然而原先的那個不明飛行物卻跟了上來,與它在一段時間里保持著三四海里的距離。就在這位飛行員仰升俯沖企圖擺脫跟蹤時,那個從母體不明飛行物中分離出來的第二架小的不明飛行物,它一直處在該架飛機在空中劃出的弧圈之內。過了一會兒,那架小的不明飛行物朝母體飛去,並且合二為一了。
4)就在那個小的不明飛行物與母體合並沒有多久,突然從原先的母體不明飛行物的另外一邊又飛來了另一個不明飛行物,而且它垂直地朝地面飛了下去。
5)第二天天剛亮,一架直升機便載著那兩位截擊機飛行員,把他們帶到昨天夜裡那架小的不明飛行物極可能降落的所在地。在那裡,除了發現一段被懷疑有可能是那個不明飛行物著陸點的枯水河床外,他們再沒有發現其他與之有關的東西。當這一行人來到該地帶的西邊時,他們偶然得到了很有價值的情況。那裡居住著一戶人家。這個家裡的人說,他們昨天半夜時聽到了外面很大的響聲,並且伴隨著這種響聲,房子的外面還發出閃電一般的強光。於是,人們便開始對這一地帶和那兩架飛機進行測試,看它們是否有核輻射現象。以後如有結果出來,我們(這里指國防情報處)將迅速呈報。
這份檔案在它的開頭所列出的一大串美國政府和軍事機構的名單,不難使人看出,發生在伊朗的這起不明飛行物事件,曾經引起了美國政府最高領導層的高度關注。
六、鬼魂之謎
2004年5月,一群城市探險愛好者潛入英國南普利茅斯的一個廢棄海軍船塢,船艙里一個古老的燈罩,一個骯臟的床墊,一台傾倒的電視機,甚至幾塊倒塌的木質橫梁都是他們探險的成果。突然有人發現了意外收獲:他聽到船艙深處傳來女人的啜泣聲……
從「木乃伊咒語」開始
1923~1930年之間,英國有22個人的死亡讓雜志報章分外激動,他們的死因都共同指向一件事——木乃伊咒語。頭一個倒下的是卡那封勛爵(George Edward Herbert),他在1914年獲得了埃及「國王谷」的挖掘權。1922年11月,他帶著30名專家隨從在谷里的幕陵內發現了「盡是奇妙的東西」:黃金鑄造的雕像、動物以及木乃伊,這成為考古歷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但緊跟著這「奇妙」,4個月後,卡那封勛爵病倒在開羅,病因不明,有醫生說是被一隻蚊子叮了左臉引起感染。撐到4月5日,卡那封念叨著:「完了,我已經聽到召喚,我准備好了。」一命嗚呼。他死的時候還有兩件奇怪的事:開羅突然全城斷電;在勛爵的老家英格蘭,勛爵的愛狗也同時死去。
卡那封的死引起人們的猜測,據說當把勛爵發現的木乃伊打開後,裡面的屍體左臉頰上有一個創口,與卡那封被蚊子叮的部位一致。「木乃伊咒語」開始不脛而走,傳說墓陵中的碑文翻譯出來包括:「任何懷有不純之心進這墳墓的,我要像扼一隻鳥兒似的扼住他的脖子。」「誰要毀壞這銘文,他會回不了家,抱不了孩子,看不到希望。」之後進入墓陵的科學家紛紛死於怪病。1929年,勛爵的妻子也倒下,死因據稱也是左臉頰被蚊蟲叮蜇。那些年裡,「木乃伊咒語」成了一宗極大的新聞,共有22名涉足發掘工作的人非正常死亡。
「木乃伊咒語」引起恐慌之外,還刺激了一些科學家和超自然現象愛好者。與以往祭典安撫死神,足不出戶以防驚擾惡靈的做法不同,他們將「鬼」拿到檯面上研究。到上世紀60年代,英國愛丁堡大學、布魯內爾大學、利物浦大學等許多學校開設了神秘學專業,出現了所謂的「靈魂學家」。更多民間「捉鬼隊」成立,在英倫三島奔走,鬼似乎在一夜之間佔領了這個島國:倫敦漢普頓宮發現英王亨利八世的第五任老婆的鬼魂;愛丁堡南橋橋拱下居住著惡鬼一家老小;約克從大教堂到酒吧女廁都在鬧鬼,被稱為「鬼城」……
但各路正式非正式的研究之下,「鬼」的事情始終未有定論。有與沒有,分成兩大陣營,以赫特福德大學的Richard Wiseman博士為代表,堅信「鬼」不過是個心理學現象,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而另一陣營相信「鬼」存在於世上,但觀點又不相同:一說為,鬼是死者的靈魂。「靈魂存在於我們的肉體內,死亡後靈魂會進入另一度空間,但靈魂本身可能對自身狀況並不自知。」另一說法是鬼是對過去影像的記錄。證據有「二戰」遺址反復出現的傷兵,或者一個夭折的孩子出現在他常去的公園;「鬼」又被看作是「信使」,騷擾的多是親近的人,類似中國古代的「托夢」;還有一種認為「鬼」不過是強烈磁場的放射物。
而「木乃伊咒語」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被揭穿。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個作家約翰·沃恩霍特指出傳言中的紕漏,比如卡那封勛爵去世凌晨,並非全開羅停電,而只是勛爵所在的賓館停電一瞬間。所謂勛爵在英格蘭的愛狗也在同時死去,也是謠言,英格蘭與開羅還有時差呢。1999年,開羅大學的一名教授查看了「木乃伊咒語」相關人員的健康檔案,發現大多數接觸過一種麴黴菌,這種病菌能夠在墳墓中存活數千年,會致人高熱、死亡。生物學對「木乃伊咒語」的解釋,也對「鬼」研究者的打擊不少。許多科學組織將各種超自然現象研究組織斥為「充滿了愚昧的迷信」。雖然理論依據不足,卻不影響英國民間「捉鬼隊」的興致,一個名叫Ghost Club的組織成員說:「我們首先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其次才是研究者。」
七、韓國客機墜落之謎
一架從漢城飛往關島的韓國大韓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客機於當地時間1997年8月6日凌晨在關島國際機場附近墜毀,200多人遇難。
當時天降暴雨,氣候惡劣,飛機在飛臨關島國際機場約5公里處時,突然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並與地面指揮塔失去了聯系。據目擊者說,飛機帶著火團墜入機場附近的密林中,並聽到了爆炸聲。
經過17個小時的緊張工作,美國營救人員從在關島墜毀的韓 國客機殘骸中和出事地點找到約70具遇難者屍體;大韓航空公司說,機上254人中有29人生還,其中4名為乘務人員。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局派出專門調查小組前往現場調查事故原因。失事客機上的兩個「黑匣子」也已找到並被送往華盛頓進行分析。
韓國和美國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對大韓航空公司飛機失事的原因各執一詞。
韓方強調說,關島機場的導航裝置當時處於故障狀態,機場指揮塔的值班人員也不是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職員,此外當時天氣異常,最終導致飛機失事。而美方認為,導航裝置的故障不應該 影響飛機的正常降落,並質問韓方為何用已經飛行了13年的波音 747包機替換在這條航線上正常飛行的空中客車班機。而波音飛機製造公司說,它的產品只有百萬分之一點七八的事故率。
8月10日,美國聯邦調查人員說,調查發現,韓國大型客機墜毀時,關島國際機場的雷達系統的電腦軟體正出現故障,未能在飛機接近地面時及時發出警報。
一般情況下,當飛機飛行接近地面時,機場雷達系統會發出警報,地面指揮人員會及時提醒飛行員。但調查發現,由於軟體問題,雷達未發現韓國飛機接近地面的情況,因此飛行員在飛機墜毀前未接到地面指揮塔的警告。
負責調查墜機事故的美國全國運輸安全委員會官員則認為,這種雷達系統出現問題不能說是導致飛機墜毀的原因,只能說缺少一方面的預防措施。飛機墜毀可能有諸多因素。
此外,關島機場引導飛機著陸的導航系統在飛機出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已經停止使用;當飛機接近關島機場時關島正降暴雨,這些都是調查人員研究飛機事故的可能因素。

由於字數太多,原文的百分之60被刪減。請直接上網站

閱讀全文

與飛行汽車為什麼在水面試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掖三廠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211
寶馬新款5系防盜螺絲在什麼位置 瀏覽:849
工業污染人有什麼感覺 瀏覽:528
賓士e300怎麼折價 瀏覽:150
汽車哪些保養不建議去做 瀏覽:104
汽車活性碳罐多久更換 瀏覽:83
新款奧迪a6顯示屏藍屏怎麼解決 瀏覽:269
寶馬跟賓士哪個車更好 瀏覽:656
寶馬530怎麼解除鎖車喇叭 瀏覽:616
汽車超市如何引流 瀏覽:762
賓士c260油壓方向機如何匹配 瀏覽:590
奧迪a8汽油濾芯更換多少錢 瀏覽:684
賓士新款s屏幕成本多少錢 瀏覽:751
奧迪A8引擎蓋多少錢 瀏覽:902
北理和同濟工業設計哪個好 瀏覽:885
工業電動引擎怎麼用 瀏覽:409
寶馬3系馬牌跟倍耐力哪個好 瀏覽:694
哪裡找工業邊角料處理地點 瀏覽:732
進口賓士出廠運到4s店需要多久 瀏覽:886
賓士什麼車的後大燈是箭頭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