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特汽車生產流水線是怎樣形成的
福特汽車的流水線誕生及意義福特汽車的流水線
流水線的產生,使得工人們分工協作,每個人只需重復自己的那道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工人間的分工更為精細,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大幅度提高,極大促進了生產工藝過程和產品的標准化。解決了有效的使生產資料,技術,組織,和生產過程結合起來的組織問題。
⑵ 汽車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各應用了何種先進製造工藝和技術
汽車製造的四大工藝,沖壓、焊裝、塗裝、總裝
目前沖壓中除了傳統冷沖壓,現在熱沖壓是先進製造工藝和技術
焊裝是連接工藝,比如自鉚接等技術可以適用於鋁件和復合材料
塗裝的先進技術主要是在環保和防銹上做文章,與鋼材製造相結合
總裝的先進技術就是應用工業4.0的黑燈車間和定製化裝配
⑶ 汽車生產的詳細流程
然後就是測試階段了,首先要在測試場進行,等各項參數符合設計要求之後再進行道路測試,這時一般要將車輛放置在祖國的各大氣候環境中充分測試,暴露問題並改正,最終定型產品。
接下來就是生產線生產,在進行這個步驟之前一定是前面各個流程完全沒有問題才行,生產線一旦設計並投入使用,就要靠大量的資金維持運轉了。
最後一步就是銷售了,車企通過各個區域代理商全國銷售,收回成本並從中盈利。
當然,真正的最後一步應該是售後服務,將消費者的反饋集中研究,並在下一批車輛中改進,這才算是一個完美的流程。
⑷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究竟是怎樣被發明出來的
從100年前開始,汽車在第一世界的價值已超過1億美元,汽車的使用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和生活質量。那麼,誰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發明者?
讓我們回顧100年前。
1883年10月1日,1883年10月1883年10月,1886年1月29日,由汽油發動機驅動的三輪車終於獲得了專利。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卡爾·本茨(Karl Benz)發明了1886年發明的帶有汽油發動機的三輪車。
從1926年6月28日起,隨著戴姆勒和梅賽德斯-賓士合並,這個問題似乎不再引起爭議。這是當前梅賽德斯-賓士品牌的誕生。
⑸ 如何製造汽車
一般汽車廠製造部門分為5大車間,分別是沖壓、成型、焊裝、塗裝、總裝。
其中沖壓就是把鋼板沖壓成需要的各種形狀。然後運送到焊裝車間進行焊接。成型車間則生產前後保險杠、儀表台等塑膠部件並對其進行噴塗。焊接結束後的車身(又叫做白車身)進入塗裝車間進行車身噴塗。塗好的車身最後在總裝車間與發動機供應商送來的發動機、成型送來的保險杠、其他供應商送來的各種部件(座椅,排氣管,ECU,前大燈等等)進行總裝。最後就是一台車了。
一個廠家不會就由這么簡單的5個部門組成,還有很多向質量管理部,設施管理部,生產管理部,工廠規劃部等等都屬於生產部門。但是這樣是維持不了生產的,一間完整的汽車公司,還會有技術部,銷售部,綜合管理部,財務部,采購部等等職能部門的存在。
至於一個人要單獨做一輛車是有一定難度的,即使做出來也是上不了牌的。
因為每個車型在生產銷售之前就要通過國家的型式核准。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國家批准才能生產銷售。否則是不能上牌的。在申報國家的型式核准要進行很多很多的試驗,才有足夠的材料去進行申報,這些試驗包括排放的、耐久的(國3/4要求8萬km的路試)、整車性能的(包括發動機、燈光、儀表、喇叭等等)、安全防盜的(包括碰撞、防盜裝置等等)。進行這些實驗用的車我們叫認證車,由於是在國家批准生產之前製造的車,因此做完試驗就捐贈給學校或者報廢了,不過也有車廠用來做廠內用車,或者換銘牌然後賣給內部員工。說遠了,試驗做完並所有試驗結果滿足規定後還要申報國家工信部,認監委,環保部。(多頭管理啊……)
最後才能生產,銷售,上牌……因此你要生產的汽車必須滿足N多試驗的要求,不然不可能上牌。
因此,我認為一個人能造出滿足目前所有法規要求的車,確實那個不是人,他是神。
⑹ 汽車是怎麼做出來的
汽車在生產之前,首先要先經過復雜的設計。汽車是一種包羅了多種機械元件、零部件、各種材料,及各種機械加工工藝的機械產品,所以其設計也是以機械設計理論為基礎的。
汽車的生產大致分五個部分:沖壓 → 焊接 → 塗裝 → 總裝 → 售前檢查。簡單來說,就是先經過沖壓等加工工藝,將車身、零部件等生產出來,然後通過焊接等工藝把部分部件連起來,然後再做表面防銹、防蝕的塗裝處理,最後把所有的部件組裝起來。這樣,一輛汽車就生產出來了。看起來很簡單是不?但這其實是個很復雜的過程,對技術、設備、生產工藝等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比如,曾經有不少國內車企設計不出來車,就買了國外的全套汽車圖紙,但買回來卻還是生產不出來。
參考資料:http://dealer.xcar.com.cn/84758/market_4677869.htm
⑺ 汽車的製作材料有什麼
汽車的製作材料分為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
1、金屬材料:鋼鐵、鋁、鎂合金。
2、非金屬材料:陶瓷、塑料。
3、復合材料:纖維增強陶瓷、纖維增強金屬。
汽車車身外殼絕大部分是金屬材料,鋼板、碳纖維、鋁、強化塑料等,不同用途的汽車外殼、不同部位的材料不同。一般是鋼板,奧迪高檔車是鋁,賽車是碳纖維,悍馬H2的引擎蓋是強化塑料的。
早期的轎車車身沿用了馬車車身結構,整個車身以木材料為主。
1912年由愛德華·巴特首次製成了全金屬的車身,1925年文森卓·蘭西亞發明了承載式車身,車身由鋼板沖壓成型的金屬結構件和大型覆蓋件組成,這種金屬結構的車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7)汽車是怎麼生產的擴展閱讀:
1、車身結構
汽車車身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車門、車窗、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空氣調節裝置等等 。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
車身殼體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指縱、橫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接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
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
車門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復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
2、車身附件
車身附件有: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後視鏡、拉手、點煙器、煙灰盒等。在現代汽車上常常裝有無線電收放音機和桿式天線,在有的汽車車身上還裝有無線電話機、電視機或加熱食品的微小爐和小型電冰箱等附屬設備。
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座椅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 一。座椅由骨架、座墊、靠背和調節機構等組成。
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 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減振器,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駕駛員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客車車廂中還設置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卧鋪。
3、其他設施
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安全帶、頭枕、氣囊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沖和包墊裝置。
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台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 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准規格的集裝箱。
⑻ 汽車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從設計開始。草圖,然後外形圖,然後出泥模,然後是木模,風洞試驗,然後是概念車,最後才是量產車的試驗車型,路試,然後投入市場。製造方面,首先是車身沖壓成型,然後是車身焊接,有的車還有空腔注蠟等環節,防銹處理,噴漆,然後通過流水線人工安裝各個總成,最後是總檢檢查無誤後貼標出廠。各個總成都是在其他地方已經生產好了的,汽車製造廠就是車身框架和噴漆是這里製造,其他都是組裝。
⑼ 一輛汽車的生產的完整工藝流程是什麼啊需要哪些生產設備
一輛汽車的生產的完整流程包括四個最主要的生產工藝:1、沖壓 2、焊裝 3、塗裝 4、總裝
沖壓工藝:沖壓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操作起來講其實比較簡單,先是把鋼板在切割機上切割出合適的大小,然後在一台沖壓機床進行初始的切割,這個時候一般只進行沖孔、切邊之類的動作,以便於下一操作,在進行簡單的沖孔、切邊後,就會進入真正的沖壓成形工序。
沖壓成形由沖壓機床和模具實現,每一個工件都有一個模具,只要把各種各樣的模具裝到沖壓機床上就可以沖出各種各樣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工件的質量。每一個工序大多都是先經過沖壓成形,然後再經過沖孔、切邊、翻邊等等工序,最後才會成為所需要的工件。
焊接工藝:在汽車車身製造中應用最廣的是點焊。兩塊車身零件焊接時,其邊緣每隔50—100mm焊接一個點,使兩零件形成不連續的多點連接。焊好整個轎車車身,通常需要上千個焊點。
焊點的強度要求很高,每個焊點可承受5kN的拉力,甚至將鋼板撕裂,仍不能將焊點部位分離。另外也大量的採用鉚接的方式加工車身。
塗裝工藝:塗裝對於汽車製造來講有兩個重要作用,第一是對汽車防腐蝕,第二是給汽車增加美觀。塗裝工藝過程比較復雜,技術要求比較高。
主要有以下工序:漆前預處理和底漆、噴漆工藝、烘乾工藝等,整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化學試劑處理和精細的工藝參數控制,對油漆材料以及各項加工設備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塗裝工藝一般都為各公司的技術秘密。
總裝工藝:總裝就是將車身、發動機、變速器、儀錶板、車燈、車門等構成整輛車的各零件裝配起來生產出整車的過程。現代轎車裝配作業中,藉助計算機和機械手的幫助。但有些工序卻難以讓機械手操作,例如儀錶板、內飾件安裝等,耗費人工最多的地方就是內飾件裝配。
一般的總裝車間主要有四大模塊,即前圍裝配模塊、儀錶板裝配模塊、車燈裝配模塊、底盤裝配模塊。經過各模塊裝配和各零部件的安裝後再經過車輪定位、車燈視野檢測等檢驗調整後整輛車就可以下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