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1部委聯合下發智能汽車發展戰略,2020成智能網聯轉折關鍵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人民都宅在家中不出門,線上購物異常忙碌,快遞配送量也猛增。為了降低"人傳人"的風險,各大電商平台和快遞公司紛紛推出"無接觸式"配送。一時間,在全國多個城市,無人配送車被廣泛應用,它們承擔著送快遞、送醫療物資,送果蔬食品的任務。
站在歷史變革的前夜,智能網聯汽車已不再是未來概念,它正以高速發展的態勢進入我們的生活,將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出行體驗,重新書寫人和車的關系。隨著技術進步和積累,合作與競爭的活力激發,智能網聯汽車將實現規模化應用,破冬重生,迎來飛躍式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長安汽車、騰訊為什麼敢說能詮釋未來智能汽車生活
2019年8月26日,史上第一條車載版語音微信由長安cs75 PLUS發出。在探索未來智能汽車生活的路上,長安汽車攜手戰略合作夥伴騰訊,在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重慶)展示了2019長安汽車「北斗天樞」戰略成果。 長安&騰訊發布北斗天樞計劃:在汽車新四化的浪潮下,汽車產品價值由硬體向軟體持續轉移,原本垂直的汽車產業鏈不斷延伸,汽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邊界開始融合,跨界合作已然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常態。為此,在「北斗天樞計劃」中,長安汽車將打造北斗天樞聯盟,作為企業智能化戰略發展的重要路徑。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分享:「一年來,長安汽車全面開啟了智能產品、智能製造、智能管理的智能時代,特別在智能產品方面,我們攜手騰訊、華為、博世、網路等『北斗天樞聯盟』成員,秉承為用戶創造美好出行生活的初心,積極拓展車聯網生態,全力攻克自動駕駛技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北斗天樞計劃」的宏偉藍圖中,長安汽車將會持續打造中國最強整車智能化研發實力。2025年,長安汽車將逐步實現L4級自動駕駛量產,並構建「人、車、家」的智慧出行生態,讓用戶駕乘更為舒心。放眼全球,智能化大潮正在加速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長安汽車也將與騰訊等戰略合作夥伴繼續深化合作,在攜手推動中國智能化產業發展征程上,締結更多的成果,讓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Ⅲ 智能網聯汽車對能源安全有什麼意義
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與信息、通信等產業跨界融合的典型應用,被認為是全球創新熱點和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程度的加深,人們實現了對汽車的更多控制,為生活帶來了各種便利,但隨之而來的遠程攻擊、惡意控制甚至入網車輛被操控等安全隱患也日益明顯,如何保障智能車輛安全,實現便捷性與安全性之間的矛盾成為汽車智能化發展的重要環節
Ⅳ 5G商用元年 車聯網價值全釋放的時間節點為什麼要合作共享
1月15日,沃爾沃汽車與中國聯通在上海正式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基於5G下一代移動網路技術,聯手推動V2X車路協同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沃爾沃汽車的選擇並不偶然。自2019年6月國家正式向中國聯通等企業頒發5G商用牌照至今,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嘗試將百年汽車同5G這一全新的通信形式相結合。在這種風起雲涌的嘗試過程中,車聯網尤其是V2X等關鍵核心技術是公認的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實現商用的業務形態。
在不少專家眼中,汽車智能化發展的路徑上,車聯網的普及是智能汽車發展公認的一個基礎動作,而V2X則是車聯網時代一個基礎性的技術突破。在V2X基礎上,利用AI、大數據的相互融合,能夠實現車艙內的智能語音交互、高級輔助駕駛、車路協同等,滿足人們各類出行場景的聯動。
5G商用化的元年,車聯網價值全釋放的時間節點即將到來。但整個行業依舊面臨著產業鏈不完善、標准不統一、商業模式清晰等諸多問題,這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
01
車聯網技術遇上5G,如魚得水
車聯網的構想最初源於物聯網,即車輛物聯網。2018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在印發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准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中對於車聯網做出了完整的定義:
「依託信息通信技術,通過車內、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服務平台的全方位連接和數據交互,提供綜合信息服務,形成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同時指出,車聯網產業是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是全球創新熱點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經過汽車商報梳理,在智能互聯領域,沃爾沃通過與谷歌、華為、高德、科大訊飛、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等夥伴的合作,全面打造互聯智能生態;在自動駕駛領域,沃爾沃汽車與包括優步、英偉達、網路等行業巨頭,以及vioneer、Luminar等極具創新性的新興企業攜手開拓,將最優秀的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於沃爾沃的出行服務;在電氣化方面,沃爾沃汽車與寧德時代和LG化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保證了未來可靠的電池供應。
袁小林此前接受汽車商報采訪時表示,在出行行業中的所有參與者必須要打破慣有思維,讓各方的技術優勢和經驗積累發揮最大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跨行業的創新突破,讓技術能夠很好地服務於出行,服務於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自動駕駛為什麼需要「車路協同」
[億歐導讀]?一場還沒有贏家的廝殺。
製表人/億歐汽車分析員何奇
「從今年開始,車路協同正在從『虛』轉向『實』。過去大部分都是在封閉測試場做測試及驗證,逐步從封閉測試場走向開放道路以及特定運營區域,現在是時候面向大眾,帶來實用價值。」在石勇看來,車路協同今年很有可能迎來爆發。
石勇從車路協同的落地應用角度,將其發展分為4個階段——2016年,是車路協同發展的第一階段,入局企業主要在封閉場景進行相關測試及驗證;從2017年起,車路協同開始從封閉測試區轉向開放道路發展階段。「從封閉區到開放道路,是點到線的發展過程。」石勇表示,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進入第三階段,車路協同已發展至先導區,交通部也在高速方面做試點規劃,這是從線到面的發展過程。再往後的第四階段,便是車路協同的全面爆發時期。
車路協同,更像是一場技術與規則在時間中的先後較量。技術先行之餘,更需要政策的保障與引導,從而規范車路協同市場的良性發展。無論從技術還是政策方面來看,中國車路協同在2025年都將迎來一個新的轉機。
在華人運通看來,「車路協同可以分為探索期、實踐期和推廣期。此前,由於車路協同涉及的各項技術具備極高難度,市面上絕大多數車路協同案例處於理論研究和探索這個階段。隨著智能車載系統、智能路側系統、通信平台等諸多技術層面的不斷完善,特別是5G開始普及,讓車路協同進入了實踐的階段。」
「在科技和智能化產業高度發展大環境下,我們認為,在不遠的將來,智慧城市、智捷交通、智能汽車產業即將爆發。」上述華人運通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綜合多位采訪對象觀點,隨著國家政策方面的推進,車路協同將在近兩年進入發展爆發期。但整個產業要想迎來實質階段,真正實現人、車、路協同,還需要軟體技術與硬體設備的融合,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
去年10月,國內首次進行了「跨晶元模組、跨終端、跨整車、跨安全平台」的C-V2X應用測試。一汽、上汽、東風、寶馬、奧迪等20餘家中外整車企業,以及高新興、華為、中興、大唐、國汽智聯、星雲互聯等30餘家晶元模組廠商、終端設備提供商、安全廠商和位置服務提供商參與其中。由此可見,產業協同發展已在行業達成了初步共識。
於玩家而言,車路協同既是一場關乎產業深度的「洗牌之戰」,更是一場考驗相互協作的「持久協同戰」。
要想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無疑是個難以繞開的命題。而要想真正實現車路協同,就必須先解決路況、技術、標准、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所存在的痛點。車路協同體系唯有統一標准、連接全局,方可謀求產業價值的最優解。
編輯:楊雅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關注網聯汽車安全等 全國政協委員周鴻禕2021兩會提案
易車訊 在2021「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提交三份提案,分別是加快構建智慧城市安全基座"城市級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加強智能汽車網路安全,以及對網路安全行業特殊人才給予認定和激勵政策。
將網路安全列為智能汽車"標配"
造車正在成為一種流行。"傳統車廠在努力造智能車,很多互聯網公司也要跨界造車,還有很多人開始認真考慮,准備購買他們人生的第一輛電動智能車。"周鴻禕表示。
因此,繼2019年後,周鴻禕第二次針對智能汽車提出提案。他表示,"作為網路安全從業者,越是在產業火爆的時候,越是有責任把其中的安全問題提出來。"
他指出,智能網聯汽車就像是一台四個輪子上的"大手機",集成了大量的攝像頭、雷達、測速儀、導航儀等各類感測器,由此導致過去智能終端存在的安全問題"轉移"到智能汽車上,或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具體而言,智能汽車存在三個問題。第一,智能汽車聯網帶來的安全隱患非常大,攻擊者能對汽車實現遠程操控,包括遠程開車門、遠程啟動、遠程熄火等,嚴重威脅智能汽車安全駕駛;第二,智能汽車供應商的安全問題也能殃及池魚;第三,智能汽車中的各類數據採集泄漏風險巨大。
對此,周鴻禕提出了針對性建議。首先,把網路安全系統像"安全帶"一樣列為智能汽車的標配;其次,推進智能汽車網路安全強制測試;最後,強化智能網聯汽車產生的數據安全監管。
Ⅶ 百度小米之後,滴滴也來造車,為何大企業都紛紛跨界造車
進入2021年,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異常火熱,在新年第1天,特斯拉發布了國產電動汽車model Y,並將model Y價格拉至新低,瞬間引爆了整個汽車產業。隨後蔚來發布新款電動汽車es6,其超長續航里程讓整個行業為之驚嘆。之後比亞迪攜混合動力汽車閃亮登場。就在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激戰正酣之時,網路宣布攜手吉利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依託網路無人自動駕駛技術,網路地圖與吉利造車平台優勢,賦能智能汽車產業。小米也在1月中旬開始對智能汽車產業進行調研,先後拜訪了國內多個汽車製造商高層。並於近期宣布與北汽合作,進軍智能汽車製造產業。作為中國最大出行平台的滴滴,也不甘寂寞加入到這一激烈競爭的行列中。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家高科技企業宣布跨界造車。
Ⅷ 工信部肖亞慶:智能網聯汽車的根本特徵是跨界融合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冰)11月11日,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致辭中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的根本特徵是跨界融合,發展中需要與產業融合,多方合作。
肖亞慶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把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提升創新能力,優化政策環境,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完善標准法規政策,加快產品功能要求、信息安全及其標准制定,加強國際法規協調,實時發布產品准入管理要求,夯實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應用的技術。
二是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統籌上下游資源,暢通全球供應鏈,支持突破關鍵技術,加快量產配套,構建協同高效、互融共生的產業生態體系。
三是加快網聯設施建設,加速5G等通信設備部署和智能化道路改造,提升車載通信終端搭載率,推動數據交互雲平台建設,實現車路網雲協同發展。
四是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深化汽車產業放管服改革,加強與各國和各國際企業在技術創新、貿易投資、標准法規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形成開放型的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2019汽車跨界營銷盤點:熱門綜藝仍舊是車企的「夏天」
文/十一
隨著綜藝節目的井噴上線,電視台、視頻平台看到了廣告植入的新機遇,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願意把廣告投放的寶押在綜藝節目上,其中,文化類節目和真人秀節目更是尤為常見。
不難理解,近年來綜藝節目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保障客戶利益,綜藝節目也在不斷調整完善自身植入創意形式。越來越多的品牌在節目中獲取到了全方位的不同植入組合曝光,提升了品牌植入價值。
與之相呼應的是自2018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整體上呈現持續萎靡狀態,汽車品牌的綜藝植入卻能夠逆勢增長。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綜藝節目最得汽車品牌的青睞,綜藝節目又是用什麼樣的魅力俘獲了各大汽車品牌的「芳心」?
上汽通用別克×《樂隊的夏天》
最近幾年,優質的音樂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從《歌手》、《中國好聲音》,到《蒙面唱將猜猜》,再到《明日之子》、《創造營》系列等,讓觀眾大呼過癮,而今年夏天的現象級樂綜,非《樂隊的夏天》莫屬。重復收視度長期處於高位,豆瓣評分8.7,再加上極具看點的商業植入,讓首席特約贊助——上汽通用別克,通過娛樂基因的加持,在消費者心目中提升了品牌的好感度,同時撬動了新車上市的更多整合營銷勢能。
通過分析了解,別克作為在今年夏天大火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的頭部冠名品牌,在節目中合作了兩款車型,不得不說,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植入方式很冒險。
此次比亞迪贊助《經典詠流傳》以及舉辦「BYD全民嗨唱經典」K歌大賽就是一個創新的營銷案例。它充分調動網友們的積極性,並且擁有深入的互動參與度,成功把比亞迪的年輕形象植入到消費者的印象里,讓比亞迪的品牌形象更符合年輕群體的要求。同時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也把比亞迪的品牌調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寫在最後
在信息碎片化的自媒體多屏時代,很多常規的互聯網營銷手段顯得力不從心,品牌的聲量在泛濫的信息流當中很難傳達給消費者,要進一步與其建立深度的情感鏈接,吸引消費者成為品牌的忠實粉絲更是難上加難。
而娛樂場景因為天然有助於和消費者進行深度互動溝通,可以有效抵達受眾的營銷觸點,迅速建立贊助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背後的社交傳播機制還能形成市場規模效應。如果做的好,效果絕對是其他傳統方法望其項背的。這也是以品牌贊助或冠名植入為代表的娛樂營銷,越來越成為品牌廣告主營銷戰略中重要的因素。
所以說,真正意義上的跨界營銷並不只是請幾個明星、搞幾場活動、擺擺姿態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真正立足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從上至下、從內至外進行經營思維的變革。固守傳統的營銷傳播方式,註定無法和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形成有效溝通;只有年輕化的營銷姿態,沒有相應產品的支持,也註定只會曇花一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到底什麼是智能網聯汽車
一、定義與內涵
一般我們說「自動駕駛」或者「無人駕駛」,更普適的說法是「智能車」(智能汽車)。其實」智能汽車「與下圖看到的「智能網聯汽車」是類似的概念,一般不會刻意強調他們的區別。簡單來說,智能汽車也就代表了智能網聯汽車。
1.智能汽車
智能汽車的」智能「有兩種模式:
自主式智能汽車(Autonomous Vehicle):指依靠自車所搭載的各類感測器對車輛周圍環境進行感知,依靠車載控制器進行決策和控制並交由底層執行,實現自動駕駛。
網聯式智能汽車(Connected Vehicle):就是車輛通過V2X通信的方式獲取外界的環境信息並幫助車輛進行決策與控制。
這兩種智能的模式都在各自往前發展,同時也在融合,其融合的結果就是智能網聯汽車(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
並且當」智能「和「網聯」一詞一起出現,「智能」一般做狹義理解,即」自主式智能「;當」智能「單獨出現,一般做廣義理解,即涵蓋了」自主式智能「和「網聯式智能」。
所以才有上文的智能汽車也就代表了智能網聯汽車一說。
2.車聯網
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雲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換標准實現車與X(人、車、路、雲等系統)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路,是能夠實現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路。
車聯網包括了車內網、車際網和車雲網三個網路層次,三網的融合才是一個完整的「車聯網」的概念。
3.智能網聯汽車
到現在你應該很清楚智能網聯汽車由智能和網聯兩部分組成,現在就讓我們給智能網聯汽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吧。
定義:搭載先進的車載感測器、控制器、執行器的裝置,並融合了現代的通信與網路技術。實現了車與X(人、車、路、雲等系統)之間進行智能化的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綜合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並最終實現替代人類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人與智能網聯汽車作類比
二、分級
一輛汽車從需要駕駛員全神貫注駕駛到不需要駕駛員可以自行駕駛,可以想像不是一蹴而就的,會經歷幾個階段。
在車輛的智能化分級中,工業界目前採用最多的標準是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制定的。
在L0級時,車輛沒有輔助系統,駕駛員需要全神貫注,手眼並用。
在L1級時,車輛有橫向或者縱向輔助系統,但駕駛員仍需要集中注意力,手眼並用。
在L2級時,車輛有橫向和縱向輔助系統,駕駛員仍需要觀察環境,但可以臨時解放手和眼。
在L3級時,車輛在緊急情況下會發出請求駕駛員接管,駕駛員全程需要有接管意識,駕駛員解放手和眼。
在L4級時,車輛即使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自己處理)也不會發出請求駕駛員接管,駕駛員不需要有接管意識,可以解放手和大腦。
在L5級時,車輛可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車輛不需要駕駛員,並且將不再需要方向盤、制動和油門踏板、後視鏡。
此外,工信部組織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編寫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設置了《智能網聯汽玍技術路線圖》一章,創造性的使用了智能化與網聯化兩個維度對智能網聯汽車進行分級。
對於智能網聯汽車的理解許多相關團隊都給出了智能網聯汽車的含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智能網聯汽車做了如下定義:智能網聯汽車是利用現代通訊和網路技術,在車上裝載感測器,從而實現復雜環境的感知,若路端也加裝相應的感測器及通訊設備,則可以實現車端和路端的信息共享。同時車上的計算單元利用融合技術、深度學習演算法等技術實現信息融合、智能決策,執行器按照計算單元發出的指令執行相應動作,使汽車在高效節能的情況下安全行駛,最終實現汽車的智能化操控,從而代替人來完成汽車行駛過程。智能網聯汽車就是將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慧融入到汽車產品中,使三者進行了一個很好的跨界應用。智能化技術可以讓汽車在脫離人的情況下自主的獲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