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特點:第三次工業革命相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不再局限於簡單機械,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遺傳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日益精進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工業中的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局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並且在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得到了實現。
(空間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空間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1958年,美國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
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衛星成為最先把物體送上月球的衛星。
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飛船率先進入太空。
1969年,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70年代以來,空間活動由近地空間為主轉向飛出太陽系。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宇航空間技術迅速發展,現已躋身於世界宇航大國之列。
1981年,美國第一個可以連續使用的哥倫比亞太空梭試飛成功,並於2天後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飛船、飛機等3種特性,是宇航事業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5年,美國成功試制原子彈。
1954年,蘇聯建成第一個原子能電站。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6年,出現第一代計算機為電子管計算機。
1959年,出現第二代計算機為晶體管計算機。
1964年,出現第三代計算機為集成電路計算機。
1970年,發展為第四代計算機為大規模集成電路機。
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
時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比較模糊,2010年7月,德國政府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把工業確定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到今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並沒有覆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規模。我們現如今應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的過渡期。
特點:在《高技術戰略2020》中,德國政府希望在未來10-15年的時間里,最大程度地實現生產的自動化。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承擔核心技術支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會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實現「無人工廠」。雖然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人工的解放做到了極致,但是有關於高度智能的機器人在具有「思維」後會對人類產生不利企圖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家電、人機交互、3D技術、網路通訊技術、物聯網、資源整合、移動互聯網、數字化製造、大數據革命、機器自組織、雲計算、高度數字化
② 工業革命的時間是什麼
工業革命的時間是:
1、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標志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2、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標志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
3、第三次工業革命
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標志人類進入科技時代)
4、第四次工業革命
21世紀開始第四次革命,(標志是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信息技術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4、工業革命使人感覺「人定勝天」,各種物質對人思想的沖擊很大。
5、工業革命的大工業物質化,社會矛盾對立,導致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6、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涌,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使近代國家體制真正產生。
③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和結束時間
開始:18世紀60年代。結束:19世紀40年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標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大機器生產代替了了手工生產,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汽船」、「蒸汽機車」的發明,使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迅速,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業革命重大發明:
1、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用於紡織工具)。
2、1765年英國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大大推動了紡織業的發展。
3、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成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為工業機器生產做出巨大貢獻。
4、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汽船「,推動而航海事業的發展。
5、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使國家城市間的交通更加便捷
(3)工業革命起始於哪個世紀擴展閱讀
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第一次工業革命要求進一步解除封建壓迫,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改革,逐漸建立第一次工業革命鞏固里自己的統治。
第一次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大對抗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辛勤勞動,直接創造財富,卻相對日益貧困,他們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同時在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工人運動興起。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化的興起。
④ 工業革命開始於哪個國家
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
工業革命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
工業革命的影響:
1、英國因為工業革命更加強大,法國因為工業革命也在歐洲保持地位,普魯士更加強盛,奧地利、俄羅斯、西班牙則日益衰落。
2、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3、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⑤ 第一次工業革命最早開始於什麼時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
(1)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2)第一次工業革命最早出現在手工場最為發達的棉紡織行業。1733年,飛梭的發明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聲。隨後1765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成為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而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則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
(3)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4)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⑥ 英國的工業革命是哪一年
您好!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望採納,謝謝
⑦ 第一次工業革命什麼時候開始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
二、簡介: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三、意義:
1、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2、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⑧ 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1、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2、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3、第三次工業革命
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4、第四次工業革命
21世紀開始第四次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信息技術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8)工業革命起始於哪個世紀擴展閱讀: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是指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生產,它在生產領域和社會關繫上引起了根本性變化,18世紀60年代首先發生在英國,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到19世紀上半期,機器本身也用機器來生產,標志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之後,法、美等歐美各國也相繼進行了工業革命。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工業革命是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當時科學技術主要集中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新能源(電力,石油)的發展和利用。
(2)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創制。
(3)新通訊的應用。標志,電力的發明和使用。特別是新能源電力的廣泛應用使人類進入了: 「電氣時代」,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標志著的科學技術的到來,這次科學技術在人類歷史上被稱為第三次技術革命。
標志著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 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劃時代意義的是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而電子計算機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
四、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將到來)
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發源地:美國,德國,中國等科技大國。
工業革命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⑴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一定的國內市場(英國圈地運動)。
⑶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掠奪)。
⑷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⑨ 兩次工業革命分別開始於何時
你好!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第一次工業革命意義:
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1.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
2.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
第二次工業革命意義: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⑩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後期至9世紀70年代。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隨著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英國資產階級統治一方面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殖民統治,積累了豐富的資本,擴展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最廉價的原料產地,另一方面,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蓬勃發展的工廠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還是無法滿足不斷擴大市場需要,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廠手工業,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歷史上把這一過程稱為「工業革命」。而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主要標志。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廠手工業生產,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870年以後,由此產生的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次不窮,並被應用於各種工業生產領域,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器的廣泛應用最為顯著,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重大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