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GDP 工業佔多少比例
你好我是一個忠實的gdp愛好者,對各種經濟數據都很感興趣
2010年我國gdp40萬億元合5.8萬美元,超過日本成世界第二。我國是一個工業大國,工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47%,我國於2010年工業超過美國成為世屆第一製造業大國
Ⅱ 第一工業革命生命後哪個國家的工業值佔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十一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的工業值佔全世界百分之五十一。
Ⅲ 我國規模以下的工業企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佔比多少就業佔比又是多少
我國規模以下,這個工業企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的比例達到了60%,而就業比例呢是70%。
Ⅳ 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第一產業的佔比會是什麼
答: 以產業發展的層次順序及其與自然界的關系作為標准第一產業: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的物質生產部門,即廣義的農業
第二產業:加工取自自然物質的物質生產部門,即廣義的製造業或工業
第三產業:派生於有形物質財富生產活動之上的無形財富的生產部門,即廣義的服務業
2、什麼是產業結構?按照產業發展層次不同進行分類,有哪幾種產業結構類型?
答: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中產業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
二、產業結構的類型(還要補充)
(一)三次產業構成不同的類型
按照三次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所處的地位不同進行排序,越是排在前面的產業所佔的比重越大、地位越重要。
1、金字塔型: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總所佔比重最大,工業和服務業所佔比重比較小,工業中主要是手工業,以第一次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鼓型:第二次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最大,第一、三次產業所佔比重較小,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這是工業社會或工業國的產業結構。
鼓型1:第一次產業的比重比第三次產業的比重大,工業化前期的結構。
鼓型2:第三次產業的比重比第一次產業的比重大,工業化後期的結構,服務業已經超過農業。
啞鈴型:第二次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較小,第一、三次產業所佔比重較大的特殊結構,這是部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產業結構。
Ⅳ 工業產值佔大概GDP的多少
GDP是第一、二、三產業的年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成本=工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屬於第二產業增加值。
所以工業總產值比GDP高還是低都正常的,工業產值高主要代表工業化水平較高,農業比例低,第三產業比重低。
現在真正的發達國家比例最高的是第三產業,而不是工業,當然更不是農業。
Ⅵ 工業增加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率,標准值是多少
工業增加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率在15%--40%。
Ⅶ 中國GDP 工業佔多少比例中國GDP 工業佔多少比例
汽車產業佔全國GDP比重已接近百分之二
相關拓展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產品結構日趨合理,國際競爭力日益提高,已經形成了堅實的發展基礎,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同時,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具有持續發展潛力。發達國家是成熟汽車市場,中國是成長初期的市場。中國市場的消費主體已經由集團采購、公款購車為主轉向私人購置,形成良好的產品發展基礎,私人汽車保有量占總保有量的比例已從「九五」末不到40%提高到近60%。
Ⅷ 進入工業社會後工業佔百分之幾
是繼農業社會或傳統社會之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時又稱現代社會。以輕工業為主的是工業社會前期;以重工業為主的是工業社會後期;從時間上大約是蒸汽機出現之後到20世紀70,80年代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之前。工業社會以經濟增長為軸心,同經過加工的自然界競爭,機器是資源,[1] 是社會的統治人物。
Ⅸ 工業佔比是什麼
工業佔比一般指企業購買一塊工業用土地,在這塊土地上建造的廠房占整個地塊的比例。
Ⅹ 我國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大於多少
我國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大於大於80。
現階段,我國已經具備了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本條件和能力。目前,我國總體處於工業化後期階段,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大於80,預計2025年達到最大值100。
2020年,全國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上升至92.3%,非農業勞動就業人數份額約為80%,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9%。
這組數據表明,我國不僅到了可以不主要依賴農業實現經濟增長的階段,而且還可以用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方式,支持農業實現生產方式轉型,提升農村整體發展水平,從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的有機融合,其含義內蘊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