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敘利亞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敘利亞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遊業。
1、農業:敘利亞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位置,是阿拉伯世界的五個糧食出口國之一。
農業耕種面積為473.6萬公頃,農業人口440萬人。耕地大都憑借灌溉,出產小麥、大麥、棉花、葡萄、油橄欖、無花果以及梨、李等水果。出口棉花與小麥、大麥。
2、石油:敘利亞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中心位置。
3、加工工業:主要有紡織、食品、皮革、化工、水泥、煙草等。
4、旅遊業:敘利亞擁有較好的旅遊發展基礎和潛力,政府對旅遊業發展也十分重視,尤其是21世紀初,在敘利亞經濟改革進程中優先發展旅遊業得到了政府的認同和支持,使旅遊獲得迅速的發展。
(1)哪些國家的經濟支柱是工業擴展閱讀:
根據敘旅遊部發布的數字,2004年敘的旅遊收入達到22億美元,比2003年的14億美元增長了57%,訪敘的遊客人數達615.3萬人,比2003年的430萬人增長了40%。
其中周邊阿拉伯國家遊客人數由2003年的154萬增至2004年的235萬,增長迅速,歐洲及美國遊客的數量由2003年的22萬人增至2004年的30萬人,增幅也較為顯著。
另外,遊客的大幅增加,敘利亞各個飯店的入住人次也比2002年增加了43%,飯店整體入住率達到了66%。
『貳』 挪威,瑞典,芬蘭,丹麥,比利時,捷克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挪威:鋁等金屬產業和漁業
挪威經濟是市場自由化和政府宏觀調控成功結合的範例。政府控制主要的經濟領域,例如石油工業。挪威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其主要表現在石油、水利、漁業、森林和礦產等方面,其中挪威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產業及國際油價。
瑞典: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
瑞典森林資源豐富,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還建立了龐大的紙漿、造紙、傢具、林產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業部門,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
其中針葉樹木產品的出口額居世界第二,紙漿出口居世界第三,紙業出口居世界第四。同時政府注重環境保護,每年的採伐量不超過自然生長量,使得瑞典森林覆蓋率長期保持穩定。
瑞典在保留傳統的特色同時,優勢部門卻已轉向技術集約度高的機械工業和化學工業,大力發展信息、通訊、生物、醫葯、環保等新興產業。目前,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葯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
芬蘭:製造業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大約與英國、法國、德國或義大利持平。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非常發達,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
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丹麥:農牧漁業及食品加工業
丹麥是一個完全現代化的市場經濟體,擁有高科技農業、現代的小規模企業化工業、寬松的政府福利制度、舒適的生活水平、穩定的貨幣以及對國際貿易的高度倚賴。丹麥是食品以及能源出口大國。雖然丹麥的經濟水平遠高於歐洲貨幣聯盟所制訂的標准,2000年9月舉行的全民公決卻最後決定丹麥不參加其他11個歐洲國家所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
比利時:國際貿易
人口稠密的比利時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比利時擁有完善的港口、運河、鐵路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為與鄰國更緊密的經濟整和創造條件。
比利時經濟十分倚賴國際貿易。全國GNP的大約三分之二來自出口,人均出口是德國的兩倍,日本的五倍。比利時的出口優勢來自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度技術化、多語言以及高效率的勞動力。比利時主要進口食品、機械、鑽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紡織品;主要出口汽車、食品、鋼鐵、葯品、鑽石(成品)、紡織品等。
捷克:鋼鐵、重型機械工業、木林業
捷克原為奧匈帝國的工業區,70%的工業集中在此。它以機械製造、各種機床、動力設備、船舶、汽車、電力機車、軋鋼設備、軍工、輕紡為主,化學、玻璃工業也較發達。紡織、製鞋、啤酒釀造均聞名於世。
『叄』 世界哪個國家工業發達
一定是美國
與美國傳統工業普遍衰敗的狀況相反,美國的高技術工業則生機勃勃,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潛力。高技術工業包括微電子技術、電腦軟體、機器人、通訊設備、計算機輔助設備、光纖技術、超導研究、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技術等。
美國政府把高技術工業作為提高經濟增長率、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據經合組織估計,美國在計算機技術、電子電信、生物工程、化學及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部門居世界首位,只有在工業機器人、計算機晶元和金屬合方面落後於日本。
電子計算機和信息處理技術是現代高技術工業的核心。美國在這一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生產企業——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從1985年開始研製的第五代人工智慧計算機,現已有小批量投入試生產,這種計算機不僅運算速度比現有的計算機快100~200倍,而且具有思考和推理能力,能模擬人的思維活動。蘋果計算機公司也在研製新一代個人計算機,除價格低廉外,還具備有更多更先進的功能。與電子計算機相關的電子信息處理技術,美國更具優勢。1986年,世界100家最大的信息企業中,美國佔74家,1988年產值為1 246億美元。美國現擁有各類信息資料庫1.5萬個,美國數據資源公司(DRI)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資料庫,擁有世界各國經濟信息1 000萬件時間系列數據。此外,電腦軟體的研製與開發也是美國的一大優勢。1988年末,美國約有1萬家從事軟體生產的企業,程序編制人員約有100萬人左右。1988年,美國各類電腦軟體的銷售為310億美元。
在現代通信技術方面,美國也具有絕對的優勢。微電子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通過衛星、光纖電纜、資料庫和電子計算機終端,產生了能夠處理和傳送電報、電話、圖像、數據的現代通信系統,美國是這項技術的開拓者。1965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通信衛星,可同時傳送240條電話線和一套黑白電視節目。而1988年由美國休斯公司研製的第六代通信衛星則可以同時傳送3萬條電話線和十幾套彩色電視節目。光纖通信比衛星通信更先進,美國在60年代率先研究光纖通信技術,1970年由康寧玻璃公司首先生產出失音少的玻璃纖維。在此後的10多年中,光纖通信技術發展迅速。目前,一根直徑為1/4英寸,內有2根玻璃纖維的光纜可同時傳送8萬條電話線路和幾十套電視節目,而且還不受外界干擾,提供高保真、高質量的音視頻信號。
在航空與航天技術工業方面,也是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內短期不會遭到外國有力挑戰的少數幾個部門之一。航空產品主要包括商用飛機、直升飛機、飛機發動機及零部件等,美國在這一生產領域仍占據統治地位,美國波音飛機公司仍在飛機產量、銷售額、出口額、利潤和技術方面位居世界榜首。在衛星、運載火箭、空間試驗站、太空梭及太空科學試驗裝置方面,美國尚未遇到他國的有力挑戰。
此外,美國在高分子化學、生物工程、新材料與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超導、核能等方面,都保持著世界領先的位置,並對這些領域的繼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肆』 世界第二大工業國是什麼
是中國。
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的大小工業門類,就是說所有工業產品都可以自給自足,一旦外部環境有變,在國內都可以找到替代品。
隨著航空發動機等最後的短板被攻克,我國成為全球工業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工業國。
美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工業歷來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礎支柱。
美國的工業產業比如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傳統工業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地區,特別是其發達的軍工工業,戰機,大型軍艦,航母都能進行自主生產,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
美國的大學聚集了世界上百分之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若按科學貢獻度計算,美國就占據了17所,無論是從哈佛到耶魯,還是從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可以說,美國培養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和最頂尖的科學家。
『伍』 美國經濟支柱產業有哪些
美國的支柱產業有很多,比如:軍工、汽車、高科技、電子、金融、航空、娛樂、能源等等。但與我國現階段的四大支柱產業(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和建築業)相比,美國的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軍工、汽車和高科技。
(1)美國軍工產業
據美國國會研究處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是世界頭號軍工產品出口國,佔全球軍工出口總額的近42%。這份報告說,盡管近年來全球軍工銷售總額有下降趨勢,但美國的軍工出口總額仍保持繼續上升的勢頭。報告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國戰爭和沖突使得鄰近國家增加了對美國的軍購。
另外,該報告還顯示:美國同樣是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軍售最多的國家。按合同金額計算,美國去年總共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銷售了103億美元的軍品。
『陸』 德國的支柱產業或拳頭產業是什麼
德國的支柱產業主要有四個,分別是化工制葯業、電子電氣工業、可再生能源產業、汽車和汽車配件工業。
其中,在汽車產業上,德國高檔汽車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70%。說起德國汽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美觀、耐用。早在2013年德國汽車製造業銷售額就達到3617億歐元,其中國外銷售額2346億歐元;轎車產量1408萬輛,商用車27萬輛。
(6)哪些國家的經濟支柱是工業擴展閱讀
德國是當今世界第四、歐洲第一經濟大國。
德國經濟之所以能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關鍵在於德國堅持發展實體經濟和生產性服務業,並能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走專業化、技術型道路,牢牢守住全球產業鏈中的高端,樹立「德國製造」這塊象徵優質、高效和創新的金字招牌,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德製造業門類齊全,汽車、機械製造、化工醫葯和電子電氣是德傳統四大支柱產業。新能源和環保技術也是德國的優勢產業。
『柒』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1、印度優先發展服務業的原因一個國家的經濟構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就是工業,主要是製造業;最後一個是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在工業革命以前都是農業為主的,工業革命後才開始有工業和製造業,而歷史上的大國幾乎都是工業強國,荷蘭和西班牙除外,算是貿易立國的,這是算是服務業,優先發展工業
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工業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農業人口的轉換問題,隨後就會迎來城鎮化,城鎮化的提升帶來的是服務業的需求,這是之前很多國家走過的老路,在工業化發展的初期,國內的消費能力較低,無法自行消化工業生產能力,只能出口給其他的國家,利用出口的優勢來發展過來的工業/製造業,中國走的是這樣的策略,但是印度不是。
而印度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從1991年開始「改革開放」後實施市場經濟的政策,但是在經濟的發展策略上是優先發展服務產業的,製造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其中個中原因有多種,印度是一個民主制度的國家,土地私有化,政府之間是聯邦的體制,要發展製造業就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但是因為中央協調的能力較弱,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統一協調能力,導致基礎建設停滯不前。沒有基礎建設,製造業就難有大的發展。
還因為宗教信仰,比如種姓制度,導致人口的流動有很大的困難,這是就業的一個基礎,製造業的發展需要人力資源是自由的,也就是就業市場是自由交換的。土地的私有化也為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為合約談判的成本太高,政府很難做統一的徵收和規劃,私人之間的談判成本太高,盡管現在印度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但是進展依然緩慢。
2、印度的農業增加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印度的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和中國的農業佔GDP的比重曾經是同樣的水平,在1990年之前,總體而言印度的農業比重還在中國之上,印度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了42.8%的比重,這是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家了。不過整體來看,農業所佔的比重是逐漸降低的,到2018年印度的這個比重已經降到了14.46%,比1967年的高點下降了28個百分點,這個降幅是非常巨大的。
而印度2018年的製造業增加值只有4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十分之一,雖然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但是絕對值還是非常低,大概是相當於中國20年前的水平。印度單靠服務業的發展是無法解決貧困問題的,發展製造業是唯一的出路。
『捌』 埃及的四大經濟支柱是什麼
埃及的四大經濟支柱是工業、農業、旅遊業和外貿。
1、工業
工業以紡織和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工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工業產品出口約占商品出口總額的60%,工業從業人員274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14%。
2、農業
埃及是傳統農業國,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55%,農 業從業人員約550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31%。埃及政府重視擴大耕地面積,鼓勵青年務農。近年來,隨著埃及經濟的發展,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有所下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棉花、水稻、馬鈴薯、蠶豆、苜蓿、玉米、甘蔗、水果、蔬菜等。
3、旅遊業
埃及歷史悠久,名勝古跡很多,具有發展旅遊業的良好條件。政府非常重視發展旅遊業。主要旅遊景點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盧克索神廟、阿斯旺高壩、沙姆沙伊赫等。
4、外貿
埃及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貿易關系,主要貿易夥伴是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日本、沙特、阿聯酋等。埃及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穀物、電器設備、礦物燃料、塑料及其製品、鋼鐵及其製品、木及木製品、車輛、動物飼料等。
(8)哪些國家的經濟支柱是工業擴展閱讀:
埃及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
埃及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較高,晝夜溫差較大。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其餘大部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
『玖』 烏克蘭這個國家主要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烏克蘭主要經濟來源有四種,一是國家農業,國土面積有三分之二是黑土地,被譽為“歐洲糧倉”;二是工業,繼承了蘇聯的優勢,整體產值非常高;三是旅遊業,當地建築和宗教文化是一大特色;四是對外貿易,各種進出口產品非常多,能給人們帶來很多經濟效益。
在經過一系列挫折後,烏克蘭終於發現了商機,開始大幅度發展對外貿易和旅遊業。尤其是後者,國家獨有的建築風格和音樂基礎,為他們吸引了大量遊客。近些年網上出現了不少“女多男少”的說法,這也為當地旅遊增加了特點。不過整體實力太弱,在很多時候都沒有發言權利,尤其是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相繼宣布成立共和國後。烏克蘭只是名義上國土大,實際上非常小。
『拾』 加拿大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加拿大的支柱產業有六大類,分別是高科技產業、服務業發達,初級製造業、製造業、資源工業、和農業。加拿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發達的高科技。屬於世界發達國家之一。
(10)哪些國家的經濟支柱是工業擴展閱讀:
加拿大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使其成為世界上擁有最高生活水準、社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加拿大為繼烏拉圭之後第二個大麻合法化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生產國之一。 加拿大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社會自由度、生活品質及經濟自由的國際排名都名列前茅。
同時,加拿大也是八國集團、20國集團、北約、聯合國、法語國家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成員國。
一,資源
地域遼闊,森林和礦產資源豐富。礦產有60餘種,主要有:鉀、鈾、鎢、鎘、鎳、鉛等。原油儲量僅次於委內瑞拉和沙特居世界第三,其中97%以油砂形式存在。已探明的油砂原油儲量為1732億桶,佔全球探明油砂儲量的81%。
森林面積4億多公頃(居世界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巴西),產材林面積286萬平方公里,分別佔全國領土面積的44%和29%;木材總蓄積量約為190億立方米。境內約89萬平方公里為淡水覆蓋,可持續性淡水資源佔世界的7%。
二,工業
2017年加製造業總產值1817.2億加元, 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8%,從業人員169.4萬,佔全國就業人口的9.4%。建築業總產值1253.5億加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8%,從業人員138.5萬,佔全國就業人口的7.7%。
三,農牧業
2017年農、林、漁業總產值274.5億加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主要種植小麥、大麥、亞麻、燕麥、油菜籽、玉米、飼料用草等作物。可耕地面積約占國土面積16%,其中已耕地面積約680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7.4%。
加漁業發達,75%的漁產品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漁產品出口國。加拿大2018年10月17日把大麻作為嗜好品,將持有及使用大麻合法化。
加拿大政府允許每名成年人最多持有30克乾燥大麻,除部分地區外,個人家庭最多可種植4棵大麻。若向未成年人出售,則面臨最高14年的監禁。
四,服務業
2017年產值為12336.8億加元,約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66.5%,從業人員1424.7萬,占當年全國總勞動力的78.8%。
五,旅遊業
2017年旅遊收入約856億加元,接待外國遊客約2085萬人次。主要旅遊城市有溫哥華、渥太華、多倫多、蒙特利爾、魁北克城等。
參考資料:網路——加拿大
網路——加拿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