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有哪些
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等。燃燒還會產生雜訊污染、熱污染和鉛污染等。在燃燒過程中,大量熱量的積聚將引起環境的熱污染。
燃燒引起的雜訊主要來自進氣道、排氣道和燃燒器。控制雜訊源、減弱傳播、採用消聲器等能使雜訊降低。
燃燒污染物:
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引起。它在鍋爐排氣中約佔3%,而在汽車排氣中可達13%。對於鍋爐和工業爐只要保證燃料充分氧化,採用二次燃燒,就可能降低煙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減少內燃機排氣中一氧化碳則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主要措施有:改進內燃機設備結構,如正確設計增壓比,排氣道增設催化補燃器,操作上自動調節油氣比等;提高燃料質量,如調配汽油辛烷值、使用乳化燃料或液化氣等;以及通過制訂法規,進行廢氣監測等。
二氧化硫來自燃料中硫、硫酸鹽和有機硫化物。二氧化硫在煙氣中的體積濃度為0.05~0.25%,有時可達0.4%。由於原油加工中90%以上的硫轉入重油,重油的含硫量可達1~3%。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的有效措施是:燃料脫硫或煙氣脫硫,採用低硫燃料燃燒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氮氧化合物包括二氧化氮和不穩定的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四氧化二氮等。它們在高溫(1650℃以上)下可由燃料中的氮化物以及空氣中的氮和氧直接生成。煙氣中氮氧化合物含量可達1200毫克每立方米,汽車排氣中可達4000毫克每立方米。通過濕法液體吸收、干法固體吸附或催化轉換方法可以降低它的含量;汽油機中採用層狀燃燒也是降低氮氧化合物含量的一種方法。
煙塵中,煙是指碳氫化合物在缺氧下裂解生成顆粒直徑小於1微米的碳粒。隨著碳粒的增多,煙由褐色變為黑色。家庭爐灶的產煙量占燃煤量的3.5%以上,工業鍋爐一般是0.5%。塵是指排氣中直徑為1~100微米的顆粒,來自燃料的灰分。影響煙塵的因素是燃燒設備、操作方法和燃料含灰量。選燒低灰分燃料和採用旋風分離、濕法凈化、多孔過濾或靜電沉降等除塵設施,都是降低排氣中煙塵的有效措施。
在燃燒過程中,大量熱量的積聚將引起環境的熱污染。如熱電廠中通常只有40%的燃料熱能轉為電能,餘下的大部分熱能排入大氣或隨冷卻水帶走,大量含熱廢水排到江河使水溫升高,影響水質,危及水生生物的生長,破壞生態平衡。為此要充分利用熱電廠的余熱和改進冷卻方式,以控制熱污染的危害。
2. 大型鍋爐燒煤有毒嗎
任何鍋爐,燒煤都會產生有毒氣體的。主要有毒氣體,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不充分燃燒時,生成有劇毒的一氧化碳,能夠破壞氧跟紅血球結合,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俗稱中煤氣),導致神經系統受損乃至死亡。其化學方程式如下:
二氧化硫對呼吸道有很強的刺激作用,能夠導致二氧化硫中毒。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在鍋爐充分燃燒、鍋爐煙氣排放兩個環節進行改進。比如增加通風(實際上供氧)強度,促使燃料充分燃燒,不產生一氧化碳或者將一氧化碳進一步氧化。
在排放環節,安裝脫硫裝置,將二氧化硫收集起來。這樣既避免了污染環境,又可得到化工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