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浦東都有那些大的工業園區
上海浦東合慶工業園區位於浦東新區東部,龍東大道、浦東運河、張家浜、東川公路環繞四周,始創於1993年,規劃總面積4.52平方公里,現已完成開發建設3平方公里,吸引投資額超80億元,進駐中外實業型企業近90家,其中,投資額超億元的有15家,國內外知名的東方希望集團、海馬汽車集團、庫柏(中國)投資公司、河南金龍集團、萬豐奧特集團等都在園區投資建廠或成立集團總部,園區總人數超過6000多人。2006年,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列入上海市41個國家級、省級開發區之一,被上海市命名為26個市級開發區之一。園區以其獨特的優勢,接受陸家嘴、金橋、外高橋和張江等國家級開發區的輻射,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電力、電子、電氣及通訊器材」、「新型材料、新型設備」、「現代物流」、「醫療器械」、「光電子」等六大產業板塊。2006年被浦東新區命名為「上海張江高科技產業東區」,成為國家級開發區「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地處園區內,佔地面積110公頃,規劃總投資12億元的上海張江現代醫療器械園已初具形態。園區將致力打造一個以利於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利於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培育、以利於企業的快速發展為基點,具有獨特景觀和豐富的現代居住文化環境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及研發、孵化和區域總部基地。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創建於1992年5月,規劃面積26.88平方公里,是上海的市級工業區,各項經濟指標均列全市前茅。依託「兩港」效應以及與浦東聯動發展的優勢,17年來,工業區共引進世界500強企業近20家,形成了電子信息業、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同時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研發產業等生產性服務業。 我們熱忱歡迎海內外企業到康橋投資興業、共襄盛舉!以上參考一下,希望能夠幫到你。祝你愉快。(*^__^*) 嘻嘻……
⑵ 日本有哪四大工業區
日本有四大工業區分別是:
1、京濱工業區
京濱工業區位於東京灣沿岸,它以東京都和橫濱市為核心,以關東平原為腹地。戰後,京濱工業區在原有的工業基礎上取得了迅速發展,工業區范圍顯著擴大。
2、阪神工業區
阪神工業區分布在 3 個地區:北部工業區有淀川通過;東部工業區是金屬加工和機械工業,並建有玩具、服裝、化妝品等小廠;西部是重、化學工業集中的臨海工業區,沿大阪灣分布,主要有造船、鋼鐵、車輛、機械和化學等大型工廠。
3、北九州工業區
北九州工業區在日本的九州島最北端,以鋼鐵、化學為主,還有機械化工、食品加工、陶瓷等產業。
4、中京工業區
該區位於東京與京都之間。核心地帶是日本的愛知縣、三重縣、岐阜縣伸展的工業地帶。主要工業為紡織,陶瓷,汽車鋼鐵等。
(2)世界級工業園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日本工業高度發達,主要的工業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所以形成了四大工業區。
一個狹長型的工業地帶擁有亞洲最悠久的工業史。許多產業在日本高度發展,包含消費性電子、汽車、半導體、光纖、光電、多媒體、影印機、高級食品等。
日本雖然工業發達,但是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製造業便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
⑶ 53個國家高科技園區的名單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名單
本文由司令員發表在『中部崛起』東湖社區http://bbs.cnhubei.com
本貼網址 http://bbs.cnhubei.com/dispbbs.asp?boardid=228&id=540364
編 號 高 新 區 名 稱 編 號 高 新 區 名 稱
1 中關村科技園區 28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29 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 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0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 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1 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 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 32 惠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6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3 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7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4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8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35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9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36 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7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1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8 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2 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9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3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0 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4 廣州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1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5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2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6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3 包頭稀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7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4 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8 桂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5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6 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7 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1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8 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2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9 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3 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 50 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4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1 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5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2 鞍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6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53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27 海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⑷ 全國面積最大的工業園區是哪家
現全國面積最大的工業園區是 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下轄四個街道,常住人口約78.1萬。
2014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0億元,同比增長8.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8億元,增長10.2%;實際利用外資19.6億美元、進出口總額800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700億元,均保持穩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0億元,增長1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35萬元,增長9%。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健康較好發展。
⑸ 世界范圍內的化工園區分幾種類型
世界主要化工園區按照地域和產業鏈特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按地域特點,可分為靠近油氣產地的原料產地型和靠近主要消費地區的貼近市場型;按產業鏈特點,可分為石油化工型、天然氣化工型、煤化工型,以及集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和功能性化學品為一體的綜合化工型等。其中,以石油化工型和綜合型園區數量最多,規模也最大,最具代表性。回答後提個建議,如果是報告或論文要用的話,這類問題最好借鑒一些專業的工程項目雜志、期刊里刊登的專題報道或論文。相對與網上查到的文章,專業刊物里發表的文章要更嚴謹,內容也更豐富。比如我的答案,就摘自惠生控股發行的《項目管理》季刊第二期。雜志從多個角度匯集了多位專家國內、外化工園區的建設經驗、規劃等方面介紹,對你們園區規劃應該會有幫助,(可以發郵件或者傳真給《項目管理》的編輯部索取免費雜志。)可以到郵箱[email protected]索取免費雜志。該期主題有:
1、我國化工園區的建設和發展
2、循環經濟在化工園區規劃中的應用
3、化工園區循環經濟建設模式與啟示
4、世界化工園區的成功之路
5、上海化工園區案例
6、南京化工園區案例
⑹ 世界上「臨空型」的工業園區有哪些國家
臨空型工業
是當代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工業布局形式。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興工業的出現,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工業產品特別是電子元器件產品的生產日益向小型化、輕量化、短期化方向發展,這樣就可以利用迅速方便的空運來實現產品的運輸,以適應現代化生產的要求。對於小型、輕量的電子元器件等尖端產品的生產組裝,空運成為最便捷的傳送方式,被認為是工廠傳送帶的延伸。這就使智力、技術、資源和交通條件成為決定這類工業布局的關鍵因素。在智力資源密集地區修建現代化的機場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在機場附近建立大批電子工業企業,把智力、技術、交通等生產要素組合在一起,利用其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形式,就是臨空型工業布局的基本特徵。
日本九州南部和本州東北地區是兩個典型的"臨空型"布局.美國"矽谷"是知識密集,環境優美的新型工業區,也屬於"臨空型".
⑺ 世界最大的工業區是()A.德國魯爾B.美國東北部C.中國滬寧杭D.俄羅斯烏拉
美國東北部。
美國工業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區:東北地區、南部地區、西部地區;其中,美國東北部是該國最大工業區,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區,故選:B。
工業區是指在城市發展戰略層面的規劃中,要確定各種不同性質的工業用地,如機械、義工、製造工業,將各類工業分別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個工業區。
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行政手段劃出一塊區域,聚集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科學整合,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使之成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升級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
中工招商網資料里顯示我國的工業園區包括各種類型的開發區,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以及省級各類工業園區等。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五大工業區,分別是:北美工業區;西歐工業區;東歐工業區;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亞洲東部沿海工業區。
(7)世界級工業園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美國東北部工業區
美國的工業體系以重工業占絕對優勢。美國工業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東北部地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是歐洲移民首先開發的地方,也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
這里擁有採煤、鋼鐵、機械製造等重工業部門,全國的鋼鐵、汽車、化學等工業大部分分布在這一地區,這里被稱為美國的「製造業帶」。
美國有龐大而完整的水系,源遠流長的密西西比河縱貫大平原中部,它同北部美加國界上的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有運河相溝通,並通過聖勞倫斯河、伊利運河和哈得孫河通往大西洋沿岸的許多優良海港,形成聯系全國主要地區的內陸水運網。
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系共佔全國內陸水運周轉量的80%。五大湖及其周圍地區對美、加兩國經濟發展具有巨大作用。
美國擁有多種豐富的礦產資源,大部分礦產品可以自給。在阿巴拉契亞山區有豐富的煤礦,阿巴拉契亞山脈是一條古老的褶皺山脈,經過長期的侵蝕,地勢低緩。這里豐富的煤藏,因地表受侵蝕,有些煤層直接出露地表,開采非常便利。
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西部有大量的鐵礦。.此地臨近煤礦和五大湖西部鐵礦,容易獲得煤、鐵礦石的供應,背後又緊靠大西洋沿岸的工業區,有利於鋼鐵業的發展。
世界五大工業區
1、北美工業區
主要位於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那裡的煤鐵資源豐富,交通運輸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稀疏,工業部門齊全,尖端技術和高新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歐盟,日本等國家的競爭,在這里許多工業部門在世界工業中的優勢逐漸降低,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區。
2、西歐工業區
位於歐洲西部,主要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北部等重要工業區,是現代工業的發源地。
這里經濟基礎雄厚,交通便利,勞動力質量高,煤鐵資源豐富,核能、航空、汽車、化工等技術密集型工業作為發達,鋼鐵、機床、船舶、電力等產量居世界前列。工業地域逐漸從內陸向沿海地區發展。
3、東歐工業區
主要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捷克、波蘭等國的主要工業區。這里資源豐富,基礎工業實力雄厚,屬資源密集型重工業地區,工業也多布局在靠近原料和燃料產地的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子、宇航等新興工業發展較快。
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
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長達1000千米的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近30%,人口的2/3,工廠的72%,工業產值的75%。工業多數依靠進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貿易型,是世界上著名的臨海工業帶。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家用電器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迅速。
5、亞洲東部沿海工業區
北起韓國東南沿海和中國東部沿海,向南延伸到東南亞一些國家。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一地區的國家競相發揮各自的優勢,根據國情實施對外開放戰略,推動了各國工業的發展。
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各國工業的發展更為迅速。工業類型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型過渡。各國紛紛建立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經濟特區等,是這一帶成為二戰後新興的工業區。
⑻ 上海化學工業園區的簡介
上海化學工業區的開發建設引入了世界級大型化工區的「一體化」先進理念, 為進區投資者提供最佳的投資環境。 英國石油化工、德國巴斯夫、德國拜耳、德國德固賽、美國亨斯邁、日本三菱瓦斯化學、日本三井等跨國公司以及蘇伊士集團、荷蘭孚寶、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美國普萊克斯等世界著名公用工程公司已落戶區內,截止到2007年12月底,項目投資總額已達到100.4億美元。化工區的建設目標是成為亞洲最大、最集中、水平最高的世界一流石化基地之一。
上海化學工業區位於上海市南翼,金山、奉賢兩區的交界處,距市中心50公里,有A4高速公路連接市區和滬寧、滬杭高速公路網,從市中心驅車至現場僅需45分鍾;化工區內設專用鐵路支線與全長113公里的浦東鐵路(奉賢—浦東機場—張廟)相連;通過疏浚後的內河航運系統,化工區可與黃浦江、長江水系連通;化工區除建有專用海運碼頭以外,與洋山深水港(1000萬標准集裝箱)僅55公里;化工區距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均約50公里。化工區快捷的「水陸空」運輸條件,將為來化工區投資的企業提供極為便利的交通運輸服務。
開發理念
上海化學工業區的開發建設引入了世界級大型化工區的一體化先進理念,通過對區內產品項目、公用輔助、物流傳輸、環境保護和管理服務的整合,做到專業集成、投資集中、效益集約。
產品項目一體化
由石腦油、乙烯等上游產品與異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中游產品以及精細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產品形成一個完整的產品鏈。在化工區內落戶的主體項目就以上、中、下游的化工產品為紐帶連成一體,實現整體規劃、合理布局、有序建設。
項目
巴斯夫聚四氫呋喃項目和BPI項目
德國巴斯夫公司投資建設的聚四氫呋喃項目,總投資3.05億美元。2003年1月開工建設,2004年底投料試車,2005年初投產。
主要裝置及規模: 8萬噸/年四氫呋喃、6萬噸/年聚四氫呋喃
另外德國巴斯夫公司投資建設的8000噸/年BPI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2960萬美元。已於2007年3月建成投產。
東京化成試劑項目
由日本東京化成工業株式會社投資建設的8噸/年試劑項目,總投資700萬美元。
拜耳一體化化工項目
德國拜耳公司將建設總投資31億美元的一體化化工項目,已建成投產的裝置有年產1萬噸聚異氰酸酯、年產10萬噸的聚碳酸酯、年產8萬噸的聚氨酯原材料MMDI生產裝置和年產3萬噸的塗料原材料HDI裝置。 到2008年聚碳酸酯年產將增至20萬噸, HDI將擴大到每年5萬噸,同時還將有一座年產35萬噸的MDI工廠竣工。
主要裝置及規模: 1萬噸/年聚異氰酸酯、 20萬噸/年聚碳酸酯、20萬噸/年雙酚A 、4萬噸/年摻混料、17.2萬噸/年碳酸二苯酯 、5萬噸/年HDI 、35萬噸/年MDI、15萬噸/年TDI 等。
區位優勢
上海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第三產業在上海的經濟佔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產業包括了金融業、房地產業、保險業以及運輸業等。位於浦東新區的陸家嘴是上海的新興金融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職能是管理公開市場操作。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設立了中國區總部、分公司和辦事處。上海已經成為全中國納稅率最高的城市,上海歷來上交的稅款達中國國內總稅款的一半。
上海工業發達,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浦東新區的開發,以及財政轉移支付比重減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業又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上海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主要以輕紡、重工業、冶金、石油化工、機械、電子工業為主,其他還有汽車、航空、航天等工業。張江高科匯集了大量的高端製造業。農業占總體經濟的比例較小,大約在1.7%左右。
由於土地、勞動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之市政府經濟政策導向等原因,紡織業、重污染行業等低端製造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逐漸遷往郊區或關門停業,上海市整體產業結構進步明顯,已形成並逐漸鞏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上海經濟也受到其周圍省份的非經濟方面的競爭。上游省份GDP增長帶來的環境污染,尤其是來自黃浦江上游的飲用水污染,已成為困擾上海發展和居民生活的一大難題。
城市建設
重大工程
洋山深水港、東海大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南站、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徐浦大橋、松浦大橋、松浦二橋、松浦三橋、奉浦大橋(西橋)、奉浦大橋(東橋)、閔浦大橋、閔浦二橋、打浦路越江隧道、大連路越江隧道、延安東路越江隧道、復興東路越江隧道、翔殷路越江隧道、上中路越江隧道、長江西路越江隧道、新建路越江隧道、人民路越江隧道、人民路越江隧道、西藏南路越江隧道、軍工路越江隧道、龍耀路越江隧道、殷行路越江隧道、嫩江路越江隧道、周家嘴路越江隧道、陸家浜路隧道、江浦路越江隧道、宛平路越江隧道、羅綉路越江隧道、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外環越江隧道、上海長江隧橋、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產業基地
微電子產業基地、汽車產業基地、精品鋼材基地、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基地、造船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