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的歷史革沿
1958年3月,哈爾濱市第二工業局積極響應中央決策,創辦哈爾濱市化工學院,學制四年,招收往屆高中畢業生。11月,學院第一任領導班子產生,院長孫乃文(市第二工業局副局長兼),第一副院長於福林,副院長王國華(市化工研究所所長兼)。當時有實驗室3個,小教室4個,大教室1個及一般物理化學實驗設備。教職工34名,工作人員18名,教師16名。設置化工機械繫和有機合成系等2個系。
1959年6月,撤銷哈爾濱市化工學院等三所院校,開始組建哈爾濱化工輕工中等專業學校,7月,組建後的學校正式遷入黑龍江省輕工學校校址,宣布哈爾濱化工輕工業學校正式成立。
1959年——1963年期間,學校逐步調整健全機構,其中1960年——1961年,是學校興旺發展時期。截止到1961年3月,學校教職工人數達238名,其中教師60名,大專畢業以上教師(含大專畢業)為42名,約占教師總數的70%。至1963年學校共設有黨政辦機構8個,即:黨總支,團委,校辦公室、教務科、人事科、基建科、總務科、生產實力科。另有8個教研組。
1964年在原哈爾濱化工輕工業學校的基礎上重建哈爾濱市輕化工業技工學校,學校編制為127人。
1965年8月,由技工學校改為半工半讀中等技術學校。在校生共400名。
1968年底,市輕化工業局一分為二,化工局、一輕工業局成立,學校行政隸屬市一輕工業局,學校隨之易名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1969年上級領導部門按照(69)16號文件原則,對輕工業學校實行了「不黃、不辦、不招生」的方針,到1970年初,在校職工僅剩51人。
1973年9月,黑龍江省革委會下達了關於同意恢復哈爾濱輕工業學校的文件。學校教職工發展到70人,其中有教師18名,管理人員22名,工人30名。
1974年9月,輕工業學校搬到了新的辦學地址——哈爾濱市動力區(現香坊區)文治二道街13號。
1976年,學校教職工101人,其中專任教師23人,在校生117人。
1989年3月,才大穎被聘任為學校校長,我校第12屆領導班子誕生。在校生達685人,新建實驗室4個。
之後幾年,在校生人數呈遞增趨勢,1990年711名,1991年762名,1992年888名,1993年968名,1994年1317名,1997年1941名。
1992年,被評為省輕工系統文明單位。
1993年3月,學校通過省教委辦學水平評估,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校。
1994年5月,晉升為市級文明單位。創辦了全省第一所中外合作國際文憑學校,成為全省唯一一所接受外教和外國留學生的中專學校。
1995年,成為全市第一家晉升科技文化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國家二級標準的學校。
1997年3月,晉升為市文明單位標兵。
1998年,晉升為省級文明單位;機械、機電、發酵(現食品專業前身)、裝潢4個專業被省教委批准為省級重點專業。
2003年,晉升為省級文明單位標兵。
2004年,被教育部授予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5年,整建制劃規市教育局。
2006年11月,與市糧食局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市交通局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實施整體合並,三校合並後仍延用哈爾濱輕工業學校名稱,機構規格為處級,隸屬市教育局管理,編制248人。在原輕校校址和原糧校校址(道外大新街274號)兩地辦公。直至2011年4月,整體遷至現校址(群力新區朗江路168號)。
2007年,順利通過復評,再次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2009年6月,市民政幹部學校並入。
2010年底,通過國家首批中職示範校遴選,成為國家級示範性中職校建設單位;通過省級重點專業評估,我校機電技術應用、機械製造技術、工藝美術、食品生物工藝等4個專業被批准為黑龍江省首批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專業。
2011年
1月,我校被國家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保障部確定為首批進入「國家百所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立項學校。「國家百所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項目,被譽為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211工程」。國家將從上千所中等職業學校中選擇面向地區支柱產業、辦學定位準確、產學結合緊密、改革成績突出、具有良好的發展潛質和輻射能力較強的285所中等職業學校進行重點支持。這一項目從2011年開始實施,分3批評選。我校得以進入首批立項學校,其意義深遠。它將為我校今後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
4月,學校搬遷(主校區——A校區由香坊區文治二道街13號遷出,B校區由道外區大新街167號遷出)至新校址(群力新區朗江路168號)工作全面結束。
具體日程為:
2月28日——3月3日,B校區搬遷工作持續4天後完成,共拉運物品38車;
3月11日——3月14日,A校區搬遷除留守科室外,其他科室並物品搬遷完畢,共拉運物品270車;
4月1日早8點30分,我校原A校區正式移交給醫葯工程學校;
4月22日,我校原B校區正式移交給局房產處和道外區拆遷辦。
7月25日,學校召開示範校項目建設專門會議,進一步研究確定示範校項目建設的具體工作內容,第一次明確提出示範校項目建設辦公室設在督導部,項目建設委員會成員主要由督導部主任和各專業科長組成,我校示範項目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8月末,校園路面工程竣工。該工程5月中旬開工,歷時2個多月時間。
9月1日,新校長阮培毅正式上任。原校長兼黨委書記李明強繼續擔任校黨委書記,其它班子成員沒有變動(黨委副書記鄧向偉已於之前7月調任市衛校校長),哈輕校新的領導班子產生。
9月16日,舉行了新校址落成啟用慶典儀式行。新校址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建有教學綜合樓、機械機電實訓樓、食品生物專業實訓樓、圖書館、男女生宿舍樓、體育館、食堂等8棟單體樓。該工程得到了國家及省市領導並相關部門的密切關注與大力支持,總投資約2.6億元。落成慶典儀式由時任市教育局局長朱振德主持,張顯友市長到場並做了重要講話。
10月26日,按照黑龍江省教育廳關於「黑龍江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通知要求,我校4個示範校重點建設專業申報了5個課題。分別是:①中職學校校企合作辦學——為地方經濟服務(工藝美術專業);②動漫遊戲專業校企合作——用項目帶動人才培養(動漫遊戲專業);③以過程為導向的食品分析與檢驗改革研究(食品生物工藝專業);④機械製造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建設研究(機械製造技術專業);⑤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研究與實踐(機電技術專業)。
2012年
2月26日,我校煤氣工程終於完工並正式通氣。
3月初,藝術設計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成。
4月,體育館內部工程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
7月11日,我校正式電接通,遷入新校址後歷時近一年半的馬拉松式臨時電得以終結。這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在節約資金(一度電由1.5元下降到0.51元)的同時,它還會大大增加用電負荷,為我校的實踐教學提供充足且充分的用電保障和用電安全,解決了學生宿舍電採暖用電量不足的問題。
9月,校運動場(300米塑膠跑道)工程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10月8日,2012年秋季田徑運動會在此舉行。
2013年
8月,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該項工程開工於當年年初,位於校圖書館三樓,共有430個座位。
2014年
6月4日,我校與全國其他250所項目學校通過國家級驗收,被正式確定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
8月,田徑運動場完善工程,即建設1200個看台座椅工程完工,結束了運動場無看台歷史;
同時完工的還有,紅酒原料加工基地建設工程。兩項工程均開工於2014年6月。
② 哈爾濱的技校
1、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黑龍江省電子工業學校位於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392號,黑龍江省電子工業學校,於1978年07月10日在哈爾濱掛牌成立,迄今已經成立42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網路-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網路-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網路-黑龍江省電子工業學校、網路-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③ 哈爾濱是中國輕工業中心嗎
不是,哈爾濱是中國機械製造業的中心。
中國輕工業中心是中國輕工業國家級研發中心。負責輕工業技術、產品和服務的開發、推廣和應用。它成立於1984年,位於北京。是國務院直屬的三個國家級科研開發機構之一。它的主要職能是開展輕工業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開發、推廣和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為國內外輕工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評估輕工業產品,組織實施輕工業國際合作。它現在是中國輕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輕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輕工業中心位於上海市。
上海是中國的大都市。它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位於中國東部。上海還是全國的金融、經濟和文化中心。它有超過2400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這座城市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上海是一個主要的港口城市,許多河流和運河兩旁都是大型工業區和居民區。它還以其獨特的建築而聞名,其特點是現代和傳統風格的混合。上海是中國一些最具標志性的景點的所在地,如外灘、豫園和上海中心大廈。
④ 哈爾濱商業大學輕工學院在哪個校區
江北(北)校區分A,B,C三個區,輕工在C區。
【西區(C區):工商管理學院、輕工學院】
⑤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的介紹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是一所工科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創建於1958年6月,學校現坐落在哈市群力新區朗江路168號。1993年3月經省教委辦學評估團驗收,被評為省重點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