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榜中國十大城市排行榜
根據2017年數據,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如下:
1、蘇州
工業總產值3.57萬億,位居全國第一,就生產規模來說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基地,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2、上海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3.1萬億元,原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
3、天津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2.94萬億元,北方第一大工業城市
4、重慶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2.6萬億元,中國西部第一大工業城市
5、佛山
2016年工業總產值2.12萬億元,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6、深圳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95萬億元,中國第一大高科技工業城市
7、廣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955萬億元
8、青島
2016年工業總產值1.82萬億元,中國最大的高鐵生產基地,北方第二大工業城市
9、北京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74萬億元
10、煙台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63萬億元
11、無錫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5萬億元
12、東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41萬億元
13、鄭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4萬億元,中部第一大工業城市
14、寧波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8萬億元
15、武漢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5萬億元
16、濰坊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4萬億元
17、東營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3萬億元
18、南京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萬億元
19、常州
2016年工業總產值1.23萬億元
20、成都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22萬億元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分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遼中南工業基地徹底沒落,京津唐工業基地也風光不再,珠三角、蘇錫常、山東半島崛起,取代了原有的三大工業基地格局,新三大工業基地年產值都超過6萬億元。而這新三大工業基地也不再有嚴格的輕重工業之分,基本都是綜合性工業基地。
(1)採掘工業的城市有哪些擴展閱讀
1、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十大重工業城市
上海、沈陽、哈爾濱、長春、武漢、天津、唐山、重慶、大連、洛陽。
2、重工業城市的分類
重工業城市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工業城市
截止2020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一個城市看要看綜合指標,不能單比某一項。憑自己的經驗和實際到過的地方感受來說排了前十名不算港澳台。
第一 上海灘 未來的東方金融中心
第二 北京城 中國的決策中心
第三 廣州府 最發達省份的省會
第四 深圳漁村 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深圳速度見證了世界城市發展的奇跡
第五 天津衛 直轄市之一 國家政策現在又轉移到濱海新區
第六 民國總統府—南京 歷史不讓南京做老大 搜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七 天府之國——成都 西南中心 潛力無限 發展迅猛
第八 山城————重慶 直轄市之一
第九 海濱城市——青島 青島 大連 寧波 廈門 濱海單列市綜合實力青島第一
第十 天堂二州——蘇杭 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
中國重工業有哪些城市 - :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
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榜? - : 根據2017年數據,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如下:1、蘇州 工業總產值3.57萬億,位居全國第一,就生產規模來說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基地,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2、上海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3.1萬億元,原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3、天津2016年工業...
中國重工業城市有哪些? - : 重慶、德陽、上海、南京、杭州、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北京、天津、唐山、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
中國有哪些重工業城市,詳細些! 謝了 - : 我國的重工業城市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山陝西等北方地區,其它地區少有分布 東北的:沈陽(重型機械)、鞍山-本溪(鋼鐵)、撫順(石化、裝備製造)、遼陽(化學工業)、大連(造船工業)、長春(汽車工業)、哈爾濱(裝備製造)、大慶、吉林(石化)等、 華北:北京、天津、唐山、淄博等 西北;太原、西安(國防軍工製造業)、大同等山陝地區的能源重工城市 西南:重慶(裝備製造、軍工)、攀枝花(鋼鐵工業)、德陽(裝備製造)等 華中:武漢(鋼鐵、製造業) 長三角:上海、南京 、徐州(裝備製造)等
中國哪個城市重工業最發達 - : 沈陽 哈爾濱 齊齊哈爾 長春 反正都是東北的
全國重工業城市有哪些? - : 包頭也是
中國的重工業城市有那幾個? - : 我國十大重工業城市為:沈陽,哈爾濱,西安,太原,濟南,長春,鞍山,撫順,蘭州,吉林市
中國 工業城市排名 - : 長三角地區~有上海、南京、杭州 珠三角地區~深圳、廣州 珠海、東莞 東北重工業基地~沈陽~鞍山~大連~ 京津塘地區~北京~天津
中國重工業城市有哪些? : 1、鞍本鋼鐵基地 包括鞍山鋼鐵公司和本溪鋼鐵公司.位於遼寧中部工業區,東倚千... 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北方的最大港口城市、華北的經濟中心,唐山...
中國重工業城市是哪幾個城市 - : 有幾個重工業帶…有個遼中南重工業帶…京津唐工業帶(輕重都有…綜合性的)…
『貳』 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榜
我國重工業排名的城市有:沈陽,上海、哈爾濱、西安,太原,大連、濟南,長春,鞍山、撫順,蘭州,吉林市、徐州、柳州、武漢、唐山、包頭、重慶、齊齊哈爾、洛陽、大慶、鄭州……東北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它城市得益於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包括建國初期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的落地城市。其中沈陽當之無愧為我國重工業之首,有「東方魯爾」之美譽。
重工業城市排名不是GDP排名,其定義為: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亮判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隱轎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
(4)裝備製造工業。
因此,深圳、蘇州、無錫、杭州等高產值城市灶鍵肆不在此例。即便是上海,在沒有寶鋼之前,重工業所佔份額也要排在哈爾濱之後。。
『叄』 河北省哪些城市礦產資源比較豐富
河北礦產資源規劃在國土資源部網站可以找到。
河北省自然資源豐富,系全國主要能源供應基地之一,也是全國近代能源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素有"燕趙煤倉"之稱。河北是國家確定的13個煤炭基地之一,即冀中煤炭基地。包括:開灤,峰峰、邢台、井陘、蔚縣、邯鄲、宣化下花園、張家口北部等8個大礦區和隆堯、大城平原含煤區,涵蓋了除承德興隆礦區以外的所有礦區。煤炭探明儲量147.1億噸。在2010年之前,全省原煤產量將保持在7000萬噸左右。境內有華北、冀東、大港三大油田,累積探明儲量27億噸,天然氣儲量1800億立方。原油年產量近千萬噸,天然氣近10億立方米。新探明的冀東南堡油田,是我國40多年來石油勘探又一個最激動人心的發現,也是近海儲量規模最大的油田,標志著我國第五次石油儲量增長高峰的到來。
冀東南堡油田是一個整裝、優質、高效的油田。三級油氣地質儲量10.2億噸,其中探明儲量40507萬噸,控制儲量29834萬噸,預測儲量20217萬噸,天然氣地質儲量1401億方。
水利資源相對不足,但因水勢由山區流入平原,具有河床比降變化大,坡陡流急之特點,適於開發小水電。可開發利用的水利資源約156萬千瓦。佔全國水利資源總量的3‰,居全國第23位兄伏祥。其中可裝機容量500千瓦以下4000處,500千瓦以上173處, 500千瓦到1.2萬千瓦小水電28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偏遠山區電網難以進入的被動局面。
包括淺層岩土及深層地熱水資源在內的我省地熱資源豐富,尤其隨著地源熱泵技術的發展,開發和利用淺層地熱已經成為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方式。深層地熱資源基本上都位於我省的中北部地區,這一區域可開采地熱資源量摺合標煤總計110.5億噸,全省有開發價值的熱水為241處,平均水溫40℃—70℃,水溫最高可達118℃。
我省太陽能資源豐富,具有較大的可開發利用價值。河北省地處東經 113°27'—119°50'、北緯36°03'—42°40'之間。我省西北部張家口、承德大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3000-3200h,輻射總量為 5852—6680 M J/m2 .a,相當於200——225kg標煤發出的熱量,為全國太陽能資源二類地區。我省的中部和東南部各市日照時數平均為2200-3000h,輻射總量為 5016—5852 M J/m2 .a,相當於170——200kg標煤發出的熱量,為全國太陽能資源三類地區。
風能資源地區分布差異懸殊,且季節變化明顯。壩上及沿海狹小地區風能豐富,廣大山區及河北平原大部風能資源欠缺。張北縣風力資源豐富,境內風電場建設總規模可廳燃達500萬——550萬千瓦,且區域面積內風速穩定,完全具備建成全國大型風電基地的條件。依託風能資源,張北縣提出建設全國最大風電縣的目標
作為農業大省,我省的生物質資源也十分豐富,其主要有作物秸桿、薪柴、人畜糞便組成。其中秸羨搏稈總量為720億斤,人畜糞便3000億斤(折干物質592億斤)。這三種能源的可開發量摺合標准煤2977 萬噸。目前的主要利用方式為直接做生活燃料。但同時,農村沼氣池、壓縮成型燃料、秸桿氣化等新的生物質能利用方式開始興起。
礦產資源
河北省礦產資源豐富,礦業經濟發達,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種151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120種,排在全國前5位的礦產有34種。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1005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439處,佔43.7%。全省已開發利用礦產地786處,現有各類礦山6290家,從業人數40.8萬人,年開采礦石總量近5.0億噸,採掘業年產值達362億元,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石化為主的礦業經濟體系。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海水入侵等。
『肆』 中國和世界主要礦業城市有哪些
鞍山 大慶 大同 包頭 鶴崗 都是礦業城市.
中國現有礦業城市(鎮)中426座,其中地(盟)市級礦城有78座,佔全國地級市236座的33.05%;縣級礦市98座,佔全國縣級市427座的22.95%;縣城關鎮及建制鎮級礦城悉仔絕有180座,佔全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1682個的10.7%。在中國現有的426座礦業城鎮中,幼年期有82個,佔19.25%;中年期290個,佔68.07%;老年期54個,佔12.68%。我國礦業城市多為單一工業類型的城市,但是也有一部分礦業城市是有多種礦產類型組成的城市。具體情況是煤炭149座、有色金屬81座、建材及非金屬54座、黑色金屬38座、黃金37座、化工28座、油氣25座、綜合型(2種礦產以上)礦業城市有14座等8種類型。據研究,中國1952~1990年間,進行的是一種以礦產資源開發為導向的工業化發展,工業投資比重超過全國工業總投資4%的省區有11個:其中遼寧(7.56%)、四川(6.73%)、黑龍江(6.64%)、山東(6.44%)、上海(6.42%)、湖北(5.08%)、山西(4.72%)、河南(4.53%)和河北(4.52%)等8個省市的地方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於礦產資源開發導向的工業投資,只有廣東(5.44%)和江蘇(4.68%)2個省的區域經濟發展較多依賴於其他非礦產資源開發導向的工業睜姿投資。在國家這種工業投資政策方針指導下,帶動了資源勘探開發統一大會戰,大規模的人力、物力和資本,像閃電般迅速注入礦區,從而獲取大量的能源、礦產品的輸出,形成以開發區域優勢礦產資源為背景的格局,建立鞍鋼、武鋼、攀鋼等大型鋼鐵基地,大慶、勝利、遼河、新疆、大港等大型石油基地,大同、撫順、六盤水、平頂山、平朔等大型煤炭基地,白銀、金川、銅陵、德興、大廠等大型有色金屬基地,昆陽、雲浮等大型化工基地;建成了10 879座國有大中型礦山和227 854個鄉鎮、集體礦山企業;隨著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深入,我國戚世又興起一批新的礦產資源開發基地,如庫爾勒石油基地、阿勒泰有色金屬基地、柴達木鹽與石油化工基地等。正是依靠原料基地和礦山企業
『伍』 工業基地有哪些
四大工業基地指的是中國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乎禪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各工業基地的發展各具特色。
除四大傳統工業基地外,中國還有京津石高新技術產業帶、滬寧杭高新技術產業帶、珠三角高新技術產業帶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帶。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遼陽、營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又叫長江三角洲(汪如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歲陵塵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惠州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陸』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主要工業區有哪些
北方:東三省
由於工業區的形成條件和所處的位置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 ①城市工業區.多由加工工業企業群組成,大部分是在優越的地理條件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在一般情況下,其內部結構比較協調,並有緊密的生產聯系,往往體現著城市經濟的某種特徵.按工業企業群的生產性質,分為兩類:一類是專業性工業區,如中國北京的電子工業區、上海的鋼鐵工業區、哈爾濱的動力機械工業區等;另外一類主要是在一些中、小型城市,由於工業企業少,一般建為綜合性工業區.如中國沈陽鐵西工業區,北京東郊工業區等. ②礦山工業區.在採掘工業基礎上形成的工業企業群組合.與開發區域資源相結合,可組成部門結構復雜、礦業與工業均較發達的礦山工業區.如中國淄博市的南定、甘肅的金昌、安徽的銅陵. ③以大型聯合企業為主體的工業區,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區、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區等.工業區以企業聯合布局為基礎,以企業群為主體,廠與廠間的距離一般很近.工業區內各企業由於共同使用統一的供排水系統、交通道路、工程管網、熱電站、變電所、港口碼頭、建築基地、三廢處理設施,以及城鎮生活福利設施等,從而大大節省各企業的廠外工程投資,節約用地,提高經濟效果.
『柒』 國內外因石油,煤碳興起的城市有哪些
這類城市很多啊,國外的如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煤炭和石油化工)、加拿大的阿爾伯塔(煤炭)、美國的休斯頓(油田)、亞塞拜然的巴庫(油田)、俄羅斯的庫茲巴斯(煤礦)和秋明(油田)以及俄羅斯韃靼共和國的羅馬什金、巴什基爾共和國的古比雪夫和阿爾蘭都是靠石油興起的(第二巴庫油田)、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加拿大的卡爾加里(油田)、英國的伯明翰(煤炭)、美國的匹茲堡(煤炭)、日本的北九州(煤炭)、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油田)、還有整個中東的眾多城市,因為中東升猜正這個地區就是靠石油發家的。
國內這種例子也很多,以煤炭興起的資源型城市主要有黑龍江的雞西、鶴崗、遼寧撫順、阜新、山西大同、陽泉、臨汾、晉城、長治、安徽淮南、淮北、河南鶴壁、焦作、平頂山、貴州六盤水、內蒙古霍林郭勒、鄂爾多斯、赤峰、陝西榆林、延安等;以兆正石油興起的城市主要有黑龍江的大慶、山東的東營、新疆的克拉瑪依(大慶、東營和克拉瑪依是三個因油而興的城市,先有油田後有城市)、甘肅的玉門(後來因為玉門油田枯竭而衰落)、遼寧的盤錦、湖北的潛江、青海的冷湖和花土溝(這是兩個鎮,石油會戰的時候很繁榮,後來因為青海油吵悔田的搬遷而衰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