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國初期廣西有哪些工業
南寧市自來水公司(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麵粉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康樂食品廠(廣西行業第三)
南寧糖果食品廠(廣西行業第四)
南寧製糖造紙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肉類聯合加工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罐頭食品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市味精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啤酒總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卷煙廠(廣西行業第二)
南寧棉紡織印染總廠(廣西行業第二)
南寧絹麻紡織印染廠(廣西行業第八)
廣西民族印刷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市商標印刷廠(廣西行業第二)
南寧市人民印刷廠(廣西行業第五)
南寧電力局(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化學工業集團公司(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制葯廠(廣西行業第二)
南寧制葯二廠(廣西行業第五)
南寧合成纖維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橡膠廠(廣西行業第二)
賓陽縣黎塘水泥廠(廣西行業第二)
南寧平板玻璃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玻璃廠(廣西行業第二)
南寧鋁廠(廣西行業第二)
南寧市鋼精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市傘廠(廣西行業第二)
南寧手扶拖拉機廠(廣西行業第三)
南寧機械廠(廣西行業第四)
南寧冶金礦山機械廠(廣西行業第六)
南寧市發電設備總廠
廣西建築機械廠
南寧市印刷機械廠
南寧市自行車總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市手錶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造船廠(廣西行業第五)
南寧市電線電纜廠(廣西行業第一)
南寧市洗衣機總廠(廣西行業前二)
南寧無線電三廠(廣西行業第一)
⑵ 高分請全國各地的朋友為來賓經濟出謀劃策
我個人認為,無論怎麼說,當地政府上不上力是一個城市能否持續發展的最關鍵因素,人民群眾是否實干是一個城市能否振興的主要推動力,所以外界的建議再多也敵不過城市內在的動力。
站在來賓地區的角度,我認為,來賓的發展要以城鄉統籌發展為方向,以科學規劃為龍頭,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完善城市功能為重點,以中心城區為依託,積極培育城市新的增長點,把來賓建設成為富有濃郁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山水園林宜居城市。
來賓市應突出做好「山」和「水」這兩篇文章,逐步把來賓建設成為山、水、城一體的「水濱」之城。
今年5月24日星期六,象州縣石龍鎮熱鬧非凡。當天上午,石龍港碼頭作業區、廣東客商投資興建的粵能漿紙公司舉行了隆重的動工儀式。市委書記張秀隆、市長楊和榮、市委副書記景憲法專程趕到石龍,為兩大項目的開工剪綵,並一同考察了石龍這幾年的工業發展情況。2007年,在石龍這塊土地上,創造出3.2億元的工業總產值和3000多萬元的利稅。
石龍,這個209國道上的重鎮、柳江河畔、紅水河之濱的一顆明珠,正發生著不同尋常的變化——
定位調整: 時勢大潮催生工業新區
石龍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石龍人習慣把其概括為「四沿」,即:沿邊——地處興賓、武宣、柳江、象州四縣(區)交界處;沿路——209國道橫貫全鎮,象州至武宣、象州至來賓的三級油路貫穿境內;沿江——處於柳江、黔江、紅水河三江交匯處;沿市——北距柳州市58公里,距桂林市198公里;南距貴港市125公里,距南寧市230公里;西距來賓市46公里,東距縣城27公里,水陸空(距離柳州機場僅5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只有2.4萬的石龍鎮,是個傳統的農業鎮,因依託境內的製糖企業——石龍糖廠(後改制為東糖集團石龍公司)而在全縣佔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但相對於偏居一隅的象州縣城,石龍鎮更具有發展工業的優勢。為了加快石龍工業的發展,象州縣在各種機制體制關系沒有理順的情況下,大膽創新,設立了直屬於縣政府的一層科級事業單位——象州縣石龍工業集中區管委會,其主要職責是對石龍工業集中區進行規劃、管理、建設、服務等。
石龍工業集中區規劃總面積8.734平方公里,依據產業布局分為A、B、C區,集中區又分為鎮區以及A區、B區、C區三個相對獨立的工業片區。A區位於石龍鎮鎮區東北面,東臨柳江;B區位於石龍鎮鎮區南面,東臨柳江,A區與B區以石龍大橋為界;C區位於石龍鎮鎮區西北面,西臨紅水河,東靠209國道,以石龍園藝場為基礎。由於決策正確,措施有力,目前,集中區內的企業由管委會成立之初的石龍製糖公司和蓮桂紙業公司增加到20多家,龍騰紙業有限公司、金帆錳業有限責任公司、萬象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石龍港口、廣東東莞太糧米業公司和粵能紙漿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相繼落戶集中區,同時,製革、肉製品加工、重晶石礦深加工等一批項目正在洽談中。
按照象州縣的發展思路,到2012年,象州縣的工業總產值要突破60多個億,而石龍工業集中區則要佔到半壁江山。石龍將成為象州經濟騰飛的發動機!
產業打造:造紙專業鎮漸現雛形
即將把石龍衍變成造紙專業鎮的功臣應首推蓮桂紙業公司的母公司廣東番禺蓮花山造紙有限公司。在產業轉移之際,這家廣東公司獨具慧眼,相中了石龍這塊寶地,從見面相識到簽約落戶,僅用了45天的時間,200多萬元的征地費也在簽約的一個星期內到賬,這些都創造了象州招商引資歷史上最快的記錄。目前,蓮桂紙業公司已落戶石龍工業集中區的A區,該公司計劃在3年內完成1億元的投資,建成以蔗渣漿為原料的年產3萬噸高檔生活用紙的生產線。據該公司的有關人員介紹,到今年5月底止,該公司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4條生產線已於去年7月試業投產。另外,在今年內,該公司還將建設好兩個生產車間、4條生產線。
蓮桂紙業公司生產的是高檔生活用紙,而象州龍騰紙業公司則以生產工業用紙為主。該項目計劃投資9000萬元,建設年產9.6萬噸高檔紗管紙及其它紙製品生產線。另外再投資2.4億元,建設一條年產10萬噸桑稈漿的生產線。目前,佔地130畝的龍騰紙業公司已粗具規模:第一車間廠房已蓋頂,第一條生產線於今年6月份投產,第二條生產線也將於年底建設;辦公樓已建成使用、第一棟職工宿舍樓已封頂裝修、鍋爐房已建好。據龍騰公司的姚副總透露,年內,該公司可形成3.2萬噸紙的生產能力。
從事紙業生產的人都知道,造紙的關鍵環節是制漿。而制漿的過程又是一個污染的過程。蓮桂紙業公司之所以不制漿,就是考慮到制漿過程中難以治理的污染問題。象州粵能漿紙公司正是基於蓮桂紙業及其母公司蓮花山紙業公司的良好市場信譽而被吸引過來。這家由廣西蒲新紙業與深圳世紀創展科技公司合辦的企業,採用新的技術方法和流程,可年產5萬噸漂白蔗渣漿。這種新方法,既實現了資源的再生,同時又減少了大量廢氣物的排放。該項目計劃投資1.8億元,將於2009年建成投產。屆時,粵能公司還將再投5000萬元,建成造紙的深加工車間,生產高檔的文化用紙和生活用紙。
正如有從事造紙源頭——制漿這一造紙的上游產業一樣,在形成了相當規模的造紙生產能力之後,紙的下游產業將會進一步衍生出來,產業鏈將會被拉長,這一點,行內行外的人都深信不疑。屆時,石龍,這一造紙產業的中心定會凸顯在桂中大地上。
作風轉變:招商引資帶來面貌一新
說到石龍工業,不能不說石龍工業集中區;說到集中區的具體工作,又不能不說石龍鎮黨委、政府。記者在石龍鎮采訪期間,聽到最多的一句是招商引資,在這里,每個星期都有項目進來,每個星期都去談項目。可以說,每個項目落戶石龍工業集中區,石龍鎮的幹部都付出了一番心血,折射出石龍鎮幹部作風的轉變——
書記日記。近來石龍鎮黨委書記鄧永康對用手機寫日記頗感興趣。請看他的兩則日記。
一是《廣州招商》:4月9日晚10點,跟書記、縣長從柳州飛到廣州;4月10日上午7點起床,10點趕赴增城,洽談引進水泥廠項目,對增城「嫁女」還「送彩禮」的做法頗為感慨;4月11日下午,得到原自治區副主席、廣東省廣西商會會長雷宇接見並共進晚宴,被雷老豐富的學識、與時俱進的觀點折服;4月12日下午1點廣州候機,飛機晚點5小時,晚上9點多回到象州。
二是《近期工作》:6月7日,安排招商辦給蓮桂、龍騰、萬象三家外來企業送粽子;6月8日上午,端午節,拜訪來石龍檢查工作的廣東蓮花山紙業公司董事長,並送上自家的粽子;6月9日,與馬列村群眾座談,並接待到石龍檢查地質災害情況的縣國土局領導;6月10日,赴柳州、鹿寨回訪兩家有意到石龍投資的汽配和造紙企業。
得力干將。常人與墳打交道,多數是在清明節緬懷先人之時,而石龍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兼鎮招商辦主任的覃奇賢一年四季都要與墳打交道。他的45天遷90座墳的故事仍被鎮幹部們津津樂道。那是今年3月初的事,經過成功的談判,粵能漿紙公司已正式簽約,這家公司所需的300畝地,覃奇賢和他的6名工作隊員作為聯系村鎮幹部,開始投入到緊張的征地工作中。他們發現,在這300畝的蔗地里,竟然藏匿著90座墳,經過勘查和走訪村中老人,得知這些墳牽涉到周圍村屯的70多戶人家。
於是,覃奇賢和他的隊員們一道,逐家逐戶地做工作,有的主家全家到柳州等地打工,他們就趕到柳州。對有些涉及到多戶人家的墳,他們則多次上門催促。為了讓更多的人知曉遷墳事宜,他們還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同時,對每座墳頭,他們張貼一張公告,以便讓來掛青的人知曉。經過40多天的辛勤工作,所征地塊的墳逐漸遷移,對最後的5座無主墳,覃奇賢他們則請人把它集中遷到一個新址,以待其後人來查。
類似覃奇賢的鎮幹部還有很多,他們正為石龍工業集中區的建設而辛勤地工作著。正是有他們的扎實工作,石龍鎮才會在2006和2007連續兩年榮獲全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全鎮財政收入連續多年穩居全縣第三,正向坐三望一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