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九江市紡織集團公司屬於哪個部門
紡織工業聯合會。
因為它屬於紡織行業,以前屬紡織工業部主管,現在叫紡織工業聯合會,下屬多個行業協會。
各省均有紡織工程協會,有的獨立,有的與紡織廳改制組成的諸如國有紡織控股集團類企業合署辦公。大部制改革後,紡織行業同很多行業一樣,實際上歸屬工信部主管。
『貳』 紡織廠一般有什麼職位,或者有那些部門
紡絲廠:一般有 紡絲工,移料工,上絲工,接尾工,加彈工,備管工等,工作現場溫度高一般是30度以上。紡絲工工作現場最多能達到65度。另外技術工分為:電儀工,自動化,工藝員,工作較輕松,可以考職稱,漲工資。餘下就是管理人員。
一般分基層管理人員:組長,班長,中高層管理人員:值班長,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副部長,部長,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基層管理人員也是很辛苦的,中高層的管理人員都是坐辦公室的。還有就是財務,文員,人資等,工資不高,工作環境好一點。
織造廠:一般是圓機。針織:經編機,緯編機。機織:噴水織機,噴氣織機。工作現場噪音較大,但是不會太累,一般有擋車工,驗布工,等。餘下的也是管理人員,及文職。
總平面布置
紡織廠按使用功能可劃分為4個區:①廠前區。主要由管理和生活用房、全廠的主要出入口組成。②生產區。居全廠的中心地帶,包括主廠房以及與之有密切連系的附屬生產用房,如空調室、配電站和化驗室、機修配件儲存用房、車間辦公和生活用房、棉印染廠的鹼回收站和粘膠廠的酸站等。③儲運區。主要包括原料、成品、廢料、專用器材、油品、雜品等倉庫,以及鐵路公路的站線,還包括各種車輛庫、充電間、修車場等。④動力、機修、給水排水區。主要包括一次變電站、鍋爐房、機修間、給水排水設施(如上水凈化、污水處理設施,輸水站以及水池、水塔等)。在印染廠還包括煤氣發生站,在化學纖維廠中還包括空氣壓縮設備、制氮設備、脫鹽水設備、聯苯鍋爐房、二硫化碳制備、甲醛制備、檢修等用房。
結構形式
紡織廠建築的常用結構形式有:
①單層鋸齒形廠房。多為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支撐在T形柱上的雙梁,具有承重構件和通風的功能。常用柱網為7.8×12米和12×12米,高4~4.5米。
②單層無窗廠房。柱網規格同上,高度不宜低於4.5米。
③多層廠房。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柱網常用的為6×9米、8×10米,大的為8×20米,高度根據設備的要求確定。 中國的棉紡織廠基本上都是單層廠房,各生產車間多合並布置,輔助性房間設在邊跨;各類化學纖維廠常採用多層與單層廠房結合形式。在國外,無窗廠房和合並建築頗為風行。
建築要求
紡織廠生產工藝可分為干法生產和濕法生產兩類。棉、毛、麻、絲的紡織工序和滌綸、錦綸的紡絲工序,都屬於干法生產(也有少量濕作業車間);干法生產車間的機器、人員密集,散熱量大,粉塵多。棉印染和毛、麻、絲織物的染整,薴麻的脫膠,粘膠、維綸、腈綸的紡絲工序,都屬於濕法生產(也包括少量干作業車間)。在用濕法生產的車間內,夏季濕熱,冬季圍護結構表面產生凝結水,空氣積霧,並散發有害氣體。對於這兩類廠房,要有相應我設施。
『叄』 機械工業,食品工業,紡織工業主管部門是哪個部門
機械工業,應該是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管理,是在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法人,其上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機械處。
食品工業,是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管理。其上還有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農業部等。
3.紡織工業,應該是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經民政部批准,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下工作)管理,其是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質的全國性行業組織,其上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
『肆』 一般紡織廠有哪些部門南緯悅達紡織廠有哪些部門詳細點,謝謝
一般紡織廠有前紡,後紡,細紗,筒搖,經紗,漿紗,織布,整理,紗試,布試,技術科,質監科,設備科,供銷科,安全科,保衛科,機動車間......等等等等......
『伍』 紡織工業是指什麼
紡織工業指對紡織原料(棉、毛、絲、麻、化學纖維)或其製品進行加工的工業部門,包括紡紗、織布、印染以及復製品生產等,是輕工業中的重要部門之一,與人民生活關系十分密切。我國的紡織業發展迅速,現在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區都有了現代化的棉紡織工業企業和棉紡織加工中心。目前上海仍是我國最大的棉紡生產基地;江蘇省的棉紡織品生產也十分發達,主要中心有無錫、南通、常州、蘇州、南京、揚州、鎮江、鹽城和徐州;湖北省的棉紡織生產能力居全國第三位,主要中心有武漢、沙市、黃石、宜昌等;山東是近幾年來發展較快的省,主要中心是青島、濟南;河南省是新興的棉紡織基地,主要中心有鄭州、洛陽、新鄉、開封等;河北省是我國六大棉紡織品產地和調出地之一,主要中心有石家莊、邯鄲、保定、邢台、唐山等。為了平衡重工業地區男職工多,女職工少的社會狀況,在鞍山、包頭等地布置了一些棉紡織廠。
中國是世界上生產絲綢最早的國家,素有「東方絲國」之稱,因此,絲紡織業起步較早。它包括桑蠶絲和柞蠶絲紡織,以桑蠶絲紡織為主,其分布基本上與養蠶業的分布一致。桑蠶絲紡織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等桑蠶產地,其中,上海是全國最大的絲紡織工業中心;蘇州、杭州和湖州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綢市」,四川的「蜀錦巴緞」自古有名,主要中心有南充、成都、重慶;珠江三角洲上的廣州、順德、佛山、中山、東蕪等是我國南方重要絲綢中心;柞蠶絲是我國的物產,遼寧省是全國最大的柞蠶絲綢中心,主要加工中心有丹東、鳳城,其次是山東省的青島、煙台。
我國的毛紡工業發展很快,目前,已形成了一個包括精紡、粗紡、絨線、毛毯、駝絨、長毛絨、羊毛衫、工業用呢、工業用氈、人造毛皮等十大類產品和毛紡工業體系,改建、擴建了原有毛紡中心上海、北京、天津、無錫等地,新建了新疆烏魯木齊、內蒙古海拉爾、呼和浩特、青海的西寧、甘肅的蘭州、天水、寧夏的銀川、西藏的拉薩、林芝和雲南的曲靖等毛紡工業中心。
『陸』 我國的紡織工業主要分為哪兩大類型
第一類:絲。紡織業起步較早,它包括桑蠶絲和柞蠶絲紡織,以桑蠶絲紡織為主,其分布 基本上與養蠶業的分布一致。桑蠶絲紡織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和四川盆地等桑蠶產地。
第二類:棉紡織業。棉紡把棉纖維加工成為棉紗、棉線的紡紗工藝過程。這一工藝過程也適用於紡制棉型化纖紗、中長纖維紗以及棉與其他纖維混紡紗等。
特點:
技術落後
技術裝備落後,新產品開發不足。據統計,中國紡織品三大行業(紡織業、服裝業、化學纖維製造業)產值佔比約分別為61%、28%、11%。除化學纖維生產技術和服裝骨幹企業的縫紉設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以外,紡紗、織造、染整等傳統工藝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標准低
標准低。目前中國的紡織企業還處於低端生產階段。大約有80%的企業生產中低檔產品、6%的企業生產中低檔產品,4%的企業生產品質低價格低產品,僅有10%的企業生產高品質產品。
人力資源缺乏
高素質人力資源缺乏。行業缺乏品牌運作、資本運籌、國際交往的人才,缺乏國際化經營經驗和適應國際競爭的復合型人才。
『柒』 工業紡織包括哪些
用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加工成各種紗、絲、線、繩、織物及其染整製品的工業部門。按原料性質可分為:棉紡織工業、麻紡織工業、絲紡織工業、毛紡織工業、化學纖維紡織工業等。按生產工藝可分為:紡紗工業、織布工業、印染工業、針織工業、紡織品復制工業等。紡織工業產品是人民衣著等基本生活資料之一,也廣泛用於工業、國防、文教衛生等方面,對國民經濟發展、滿足和豐富人民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是生產絲綢最早的國家,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從事養蠶和絲綢生產。從2000年前的西漢以來,就有大量絲綢產品運往西歐各國,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中國現代紡織工業開始於19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100年的歷史。毛紡工業從1876年左宗棠(1812~1885)在蘭州創辦的第一個毛紡織廠"甘肅織呢局"(見彩圖)算起,到1949年止,總共安裝了13萬枚毛紡錠。棉紡織工業在1949年前是中國紡織系統規模最大、基礎最好的一個行業,擁有棉紡錠 500萬枚。麻紡和針織工業雖有一定發展,但規模不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經過30多年的建設,紡織工業不斷發展壯大,主要產品產量有了很大增長,產品的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的棉紡織品、生絲和綢緞的生產,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中國紡織工業有棉紡織、毛紡織、麻紡織、絲綢、化纖、印染、針織、復制、紡織機械及紡織器材等10個大行業,到1986年底,全國共有紡織企業5957個,職工600萬人,生產布158.07億米,絲織品14.55億米,呢絨2.45億米,化纖101.64萬噸,絲4.54萬噸,為國內城鄉市場提供了品種繁多的紡織品,為國家積累建設資金,發展對外貿易做出了貢獻。
希望能幫到你,麻煩給「好評」
『捌』 工業部門都有什麼
我國工業部門分類:有12個粗分類,44個工業部門,155個細分類。
12個粗分類是:冶金、電力、煤炭及煉焦、石油、化學、機械、建材、森林、食品、紡織縫紉及皮革、造紙及文教用品、其他工業等。
第一批工業部門是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的,如紡織、釀造工業等。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一方面由於原有工業部門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工業生產進一步專業化,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從原有的工業部門中分離出來。
另一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出現,並形成新的社會需要,從而又產生出新型的工業部門。
(8)紡織工業部門有哪些擴展閱讀:
部門形成
工業部門的形成是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和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
由於工業生產進一步專業化,使原有工業部門進一步分離,並逐步形成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從而使工業部門結構也相應地發生某些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的總趨勢是工業部門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工業部門結構也日趨復雜。
『玖』 杭州市紡織工業局現在叫什麼
杭州市紡織工業局現在叫什麼,杭州織造局也叫紅門局,分為織染局和織造衙門。織染局是經營管理生產的官方工坊,生產組織嚴密各有規制,織染局內分為若干堂或號,每堂設三人管理名為所官、之下有總高手、高手、管工等技術和事務管理人 員,負責督率工匠,從事織造。織造衙門是織造官吏駐扎地方管理織造行政事務的官邸。
織造局之下還分設三個機房,即供應機房、倭緞機房和誥帛機房,技術分工較細,按工序由染色和刷紗經匠、 搖紡匠、牽經匠、打線匠和織挽匠等各類工匠操作,具有工場手工生產組織形式的特點。沿襲至清代,織造局由東府、西府、織染、總織四個部門組成,其中,東府為管理和主理部門,其餘三處都是織染工場。
『拾』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組織機構
本著精簡、有序、效能的原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設立六個部門:辦公室(外事辦公室)、產業部、市場部、信息部、財務部、人事部(黨委辦公室、監察室)。
分支機構·流通分會 ·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上海辦事處
成員單位·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 ·中國絲綢協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長絲織造協會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 ·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 ·中國流行色協會·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 ·中國紡織勘察設計協會·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 ·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國紡織攝影協會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紡織國際貿易促進中心 ·中國紡織國際交流中心·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紡織產品開發中心 ·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紡織企業技術進步咨詢服務中心 ·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 ·中國紡織出版社·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 ·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 ·《中國紡織》雜志社
專門工作機構·國際貿易辦公室 ·產業預警監測中心·紡織服裝品牌戰略推進委員會 ·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 ·檢測中心·企業社會責任辦公室 ·新聞中心·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