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橋的工業區
新橋鎮工業區由民益路工業園區、廟三路工業園區、春申高新科技園區和閔申工業園區等四個園區組成,開發面積13.5平方公里,全鎮有工業企業721家,其中:民營企業503家、三資企業198家、股份制企業20家。鎮工業企業進入了收獲期,產出一年比一年高,全年工業總產值超105.2億元。2004年,比上年增加22.8億元,增長43.8%。全鎮工業企業中總產值超億元的有20戶,占鎮工業總產值60.8%;完成工業利潤6.62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工業產值、利潤居全區各鎮之首,列為松江工業強鎮。新橋工業區以外向型經濟為特色,主要生產電子、機械設備、輕工產品等,銷往美國、日本、歐洲、中東地區、東南亞地區。每年的外貿出口多項值和外貿出口創匯居松江區各鎮、園區首位。
積極優化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目前4個工業園區廠房林立,企業成群,形成了新橋工業產業的集中點。
民益路工業園區已和市級松江工業園區連成一體,3M、復盛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日紅鋼板加工等十幾家億元企業投資入住,已形成了以工程機械、通訊設備等為代表的支柱產品。
廟三路工業園區由各村投資,建設成標准廠房30萬平方米,促進了村級經濟的發展。
春申高新技術園區、閔申工業園區以輕工業、化工產品、傢具、電子電器產品為主導產品。
新橋,擁有上海試點園區、上海市級工業區—松江工業區所屬的工業園,開發面積8000多畝,已引進外資項目136隻,總投資7.2億美元,內資項目618隻,總投資48.68億人民幣。目前,園區內廠房林立,企業成群,形成了新橋工業產業的集中點。有醫療器械、儀表電子、精密模具、服裝箱包等10多個大類1000多種系列產品,銷往美國、日本、歐洲、中東和東南亞等地區,每年的外貿出口撥交值和外貿出口創匯居松江區各鎮、園區首位。
栽下梧桐數,引得鳳凰來。新橋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優惠的投資政策、優質高效的服務,吸引了海內外知名企業前來投資辦實業。上海龍工機械有限公司、3M公司,復盛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日紅鋼板有限公司等十幾家億元企業投資落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成為新橋稅收和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待客情為重,招商誠為先。新橋工業公司和新閔經濟發展公司,是投資開發、招商引資的企業公司,他們按照國際慣例和招商政策,為投資者創辦實業提供項目審批、注冊登記、銀行開戶、廠房設計、招聘員工等方面的「一條龍」優質服務,讓投資者更快更好地申辦投資項目。
❷ 江陰市各鎮經濟排名
華士鎮
江陰第1/全國第41
排名較2017年上升8位。華士鎮位於江陰市東部,「天下第一村」華西村的所在鎮,全鎮總面積74.64平方公里。華士鎮自古為江南名鎮,有「小小華墅賽蘇州」的美譽。華士是蘇南鄉鎮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是江蘇省首批億元鄉之一。
2017年,華士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5.47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03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35萬元。(來源:《華士鎮2017政府工作報告》)
2周庄鎮
江陰第2/全國第100
排名較2017年上升8位。周庄鎮位於江陰市東郊,全鎮總面積78.9平方公里。周庄鎮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列江陰各鄉鎮之首,有三房巷集團、華宏集團、江東集團、倪家巷集團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工業開票銷售額連續多年位列江蘇省第一,榮膺「江蘇名鎮」之稱。
2017年,周庄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21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5800元。(來源:《周庄鎮2017政府工作報告》)
3新橋鎮
江陰第3/全國第117
排名較2017年上升1位。新橋鎮位於江陰市東南部,面積19.3平方公里。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工業基地,新橋鎮擁有陽光、海瀾等著名企業集團。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鎮、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鎮、全國特色小鎮、中國紡織服裝名鎮等榮譽,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譽為「創造新生活之橋」。
2017年,新橋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4萬元。(來源:《新橋鎮2017政府工作報告》)
4徐霞客鎮
江陰第4/全國第163
徐霞客鎮位於江陰市南部,是江陰區域面積最大的鎮。徐霞客鎮是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的故鄉、全國投資環境百強鄉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衛生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文化名鎮、國際知名鄉村旅遊目的地,是全國首批四個國家級擴權強鎮試點鎮之一。
2017年,徐霞客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9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8%。(來源:《徐霞客鎮2017政府工作報告》)
5璜土鎮
江陰第5/全國第229
璜土鎮位於江陰西部邊緣,面積64.49平方公里。璜土鎮歷史悠久,鎮域內有被列為9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的高城墩良諸文化遺址,被稱為良渚文化發源地。曾獲得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江蘇省文明鎮、無錫市城鄉發展一體化先導示範區等獎項,是「中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
2017年,璜土鎮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3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8億元。(來源:《璜土鎮2017政府工作報告》)
6顧山鎮
江陰第6/全國第285
排名較2017年上升11位。顧山鎮地處江陰、無錫、常熟、張家港四市交界,面積49.71平方千米。顧山人傑地靈,經濟繁榮,素有「金顧山」之美稱。顧山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
2017年,顧山鎮完成工商開票銷售287.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3879元。(來源:《顧山鎮2017政府工作報告》)
7祝塘鎮
江陰第7/全國第296
排名較2017年上升107位。祝塘鎮位於江陰市東南部,面積59.45平方公里。祝塘是江陰"四大古鎮"之一,擁有「江南名鎮」、「江南外貿第一鎮」,「中國針織服裝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中小城市生態實驗區」、「江蘇身綜合實力百強鎮」等美譽,是江蘇省重點中心鎮。
8長涇鎮
江陰第8/全國第410
排名較2017年上升9位。江南古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考證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年的文字記載史。獲得過江蘇省百強鄉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等榮譽稱號。2010年,長涇鎮被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2017年,長涇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4.1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7億元。(來源:《長涇鎮2017政府工作報告》)
9青陽鎮
江陰第9/全國第501
排名較2017年上升9位。青陽歷史悠久,是解放初期「江陰四大鎮」之首。歷史悠久,出土過一大批文物,2003年在悟空寺塔基出土了泗洲大聖僧伽的舍利子等一批有價值的文物,印證了青陽千年古鎮的歷史。
10月城鎮
江陰第10/全國第572
月城鎮面積38.5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佔全鎮30%以上。獨特的水鄉環境孕育了獨特的水鄉文化,是全國民間文化藝術(小戲)之鄉。近年來,月城鎮以「水韻月城」生態旅遊節為平台,先後組織了「中華龍舟大賽」、「雙涇螺螄」美食烹飪大賽等活動,先後獲得「中國螺螄美食名鎮」、「中國龍舟休閑體育基地」等稱號,2015年雙涇芙蓉湖水利風景區獲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成功創建省級濕地公園。
2017年,月城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1.5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1億元。(來源:《月城鎮2017政府工作報告》)
❸ 廣西玉林市福綿區鄉鎮簡介
玉林市福綿管理區是1997年玉林撤地設市成立的新區,位於廣西南部,玉林市西部,距玉林中心城區8公里。轄福綿、成均、樟木、新橋、沙田、石和等6個鎮,總面積787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人。相傳古時該地盛長木棉樹,每當木棉花開,一片燦爛,人們視為福地,取名為福綿。
服裝加工業發達,工業經濟多元推進。服裝加工業是福綿的支柱產業,共有服裝加工企業690多家,配套企業150多家,形成了以褲子生產為核心,涵蓋服裝水洗、電腦綉花、輔料生產、市場營銷等相關配套產業的服裝產業鏈,年產褲子0.9億條,產值達15億元。打造了「帝皇」、「新勇」、「彬輝聖」、「喜莉喜」、「聖健華」、「智利來」等一批個性鮮明的服裝品牌,「福綿服裝」在國內乃至國外市場知名度不斷提升。福綿大道工業集中區和福綿城建新區是福綿集聚服裝加工企業的工業集中區,為提升福綿服裝業整體水平,進一步做強做優服裝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04年底,法國《解放報》記者采訪福綿並發表文章,稱福綿是「世界褲子之都」。在傾力打造「世界褲子之都」的同時,福綿管理區大力發展機電、機械製造產業,積極圍繞配套玉柴上項目,努力打造玉柴福綿基地。為此,籌劃建設了陽崗工業集中區,吸引了玉柴包裝材料公司、玉柴達業機械配件公司、玉柴華原公司、玉柴汽車電器公司、玉柴空壓機公司、玉柴紙製品公司等6家玉柴配套企業落戶,這6家企業預計2006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2.87億元,銷售收入2.77億元,創稅1700多萬元。其他配套玉柴的企業還有福綿船埠工業集中區的玉林市偉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成均工業集中區的玉林市玉柴奧通紙板有限公司和玉林市聯拓汽車零部件公司等。隨著一批玉柴配套企業的落戶,福綿的工業產業結構將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由以服裝等輕工業為主向服裝、機電、機械等輕重工業齊頭並進發展,工業總量將不斷得到發展壯大。另外,紙業、農林產品深加工等產業也有相當規模。
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福綿管理區地處桂東南丘陵盆地,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土地肥沃,盛產荔枝、龍眼、香蕉、果蔗、黑皮冬瓜、八角、肉桂、蠶桑、中葯材、花卉等,其中八角以個大、味香著稱,是中國優質八角的重要生產基地。養殖業發展迅速,有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玉林市參皇養殖有限公司,有廣西首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玉林市巨東種養有限公司,是廣西最大的肉雞、蛋雞生產基地。「參皇雞」、「巨東蛋」、「大智米」是福綿農業的「三寶」,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旅遊資源豐富多彩,怡人景色美不勝收。風光秀麗的六萬山氣候宜人,奇峰異樹飛瀑極富觀賞價值;新建成的「夢幻水鄉」風景區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輕波帆影流光溢彩,集娛樂、休閑、健身等多功能於一體,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廣西最大的國家級野生稻保護區是農業觀光旅遊的新景點;建於清朝乾隆年間(1753年)的萬濟橋,建築風格獨特、建造技術精湛,是廣西一級重點保護文物。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福綿管理區距首府南寧市190公里,距北海港、欽州港、防城港和廣東的水東港200公里左右。玉林市的出海通道――玉公高等級公路縱貫南北,玉福高等級公路連接市區、橫貫東西。成均鎮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新橋鎮是「全國小城鎮綜合經濟示範鎮」。近年來,通過開展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玉貴走廊」建設以及「愛我福綿,建我家園」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等,使福綿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區路、水、電、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區福綿大道、天河路、愛民路等街道相繼建成,拉大了福綿的城區框架;福成、福樟、福新三條公路竣工通車,使全區6個鎮均通水泥硬化路,116個行政村均通四級公路;區國稅分局、林業局、財政局辦公樓和客運中心、民政福利院的建成以及教師培訓中心、水利局辦公樓、地稅分局辦公樓的建設,使新區的行政、服務功能不斷得到完善。在今年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工程中,東福路改造工程已完成;福綿大道西段拓寬工程、福綿大道工業集中區兩旁企業續建及立面裝修工程、福綿城建新區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公務員小區及步行街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目前,福綿城區面積達到2.5平方公里,是建區初期的兩倍多。
縣域經濟不斷壯大,後發優勢日益顯現。2003年以來,福綿管理區緊緊圍繞「民企旺區、工業強區、農業富區、項目興區」發展戰略,通過大力實施「一二三五」工程和「一三五六」工程,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2004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4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第一產業增長7.3%,第二產業增長32.4%,第三產業增長9.0%;財政收入6123.4萬元,同比增收1121.4萬元,增長22.42%,增長速度全市7個縣(市)區排第一;全部工業總產值14.98億元,同比增長20.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0.45億元,同比增長38.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69億元,同比增長8.8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億元,同比增長200.24%,增長速度全廣西各縣(市)區排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億元,同比增長18.8%;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230元,同比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57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創建區以來的最好水平,獲得了「2004年度廣西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獎」榮譽稱號。
今年,福綿管理區又通過大力實施「一二五七」工程(「一」是辦好一個「世界褲子之都」福綿服裝展銷會;「二」是建設好福綿大道西段拓寬工程和東福路改造工程兩條路;「五」是動工建設福綿大道工業集中區、陽崗工業集中區、良平工業集中區、福綿城建新區和公務員小區等五個區;「七」是全年實現7000萬元的財政收入),經濟發展增速加快,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財政收入1―5月份完成3275.2萬元,占市下達全年考核任務的47.7%,同比增收875萬元,增長36.5%,增幅列全市第一位,月均增幅均在30%以上。上半年預計全區可實現GDP5.6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第一產業增長7.4%,第二產業增長27.1%,第三產業增長5.5%;全部工業總產值7.3億元,增長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6億元,增長14%;農業總產值3.44億元,增長7.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5億元,增長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億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9元,增長1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587.4元,增長32.13%。
當前的福綿,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進步,各項事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閃爍在桂東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