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印度航天工業和中國哪個好

印度航天工業和中國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3-01-07 15:33:51

❶ 印度航天實力如何探測火星的技術及火箭都是本國技術嗎

按道理說的話,跟我們還是有嚴重的區別的,但是他不是所有我國的技術,印度成功發射了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印度用極地軌道衛星研製的人造衛星,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印度可能會成為亞洲第一個探索火星的國家。因此,許多人質疑印度的太空實力是否超過了中國,然而,事實勝於雄辯。通過比較中國和印度在太空飛行各個領域的實力,不難得出誰優越誰劣勢的結論。

目前,印度只有兩種相對較小的推力運載工具,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其中後者的第三階段需要從俄羅斯購買。這次發射曼加里安的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的最大極地軌道承載能力僅為 1.8 噸,其實我們中國3月到4日的時候,長征四號運載火箭的極地運載能力超過 3 噸。

❷ 簡述一下印度航天工業的成敗,與我國相比誰優誰劣

2國航天工業都認為自己很成功.
中國航天工業公認緊次於美俄2國,佔世界第三位.
是世界3個可以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
其次是歐洲航天局、日本、以色列、印度、朝鮮。
歐洲航天局在某些方面超過中國,但載人航天不如中國。
印度航天根本不能與中國相比!

❸ 印度航天VS中國航天

兩者現在遠不在一個層次上~~
中國197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至今共有149次發射記錄,8次失敗,成功率94.6%。
反觀印度,198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其發射次數到現在尚不足50次,成功率也不足一半,高下立現……
再看技術層次:
火箭性能:印度最先進的GSLV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自重402噸,GTO(地球同步軌道)運力2.5噸,LEO(低地球軌道)運力5噸
我國執行同樣任務的CZ-3B/C火箭,自重345噸,GTO運力3.8噸,LEO運力12噸~~
更先進的CZ-5系列計劃於2014試飛,GTO運力可達12噸,LEO運力25噸。(我承認照比美俄的重型火箭依然差距不小,但絕對可以讓阿三仰視若干年了~~)
不止如此,CZ-3C的發射成功率100%,而GSLV目前僅僅5發3中,這還是大力引進俄羅斯技術和直接使用俄羅斯成品的成果。
航天器性能上,我國擁有包括北斗系列導航衛星,基於東方紅四號平台發展的鑫諾、中星系列通信衛星,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各類用於地面觀測的遙感衛星(可用於軍事目的),以及嫦娥月球探測器;印度嘛,剛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
載人航天計劃,如果明年的神九神十載人對接成功的話,第一代空間實驗室就算正式建成了。至於印度,號稱要在2014年發射載人宇宙飛船,2020年實現登月……到時候又可以看免費禮花了~~

❹ 中國與印度誰的航天技術更先進

中國航天技術基本上依靠自主發展,自然技術更先進的

❺ 中國與印度誰的航天技術更先進

印度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落後,世界排名前十的富豪居然有4個印度人,實在讓人吃驚。
就現在而言中國航天領先印度,主要是在載人航天方面。按航天技術發展水平,可將世界航天國家分為三個方陣,美國、俄羅斯為第一方陣,歐洲空間局、中國、日本、印度為第二方陣,加拿大、巴西、韓國等為第三方陣。 中國上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因此,中國目前雖然處於航天第二方陣,但與第二方陣其他成員相比又要領先一些。
1963年,印度在頓巴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個火箭發射台,並發射了一枚探空火箭。1975年4月19日,印度從蘇聯的火箭發射場發射了印度第一顆自製衛星。1980年7月18日,印度首次從本國的發射場,用自製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從而成為世界上第六個具有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家。

目前,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已發射各類衛星30多顆。這些衛星在印度教育、衛生、減災、自然資源利用、國防等方面均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與此同時,印度的運載火箭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1年4月,印度用「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一顆重達2.54噸的通訊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這標志著印度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國行列。目前,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2001年10月22日,印度成功地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把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02年2月9日,印度航天科學家對印度自行開發的火箭超低溫發動機進行了一次試驗,並取得成功。運載火箭使用這種發動機可以將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2004年9月,第二代「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將一顆重達1.95噸的教育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而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和日本5個國傢具備使用超低溫發動機發射對地同步衛星的能力。

印度已建立了完備的航天組織機構,僅航天計劃的主要實施機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就擁有1.68萬人。今天的印度已經掌握了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地面控制與回收等技術,並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間研發體系,在火箭和衛星的製造,衛星發射、跟蹤、制導及控制等方面具備了相當強的實力。

據悉,印度內閣已批准一項預計耗資1億美元的無人月球探測計劃。作為計劃的第一階段,印度將於2008年前發射一顆小型環繞月球的無人探測器,並以此為基礎,准備在2015年之前實現宇航員登月。

而印度的整個「登月」計劃將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向月球發射探測裝置,然後發射登月機器人,對月球進行多項科學研究,最終幫助印度宇航員登月。

在第一階段中,無人月球探測器將攜帶配有紅外線和X射線頻率的高精度遙感裝置。這一裝置與探測器一起將在距離月球100公里高度的環月球軌道運行兩年,這期間,它將勘察月球表面,繪制完整的月球成分地圖和三維地理圖。

目前,有關探測任務的設計和試驗工作已經開始。

❻ 印度載人飛船也要發射,和我國相比,印度的航天實力究竟如何

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起始於2007年,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承擔。

從2007年開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進行了600公斤太空艙回收實驗(SRE),並且使用極地運載火箭(PSLV) 將太空艙發射升空,在近地軌道運行12天後返回地球。

在之後印度還進行了乘員艙大氣再入實驗,以及2018 年的中止試驗,這讓印度基本上掌握了太空飛行所需的耐熱材料、技術和程序

我國的載人航天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其中經歷了太多的艱難,但依靠航天領域的科學家們,在歐美人的質疑眼光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載人航天壯舉,現在還完成了「天宮」空間站的初步建設,在航天領域,我國絕對處於頭部集團

印度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10多年過去了,才在俄羅斯的幫助下,研製出袖珍版的「加甘楊」載人飛船,這個只比神舟系列飛船的返回艙要重一點。說白了,也就是讓宇航員到太空裡面去體驗一把,什麼科學實驗根本就不可能進行,拍上幾張照片就得立即返回,至於艙外太空行走就更加不可能了。

總體上而言,印度目前的載人航天水平,差不多相當於我國在上世紀末的水平,想要真正成為航天強國,印度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與印度航天工業和中國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特殊的工業區 瀏覽:713
寶媽坐賓士開寶馬指的是什麼車型 瀏覽:799
切割片工業級和專業級哪個好 瀏覽:712
小鵬汽車哪些平台可以成為專車 瀏覽:46
汽車電子包括什麼 瀏覽:310
寶馬和本田哪個耐用 瀏覽:974
寶馬自動啟停功能在哪個位置 瀏覽:95
大眾和賓士哪個厲害 瀏覽:855
汽車是如何清理積碳 瀏覽:183
北京汽車價格為什麼低 瀏覽:901
奧迪s8中網多少錢 瀏覽:500
csgo機械工業值多少 瀏覽:115
新款賓士s350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633
賓士買哪裡最好 瀏覽:925
吉利帶字母的是什麼汽車 瀏覽:472
管城區近代工業園在哪個路口 瀏覽:472
博士達汽車功放怎麼樣 瀏覽:549
廣州市白雲區哪裡有修汽車尾板的 瀏覽:978
城陽區金嶺工業園哪個街道 瀏覽:388
玉林哪裡有改裝賓士氛圍燈的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