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以人尊重機器為代價的人類文明的極端表現形式。從機器開始出現在人類社會起,機器便以一種救世主的尊貴,在這個社會里中獨步天下,人們像現在崇拜金錢一般崇拜它,把它作為現身的上帝來對待,許多游戲規則便以它作為參照來制訂。如同神台上供奉的神,盡管只是一尊泥塑,或許壓根兒什麼也沒有,只有一面殘垣斷壁,但是,它在人們心裡卻占據著統治的地位。工業文明擅長分割與組裝。分割是把鐵塊切削成機器所要求的形狀,組裝是把各種功能集中。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必須像加工過了的,有光潔的外表,然後作為社會這台大機器的一個部分,鑲嵌進去,成為社會機器中的一個部件。對於個體而言,一個人是人,而對於社會而言,一個人只是一個零件。如果現代社會有誰還在叫囂自己很偉大,那麼,我應該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沒什麼稀奇,大不了是一個小螺絲釘與一個大輪胎的區別。
㈡ 什麼是現代化工業文明的基礎之一
能源礦產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之一,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
㈢ 到底什麼是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貫穿著勞動方式最優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勞動組織集中化、生產規模化和經濟集權化等六大基本原則。工業文明,原來是一個只允許州官放火、不允許百姓點燈的(持有雙重標準的)文明,這其實是一種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理想的近代國家都有下述特徵:國家在其領土范圍內對其人民直接統轄,不存在任何足以妨礙流動的中間統治環節;國家對人民進行普遍的讀寫文化和公民准則的教育,但幾乎都不宣揚宗教;由於普遍的教育、遷徙和就業使幾乎每一個國民都成為現代經濟的成員,由於等級和身份的廢除和經濟社會差距的縮小,使得所有人都被賦予納稅的義務和能力,現代國家的財政制度得以建立;由於人民是稅收和軍隊的主要來源,由於平等,近代國家必須時時關注其人民的意見,不得不允許人民參政議政,只有獲得人民的認可近代國家才能維持下去。工業文明對大自然的瘋狂掠奪註定了其天然具有不可持續性。
㈣ 工業文明發展史
工業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階段,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1、16世紀初到18世紀工業革命前,工業文明首先在西歐興起。
2、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到19世紀末,人類真正進入工業社會,同時工業文明從西歐擴散到全球。
3、20世紀上半期,工業文明全面到來,社會出現了巨大的震盪,也進行了調整和探索。
4、二戰後到70年代初,人類吸取了上一階段的經驗教訓,工業文明順利推進。
5、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文明深入發展。
21世紀的後工業化時代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的高科技經濟模式。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
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
工業社會的陌生人之間需要持續、經常和直接地進行交流,為此需要共享一種無條件通用的標准語言,對它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
他們還需要一種為使用這種標准語所必需的、共同的和世俗的文化,這樣才能使所有的人在面對面的短暫接觸中進行密切交流。這就要求創造一種標准語言並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這種標准語言的和其他為社會流動即多變的分工所必須的基礎性、通用性和標准化的知識的教育。
㈤ 工業文明的含義
對工業的一種新提法,就是要把工業做好,包括工業行業以及從事工業的這些人。
㈥ 什麼是工業文明
迄今為止,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農業社會也曾有過發明和改進,有時發明和改進的數量和規模還相當大,但是,進步從來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續不斷的,即使是進步最快的農業社會(如唐宋時的中國),其創新的數量、水平和影響也遠遠不能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當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工業社會的本質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