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一五計劃的重點工業項目有哪些

一五計劃的重點工業項目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07 02:50:25

1. 一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

以156項工程為核心的工業基本建設
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的起步,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其標志就是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的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它是中國工業化的基石與里程碑。
1953-1957年,新中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的重要時期。在遭受全球絕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封鎖、禁運的環境下,新中國通過等價交換的外貿方式,接受了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設備援助。建設了以「156項」為核心的近千個工業項目,使中國以能源、機械、原材料為主要內容的重工業在現代化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以「156項」為核心、以900餘個大中型項目(限額以上項目)為重點的工業建設,使中國大地上史無前例地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雛形。從1950年第一個項目開始建設,到1969年「156項」實際實施的150項全部建成,歷時19年。其中建設的高潮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至1957年底,「156項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項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新增的工業生產能力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以鋼鐵工業為例,僅1956年新增加的煉鋼能力就達142.2萬噸,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煉鋼能力(最高年產量為1943年的92.37萬噸)。發展速度也超過了歷史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國鋼產量從1952年的135萬噸提高到1957年的535萬噸,只花了5年時間;而美國鋼產量從1880年的127萬噸提高到1892年的501萬噸花了12年時間;英國由1880年的131萬噸提高到1903年的511萬噸,經過了23年時間;法國從1897年的134萬噸提高到1923年的530萬噸,則經過了26年的時間。這就是說,「一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5年所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美國12年、英國23年、法國26年所走過的路程。工業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為我國工業進一步高速度發展創造了物質基礎。「156項」重點建設項目和限額以上的近千個工業建設項目,也初步改變了舊中國工業布局不合理的狀況,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舊中國工業設施的70%集中在沿海一帶,有限的內地工業也主要集中在少數大城市。佔全國土地面積1/3的大西北,1949年工業產值僅佔全國的2%弱,近百年來始終沒有工業基點。微弱的工業過於集中於東部沿海一隅,不僅不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對於國家的經濟安全也極為不利。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第一個五個計劃期間,中國政府把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和其他限額以上項目中的相當大的一部分擺在了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內地。考慮到資源等因素,將鋼鐵企業、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化工企業等,選在礦產資源豐富及能源供應充足的中西部地區;將機械加工企業,布局在原材料生產基地附近。在投入施工的150個項目中,其中民用企業106個,除50個布置在東北地區外,其餘絕大多數布在中西部地區,即中部地區29個,西部地區21個;44個國防企業,除部分造船廠擺在海邊外,布置在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有35個。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96.1億元,其中東北占實際投資額的44.3%,其餘資金大部分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佔32.9%;西部地區佔20%。106項民用企業在西部地區建設的21個項目中,能源項目有:銅川王石凹立井、西安熱電站、烏魯木齊熱電站、酃縣熱電站、蘭州熱電站、成都熱電站、重慶電站、個舊電站;有色金屬項目有:雲南錫業公司、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東川礦務局、會澤鉛鋅礦;石油化工企業有:蘭州煉油廠、蘭州合成橡膠廠、蘭州氮肥廠;機械製造企業有:蘭州石油機械廠、蘭州煉油化工機械廠、西安高壓電瓷廠、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電窗容器廠等。由於每一個重點建設項目還需要安排配套項目,因此,「一五」時期對西部地區形成第一次大規模投資,極大地改變了西部地區的落後面貌,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156項」等重點建設項目也為中國工程設計、技術、施工人員和產業工人的成長創造了條件。
「156項」重點項目的建設過程經歷了蘇聯援助和自主建設兩個階段。整個50年代屬第一個階段,工程是在蘇聯專家指導下建設的。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突然照會中國政府,決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華蘇聯專家,單方面撕毀了對華援助合同。這使「156項」進入自主建設階段。截至1960年底,「156項」已建成133項,還有17項正在建設中。我國人民發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攻克了建設過程中碰到的一個個技術難題,成功地完成了剩餘項目的建設工作。
「156項」建成以後,新建、改建、擴建的企業為中國工業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其所生產的能源、原材料、機械設備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其所培養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成了一批又一批新工業基地的種子和骨幹,他們使中國工業的星星之火逐漸形成燎原之勢。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為了集中財力、物力擴大工業規模,這些企業將全部利潤上繳國家,固定資產折舊率很低、更新很慢,當它們把相當於國家投資十幾倍、數十倍的利潤上繳國家的同時,卻沒有權利與能力更新改造自己,以至迅速地衰老了。特別是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下,對經濟體制認識上的僵化,使我國於1956年、1965年和20世紀70年代多次與改革機遇失之交臂。以至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五、六十年代建立起來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面臨考驗,需要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充滿活力的機制。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企業成為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面對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其中大部分經過改制、重組、轉產、調整結構等艱難跋涉而重新崛起。
隨著工業化建設的進展,至「一五」時期結束的1957年,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明顯反映在產業結構與社會勞動者的行業構成。

2. 一五計劃重點是優先發展什麼

1、一五計劃重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2、第一個五年計劃:

一五計劃,是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而制定的。它是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中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其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3. 誰知道國家一五計劃中156個重點建設項目就有哪些

1952年 8月,周恩來率領由陳雲、李富春及政務院各部委領導人參加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莫斯科,征詢蘇聯領導人對中國「一五」計劃草案的意見,並提出對蘇聯科技和建設援助的需求。有關的基本原則確定後,周恩來和陳雲先期回國,李富春等留在莫斯科學習、研究、談判達9個月之久。直到次年5月,李富春和米高揚才簽署了兩國政府關於蘇聯對91個大型工業建設項目給予經濟技術援助的協議。

1954年,雙方又商定增加15項。這樣,蘇聯援建項目達 156個。後來經兩次商定,又增加18項,五次商談共確定項目 174項。後經反復核查調整後,有的項目取消,有的項目合並,有的一分為幾,有的推遲,有的不列入限額以上項目,最後確定為154項。因為計劃公布156項在先,所以仍稱為「156項工程」。

「156項工程」主要是重工業項目。在1955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頒布時確定的156項中,由於贛南電站改為成都電站;航空部陝西422廠統計了兩次,造成兩項重復計算。因此實為154項。在154個項目中,有第二汽車製造廠、第二拖拉機製造廠因廠址未定,山西潞安一號立井、山西大同白土窯立井因地質問題未建,總共4個項目未建。實際正式施工的項目為150個。從實際施工的150項看,軍工企業有44個,冶金工業企業20個,化工企業 7個,機械加工企業24個,能源工業企業52個,輕工業和醫葯工業3個。這些建設項目主要配置在東北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其中的106個民用工業企業,布置在東北的有50個,中部32個;44個國防企業,布置在中部和西部的有35個。通過這 150個項目的建設以及為其配套的項目的建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工業畸重沿海的狀態,迅速展開較為合理的工業面局,建立起較完整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體系的骨架,起到奠定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步基礎的重大作用。

——「一五」時期開工項目147項

煤炭(25項):鶴崗東山1號立井、鶴崗興安台10號立井、遼源中央立井、阜新平安立井、阜新新邱一號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礦、興安台洗煤廠、城子河洗煤廠、城子河9號立井、山西潞安洗煤廠、焦作中馬村立井、興安台二號立井、大同鵝毛口立井、淮南謝家集中央洗煤廠、興化灣溝立井、峰峰中央洗煤廠、撫順西露天礦、撫順龍鳳礦、撫順老虎台礦、撫順勝利礦、雙鴨山洗煤廠、銅川王石凹立井、峰峰通順三號立井、平頂山2號立井、撫順東露天礦。

石油(2項):蘭州煉油廠、撫順第二制油廠。

電力(25項):阜新熱電站、撫順電站、重慶電站、豐滿水電站、大連熱電站、太原第1熱電站、西安熱電站、鄭州第2熱電站、富拉爾基熱電站、烏魯木齊熱電站、吉林熱電站、太原第二熱電站、石家莊熱電站、雩縣熱電站、蘭州熱電站、青山熱電站、個舊電站、包頭四道沙河熱電站、包頭寧家壕熱電站、佳木斯紙廠熱電站、株洲熱電站、成都熱電站、洛陽熱電站、三門峽水利樞紐、北京熱電站。

鋼鐵(7項):鞍山鋼鐵公司、本溪鋼鐵公司、富拉爾基特鋼廠、吉林鐵合金公司、武漢鋼鐵公司、包頭鋼鐵公司、熱河釩鈦礦。

有色(11項):撫順鋁廠、哈爾濱鋁加工廠、吉林電纜廠、株洲硬質合金廠、楊家杖子鉬礦、雲南錫業公司、江西大吉山鎢礦、江西西華山鎢礦、江西巋美山鎢礦、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洛陽有色金屬加工廠。

化工(7項):吉林染料廠、吉林氮肥廠、吉林電石廠、太原化工廠、蘭州合成橡膠廠、太原氮肥廠。

機械(24個):哈爾濱鍋爐廠、長春第一汽車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哈爾濱量具刃具廠、沈陽電纜廠、哈爾濱儀表廠、哈爾濱汽輪機廠、沈陽第二機床廠、武漢重型機床廠、洛陽拖拉機廠、蘭州石油機械廠、西安高壓電瓷廠、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電窗容器廠、洛陽礦山機械廠、哈爾濱電機廠汽輪發電機車間、富拉爾機重機廠、哈爾濱炭刷廠、哈爾濱滾珠軸承廠、湘潭船用電機廠、蘭州煉油化工機械廠。

輕工(1項):佳木斯造紙廠。

醫葯(2項):華北制葯廠、太原制葯廠。

軍工(43項):航空部12項、電子部10項、兵器部16項、船舶公司3項。

4. 從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成果看,我國當時的重點建設項目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

「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中國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為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1963年至1965年為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外,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已經編制了十個「五年計劃」,目前正在著手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研究、編制工作。

第一個五年計劃

「一五」計劃,是指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它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要求,「一五」計劃所確定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由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以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一五」計劃時期,我國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基本完成。計劃所規定的各項建設任務,主要依靠我國人民的力量,加上當時蘇聯等國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勝利完成,使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基本確定。在整個國民收入中,國營經濟、合作經濟和公私合營經濟所佔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內完成基本建設投資總額550億元,新增固定資產460.5億元,相當於1952年底全國擁有的固定資產總值的1.9倍。595個大中型工程建成投產,初步鋪開我國工業布局的骨架;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128.6%,五年合計鋼產量1656萬噸,等於舊中國從1900年到1948年49年問鋼的總產量760萬噸的218%,煤產量達到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產業結構發生新的變化,在工業總產值中,工業產值所佔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業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糧食產量達到3901億斤,棉花產量達到3280萬擔,都超額完成計劃。

「一五」計劃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農業生產跟不上工業生產的步伐,以工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70%和工業總產值中生產資料佔60%作為實現國家工業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農業的發展。二是1956年出現全局性的冒進,基本建設投資總額147.35億元,比上年增長70%,高於1953、1954兩年的投資額,基本建設貸款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國家財政緊張。三是社會主義改造過急過快,為以後相當長時間留下後遺症。

閱讀全文

與一五計劃的重點工業項目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管道安裝焊接閘閥怎麼套定額 瀏覽:599
奧迪剎車輔助在哪裡 瀏覽:305
賓士gls停車空氣懸掛怎麼關閉 瀏覽:500
沃出行汽車如何改還車點 瀏覽:235
工業廢水如何產生的 瀏覽:247
老款奧迪車內後視鏡按鈕干什麼的 瀏覽:557
舟山工業油漆多少錢 瀏覽:593
2021奧迪a5l有哪些顏色 瀏覽:995
汽車小保大保多少錢 瀏覽:7
廂貨汽車可以開到哪裡 瀏覽:585
工業用塑料薄膜多少度 瀏覽:832
汽車後備廂門多少錢 瀏覽:55
賓士一三百的電瓶在哪個位置 瀏覽:285
韓國賓士大g多少錢一輛 瀏覽:761
浙江智能汽車配件哪裡買 瀏覽:45
寶馬3系賓士c哪個好開 瀏覽:988
寶馬m8多少個座位 瀏覽:93
寶馬3系原廠mp套件多少錢 瀏覽:994
中檔汽車多少錢 瀏覽:579
平涼市工業學校怎麼樣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