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是全國唯一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於一體的國家級開發區,委託管理下沙和白楊兩個街道,轄區人口約40萬人。
2、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蕭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於1999年9月經省科委批准創建,2003年7月通過省科技廳驗收。園區位於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橋南區塊,總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塊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綜合區塊規劃面積0.6平方公里。
3、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杭州江東工業園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東北部的圍墾地區,於2001年開始規劃建設,次年被確定為全市「十大工程」之一,是杭州市由「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和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實質性重大舉措。蕭山區委、區政府確定,由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開發建設。
4、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
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於1994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總面積總面積141.3平方公里,下轄分水區塊、富春江區塊、橫村區塊、瑤琳區塊和桐君區塊。開發區建設始終堅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要求,傾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1999年、2002年、2005年,桐廬開發區分別獲「浙江省出口創匯先進開發區」、「杭州市先進工業園區」、「杭州市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省級經濟開發區)示範單位」榮譽。2007年在全省「聚焦節能減排」活動中,被評為「環境競爭力十強開發區(工業園區)」。
5、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
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第二名稱:杭州工業新區)隸屬於杭州市人民政府,2006年3月6日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6年4月17日國家發改委公告批準的省級開發區。
開發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准建設、高效率管理,是一個以高新技術為導向,以先進製造業為基礎,以產業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生態型、多功能的現代工業園。
2. 請問,杭州8大區,哪個區經濟最發達,農業或工業,最好分次說明是什麼呢
原來的蕭山市現在的蕭山區。改革開放以來,蕭山經濟和社會取得長足發展,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超過15%的速度增長,多次榮獲「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明星縣(市)」、「全國十大財神縣(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縣(市)。近幾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績居浙江省縣(市、區)級前位。2000年和2001年全國縣(市)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排名中蕭山分別列第9位和第7位,2002年到2004年再列第七位,浙江省第一位。被命名為中國紡織生產基地、中國羽絨之都、鋼結構之鄉等稱號。2004年,蕭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00.33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1.7%。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依次為6.3%、60.7%和33.0%。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3058元,增長21.1%,按當年匯率折算,達到5207美元。完成財政總收入53.5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 杭州蕭山區地理位置 收入25.70億元,分別增長24.2%和24.8%(原口徑)。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績均保持全省縣(市、區)級首位。�詳見 http://ke..com/view/706103.htm
3. 杭州工業區哪裡工廠多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主要工業區:
1、杭州餘杭工業區
2、下沙高科技園區
3、西湖高科技園區
4、祥符橋北祥園路工業區
5、九堡高新電子工業區
6、臨平工業區
7、杭州濱江工業區
8、杭州中泰工業區
9、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10、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11、杭州出口加工(保稅)區
12、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3、富陽東洲工業區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1990年5月,並於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是省內日商、台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是省大灣區建設的主戰場、市擁江發展的主陣地。
下轄市北、橋南、科技城、益農拓展區、寧圍(除錢江世紀城區域)和新街六大區塊,總面積近180平方公里。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位置優越,配套設施完備,其所在區蕭山區位於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地區,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排名第五、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排名第三、年度全國創新創業百強區排名第六位。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杭州隔江相望,慶春隧道和地鐵一號、二號線穿江而過,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不到十公里。規劃新建博奧路過江隧道、機場高鐵站和機場快線。區內已經動工開建地鐵五號、七號直達杭州火車南站和機場,三小時內可達長三角15個中心城市。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形成了機械製造、電子電器、輕紡服裝、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醫葯食品、建材傢具、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產業。已累計吸引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300家外商投資企業落戶,
包括ABB、菲亞特、通用電氣、采埃孚、電裝、雅馬哈等在內的11家世界500強企業,總投資額超過140億美元。
以上內容參考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4. 杭州工業區集中在哪裡
多集中在蕭山、餘杭、下沙的工業區。
目前共13個省級以上的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
國家級: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出口加工(保稅)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省級:浙江省富陽富春江經濟開發區浙江省臨安經濟開發區浙江省桐廬經濟開發區浙江省餘杭經濟開發區浙江省建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淳安經濟開發區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杭州臨江工業園區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下沙經濟開發區在1993年成立:
發展到現在也有20多年來,現在這里高樓也挺多,但是區域劃分還是很明確,工業區里主要是工廠,當然也有商業區,這里也有方便的地鐵等。
下沙經濟區的街道名字很有特點,它就是按數字編號,一號大街,二號大街等等,往往一條路,只要有個交叉點,就變成另一個數字,所以來這里不要以為一條路走到底就是一個名字,大錯了,一條路可以截成多個數字,這個還是很好玩的。
由於是工業區,工廠多,所以這里有很多的貨車,包括大掛車,走到這里一定要小心,這里有物流園,工廠生產的產品通過物流園,裝到大貨車上發到全國各地,當然也有很多的來貨,來往的大貨車,使得各種的灰塵彌漫,這使得這里的空氣很差,遠沒有西湖區好,站在戶外不久臉上就會有一層灰。
很多工廠在門口貼著招聘啟事的,由於是工廠直招,所以這里的信息都實在,會很細致地告訴你招聘的要求,比如說要倒班,比如說要適合長久站立著,都會很明確標出。
5. 杭州有哪些工業園區
1.杭州工業園區如下:
(1)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0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是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委託管理下沙和白楊兩個街道,轄區人口約45萬人。
(5)杭州出口加工區
杭州出口加工區,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區是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大陸第一批出口加工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東部的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2001年5月18日經過國家八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作,封關面積2.007KM2。
(5)杭州工業園區哪個區發展好擴展閱讀:
1.杭州高新區(濱江):
由杭州國家高新區、杭州市濱江區兩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總面積約92平方公里。高新區建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啟動區塊位於錢塘江北原文教區一帶,是高新區的發祥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
濱江區設立於1996年12月位於錢塘江南岸,下轄3個街道,現有51 個社區,常住人口32萬。2002年6月兩區管理體制調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按開發區模式運作,又行使地方黨委、政府職能,開啟了建設發展的新時期。
建區以來,杭州高新區(濱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發揮體制、機制、管理、服務、區位等優勢,吸引創新資源,優化創新環境,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培育內生增長和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2014年7月科技部公布的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杭州高新區位列第五,躋身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
連續三年在浙江省工業強縣(市、區)綜合評價中排名第一,成為浙江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技術創新示範基地、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杭州高新區(濱江)全力打造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區、示範區——「智慧e谷」。始終堅持把「高」和「新」作為產業發展方向。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了從關鍵控制晶元設計,到感測器和終端設備製造,到網路通信設備、信息軟體開發、物聯網系統集成以及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智慧醫療等運用,再到網路運營服務、大數據平台的全產業鏈和技術體系。
培育壯大了阿里巴巴、華三通信、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中控集團、聚光科技等一大批骨幹企業,引領和帶動了杭州乃至浙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
2.杭州:
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 、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錢塘江水域面積,錢塘江河海分界線採用海鹽澉浦—餘姚西三閘連線) ,常住人口946.8萬人,城鎮化率76.8%。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7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2844家。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22年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2018年1月,杭州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
3.位置境域: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地理坐標為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2′,北緯30°16′。
杭州的城市原點(零公里標志)設在上城區紫薇園坐標原點。紫薇園坐標原點從1913年開始就作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內的建築、道路、水系及名勝古跡,都可根據該原點標出方位和與原點的距離。
4.水系分布: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過。[26]
5.氣候特徵:
杭州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8℃,平均相對濕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5小時。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是新四大火爐之一。 相反,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黃金季節。
網路-杭州
6. 杭州市餘杭區的工業區有哪些
嘉興臨港兩創中心產業園:園區位於嘉興市海鹽縣,嘉興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域,杭州灣跨海大橋西側。園區佔地180畝,建築面積近14萬平方米。園區由16棟單層、11棟雙層、2棟4層廠房,及一棟6層商務辦公樓,及兩棟配套樓組成。
杭州工業園區如下:
1、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0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是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委託管理下沙和白楊兩個街道,轄區人口約45萬人。
2、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區(濱江)由杭州國家高新區、杭州市濱江區兩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總面積約92平方公里。高新區建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啟動區塊位於錢塘江北原文教區一帶,是高新區的發祥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濱江區設立於1996年12月位於錢塘江南岸,下轄3個街道,現有51 個社區,常住人口32萬。
3、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杭州江東工業園區創辦於2001年,由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開發建設。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為省級開發區。
4、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
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於1994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總面積總面積141.3平方公里,下轄分水區塊、富春江區塊、橫村區塊、瑤琳區塊和桐君區塊。開發區建設始終堅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要求,傾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5、杭州出口加工區
杭州出口加工區,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區是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大陸第一批出口加工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東部的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2001年5月18日經過國家八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作,封關面積2.007KM2。
7. 杭州市最大的工業區在哪
最大的是蕭山經濟開發區
錢塘江對岸的下沙經濟開發區雖然不小而且外資企業很多,但是跟蕭山的比,還是小很多的。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有杭州江東工業園區、蕭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兩個省級開發區及國家級杭州軟體產業基地蕭山擴展區塊。其中,江東工業園區將以打造環杭州灣產業帶先進製造業基地為目標,是蕭山開發區發展的新空間和主要平台,目前該園區已成功建有浙江數控裝備製造業基地、杭州汽車產業園。同時,開發區內還成功建設了高新園區創業中心、日本靜岡工業團地、台灣機械工業城、中國(杭州)女裝產業園,為提升產業結構,聚集產業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視項目為生命,招商引資成果不斷擴大。截止2007年12月,累計批准進區企業750家,其中,有26個國家和地區的450餘家外資企業進區落戶,吸收外資總投資達49億美元,合同外資26.5億美元,注冊資本30億美元,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有150個。美國的通用電氣、瑞典的愛立信、瑞士的奧伯尼、義大利的菲亞特、德國的采埃孚、日本的丸紅、伊藤忠、愛信精機、雅馬哈和台灣的中華化纖、友嘉機械、力山集團及中國重汽、娃哈哈、青年汽車、吉奧汽車、漢帛國際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進區投資,形成了以電子通訊、汽車及零部件、精密機械、醫療食品、紡織服裝、建材化工等支柱產業。
8. 就目前來看,杭州的哪個區發展最好
杭州現在一共9個區,上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濱江、蕭山、餘杭、富陽。其中後面3個區是原來隸屬杭州的縣級市,濱江區是從老的蕭山市劃給杭州新建的。
上城區是老底子南宋皇城的地塊,非常小,一般住的都是老杭州,吳山、河坊街、鳳凰山等等,感覺是杭州的象徵。全區依賴旅遊業,但是人口密度大,房價不便宜,醫療資源豐厚(浙一、浙二、市一、市三、婦保)。總之特點是「老」,各種老字型大小也蠻多的。
下城區差異比較大,南邊是杭州的老城區和最傳統的中央商務區——武林CBD,武林廣場是杭州市中心的標志,類似於上海的人民廣場,舊時也稱為「紅太陽」。武林-延安路-湖濱是杭州最早的樓宇經濟帶。雖然現在綜合體遍地,新城林立,但是杭州人心中的中心地位始終沒有改變過。此外下城區南部也是杭州最早對外交流的區域之一,有諸多早期基督教傳教和相關重要人物(司徒雷登大使)的故居,所以文化也非常悠長。杭州的老城區大致是環城西路-環城北路-環城東路-江城路。上城、下城各佔一半。但是下城區北邊城中村比較多,特別是德勝路以北的區域有待發展。下城區目前是杭州差異最大的區,從武林街道到文暉街道到石橋街道,幾乎就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垂直落差感。
西湖區比較優越,有非常濃厚的居住與學院氛圍,原來是杭州老的高教區。現在豪宅比較多,中小學教育發達(重點初中:十三中;重點小學:保俶塔實驗學校、學軍小學、求是小學、文三街小學和文一街小學等),新城西是杭州新貴的代表。同時綜合體較多,也是杭州的IT三區之一。
拱墅區因湖墅路和拱宸橋而得名,杭州的大城北。過去是杭州的老工業基地,現在主要產業是房地產開發。橋西、申花、上塘、慶隆都是房地產開發優質的板塊,結合大運河的文化資源,主打宜居牌。
江干區是杭州市發展最快的區,錢江新城被開發為新的市中心,其他諸如城東新城、艮北新城、錢江新城二期、下沙副城都緊鑼密鼓的建設中。也是杭州地鐵目前最便捷的城區。
濱江區IT業發達,和餘杭區的淘寶城、未來科技城構成了杭州IT業的另兩個極。蕭山區在建錢江世紀城,同樣是比肩錢江新城的高端金融中心。
綜上:杭州目前支柱產業依次為房地產業(所有區)、IT業(西湖區、濱江區、餘杭區)、旅遊業(西湖區、上城區、下城區),其他比較有前景的產業為會展業(下城區)、金融業(上城區、江干區、蕭山區)、TMT產業(下城區、濱江區)、跨境物流商貿(下城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