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類是怎麼從工業時代轉換到電子時代節點在哪是誰創造了電子時代的開端
LZ問題穿越幅度很大,工業時代之後是電氣時代,然後才是電子時代。
工業時代和電氣時代廣義上都是工業革命為基礎,可以看成一體。
理念基礎,工業時代是經驗主義理念,即人類通過反復的勞動經驗積累後對勞動對象和
勞動工具進行改造。無論是改良蒸汽機還是內燃機的發明都屬於經驗主義積累。而電子
時代的理念基礎是逆向理念和超驗主義(超經驗主義),提倡創新突破。將經驗加以分
解後組合出全新系統。計算機的發明就是例子,它不僅僅是作為勞動工具計算器(中國
算盤)的替代進化,而融入了更多的內容。
理論基礎,工業時代的理論包括牛頓經典力學,有機無機化學理論,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等。
屬於宏觀理論,解釋自然界可見的客觀規律。因而造就了大量實體科技產品。而以19世紀初
量子力學的誕生為契機,人類開始深入微觀世界的研究。依靠逆向理念創造了更多新生事物。
原材料轉換,生物醫葯,微電子領域開始拓展。
轉變是一個過程,由科學知識和思想理念作為契機。
②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辟的時代為何稱為「電氣時代」
汽車和飛機的問世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應用技術上的一個重大成就。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隨後,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不斷涌現出來。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另一方面,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石油也像電力一樣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開採的石油只有80萬噸,到1900年猛增至2 000萬噸。
從吉爾伯特以來,人們基本研究的是靜電。富蘭克林等人研究的也屬於瞬間釋放的電,而不是持續的電流。人們不知怎樣發電 。
伏打電堆是電池的原型,它的出現改變了靜電研究的狀態,使人們對電流能夠有深入地認識。這不僅僅表現在動電學研究上,更重要的是,由此開啟了人類的電氣時代。
電流是怎樣發現的呢?這裡面有很多偶然。1780年9月的一天,義大利波洛尼亞大學的醫學和解剖學教授伽伐尼和他的兩個助手做實驗。他們做的是解剖青蛙的實驗,要將青蛙做成切片。青蛙被解剖完了,青蛙下肢的神經完全暴露出來。一名助手順手把解剖刀放在了一隻蛙腿的神經上,突然間,已經死了的青蛙竟然動了!四隻蛙腿抽搐顫動。伽伐尼沒有放過這個異常現象。他於是立即重復做這個動作,結果發現蛙腿一接觸到金屬解剖刀,便開始抽動。伽伐尼心想,這是電現象,也許是由於自然界中的電而產生的。在大雷雨天,伽伐尼將青蛙用銅絲掛起來,吊在鐵格子上,閃電交加時,他看到青蛙腿在抽動。為了進一步證明他的想法,他在萬里無雲的大晴天做這個實驗,結果青蛙依然抽動。本來想證明自己的觀點,卻被實驗推翻了。因為晴天時,基本上收集不到大氣電荷。後來,伽伐尼在封閉的屋子裡繼續實驗,發現使用相同的金屬聯結起來,分觸蛙神經,蛙腿不能抽動,而使用不同的金屬觸及蛙神經並且相聯結,則可以發生抽動現象,但不同的金屬引起的抽動程度不一樣,有的劇烈有的緩慢。之所以一開始發現蛙腿抽動,原因就在於解剖刀是金屬,而蛙放在金屬的解剖桌上,助手順手把解剖刀一放,刀與桌相連,又觸及蛙腿,引起了抽動。但是為什麼抽動,伽伐尼沒有想明白。
他認為,金屬相連接構成迴路,所以導電。這一點他認識得十分正確。然而他是一名生物電研究者,他忽略了不同金屬才能引起蛙腿抽動的事實,卻把蛙作為原因。
伽伐尼認為,電來自有機體內部。動物神經相當於一個萊頓瓶,金屬構成迴路,由此導電。他還認為,這種電必須由不同的金屬才能激發出來。伽伐尼認為這是「動物電」。1791年,伽伐尼發表了論文《論肌肉運動中的電力》。這一發現轟動一時,人們聯想到海里的鰻魚之類帶電的動物,也沒有表示什麼懷疑。
然而有一個人對伽伐尼深表懷疑,他就是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伏打於1745年出生,是一位青年科學家。他在義大利帕維亞大學教授自然哲學。1791年,伏打獲得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並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伏打重新做實驗,根據相同的金屬不能產生電流這個現象,他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金屬本身。1792年,伏打指出,伽伐尼所言的動物電是不存在的。伽伐尼恰恰弄反了,不是金屬無用,恰恰是兩種不同金屬產生的電流,蛙腿則起了一個檢驗電荷是否存在的作用。
1794年,伏打不斷地做了無蛙腿參與的實驗,他用不同的金屬相觸,檢測了電流的發生。其實,早在1752年,有一位義大利學者就有過伏打類似的經歷。這位學者名叫祖爾策。他有一次,很偶然地將鉛片與銀片含在嘴裡,放在舌尖上。結果舌尖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其實這不是什麼味道,而是兩種不同金屬與濕潤的舌尖形成通路,有電流經過的麻酥酥的感覺。
但是祖爾策沒有找到原因,也沒有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就這樣白白地浪費了發現電流的大好時機。伏打和伽伐尼二人觀點不同,開始爭論。在論爭中,伏打做了一系列的實驗,結果證明他的觀點更接近正確的實驗現象。伏打得到一個金屬序列:鋅、錫、鉛、銅、銀、金……這就是著名的物理上的伏打序列。在這個序列中,任意兩種金屬相接觸就可產生電流,距離越遠的兩種金屬相連接,產生的電流越強。伏打還發現,接觸後,排在前面的金屬帶正電、排在後面的金屬帶負電。
1799—1800年,伏打發明了發生裝置——伏打電堆,它能夠產生持續的直流電。
伏打具體地敘述如下:「取上30塊、40塊、50塊,當然60塊更好,這樣較多的銅片,如果是銀片,則會更好。將它們每一塊都與另外一種金屬片相接觸,這另外一種金屬片選用錫片或鋅片,後者則更好。「用同樣數目的水層,或者同樣數目的用液體浸泡過的卡紙或皮革等均可,我發現水並不理想,如果用鹽水或鹼液是最好不過。「一切准備就緒,把那些卡紙或皮革夾在每對或每個組合所包含的兩種不同的金屬之間。這樣間隔而成,按照順序循環排列,這就做好了一個發電體。」這種裝置,如果疊得越多,電流就越強。1800年,伏打致信英國皇家學會主席布克司,布克司將信發表在皇家學會的公報上,一舉驚人。
1802年,美國與俄國的物理學家在伏打發明的基礎上,分別做成了兩個大電堆,發電產生的熱把金屬都熔化了,可見電堆之巨大。伏打後來又繼續改進,制出了更加易用的電堆。穩定直流電流的出現宣告了人類的電氣時代的到來。
③ 電氣化時代和第一次工業革命有何不同
電氣化時代指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這次革命首先表現在科學與技術的完美結合,而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技術革新;後發國家如日本、德國,兩次工業革命史同時進行的;
④ 電氣時代為什麼是劃時代的工業革命
電氣時代主要指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間,電氣時代有三個關鍵詞: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管理。
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了尾聲,歐洲先後經歷了英國工人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等大規模工人運動。這些工人運動的原因主要是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矛盾的爆發。馬克思主義作家認為,工廠勞動的一切利潤應全部返回到工人的勞動中,資本家佔有利潤是對工人的剝削。在這樣一種思潮的推動下,歐洲資本主義還沒站穩腳根就受到了內部的質疑。工人們認識不到以機器秩序為符號的資本主義新秩序是平等的,更看不到工人與資本家相互倚靠的重要性,他們看到的是自上而下的剝削,是一種等級制度的重新粉墨登場。
然而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西方的很多經濟學家改變了以往的看法。他們認為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勞資矛盾,是一種經濟關系的不協調,要解決這一矛盾,最好是訴求於經濟手段。科學管理的理論應運而生了。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整個西方世界形成了一種完整可行的理論去認識資本以及資本擁有者的不可或缺性,它們是這個社會體系得以正常運行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隨意將其分離。在這個認識上,西方比中國至少要進步了一百年。其次,企業的科學管理要著手解決人與機器的配合問題。事事都靠人力,都不用機器力量,生產力是不能提高的。這就回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性上來。鋼鐵、石油、化工、染料等工業的長足發展都對這個時代的生產力的提高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最功不可沒的當然要屬電的發明以及電氣化事業的突飛猛進。
有人是這么描繪電氣化時代的機器生產的:「一台機器就可以裝上幾部發動機,每部發動機專給特定的部件輸送動力。這就減輕了設計師的許多負擔,不必去發明那些在相反的情況下不得不去發明的機械設計了。」由此不難理解,電的發明,使得原本苛刻的、呆板的機器秩序解散了,相應地工廠、企業的勞動組織也面臨著重新整合。原來人與機器是一對一的關系,現在科學管理要在他們之間尋找一種互補的關系。電,在整個現代化進程中,既是條件,也是動力。在電氣時代,科學管理不僅在企業施展手腳,在經濟領域之外的各種社會組織中也被創造性地發揮。
⑤ 請問工業時代、二戰時代和現在哪個時代才是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
我來幫您回答吧
人類的科技往往現在軍事上應用,越是到現代這種趨勢就越明顯
在古代,最早的武器實際上由農業工具演化過來,如戈
而在現代,飛機,原子能,衛星這些新技術卻先運用到軍事上---轟炸機,核彈,間諜衛星
所以,對比這三個時期,只有二戰時代是對軍事手段要求最高的時代
兩大陣營可謂不惜一切代價來獲取勝利
美國研製了原子彈,計算機等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跨時代性的科技
而德國也研製了噴氣發動機,火箭等重要技術
可見,戰爭是科技的催化劑
現在的新型學科基本上由二戰時期演變過來
甚至希特勒還用活人做試驗,企圖發展遺傳學和優生學
日本的731部隊也用活人搞生化試驗
希望對您有幫助,打字不容易啊
⑥ 後工業和電力時代哪個高級
電氣時代……是指用電力與油等燃料作為能源……
18世紀60年代人類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並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00多年後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又有一次重大飛躍。人們把這次變革叫做「第二次工業革命」,今天所使用的電燈、電話都是在這次變革中被發明出來的,人類由此進入電氣時代……更多追問追答
⑦ 什麼是「蒸汽時代」,什麼又是「電氣時代」你覺得我們進入了什麼時代
蒸汽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為動力.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為動力.我們現在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階段,也就是信息時代,最重要的發明是網路.
⑧ 什麼是「蒸汽時代」,什麼又是「電氣時代」你覺得我們進入了什麼時代
蒸汽時代起於19世紀初,止於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
18世紀60年代人類開始了工業革命,100多年後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又有一次重大飛躍。人們把這次變革叫做「第二次工業革命」,今天所使用的電燈、電話都是在這次變革中被發明出來的,人類由此進入「電氣時代」。
現在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和逐步的普及,信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逐步提高到一種絕對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處理的速度以及應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在增長。
新科技革命以電子信息業的突破與迅猛發展為標志,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材料技術、海洋技術、空間技術五大領域。
其首要表現是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跨國公司的生產總量已佔全球生產總量的1/3。在全球實力最強的100個經濟實體里頭,跨國公司佔了51個。其次是國際經濟組織的成立並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⑨ 電氣時代與蒸汽時代的不同是否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不同
是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改進及廣泛使用.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⑩ 電氣時代的優點
電氣時代的優點:
1、易於傳輸的工業動力。
2、極為有效、可靠的信息載體。
3、電力得到了廣泛應用,並取代蒸汽成為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要能源。
4、電力干凈、方便、安全、價格便宜、傳遞速度快、傳輸損失小、能遠距離輸送、按戶按需分配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