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又一鋼鐵巨頭誕生!全國6家鋼鐵廠
興華財富集團
興華財富集團由軍隊轉業幹部陳茂春組織復退軍人創辦於1985年,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現形成以鋼鐵為主業,多元產業協調發展的企業集團。布局國內多個省份及澳大利亞、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奮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興華正在推進「鋼鐵轉型4.0、工業互聯網4.0、農業地產4.0、鄉村 旅遊 4.0」四個引領行業創新項目,發展勢頭良好。實施安環管理、人才管理、數據管理、人文文化等十個12345戰略規劃。集團營收和利潤等主要指標連續多年保持穩步增長,2011年榮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85位,2019年榮列中國企業500強421位,是中國APEC發展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
鋼鐵產業
興華財富集團1999年進軍鋼鐵行業,近年來,不斷加快鋼鐵兼並重組步伐,旗下目前擁有6家鋼鐵企業,分布在西北、河北、福建沿海地區,鋼鐵產能合計1200萬噸。憑借先進的生產經營管理經驗,通過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實現了工藝布局合理、技術指標先進、安全環保達標、資產負債率低、經濟效益良好的高質量發展。
1、山西興華鋼鐵公司 山西興華鋼鐵地處大同市新榮區,企業前身始建於1943年的大同鋼鐵廠,2005年被同煤集團重組,2011年進行混改成立同煤天建公司;2019年山西興華鋼鐵與同煤天建達成生產經營合作更名為山西同德興華特鋼有限公司。重組後不斷加大生產工藝技改、裝備優化和環保提升改造步伐,達到安全生產、環保達標、產品優質的運行狀態。目前形成年產鐵200萬噸,鋼250萬噸,材100萬噸的生產能力。主導產品:熱軋HRB335、HRB400、HRB500螺紋鋼,熱軋光圓鋼筋,鋼坯等。通過五大體系認證,持有國家頒發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是大同市政府重點企業,晉西北地區僅此一家鋼鐵企業,市場區位優勢明顯。大同煤焦資源豐富,原料成本價格優勢明顯。交通條件便捷,廠區東連208國道,南接二廣高速,通過廠內兩條鐵路專用線將產品銷往京津冀蒙周邊地區及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物流成本低,企業創效良好。
2、寧夏興華鋼鐵公司 寧夏興華鋼鐵地處石嘴山市惠農區。企業前身是原國有企業寧夏煉鐵廠和寧夏焦化廠,後改製成立寧夏博宇紅星特鋼有限公司,2019年由興華財富集團全資收購,使老企業得到重生,恢復了生產經營。隨後興華又收購了緊鄰中能鋼鐵棒線合軋生產線,形成鐵鋼材聯合生產企業。重組後企業不斷加大生產工藝技改、裝備優化、環保提升,現已形成鐵200萬噸,鋼250萬噸,材250萬噸的生產能力。主要的產品有:熱軋HRB335、HRB400、HRB500螺紋鋼;高速線材、鋼坯等。持有國家頒發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產品銷往寧夏、內蒙、甘肅及西南等地區。資源優勢。石嘴山市惠農區周邊300公里范圍內是鐵礦石、鐵合金、天然氣等資源的集聚區,原料優勢明顯。市場優勢。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節點地區,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十四五」規劃的發展,周邊能源重化工、礦業開發、製造業、輸電及鐵、公路交通建設將步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對鋼材的需求將不斷增加。但寧夏地區鋼鐵企業僅3家,市場需求缺口大,為寧夏興華鋼鐵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3、福建龍鋼項目 福建龍鋼項目位於龍岩市漳平市,是落實國家鋼鐵企業結構調整和振興規劃需要,按照龍岩市產業發展布局,與現代裝備製造業相配套的異地遷建重點工程。前身是龍岩鋼鐵廠,始建於1970年,曾與福建三鋼並列為福建省屬兩大國有鋼鐵企業,2003年改制。為促進鋼鐵轉型升級,2010年龍岩市政府對原龍岩鋼鐵廠實施搬遷改造,建設漳平現代裝備製造特鋼鑄造基地項目。但由於受項目原業主債務影響,在完成部分工程後,項目一直處於停滯狀態。2018年6月,龍岩市、漳平市兩級政府招商引進興華財富集團在漳平成立福建龍鋼新型材料公司,通過產能指標置換落地漳平,承接續建福建龍鋼智能化鋼鐵工業4.0定製化生產示範項目。
福建龍鋼項目總體佔地9000畝,總投資200億元,分三步建設三條產線,集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全流程鋼鐵項目,配套建設石灰窯、制氧、發電、機械化智能原料場、公鐵物流園等公輔設施。產品定位:優特棒線材、大中型H型鋼產品,鋼後延伸建設千億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形成產線智能化、能耗最優化、環保生態化,最終實現定製化生產,打造新型鋼鐵工業4.0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5A級鋼鐵工業 旅遊 景區。
4、山西銘福鋼鐵公司 山西銘福鋼鐵公司始建於1998年,是由原「稷山縣地方國營煉鐵廠」改制而成,2018年3月24日, 由山西銘福鋼鐵重組後不斷加大生產工藝技改、裝備優化和 科技 改造步伐,形成鐵190萬噸,鋼250萬噸,材250萬噸的 生產能力。主要的產品有:熱軋HRB335、HRB400、HRB500 螺紋鋼;熱軋光圓鋼筋,高速線材、鋼坯等。
5、福建榮興特鋼公司 2019年,由興華財富集團 全資收購,現有裝備120噸電弧爐一座,具備年產鋼 150萬噸、年產材150萬噸的生產能力,其中合金鋼 特種鋼產能50萬噸。主要的產品有:熱軋工字鋼和 槽鋼等。產品在南方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6、福建金盛鋼業公司 2018年由興華財富集團合 資收購,現有裝備40噸電弧爐2座,具備年產鋼100 萬噸、年產材100萬噸的生產能力。全連軋棒線生產 線一條,主要的產品有:熱軋HRB335、HRB400、 HRB500螺紋鋼。公司產品被授予「福建名牌產品」、 「福建省著名商標」。
Ⅱ 能說說英法德3個國家的經濟結構么
英國
英國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居前列。英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服務業和能源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大,其中商業、金融業和保險業發展較快。 2002年,英經濟規模居世界第四,是世界第二大海外投資國。私有企業是英國經濟的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上。服務業是衡量現代國家發達程度的標准之一。英國的服務業從業人口占其就業總人口的77.5%,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3%以上。英國是歐盟中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等。鐵礦儲量為27億噸、煤的可采儲量達46億噸、石油儲量為70億噸、天然氣儲量達12260-38000億立方米。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滿足本國2600萬電、氣用戶的國家。
貨幣:英鎊(Pound)
工業:航空航天、電子、石化、核能、汽車、紡織、冶金、機械、造船等
農業:大麥、小麥、燕麥、甜菜、馬鈴薯等
礦產:煤、鐵、石油、天然氣等
法國
法國經濟發達,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減少的趨勢。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
法國商業較為發達,創收最多的是食品銷售,在種類繁多的商店中,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最具活力,幾乎佔全部商業活動的一半。法國鐵礦蘊藏量約為70億噸,但品位低、開采成本高,所需的鐵礦石大部分依賴進口。煤儲量約為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有開采價值的約為14.7億噸。鋁土礦儲量約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儲量只有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2500億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依賴進口。水力資源約為1000萬千瓦,核能,水力資源和地熱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占歐盟森林總面積的25%,人均擁有綠化面積0.2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6.7%。農業很發達,農牧結合,綜合發展。主產小麥、大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煙草、葡萄、蘋果、蔬菜和花卉。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
隨著法國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減少,法共有土地面積5500萬公頃,其中61%為農業用地、27%為林業用地、12%為非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96%為家庭所有。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機械化是法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重要海港有馬賽、勒阿弗爾、敦刻爾克、南特、聖納澤爾、魯昂等。
德國
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實力居歐洲首位。屬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德國是商品出口大國,工業產品的一半銷往國外。德國的出口額現居世界第二位。德國近1/3的就業人員為出口行業工作。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機械產品、電氣、運輸設備、化學品和鋼鐵。進口產品主要有機械、電器、運輸設備、汽車、石油和服裝。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政府奉行整頓國家財政、減少預算赤字、進行稅制改革、刺激個人投資、進一步實行非國有化、減少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政策,使德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同時積極採取措施,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並調整經濟結構。自然資源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之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要進口。德國的工業以重工業為主,汽車、機械製造、化工、電氣等佔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采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也很發達。中小企業多,工業結構布局均衡。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佔德國國土面積的一半。產品可滿足本國需要的80%。旅遊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德國是啤酒生產大國,其啤酒產量居世界前列。它還是最早研製成功磁懸浮鐵路技術的國家。2002年2月28日24時,德國馬克正式停止流通,歐元 (EURO)成為德國法定貨幣。德國是首批使用歐元的11個國家之一。
Ⅲ 全球第二!出口量超德國!我國的汽車主要銷往哪些國家
主要銷往美國以及歐洲部分國家,同時南美洲以及中亞地區,都能夠看到中國汽車的身影。
我國在汽車領域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十分重視的。畢竟汽車發展時間晚於歐美國家,在很多方面的技術仍然比較落後,與歐美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就此氣餒,必須要爭一口氣。因此隨著汽車領域的進步,我國也在逐漸縮短與歐美國家之間的製造技術的差距。
中國汽車出口數量已經超過德國,年均出口量達到了191萬輛,並且數量仍然在不斷的增加當中。也成為了全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僅次於日本。是一個非常好的成果,也能夠從側面上說明了中國生產的汽車暢銷歐美所有國家。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中國汽車的品牌力度已經超過了日本汽車品牌。歐美市場的汽車暢銷榜單上,中國汽車的名單占據了前10。
Ⅳ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產品,銷往那些國家
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發達國:
1、2005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1591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1.5%。
2、2006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4027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9.7%。
3、2007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7000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8.6%。
(4)遠信工業產品銷往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行情調研:
行情調研為了獲得與貿易有關的各種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得出國際市場行情特點,判定貿易的可行性並進而據以制定貿易計劃。行情調研范圍和內容包括:經濟調研;市場調研;客戶調研。
1、經濟調研
經濟調研的目的在於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體經濟狀況、生產力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特點、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貨幣制度、經濟法律和條約、消費水平和基本特點等。總之,是對經濟大環境有一個總體的了解,預估可能的風險和效益情況。對外貿易總是要盡量與總體環境好的國家和地區間開展。
2、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主要是針對某一具體選定的商品,調查其市場供需狀況、國內生產能力、生產的技術水平和成本、產品性能、特點、消費階層和高潮消費期、產品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該產品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等內容。目的在於確定該商品貿易是否具有可行性、獲益性。
Ⅳ 藍思科技出口哪些國家
藍思科技產品銷往中國,歐洲,美國這些國家。公司是藍思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投資的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顯示屏功能玻璃面板於一體的外商獨資企業,2006年12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6000萬美元,落戶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司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現擁有國內外最先進的且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與檢測設備及成熟的加工工藝 ,自主研發出各種高檔的、適應客戶需求的產品。生產的產品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而且其技術指標均已達到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2019年8月29日,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13.59億,同比增長4.27%;實現歸母凈利潤-1.56億,上年同期為4.6億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扣非後凈利潤為-3.53億元,同比增長11.01%。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發布,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270位。2020年8月19日,藍思科技、可成科技發布公告稱,藍思科技擬以99億元人民幣(約合14.3億美元)收購可成科技持有的可勝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以及可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各100%的股權。此次交易將以全現金支付。2020年9月10日,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藍思科技名列第8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