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岳陽雲溪上萬人的工業都是哪些

岳陽雲溪上萬人的工業都是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29 15:16:17

❶ 雲溪工業園裡面的工廠是不是都是做化工的

不都是,還有做塗料的

❷ 岳陽有哪些工業區

八字門工業區有個鋼材大市場

❸ 長株潭城市群的產業發展

在實際傳統產業基礎方面,長沙以電子信息、工程機械、食品、生物制葯為主,株洲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陶瓷製造為主,湘潭以黑色冶金、機電與機械製造、化纖紡織、化學原料及精細化工為主,其規模和比重在各自城市基礎工業方面均為主導部分。針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長沙提出「重點加快天心生態新城建設,推動一體化進程在地理空間上的實質性進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體」;株洲推出「東提西拓,合攏三角」和「打造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基地、突出有色深加工、化工、陶瓷產業優勢」;湘潭提出了「東擴西改」和「建設先進製造業中心、現代物流中心、生態休閑中心」。 最早期的概念中,長株潭城市群指的是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但是,按照湖南省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這一范圍擴大了很多。區域規劃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是指『3+5』城市群的規劃范圍。這一范圍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轄區和益陽、婁底、岳陽、常德、衡陽5市的大部分地區,即湖南東部城鎮密集地區。
按照這一區域規劃,長株潭城市群面積為9.6萬平方公里,其中,長株潭三市市域面積為2.8萬平方公里。
為什麼會作這樣的調整呢?據了解,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長株潭城市群區域由規劃范圍和協調規劃范圍組成。其規劃范圍為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轄區以及岳陽的湘陰、汨羅、雲溪區、屈原管理區和益陽赫山區的部分地區,協調規劃范圍為岳陽、益陽、婁底、常德、衡陽的大部分地區。為了保證國務院批準的規定的實施,實現湖南共同富裕,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將范圍擴大了。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確定城市群核心區面積為8448.14平方公里。
這一核心區,包括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市區,望城區、瀏陽市、醴陵市、韶山市、湘鄉市、寧鄉縣、長沙縣、株洲縣、湘潭縣、赫山區、雲溪區、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岳陽雲溪區、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和益陽赫山區的部分地區,躋身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將城市群核心區劃分為四大類功能分區:
禁止開發區: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重點公益林地、坡度25度以上的高丘山地、著名風景區、泄洪區、滯洪區、重要濕地、相對集中連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等。
限制開發區: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外的各類宜農土地、坡度在15-25度之間的丘陵山地、生態脆弱地區等。
重點開發區:包括長沙黃花、黃興、 榔梨、含浦、坪塘、雷鋒、白箬鋪、夏鐸鋪地區,株洲天元、白井、南洲、黃泥坳地區,湘潭河東、易俗河、九華、楠竹山地區,益陽滄水鋪,岳陽界頭鋪等。
優先開發區:包括三市的建成區及湘潭縣、望城區、株洲縣、長沙縣城現狀建成區。
「一帶五區」:近中期重點建設區域
長株潭城市群近中期建設將從何處著手?王扣柱透露,近中期建設的重點地區為「一帶五區」:即湘江生態經濟帶和大河西、雲龍、昭山、天易、濱湖五大示範區。
湘江生態經濟帶:從長沙月亮島到株洲空洲島,面積128公里。
大河西示範區:以長沙高新、金洲,益陽高新,常德德山等為核心區域的先進製造業走廊,重點發展機械製造、新能源、電子信息,輻射帶動益陽、常德等地區。
雲龍示範區:包括株洲的雲龍和清水塘,雲龍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和臨空產業、清水塘依託循環經濟試點發展新型產業。
昭山示範區:自長沙暮雲,至湘潭昭山、易家灣、九華,建設生態宜居新城。
天易示範區:位於株洲天元區和湘潭易俗河之間,重點發展機電製造、加工、環保現代物流等產業。
濱湖示範區:包括岳陽的湘陰、汨羅、望城的部分區域和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建設長株潭產業轉移承接基地、再生能源產業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健康休閑服務基地。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的期限分為四個,分別是:2008-2010、2011-2015、2015-2020、2020。
王扣柱指出,湖南省將建立三項制度,確保規劃實施。這三項制度是:示範區所有建設項目和用地都必須符合區域規劃、城市群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建立省市規劃局長聯席會議機制,8市規劃局接受省建設廳和省長株潭規劃局的雙重業務領導;實行長株潭核心區空間動態管理。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條例》修訂完成後,省政府將出台《條例實施細則》,明確區域規劃的權威性和實施剛性。
湖南省將同步組織修編8市城市總體規劃、啟動「3+5」城市群國土利用規劃,爭取3年內完成。目標
1.形成長株潭三市空間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礎設施完備和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場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的高效率、高品質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區。
2.形成以長株潭三市城區為增長核、以三市間的快速交通設施(高速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為紐帶的核心區組團,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為發展軸向周邊地區放射的城鎮網路群體。
3.發展成為經濟繁榮、能提高吸納就業能力和有良好的人居環境,污染得到綜合治理、人地關系協調的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示範型城市地區。
4.發展成為在華中經濟圈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在國內具有很強競爭力的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規劃范圍內2020年人口規模控制在700-750萬人之間。根據高方案指標預測,核心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規劃2010年達到3757億元以上,GDP增長速度達到13%以上;到2020年增長為4542.81億元以上,GDP增長速度為7.8%以上,三次產業比例到2010年為9:50:41,2020年為5:45:50;三次產業具體指標到2010年一產為198.39億元,二產為1102.19億元,三產為903.79億元;到遠期2020年一產為227.14億元,二產為2044.26億元,三產為2271.4億元。
人均GDP規劃到2010年為4萬元人民幣以上,到2020年達到6萬元人民幣以上。
區域城鎮發展的空間組織
保持和加強以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復線、南嶽高速公路、107國道及湘江生態經濟帶為主軸線的突出地位,繼續促進這條軸線的集聚和輻射作用,以這條軸線為核心和紐帶促進三市經濟的一體化。
積極打造兩條次軸線(即以319國道、320國道和上瑞高速公路為軸帶),作為次級密集發展軸帶和主軸線的補充,規劃期內較大幅度地推動沿線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促進區域城鎮的協調發展和城鎮等級結構的改善。
同時,以兩條輔軸(即湘鄉—韶山公路和106國道)為紐帶,聯系和輻射廣大的三市市域地區。最終形成以長沙、株洲、湘潭為核心和中心結點的放射狀城鎮布局,以三縱兩橫(即一主兩次兩輔)的「冉字型結構」支撐起整個區域的城鎮發展空間。
區域城鎮發展的等級結構規劃
長株潭地區城鎮將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組群(屬於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區域中心城市-重點鎮-一般建制鎮四級結構。
1.第一級——省域中心城市組群
即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是一個由長、株、潭三市城區和若干緊密關聯的周邊組團構成的多核組團式中心城市,共同承擔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含長沙縣城區、望城縣城區、湘潭縣城區和株洲縣城區和若干小城鎮)。
2.第二級——區域次中心城市共8個
一是包括韶山城區、瀏陽城區、寧鄉縣城、醴陵城區、湘鄉城區、攸縣縣城,是本地區省域中心城市以外、具有縣和縣級別以上地域范圍意義的區域性次級中心城市,共6個。
二是包括茶陵縣縣城、炎陵縣縣城等縣域中心城市,共2個。
3.第三級——重點城鎮共48個
一是包括具有省級影響的重點城鎮17個。
二是包括具有地級市市域影響的重點城鎮31個。
4.第四級——般建制鎮85個
在現有基礎上通過行政區劃的適當調整,進行撤鄉並鎮合並而成85個一般建制鎮(對三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制鎮略有調整)。(小標)實施區域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戰略目標
2005年區域城鎮化水平約為45%,2010年約為57%,2020年為60%—62%,考慮暫住流動人口因素,高限設定在65—75%。遠景城市化發展水平達到85%左右。
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制定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戰略,必須貫徹如下原則:
把加快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推進工業化。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作為再次創業的突破口,加快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將人口流動與城鄉建設相互結合,形成長期持續的經濟增長點。將農村要素流動和農業發展有機結合,繁榮農村經濟。以城鄉一體化為導向,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形成有利於城鄉統籌推進城鎮化的體制和政策環境。(小標)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人口和用地規模控制指標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空間結構框架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空間結構框架規劃確定為:「以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背景,以長株潭北、西南、東南三個功能區為主次核心,三市結合部金三角地區為綠心,突出長株潭北核(長沙)的核心地位,城市中心組團、片區組團和小城鎮發育相對完善,區域基礎設施網路發達,各類空間協調發展,區域整體功能互補契合,生態循環良好的特徵型、網路型的城市化地域,概括為一主兩副環綠心的空間結構」。「一主兩副環綠心」的空間結構包括了三個主中心組團、四個次中心組團以及十九片區組團和25個小城鎮組團。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北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北核功能區,即長沙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長沙河東中心城區、長株潭次中心長沙河西新城(已含雷鋒鎮)、長株潭次中心長沙星馬新城、高塘嶺組團(已含望城區高塘嶺街道)、星城組團(已含白沙洲街道)、含埔組團、坪塘組團、丁字組團(已含丁字灣街道)、撈霞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三個鄉鎮,即黃興鎮、烏山鎮、黃金園街道。
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13個小城鎮,即干衫鎮、雨敞坪鎮、蓮花鎮、白箬鎮、新康鎮、靖港鎮、喬口鎮、銅官鎮、茶亭鎮、橋驛鎮、北山鎮、安沙鎮、青竹湖鎮。該功能區屬於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省級政府主責監管,放手發展,由市級政府自主發展;要求全面執行城市建設標准,引領人居環境品質向較高層次提升,起到區域示範作用,並為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留足用地。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西南副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西南副核功能區,即湘潭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湘潭河東城區(已含雙馬鎮)、長株潭次中心湘潭河西城區(已含雨湖區的長城鄉、先鋒鄉、護潭鄉等)、昭山—易家灣組團、鶴嶺組團、易俗河組團、河口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一個行政鄉,即河口鄉。西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2個小城鎮,即梅林橋鎮、姜畲鎮。
西南副核心功能區屬於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省級政府實行扶持和政策傾斜,由市級政府自主發展;為促進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實現區域統籌發展,對其經濟社會發展項目提供重點政策扶持,並使其在項目、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享有優先權,通過多方努力,提高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規劃建設水平。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東南副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東南副核功能區,即株洲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株洲河西城區、長株潭次中心株洲河東城區、栗雨組團、石峰組團、田心組團、荷塘組團、楓溪組團、淥口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三個小城鎮,即馬家河鎮、群豐鎮、雷打石鎮。西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2個鄉鎮,即南陽橋鄉和白關鎮。
東南副核心功能區屬於省級政府提供發展指引,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規劃控制要求是控制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預留足夠的用地。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檔次,建設優良的人居環境,保護生態環境。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綠心功能區,即三市結合部金三角地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綠心功能區,主要是指三核之間的交界地帶,三市結合部,包括:城南組團(原暮雲組團)、新暮雲組團(已含暮雲鎮)、九華組團以及白馬鎮、跳馬鎮、雲田鎮、仙庾鎮、龍頭鋪鎮、響水鄉、響塘鄉等鄉鎮區域范圍。
該區域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綠肺」,包含區域綠地和生態保育、休閑度假兩類主要功能。其中區域綠地屬於省級政府對資源環境保護進行監督控制、城市政府建設管理地區,原則上進行低密度生態型建設,對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定的區域綠地、各類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等地區,要按照相關法規嚴格保護;生態保育和休閑活動功能區則屬於由省級政府對該地區的發展類型、控制規模和生態環境要求提供發展指引,由城市政府按照指引要求加強管治的地區。
規劃建議省政府在明確綠心范圍和整體功能定位後,進一步委託相關部門編制具體的綠心地區建設控制規劃,以統一指導該地區有序的保護利用和綠化建設。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空間結構的演進時序
長株潭城市空間形態的演進應以三市城市現狀用地為基礎,逐步向外擴張,總體呈現出三核同步增長,遠期和遠景逐步向綠心發展。
演進態勢、具體空間結構發展時序如下:
1.2002~2010年以長沙中心城區、湘潭城區、株洲城區為核心,採取局部內涵式的緊湊集中發展,引導有序外延,重點建設三市各自環線、三市間公路外環、潭望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湘潭-株洲聯合發展,搞好湘潭和株洲的路網銜接和空間隔離,預留三核中間地帶的發展空間,為未來多種發展模式提供可能性。
2.遠期(2011~2020年)長沙主要向東發展,並加快向南發展;湘潭主要向北發展,兼顧向東;株洲主要向河西發展,搞好與湘潭的路網和綠色空間的銜接,適度向北,考慮與長沙市東部開發區功能和道路上的銜接。營造三核相向發展的演進態勢和空間框架,在三核中間地帶開辟文化娛樂、旅遊度假和生態保護區域,並保留三核中間地帶與三市原中心城區的隔離空間。
3.遠景(2021~2050年)長沙、湘潭、株洲城區形成三核,並繼續相向發展,逐步形成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為背景的綠心,並在中間鑲嵌若干高品質的新型城市功能區。
長沙:錯位發展的重點是以省會長沙為發展核心和龍頭,分層次、有重點的向株洲和湘潭等周邊地區輻射。將長沙建設成為科技教育研發中心、商務金融中心、區域物流樞紐、服務外包基地、文化娛樂中心和中南地區國際化大都市。要以長沙在湘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為基礎,加快科技教育和研發發展,打造湖南科技教育和高技術服務的高地。商務金融業要以芙蓉路為主軸,吸引世界優秀金融企業來湘發展,打造中部世界金融中心;銀行業要重點推進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改革重組,加速金融現代化,提高金融效率,拓寬金融服務領域,增加服務品種;證券業重點發展企業改制輔導、股權分置改革、上市保薦、私募及並購重組、風險投資等投資業務;保險業重點開發新產品和發展各類公司、機構。物流業重點建設好長沙金霞、長沙空港物流區;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統建設、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建設及物流高新技術建設;以空港快速發展為基礎,以黃花機場為節點,發展高時效、高附加值貨物的多式聯運業務及其設施建設。服務外包業要培育具有湖南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壯大長沙服務外包集聚區,把長沙建成中部地區最大的承接服務外包的基地城市,躋身全國服務外包十強示範城市;重點扶持加快長沙高新區服務外包示範區、青竹湖服務外包示範區等服務外包示範企業,形成一批服務外包龍頭企業。
株洲:要以老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為依託,重點發展交通運輸、物流配送、研發設計、職業教育、節能環保、信息咨詢、服飾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依託鐵路交通優勢,構築便捷、互補的物流網路,重點建設石峰物流園、蘆淞商貿物流中心、株洲神農醫葯食品物流中心等;與長沙、湘潭、衡陽、郴州聯手,打造旅遊精品線路,早日實現旅遊資源、產品和市場的一體化;加快職教大學城建設,要將其打造成全國聞名的職業教育基地;加快建設以株洲大橋兩端長江路和建設中路為主的中央商務區,將其建成國際性或全國性軌道交通、服飾、中華文化等論壇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地;興建服飾批發倉儲物流中心,發展零售多業態。
湘潭:要以老工業基地為依託,重點發展與製造業相關的物流配送、科技研發、信息咨詢、電子商務、金融、會展、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結合湘潭的實際,要重點建設九華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積極培育園區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開發建設物聯網項目及服務應用平台。

❹ 岳陽的經濟

2014年來,在石化兩廠停產檢修、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的情況下,岳陽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項政策措施,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全市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趨優的發展態勢。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實現GDP2669.39億元,增長9.3%,比上半年提升0.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92.24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40.08億元,增長9.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37.07億元,增長11.5%。
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一)三次產業平穩發展
1.從農業看。岳陽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5.3億元,增長4.6%,比上半年提升3.0個百分點。糧食產量增長2.7%,出欄生豬增長1.5%,水產品產量增長9.1%。
2.從工業看。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2%,比1-9月提升0.9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2.2%,重工業增長7.3%。分所有制看,非公有制工業增長14.1%,公有制工業下降5.6%。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工業增長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工業增長12.1%;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增長17.3%。分隸屬看,中省工業下降8.8%,地方工業增長13.0%。分企業規模看,全市大中型工業增長4.8%,中小微工業增長13.5%。
3.從服務業看。15個行業大類全部實現增長,其中金融業增長20.3%,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增長20.8%。岳陽市第三產業實現稅收52.55億元,增長11.8%,高於全部稅收增幅16.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稅收佔全部稅收的27.4%,拉動稅收增長2.7個百分點。
(二)三大需求協同拉動
1.從投資看。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90.13億元,增長20.5%,比上半年提升6.2個百分點。項目投資增長20.6%,比上半年提升6.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增長19.9%,比上半年加快了6.0個百分點。
2.從消費看。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0.31億元,增長12.6%,比上半年提升1.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增長10.4%、零售業增長13.5%、住宿業增長11.4%、餐飲業增長11.7%。
3.從外需看。全市進出口總額48.66億元,增長21.7%,比上半年提升30.5個百分點。其中,進口額15.34億元,下降38.2%;出口額33.32億元,增長119.9%。出超17.98億元。
(三)三項收入有所增長
1.從企業看。市規模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616.47億元,同比增長1.6%,主營業務成本4006.32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利潤總額115.4億元。
2.從政府看。岳陽市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6.35億元,增長0.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1.74億元,增長14.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同比提升6.1個百分點。
3.從居民看。全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3121元和11062元,分別增長9.1%和11.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60.85億元,比年初新增102.22億元,增長11.9%。
(四)三大結構升級加速
1.產業升級加速。2014年三次產業佔比10.9:54.0:35.1,其中,第二產業佔比下降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比提高1.1個百分點。
從農業看:全年新增農民合作社 935家,總數達到2391家,增幅為64%,國家級、省級、市級示範社總數分別達到13家、52家、48家。農村土地流轉穩妥有序,設立鄉鎮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129個,占鄉鎮總數的81%,流轉土地309.6萬畝,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09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67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45家;涉農中國馳名商標新增7個,發展到27個,居地市州第一。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3.4%,居全省第一。
從工業看:新興產業比重提升,機械、醫葯、有色循環等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275.6億元,增長12.9%,占規模工業比重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拉動規模工業增長2.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預計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464.94億元,增長17.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7.4%,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業穩步增長,實現增加值405.31億元,增長10.0%,拉動規模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占農業產值比重376.7%。園區集聚度提高,原君山工業園區被批准為省級工業集中區,全市國家級園區1個,省級園區9個,市級園區3個。全年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9%,其中省級以上園區增長7.8%,市級園區增長9.8%,園區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2.7%。
從服務業看:旅遊業持續趨旺。繼續推進現代旅遊熱市發展戰略,2014年全市在建和續建旅遊項目45個,完成投資31.53億元。全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125.45萬人次,增長13.2%,其中國外遊客18.22萬人次,增長11.0%;實現旅遊總收入247.4億元,增長19.9%,其中旅遊創匯7692.57萬美元,增長17.1%。航運物流業發展勢頭良好。「一區一港三口岸」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城陵磯綜合保稅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湖南首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先後獲批,城陵磯港納入啟運港退稅范圍。2014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2萬標箱,同比增長10.2%,公路貨物總周轉量238.04億噸公里,增長4.3%,水路貨物總周轉量117.33億噸公里,增長16.4%。現代宜居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岳陽獲評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最具文化軟實力城市」等榮譽稱號,加速「水墨丹青」岳陽建設步伐,堅持環湖沿江開發房地產業,城市品位和房地產品質不斷提升。在全國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340.4萬平方米,增長11.8%,實現銷售額123.1億元,增長23.7%。房地產業貢獻稅收19.24億元,增長23.1%。金融保險業平穩增長。新引進了中信、光大銀行。岳陽樓區、雲溪區、君山區三區整合組建岳陽農村商業銀行工作全面啟動,強力推進了不良貸款清收,啟動了固定資產確權。各縣(市)區均啟動了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平江、湘陰農商行進入籌建階段。新設小額貸款公司2家,全市達到16家;新設融資性擔保公司2家,全市達到10家。新增保險公司1家,全市達到38家;新增證券營業機構3家,全市達到16家。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增長12.4%,各項貸款余額增長15.2%,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25.4%。股票交易額增長59.4%。
2.需求結構調優。預計2014年最終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40.5%、59.0%和0.5%,其中消費和凈出口貢獻率分別比2013年提高0.7個和0.5個百分點。
從投資看:扎實推進「雙百工程」、「三個一批」競賽活動、「百日攻堅行動」。全市第三產業投資812.63億元,增長40.7%,第三產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45.4%,同比提升6.5個百分點。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基層設施完成投資分別增長53.9%、37.9%和37.3%。全市億元項目352個,同比凈增38個,億元項目完成投資459.52億元,增長10.3%。
從消費看:限上消費不斷走俏。全市限上零售額增長16.3%,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3.7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同比提升2.2個百分點。其中限上法人企業零售額增長21.0%。預計全市居民消費佔GDP比重35.5%,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
從進出口看:貿易遍及五大洲,亞洲、美洲為最大貿易夥伴。2014年岳陽市對拉丁美洲貿易額為4.3億元,下降54.3%,對亞洲22.09億元,增長86.3%,對北美11.23億元,增長5.1%,對歐洲7.64億元,增長30.7%,對大洋洲1.37億元,增長2.26倍。一般貿易佔主導。岳陽市對外貿易中一般貿易45.13億元,增長32.5%,加工貿易3.43億元,下降36.2%,其餘為保稅倉進出貿易及其他貿易0.09億元。私營企業大幅增長。2014年,岳陽市私營企業進出口值為23.5億元,增長2.49倍,占同期岳陽市外貿總額的48%;國有企業進出口總額11.42億元,增長7.8%,佔比23%。外資企業、集體企業進出口值為5.16億元、8.58億元,分別減少49.4%、31.1%。
3.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全市縣域實現GDP1559.24億元,增長10.0%,縣域經濟佔全市GDP比重58.4%,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板塊經濟中,長江沿線板塊的華容縣、君山區、雲溪區、臨湘市在長嶺煉化和巴陵石化兩大廠停產檢修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實現GDP862.7億元,佔全市的32.3%,增長6.0%;中心城區板塊的岳陽樓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實現GDP712.58億元,佔全市的26.7%,增長9.6%;環長株潭板塊的岳陽縣、湘陰縣、平江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實現GDP1094.11億元,佔全市的41.0%,增長10.1%。
(五)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37件省市實事全面或超額完成。從就業看:率先在全省出台《關於促進家庭服務業發展的通知》(岳政辦發〔2014〕1號),年內新增吸納就業5000人,目前全市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達近4萬人。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7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7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2萬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從保障看:全市「五險」參保人數和征繳基金穩步增長,預計全年基金征繳達46億元,佔全年任務40.22億元的114%。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月增182.79元,達到1604.44元。城鄉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保險分別為400元/月和200元/月,均高於全省保障要求。從物價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同比上漲1.2%,低於全國和全省漲幅0.8個和0.7個百分點,漲勢較為溫和,八大類消費品「七升一降」,其中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類價格上漲0.7%。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同比上漲0.1%。
(六)生態文明建設得到加強
全年完成減排項目154個,凈削減COD1487噸、氨氮1389噸、二氧化硫8170噸、氮氧化物7634噸,削減率分別為1%、5%、12%、12.5%,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森林覆蓋率一直保持45.3%的高水平,空氣質量在全省實施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的6個城市(長沙、株洲、湘潭、岳陽、常德、張家界)中名列第一。大力推進湘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和河道采砂規范化管理,扎實開展鐵山水資源保護行動月活動,加強南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列入首批世界保護綠地名錄。預計2014年全市萬元GDP能耗下降6.5%;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9.9%。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第三產業佔比偏低。2014年第三產業佔比35.1%,分別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13.1個和7.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0位,低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11.9個百分點。
2.工業轉型升級有難度。六大高耗能行業占規模工業比重雖然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但仍高達38.0%。園區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2.7%,但遠低於小康一類縣市區大於等於90.0%、二類縣市區大於等於70.0%的要求。
3.投資存在問題。一方面是投資規模偏小,全市億元項目平均投資規模為2.87億元,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43億元;另一方面是工業投資增長不理想,全市工業投資增長3.2%,居全省第13位,其中工業技改投資下降7.8%,居全省第14位,將給岳陽工業增長和工業轉型升級帶來嚴重不良影響。
4.財政收入結構不優。岳陽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佔GDP9.6%,在13個沿江地級市中居第11位,低於第1位的南通市15.2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47.5%,居全省第14位,低於第1位的衡陽26.0個百分點。全市第三產業稅收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5.6%,分別低於中部「小三角」城市的九江市和咸寧市8.8個和4.9個百分點。
三、2015年岳陽經濟社會發展建議
建議要緊緊扣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度目標,落實好湖南省委 「發揮岳陽作為我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作用,對接長株潭,輻射環湖區,將其發展成為全省通江達海的新增長極」要求,深化改革創新,用好政府和市場的兩只手,啟動雙引擎,確保「十二五」計劃目標和小康目標如期實現。
(一)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加速改造升級石化、食品、造紙、電力、紡織、建材等傳統產業;積極做大先進裝備製造、文化創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及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二)以第三產業發展為引擎,重點整合集「吃、住、行、游、購、娛、體、療」於一體的旅遊業資源,打造現代旅遊熱市;進一步加速「一區一港四口岸」建設,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打造以城陵磯為龍頭的航運物流業產業體系;做大做優東茅嶺核心高檔商業區,打造中部「小三角」消費中心;加快建設洞庭湖國際電子商務新城,加速發展電子商務業,發展研發設計、服務外包、金融物流、中介咨詢等現代服務業。
(三)以新型城鎮化為平台,構築「點」(中心城區為省次經濟中心城市)、「線」(長江岸線經濟帶)、「軸」(湘江綜合經濟帶)、「圈」(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為空間布局的城市經濟發展戰略,加快「四化」融合,打造新增長極的發展平台。
(四)以貫徹落實岳政辦函〔2014〕80號文件為契機,不斷提升統計信息、咨詢、監督職能。

❺ 請問一下岳陽的朋友有誰知道岳陽有哪些工業園啊謝謝!

這是岳陽市內 的 一些

岳陽雲溪工業園
科德工業園
岳陽鴻儀工業園
昱華玻璃工業園
開發區機械建材工業園
長煉機電岳陽工業園
岳陽樓區工業園

再就是 岳陽市下屬的各個 縣 的 工業園
君山工業園 華容工業園 湘陰工業園 汩羅工業園 平江工業園 臨湘工業園

閱讀全文

與岳陽雲溪上萬人的工業都是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行車記錄儀如何裝在汽車後視鏡 瀏覽:761
日本紡織工業中心在哪個省 瀏覽:491
賓士為什麼出小排量 瀏覽:846
寶馬5系換後車門多少錢 瀏覽:853
汽車svr什麼意思 瀏覽:557
敬明汽車做什麼的 瀏覽:38
山東工業大類在哪裡 瀏覽:590
寶馬5系可以優惠多少錢啊 瀏覽:686
汽車銷售怎麼去接單 瀏覽:16
奧迪a7和a8l風扇有什麼區別 瀏覽:110
寶馬帕拉梅拉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706
賓士有多少車是鋁合金門的 瀏覽:665
賓士腰靠多少錢 瀏覽:312
奧迪大燈翻新怎麼清洗 瀏覽:1004
賓士的馳的定義如何組詞 瀏覽:666
賓士v260手剎在什麼地方 瀏覽:656
誤食工業油有什麼影響 瀏覽:819
惠州市水北工業園區在哪個縣 瀏覽:955
奧迪tt二手車15年什麼價 瀏覽:335
本田奧迪哪個提速快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