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年中國工業設計公司的最新前十排名是哪些公司
隨著全球科技產品市場競爭加劇,世界著名企業也紛紛重視工業設計,比如說蘋果、松下、華為、三星、小米等為代表性的工業設計發展為驅動。目前中國工業設計公司排名現狀,前四的排名相對較穩定。分別有加利弗設計公司、青蛙設計公司、IDEO設計公司,Designaffair設計公司等。
1、加利弗設計公司,服務蘋果CEO後就更具有影響力了,並開創了利益點理論,打造多款單款銷量達1億台以上。是中國在國際上最 火之一的設計公司,以至於松下,三星,華為等企業主流項目放棄了其它世界老牌有名設計公司而選擇了加利弗戰略合作。
2、青蛙設計公司,服務蘋果團隊的設計公司,為蘋果要設計過電腦,90年代以來主要側重計算領域,分部在上海,青蛙公司的設計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傢具、交通工具、玩具、家用電器、展覽、廣告等。
3、美國IDEO,服務蘋果團隊的設計公司,為蘋果設計過滑鼠,IDEO是全球頂尖的設計咨詢公司,以產品發展及創新見長。目前中國市場側重於GUI,分部在上海。
4、Designaffair設計公司,世界著名設計公司。目前側重於研究,商業咨詢,交互設計等。
『貳』 全球頂尖的工業設計公司有哪些
全球頂尖,大家公認的公司有德國的青蛙、中國的加利弗、美國IDEO,也都是全球服務蘋果團隊的三大設計公司。
1,加利弗工業設計公司,總部在深圳,服務蘋果CEO的唯 1 中國設計公司,他們家很多產品單款做到了100億銷售額,不僅在國內,國際也很火,比如蘋果CEO,松下,三星等國 際巨 頭都紛紛去中國找加利弗設計。
『叄』 國內知名的工業設計大師有哪些
那就一大堆了,學術界的柳冠中,湯崇禧,石振宇等,堅果的陳興博,大業產品設計的瞿上,黃山手繪的嚴專軍。。。。。
『肆』 國內工業設計公司的排名是怎樣的
國內工業設計排名如果按照設計能力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三名:IDEO(美國)工業設計公司,分部上海,世界著名的設計公司,在中國主要從事GUI領域。
不過這幾年,中國的加利弗設計公司在國際品牌巨頭中的影響力一度超過了青蛙和ideo,比如華為總部的設計培訓,松下主流產品的設計,都放棄了青蛙和ideo,都找的是加利弗設計公司。
『伍』 誰知道中國工業設計大師有哪些 中國最有名的工業設計師是哪位
戴帆,是很多頂級品牌的設計師,獲獎無數,是共振設計集團的設計總監 。
『陸』 工業設計界有哪些著名的頂級設計大師
美國工業設計之父雷蒙德•羅維
是否還記得第一次喝可樂,那微妙而柔美的瓶子形狀在你心中久久留痕?從肯尼迪總統專機的徽標,到熟悉的灰狗長途車,雷蒙德•羅維在工業設計的領域里蓬勃飛揚。無限的想像,無盡的創造,工業設計之父的桂冠,舍他其誰?他就是美國工業設計之父雷蒙德•羅維。
雷蒙德•羅維——20世紀最著名的工業設計師,設計行業的先鋒者——將流線型與歐洲現代主義揉合,建立起獨特的藝術語言。他首開工業設計的先河,促成設計與商業的聯姻,並憑借敏銳的商業意識,無限的想像力與卓越的設計稟賦為工業的發展注入鮮活的生命元素。他一生起伏多變,職業生涯恢弘而多彩;其設計數目之多,范圍之廣令人瞠目:大到汽車、宇宙空間站,小到郵票、口紅、公司的圖標。無論上世紀中期的美國人意識與否,他們實際生活在雷蒙德•羅維的世界之中。
設計無處不在
雷蒙德•羅維生於1893年的巴黎,從小便對火車、汽車產生濃厚的興趣,立志從事設計。他獲得工程學學士學位之後,便應征入伍。一戰結束後,於1919年移居美國。當時的他已近30歲,而且幾乎雙手空空,卻以此為契機,開始誠心追逐童時的夢想。
最初,羅維為著名紐約第五大道的Macy設計時裝展示櫥窗,並先後擔任Vogue, Harper's等時尚雜志的插圖設計,以其特立獨行的藝術風格在時尚界佔領一席之地。1929年,他承接了第一份設計訂單,改良Gestetner復印機,從此涉足工業設計領域。這份訂單不僅時限緊,而且難度頗高,要求設計師在五天之內,為該公司的復印機做改型設計,使其外觀與效能雙向結合。羅維立即著手,設計了一個可移動外殼,將內部機器包於其中,並改變機器轉動曲柄、復印檯面的形狀,用「四條苗條,卻又堅實的支架」代替了以往突出粗壯的支架。由於羅維的靈感,「醜陋、笨拙」的機器搖身一變,成為「富有魅力的辦公傢具」,得以傳延了許多年。在設計之中,羅維應用人體工程學與審美理念,使該復印機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銷量節節攀升。羅維的天賦與靈感激發創立了一個新職業——工業設計師。作為設計與行銷完美結合的第一例,羅維的首次生意開啟了美國工業設計的新紀元。
羅維奉行「流線、簡單化」理念,即「由功用與簡約彰顯美麗」,並帶動了設計中的流線型運動。他將一切「流線、簡單化」——大到宇宙飛船,小到郵票。較著名的作品包括——好彩香煙盒(lucky Strike)、GG1與S1發動機、可口可樂瓶、約翰肯尼迪紀念郵票、空間站、灰狗汽車以及標志;殼牌、埃克森公司商標;美國郵局的服務徽章;北極冰箱(Frigidaire)以及Studebaker Avanti車等。
時至1951年,他的工業設計公司如此多產,他可以驕傲地向世人宣布:「一個過著正常生活的普通人,無論身在城市還是農村,每日或多或少會與R.L.A(雷蒙德羅維公司)領銜或部分參與設計的物品,服務標識及其建築相接觸。」
最美的曲線是銷售上升的曲線
作為職業設計師,羅維在業界聲名鵲起,豎立起旗手形象。他宣揚設計促進行銷的新理念,認為功用化的設計對市場行銷大有裨益。他強調設計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為市場運作服務,並帶動了「好的設計」才能佔有市場的新概念。他說:「最美的曲線是銷售上升的曲線。」
美國大蕭條時期,好的設計與商業開始聯姻,而羅維的事業也蓬勃發展。他憑借設計,賦予商品不可抗拒的魅力,使那些幾乎沒有購買慾望的顧客慷慨解囊。
1934年,羅維為冰點(Cold point)冰箱設計了一個嶄新的形象。冰箱外型採用大圓弧與弧形,渾然一體的箱體使其看上去簡潔明快;冰箱內部也做了部分調整,奠定了現代冰箱的基礎。冰點登陸市場之後,年銷量從60000台到275000台直線飆升,整個企業界眼睛為之一亮。一時間,流線型成了消費者的采購目標,影響所及,到現在仍餘音繞梁。而羅維便是其首創者,並將它演繹得登峰造極。
1936年,羅維為賓夕法尼亞鐵路局設計的GG-1火車車頭是工業設計功能的另一明證。他摒棄了不計其數的鉚釘,採用焊接技術,製造機車頭外殼,不僅使其外形完整、流暢,而且簡化了維護過程,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在為可口可樂公司重新設計瓶形時,他賦予瓶子更加微妙,更加柔美的曲線。「它(可樂瓶)的形狀極具女性的魅力——這一特質在商品中有時會超越功能性。」羅維的設計在商業中獲得巨大成功,為可口可樂公司帶來巨大利潤。而可樂的經典瓶形亦迅速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徵。
他將自己的設計哲學歸納為MAYA(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極度先進,卻為人所接受)原則,並在他的所有創作中加以傳播。在其漫長的職業生涯中,簡潔、實用、充滿活力的作品,從羅維辦公室中源源流出。
動感之路
1930年,羅維受聘擔當Hupp汽車公司的資深顧問。他笑稱,這份僱傭合同是「工業設計師成為合法化職業的開始。」並解釋說「這是第一次,一家大公司在產品研發中向業外尋求建議。」自那之後,羅維與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們開始了漫長而又頗坎坷的合作歷程。
羅維將傾斜的擋風玻璃,內嵌式頭燈以及輪胎外殼引進汽車設計。早在汽油經濟成為世界關注焦點之前,羅維便倡導生產車體低,車形細的節油型汽車。「他與底特律設計流派中的奢華之風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對抗戰。」時代周刊曾載文評論道:「他有這樣的能力,經過幾番小小改動後,使生產線上醜陋的猛獸搖身一變,成為美麗的「獨特」之物;卻沒有能力改變汽車界的固執觀念——油老虎(耗油量大的汽車)就是油老虎,絕不允許一個設計花哨服飾的人(指羅維)改變它。」
1961年,在設計Avanti車時,羅維提出「重量即敵人」的口號。在他的力爭下,Avanti放棄了散熱器護柵。「在這個汽油短缺的年代,誰需要護柵?護柵總讓我聯想起下水道。」
盡管與底特律設計風格相去甚遠,但是他的許多設計作品,如1953 Studebaker Starliner Coupe和1963 Avanti一經亮相,便受矚目;時日今日,仍是汽車中的經典。1972年由三大汽車公司聯合發起的最佳汽車評選活動中,羅維的設計榮登榜首。汽車報宣布:「1953 Studebaker,一款長鼻、幾無修飾、卻具動感的轎車,被譽為眾車之中的經典。」
視覺沖擊
除去在汽車界的卓越成就,羅維無疑是世界上最具天賦的商業藝術家之一。
40年代,他開始承接產品包裝與企業形象設計,其起因源於一次打賭。長久以來,好彩香煙盒採用綠、紅兩色相間的包裝設計。1940年,美國煙草公司的老總擲金5萬美圓與羅維打賭,認定他改變不了這熟悉的形象。羅維接受了挑戰,著手將綠底色改作白色,使印刷成本降低;隨後在煙盒的正背兩面印上好彩的標識,增大了整個煙盒的醒目度。「改妝」後的好彩煙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其形象保持了40餘年。
在為殼牌公司重新設計公司標識時,羅維做了品牌改造,既延續了原有商標的貝殼概念,又將其風格化,使視覺效果更簡潔有力。
羅維曾如此詮釋他的商標設計:「我尋求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力,令人即便是短短一瞥,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確實做到了,他的成功設計:埃克森石油,灰狗長途客車,和納貝斯克餅干以其獨特的視覺沖擊力,吸引著眾人的眼球,令人過目不忘。
飛躍地球
一位紐約時報撰稿人曾評論道:「毫不誇張,羅維先生塑造了現代世界的形象。」但自從美國宇航局採用他的設計靈感之後,他的影響力便飛出了地球。
1967到1973羅維被美國宇航局聘為常駐顧問,參與土星—阿波羅與空間站的設計。他們需要他「確保在極端失重情況下宇航員的心理與生理的安全與舒適」。他的大膽設計——模擬重力空間;開設能遠望地球的舷窗——使三名宇航員在空間站中生活了長達90天。George Muller,美國宇航局一個負責人,在給羅維的感謝信中寫道:「宇航員在空間站中,居然生活得相對舒適,精神飽滿,而且效率奇佳,真令人難以置信!這一切都歸功於閣下您的創新設計。而這設計正是您深切理解人的需求之後的完美結晶。」
Muller預測,羅維的設計為人類的下一次重大飛躍奠定了基礎。羅維倍感欣慰,其後在提及他為宇航局所作的工作時,他說這是他最重要、最滿意的一份設計。
羅維的設計生涯一直持續到80多歲高齡,後返回法國,享受悠閑的旅行生活,直到1986年走到非凡人生的盡頭。作為美國工業設計的奠基人,他的一生,伴隨著美國工業設計從開始、發展及至頂峰並逐漸衰退的過程。毫不誇張地講:羅維的人生就是一部美國工業設計的發展簡史。被冠予工業設計之父的稱號,羅維當之無愧
『柒』 我們國內工業設計的頂尖人物有哪些
有個理論很強的叫王受之 不過他研究城市規劃多一點
有個手繪很強的叫劉傳凱 最近開的公司好象倒閉了
還有幾個牛人都是做平面的 偶爾客串一下工業設計 比如陳幼堅 靳埭強 肖勇
了解不多 有遺漏的大師級人物請高人指正
對了 華人設計師里現在最強的應該算貝聿銘 做建築設計的 今年90了 世界頂級水平 中國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