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立訊精密為什麼跌的這么厲害立訊精密年報2021立訊精密股票是哪家公司好
近年來,蘋果「airpods」系列藍牙耳機蔚然成風,備受年輕一代的追捧,走在大街上時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可穿戴設備方面的「專家」、精密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立訊精密。想更全面的從技術指標分析中獲取股票最新機會,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免費獲取診股報告:【立訊精密】近期指標形態精講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立訊精密的電子精密製造技術是世界頂級的,一直都是將技術導向作為重中之重,將產品研發和應用服務相結合,並且目前智能製造正在逐步取代傳統製造。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連接線、連接器、射頻天線、聲學、無線充電、馬達、藍牙耳機等零組件、模組與系統產品,除此之外,公司正在一點點將業務延伸至汽車連接器、通訊連接器和高端消費電子連接器領域,相當於拓展新的產品市場。看完中辰股份的公司簡介後,我們來對立訊精密公司有什麼亮點進行分析。我們投資是否值得呢?
亮點一:技術創新,獲得專利700余項
立訊精密持續穩固技術發展,同時加大對科學研究的投資,2015年公司有新的225項專利申請,同時還獲得了國內外700多項專利的授權。公司在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下所生產的產品,既實現客戶的多方面需求,公司實現了快速發展,讓該公司在這個領域擁有競爭優勢。很多剛炒股的朋友,東聽一句西聽一句在炒股軟體中添加了一大批自選股票,卻因為缺少長期跟蹤和分析,根本不確定哪只好哪只不好,如果對於立訊精密你也有一樣的困擾,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分析報告:【個股分析】股票好與壞,輸入代碼立刻了解
亮點二:深耕業務,產品線不斷擴張
公司是從PC連接器起家的,採用收購業務的方式進入了蘋果的供應鏈,此外,重心放在大客戶上,不停地去開拓天線、聲學器件等模組產品業務,並進入整機製造領域。除了消費電子產品這方面,公司不僅在通信長線業務上取得進展,而且在汽車的長線業務上也取得了進展。
亮點三:與下游大客戶開展深入合作
立訊精密在行業中已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且與他們有著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的國內外著名廠商也不少。通過和優質客戶的合作,能幫助公司的綜合競爭力提高一個度。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目前可穿戴設備和智能音箱等智能家居設備市場仍處於發展階段,滲透空間巨大。因為人們收入的提升、生活水平變得先進,而且對於消費電子等精密製造產品的需求量也達到了逐步升高,這將為消費電子供應鏈廠商帶來新的增長動能。立訊精密作為該領域中的知名企業,占據優質賽道,業績不斷超出市場預期,公司的組裝業務規模有很大的機會逐步擴大,將會享受到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盈餘。綜上所述,我認為立訊精密身為精密製造行業中的佼佼者,有機會在行業變革之際,乘著時代的列車,得到迅速發展。此外,在打算購入立訊精密時也千萬不能忽視技術面,如果你連個股趨勢都不清楚,各項指標分析了解不夠全面,你很難找到合適的入場機會或經常錯失賣出機會。相比基本面,技術面更加復雜、相關信息非常龐雜,因此交給專業人士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你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輸入股票代碼,免費獲取一次個股診斷機會:【立訊精密】財報點評+K線分析
應答時間:2021-10-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除了華為、大疆、海康威視,中國還有哪些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
除了被美國人盯上的華為、大疆、海康威視之外,目前我國還有哪些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在世界上奮戰呢?其實只要被美國人列入實體清單的,基本上來說都是我國在世界上具有一定水平的科技企業,也是美國所害怕的企業,根據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的材料顯示,截至2019年5月17日,中國大陸被納入美國實體清單的公司有143家,中國香港91家,中國台灣1家,其他國家的華為子公司26家,中國企業總計261家被列入美國的實體清單,占據美國實體清單總數的21.9%,僅次於俄羅斯,為實體清單涉及企業數第二大國家。
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別看這個名字平平淡淡,但是這家企業也是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的企業,那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是做什麼的呢?
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通信和電子設備研發、生產、系統工程設計、施工和服務於一體,在通信設備製造、信息系統集成、天線與自動控制、電力自動化等領域成績斐然,系國內知名的高科技企業。主要業務領域有:衛星通信、散射通信、微波接力通信、無線接入、數字集群、程式控制交換機和調度機、廣播電視、電力自動化、時頻設備、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和無線電監測等。早在2002年公司的寬頻帶衛星通信地球站系列天線生產被國家改革委員會列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
當然遠東通信最厲害的在於信息調度機,它的調度產品已覆蓋全國70%以上電力調度專網,軌道交通通信產品則運行於全國40個城市140多條軌道交通線路。其產品和服務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和南美,是我國知名的通信系統工程公司。
⑶ 廣東製造業500強出爐:比亞迪排第七,榜首一年進賬8500億
眾所周知,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增強競爭力的基礎。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製造業實力到底有多強?日前發布的《2020年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研究報告》,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報告顯示,500強企業營業收入合計達到5.02萬億元,平均營業收入100.35億元,同比增加2.4%。入選中國製造業500強數量達到30家,比2019年多3家,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從地域分布上來看,有453家入選企業來自珠三角城市,占總量的90.6%,幾乎包攬廣東製造業500強第一、第二梯隊。其中,深圳、東莞、佛山、廣州入選企業數量分別為106家、78家、76家、65家,合計為325家,佔比高達65%。緊隨其後的珠海、惠州、中山、江門、清遠、河源等六個城市,入選企業數量均在10-50家之間。
具體來看排名, 華為 以8588.33億元的營收收入繼續排在第一位。這家企業經過33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目前約有19.4萬員工,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市場,服務30多億人口。十年前,華為手機只有100萬用戶。如今已成為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全球連接設備數量超過10億,其中7億是手機用戶。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713億元,同比增長9.9%。但在重重挑戰之下,華為不得不"斷臂求生",將榮耀旗下所有的業務和資產出售。任正非將此比作"離婚"典禮,並希望榮耀爭取"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
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華為手機出貨5170萬部,同比下跌了23%,市場份額從19%下降到14.9%。而根據TrendForce預測,明年"新榮耀"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為2%,華為則是4%。未來何去何從,我們將繼續關注。
排名第二的同樣是總部位於深圳的 正威國際 ,營業收入達到6138.99億元。這家企業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末,最開始做的是電線製品。經過20多年精心經營,已成長為以新一代電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產業鏈為主導的高 科技 產業集團,在金屬新材料領域位列世界第一。
集團在亞洲、歐洲、美洲等地設有國際總部,在瑞士、美國、新加坡設立了研發中心,在全球擁有超過10平方公里的商業開發園區、10萬平方公里探礦權面積,已探明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超過10萬億元。創始人王文銀被譽為"世界銅王"。根據2020胡潤百富榜顯示,其身家達到1050億元,排在第36位。
工業富聯 排名第三,年營收達到4086.98億元。富士康是全球知名的"代工大王",但他們顯然並不滿足於代工廠的品牌形象,也想像GE一樣轉身進入工業互聯網領域。七年前初步形成構想,隨後兩年時間,在選定示範產線上進行工業互聯網系統開發。
2015年,富士康將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相關業務單獨拆分,組成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通信網路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商。去年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76%,達到94.27億元,這個數額超過全年利潤(186億元)的一半。研發人員數量有23000多人,佔比上升至11.4%。
排名4-7位的分別是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廣州醫葯集團、比亞迪。上述七家企業營業收入均超過千億。排在8-10位的分別是中興通訊、中集集團和TCL。除此之外,立訊精密(12)、康佳(14)、歐菲光(16)、傳音(26)、格蘭仕(33)、海天調味(34)等知名企業均榜上有名。
⑷ 大立科技和立訊精密哪個股好
大立科技。
立訊精密的擴展是依靠大量的資本投入才得以實現的。同時,工業富聯的現金收入比長期大於100%,意味著公司並不缺訂單,立訊精密為了獲得更多的訂單,立訊精密的回款是比大立科技差很多的。
⑸ 華為產業龍頭股票有那些
工業富聯:華為手機、平板電腦代工廠
中利集團:華為線纜供應商
立訊精密:國內最大的連接器製造商,2018年獲華為全球核心供應商金獎
亨通光電:為華為提供通信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
中航光電:華為線纜與連接器物料領域供應商
順豐控股:入圍華為全球核心供應高獎名單
深南電路:為華為提供包括無線通信基站用PCB在內的各類產品
光迅科技:華為光模塊供應商
⑹ 立訊精密怎麼樣
立訊近幾年發展特別迅速,業務范圍已擴展到3G和智能手機產業鏈條,進軍FPC產業,切入可穿戴設備、聲學、智能家居等領域,產品廣泛應用於電腦及周邊、消費電子、通訊、汽車及醫療產品。在這里,各類人才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理想和抱負,個人能力成長非常快。
⑺ 立訊精密,科技股中的茅台,74倍市盈率高估了嗎
說起 科技 股,立訊精密在A股知名度也許不算是最高的,但絕對是表現最牛逼、最被市場看好的 ,說是 科技 股中的茅台一點不為過。2017年以來,在和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富士康(工業富聯)競爭中,公司每年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都保持著50%以上驚人高增長,而富士康這幾年來發展則是幾乎停滯不前。
表現在股價上,工業富聯股價這兩年一直跌跌不休,而2019年以來,立訊精密股價較最低位漲了8倍 ,目前市值超4000億元, 科技 股中僅次於寧德時代(未來趕超指日可待),比大名鼎鼎的中芯國際、海康威視、順豐控股還高出幾百億,幾乎是中興通訊3倍市值,更大大超越了自己曾經的「師傅」——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的2800億元市值。
PS:鴻海集團目前是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國際集團 。說到這,不得不說一下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和富士康集團的一段淵源關系。只有初中學歷的王來春曾經只是90年代深圳富士康的一個普通打工妹,不僅沒有高學歷,而且其貌不揚、家境貧窮,在富士康底層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
學習積累到富士康管理經驗後,1999年,有鴻鵠之志、不甘人後的王來春從富士康離職創業,創辦了立訊精密 ,20年時間里白手起家,帶領立訊精密一路披荊斬棘,從一個小小的連接器企業,成長為全球領先的高端精密製造企業。從富士康第一代打工妹,到身家超600億的上市公司董事長,王來春的勵志逆襲故事就像立訊精密這些年的高速發展一樣精彩。
最後,言歸正傳,股價一路狂奔屢創新高後, 當前立訊精密市值已經突破4000億元,滾動市盈率也高達74.62倍(滾動市盈率=股票現價/前12個月的盈利總和,更能夠准確反映公司價值),當前估值是不是高估,甚至有泡沫風險了呢?女王覺得不一定,不能簡單這么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①注冊制時代下,資金向龍頭公司集中。 當前A股各行業龍頭優質公司,普遍都享受到市場給予的極高溢價,如創新葯龍頭恆瑞醫葯87倍,免稅店龍頭中國中免175倍,醬油龍頭海天味業90.25倍,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119倍,晶元代工龍頭中芯國際137倍,眼科龍頭愛爾眼科168倍,新能源 汽車 龍頭比亞迪180倍等等。
因此,從這方面來看, 作為國內消費電子領域龍頭企業,立訊精密74倍估值還是在可接受范圍內的,不僅沒有高估泡沫,甚至還可能有一定提升空間。
②從業績增長來看, 立訊精密這幾年都是50%左右或以上高增長,且隨著5G爆發在即,以及立訊精密在 汽車 電子等其他領域布局成效,未來一兩年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可能性依然很大,是可以對得起也能夠很快消化74倍估值的。
③從公司獨特優勢來看, 立訊精密具備製造突破性技術優勢、超強的行業整合經驗、極致的成本管控水平和領先的國際化戰略布局能力,可以快速適應電子產品「高速、微型、整合」等技術產業發展趨勢,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巨大,4000多億市值絕非終點,過去10年營收增長超60倍立訊精密的星辰大海或許才剛剛開始!
④ 科技 公司最重要的實力就是研發創新, 立訊精密成立以來始終將研發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第一位置,持續堅持對研發技術的大力投入,努力革新傳統製造工藝,不斷提升自動化生產水平。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25.69億元(遠超寧德時代12.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74,研發費用佔比多年保持在7%,而同類可比製造公司比亞迪、富士康工業富聯、格力電器等都是3%左右。
綜上所述,依靠自主研發創新和並購整合優勢, 立訊精密走出了中國代工企業的自強之路,贏得了蘋果、華為等 科技 巨頭深度信任合作和愈加青睞,未來還有無限可能、還有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不過,短線來看,雖然股價處於強勢上漲過程中,上漲不言頂,但連續大漲後,當前估值已經提前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來一年業績增長空間 ,且有一定高估風險了,此外還有產品技術壁壘不高,面臨歌爾股份、藍思 科技 等競爭者搶占市場份額,以及過於依賴蘋果等風險需要注意。
最後,簡單說一下大盤, 10月開門紅近百股漲停甚是鼓舞人心,盤後又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新能源 汽車 產業規劃通過利好襲來,晚上後美股又大漲助攻,本周也沒有IPO批文,天時地利人和之下,下周個股反彈行情值得期待!
⑻ 立訊精密怎麼樣
還是很不錯的。
最直觀的體驗就是,環境是真的很棒,集團總部這棟大樓在東莞清溪附近算是地標建築物了,非常大氣。廠區綠化做的也很好,休息時候去走走,就像逛公園一樣。
來面試之後,才發現公司是真的很大,而這也僅僅是立訊眾多廠區之一。面試的同事和領導都很友善,也很熱情,超出了自己的預期,關鍵是離家也不算遠,於是就自然而然加入了立訊精密。
工作兩周左右,過多的體驗說不上,但是團隊的氛圍很融洽,同事們都很好相處。通過細節,能夠看出一個公司的文化。在立訊給我的體驗就是,作為新人,工作中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不會很難受,Leader和團隊成員都會很耐心地幫你,為你解答和傳輸知識,給你足夠的時間去適應和過渡。
從一個小事說起,比如PPT投屏,我們的電腦連不上,Leader沒有埋怨,而是通過自己電腦去投屏解決這個問題。
其他方面:
此外,一個夥伴也分享過她的故事,在召開會議時,作為新人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幾位Leader都主動上去解決和幫忙,但在大部分的公司,肯定都是坐在那裡等人解決,或者批評下屬沒有做好准備。
行為文化一般是從頂層傳遞的,這種以身作則解決問題,以及關心下屬的文化,我相信是立訊多年沉澱下來的優良傳統之一。
一個公司能成為A股明星上市公司,並在自己的領域裡面做到行業頭部,一定不簡單,有它的閃光之處,我是這么認為的。
⑼ 富士康打工妹擁800億身家,要搶郭台銘生意!「師徒」大戰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身家八百億的富士康「打工妹」,是否會奪下「師傅」郭台銘的飯碗?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富士康為應對立訊精密增長的影響力,以及對自身主導地位構成威脅,成立特別工作組,嚴防其殺入iPhone代工業務。不過,富士康方隨後回應,「消息不實,沒有召開會議或進行其他探討,也沒有採取其他特別行動。」
實際上,隨著立訊精密迅速發展,其與富士康的競爭的確愈發凸顯。2020年7月,立訊精密及控股股東聯手收購緯創旗下的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和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100%股權。要知道,崑山緯新是緯創在中國大陸唯一iPhone代工生產基地。這意味著,立訊精密似乎要將產品代工擴展到iPhone上,與富士康進行對壘。
市界發現,自2010年上市至2019年,立訊精密營收從10.11億元增至625.2億元;凈利潤同樣從1.16億元增長至47.14億元,兩項數據均增長數十倍。而在這背後,是一位名為王來春的百億女富豪,可由於行蹤低調,網上關於她的介紹寥寥無幾。
大家不相信,一個初中沒畢業的打工妹,怎麼可能在30年中,從一窮二白闖出百億身家。大家不理解,郭台銘當時為什麼要對她這么好,以至傳出「情婦」一說。面對傳言,王來春卻從未澄清什麼,就連她的丈夫是誰,外界也難以定論。
打工妹的逆襲路
蟄伏富士康10年能吃苦,升為課長後反而離開
王來春生於潮汕一戶貧困農村家庭。這個貧瘠的家庭,甚至無法滿足王來春上學的願望,於是,王來春初中還沒上完就輟學務農,過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如果沒有改革的春風,王來春如今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1988年,王來春決定離開家鄉,懷揣夢想踏上改革的順風車,來到剛起步的深圳發展,試圖闖出一番作為。當時正值富士康在深圳建廠,王來春陰差陽錯下成為首批員工,由於條件艱苦,密閉的富士康廠房夏天就是個大蒸籠,能睡著已是最大幸福。
即便如此,還有100多位女工睡在大通鋪上,敬業工作的電扇只能讓人獲得些許心裡安慰,就連停水都成為家常便飯,洗漱還要端著臉盆到附近的村子去。有時候天太熱,很多女工想沖涼,只能在一座臨時搭建的小木屋中進行,三兩成群的前去,留人在外看守。
此外,由於當時的電力設備並不完善,富士康長期「看電吃飯」。大家停電就下工,可一旦電力供應上,不管幾點都要回車間趕進度。王來春記得,有一次為盡快把貨趕出來,郭台銘直接沖到生產線上操作機器,三天都沒有睡覺。
「他不講究吃穿、不追求享受,辦公室簡陋無比,連椅子都是食堂退下來的折疊椅」,或許是被郭台銘的精神打動,即便無數員工都忍受不了辭職回家,王來春還是選擇堅持。不僅如此,怕被同事嘲笑「假積極」的她,甚至常常半夜起來加班,這被郭台銘看在眼裡。
最終,王來春被提拔為富士康的大陸最高職位——課長。這意味著,只要跟著郭台銘繼續干,王來春雖不能大富大貴,也能憑借穩定收入瀟灑過完一生。可「不講道理」的王來春,在成為課長後不久,選擇離開這個揮灑十年青春的地方。
拿所有積蓄創業
從與富士康搶生意到合作,獲得郭台銘支持
1998年,王來春與哥哥王來勝拿出所有積蓄加借款,聯手購買香港立訊公司,干起跟富士康的老本行——代工業務,生產各種電子連接線與連接器。可這在當時的很多人看來,與富士康搶生意是忘本,甚至傳出「白眼狼」的說法。
實際上,王春來的成長與郭台銘密不可分。2001年起,王春來開始承接國際訂單,並通過香港立訊委託國內來料加工生產,生產的連接器再通過富士康的加工組裝,應用於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3C電子產品,富士康也因此成為王來春第一大客戶。
2004年,王來春回到深圳創辦立訊精密,富士康依然是為其貢獻超過50%營收的核心客戶。即便是立訊精密發展到2007年,籌備上市的前期,其向富士康銷售產品的收入,仍占當期營收比例的47.73%,此後兩年則分別為56.46%與45.38%,穩定在50%左右。
不僅如此,王來春似乎「吃定」了富士康,緊密圍繞其進行布局,在江蘇崑山和山東煙台設廠,配合生產。2009年,郭台銘的弟弟郭台強,更是斥資4000萬元投資立訊,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以至於落得「小富士康」的稱號。
2010年,隨著立訊精密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王來春身家達到23億元,並開始進入大眾視線。《潮商》雜志曾評價,「深圳上市公司有一兩百家,打造的富豪不可勝數,可正宗打工妹出身而創業成功卻極為罕見,王來春終於填補這一空白。」
人怕出名豬怕壯,有好事者開始扒起王來春的過往,一時間傳言四起。有說郭台銘跟王來春是「情人關系」,立訊精密是郭台銘的馬甲,其目的是布局A股,也有說郭台銘跟王來春是「師徒關系」,郭台銘是想把王來春扶植起來,與富士康進行深層發展。
不過,王來春對這些傳言毫不在乎,從未辟過謠。她只是繼續用在富士康學到的管理模式,繼續經營自己的企業。外界甚至不清楚,這位頗具傳奇的「打工妹」,其丈夫是誰。如今來看,隨著工業富聯登陸A股,以及最近傳出的立訊精密要搶富士康生意,上述猜測似乎不攻自破。
兄妹二人「共富」
掌控千億市值資本帝國
上市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獲得充分的資金支持。
2010年前後,正值智能手機行業百家爭鳴。王來春認為,連接器是手機非常重要的配件,於是她趁熱打鐵,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領域,且專研連接線與連接器方向。
在郭台銘幫助下,立訊精密成功獲得蘋果公司的訂單,成為蘋果手錶無線充電器的全球唯一供應商,每年獲得近10億營收。除連接線與連接器,隨著立訊精密生產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來自蘋果公司其他設備的訂單也源源不斷,甚至還接到蘋果的看家之作Airpods。
2017年底,蘋果CEO庫克來到崑山立訊精密拜訪王來春,並直言「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的製造。王來春打造以人為本的卓越文化,我們很高興可以跟他們合作!」
不過,王春來依舊沒有滿足現狀,認為只有先做好准備才能抓住機會的她,引導立訊精密進行戰略收購,先後拿下聯滔電子、科爾通、雙贏電路等公司,涉足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子電路、 汽車 ,以及通信等多個領域,打造全方位製造帝國。
2020年7月,立訊精密及控股股東聯手收購緯創旗下的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和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100%股權。要知道,江蘇緯創旗下的崑山緯新是緯創在中國大陸唯一的iPhone代工生產基地。這意味著,立訊精密要將產品代工擴展到iPhone上,相當於直接與富士康進行對壘,於是就傳出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Choice數據顯示,立訊精密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95.28億元,同比增長57.3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80億元,同比增長62.06%。王來春與哥哥通過香港立訊有限公司(兩者各持50%股份),控制立訊精密41.02%股份。
截至10月29日收盤,立訊精密總市值達4080億元,比工業富聯高出1300億元。照此計算,王來春兄妹持股身家均超80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百億富豪。郭台銘曾自豪的表示,「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創造出很多個億萬富翁,王來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可如今,面對這位曾在富士康「偷學」十年打工妹的挑戰,郭台銘能否贏下這場「師徒」大戰,還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