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機廢氣VOC回收裝置的吸收劑是什麼
有機廢氣VOC回收裝置以活性炭纖維(ACF)作為吸收劑。
其用於處理各類工廠或設備排放的含有有機溶劑( ( VOC
)的廢氣,將其中的VOC變成液體進行分離,並進行回收再利用。VOC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可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碳化合物的一類物質,這類物質常被用於原料和溶劑,在生產工藝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手段進入大氣,進而污染大氣,標准集團採用活性炭纖維作為吸附劑,承攬VOC廢氣吸附回收裝置的設計、加工製造業務。
活性碳纖維ACF的技術優勢:
活性碳纖維(ACF)是繼粉狀與粒狀活性碳之後的第三代活性碳產品。70年代發展起來的活性碳纖維是隨著碳纖維工業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高效的吸附劑。其顯著的特點是具有發達的比表面積(1000㎡/g~3000㎡/g)和豐富的微孔,微孔的體積占總孔體積的90%以上,微孔直徑約10
Angstrom(1Angstrom =1×10-10m)左右,故其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物理回收+環保
B. 吸附劑表面上有小
吸附劑也稱吸收劑,可使活性成分附著在其顆粒表面,使液態微量化合物添加劑變為固態化合物,有利於實施均勻混合。是一種能夠有效地從氣體或液體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體物質。具有大的比表面、適宜的孔結構及表面結構;對吸附質有強烈的吸附能力;一般不與吸附質和介質發生化學反應。
吸附劑是現代工業中一種不可缺少的產品,它的作用很大,不但可以分離物質還可以吸附一些產品中多餘的水分,成本低、工藝簡單、可重復使用,應用范圍遠遠大於工業需要。
吸附劑一般被廣泛的應用在石油工業的採油、煉油、貯油運輸產生的污水、洗艙水、機械工業的冷潤滑液、軋鋼水,電鍍污水及糧油加工、皮革、紙業、紡織、食品加工等多行業。
衡量吸附劑的主要指標有:對不同氣體雜質的吸附容量、磨耗率、松裝堆積密度、比表面積、抗壓碎強度等。吸附劑的良好吸附性能是由於它具有密集的細孔構造。
吸附劑的分類
常用的吸附劑有以碳質為原料的各種活性炭吸附劑和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類吸附劑(如硅膠、氧化鋁、分子篩、天然黏土等)。吸附劑可按孔徑大小、顆粒形狀、化學成分、表面極性等分類,如粗孔和細孔吸附劑,粉狀、粒狀、條狀吸附劑,碳質和氧化物吸附劑,極性和非極性吸附劑等進行分類。
吸附劑一般都是用在工業生產中,因此根據工業的常用性可以把吸附劑分為六大類。
1、硅膠:它主要用於乾燥、氣體混合物及石油組分的分離等
2、氧化鋁:它也是一種脫水的吸附劑
3、活性炭:主要用於水處理、脫色和氣體處理
4、聚丙烯醯胺:主要用於生活污水和有機廢水
5、沸石分子篩:用於氣體吸附分離、氣體和液體乾燥
6、碳分子篩:主要起運輸通道作用,微孔則起分子篩的作用
C. VOCs廢氣吸收劑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目前已報道VOCs吸收劑較多,但大致可以分為4 類: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微乳液、離子液體。
D. 求高中化學常見尾氣吸收劑
一般情況下,有毒氣體要進行尾氣吸收。酸性氣體用鹼性吸收劑,鹼性氣體用酸性吸收劑。
酸性氣體:Cl2、HCl、H2S、SO2、NO、NO2 常用NaOH或鹼石灰。
鹼性氣體:NH3 常用濃硫酸,還可用CaCl2
E. 為什麼工業生產要用98.3%的濃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化學教材「』『在講授接觸法制硫酸時,都指出不能直接用水或稀硫酸來吸收三氧化硫。對於上述提法,學生們常常在如下兩個方面感到困惑:第一,根據吸收原理、吸收推動力越大,吸收速率越快,而以水或稀硫酸作吸收劑時的吸收推動力,明顯地大於用98.3%的濃硫酸時的吸收推動力,由此而得出的結論與教材提法矛盾;第二,對酸霧的形成以及形成酸霧後就不利於三氧化硫的吸收,導致吸收不完全也感到難於理解。對於以上問題,筆者認為:(1)理論上講,可以用水或稀硫酸來吸收三氧化硫,如實驗室就常用水來吸收;(2)在實際工業生產中,由於要考慮環境保護和產品貯存、運輸、使用等問題,以及硫酸工業生產中對三氧化硫吸收的要求:迅速、完全,以得到濃硫酸或發煙硫酸——即成品硫酸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故只能採用98.3%的濃硫酸來吸收三氧化硫。
F. 工業上為什麼用濃H2SO4吸收SO3
這是因為用水或稀H2SO4作吸收劑時,容易形成酸霧,吸收速度慢且吸收不充分,而用98.3%的濃H2SO4作吸收劑,則在吸收過程中不形成酸霧,吸收速率快且吸收充分,有利於SO3的吸收.
G. 氣體常見的吸收劑與乾燥劑 要初中的
鹼石灰:氫氧化鈉與氧化鈣的混合物,不能乾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但可以用於吸收這些氣體)。
濃硫酸:不能乾燥氨氣等鹼性氣體。
氫氧化鈉溶液:用於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
無水硫酸銅:用於吸收並檢驗水。
澄清石灰水:用於檢驗二氧化碳(不推薦用於吸收)。
五氧化二磷:用於乾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不能乾燥氨氣等鹼性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