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省鋁、鉬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新情況、新問題及建議
河南省是有色金屬工業大省,2007年1~5月份,全省10種有色金屬產量(電解鋁、鉛)、氧化鋁、鉬精礦產量,實現利潤、實現利稅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均居全國之首,金屬鎂(山西第一,為14.7萬噸)、鋁材(廣東第一,為93.3萬噸)產量和主營業務收入(江蘇第一,為707億元)居全國第二。全省有色金屬工業的主要指標及佔全國的比例詳見表1。
表1 2007年1~5月河南省有色金屬工業主要指標佔全國比例及位次
從表1可以看出,我省正在向實現全國有色金屬工業強省進行新的跨越。最近,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在我省召開的「全國有色金屬地勘行業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上透露,河南省有色金屬工業產量已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顯然,要使我省有色金屬工業逐步實現科學發展,其潛力在於加快發展全省鋁、鉬等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為此,根據2007年礦業循環經濟調研計劃安排,我們在6~7月份,先後考察了鄭州中鋁河南分公司(簡稱中鋁河南)及中鋁礦業分公司(簡稱中鋁礦業)、洛陽市欒川鉬業集團(簡稱洛鉬集團)及洛寧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簡稱洛陽發恩德)、三門峽市靈寶金源礦業有限公司(簡稱靈寶金源)及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靈寶黃金股份)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業企業或綜合企業,並與上述企業有關的市、縣政府部門進行了座談。現將我們了解的新情況、發現的新問題與建議綜述如下。
一、新情況
在《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意見》(豫政[2006]38號)的指導下,今年,我省鋁、鉬、金、鉛、鋅、銀等有色金屬礦業企業推進循環經濟步伐正在加快,已初見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一)「減量化」(節能減排)
中鋁河南推進快,成效顯著,是一個較好典型。該公司確定了2007年節能減排目標:節能3.5萬噸標准煤以上,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2006年降低5%,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6年減少5%。為了實現2007年節能減排目標,該公司堅持管理創新,實現全員節能;深化自主創新,實現科技節能;加快結構調整,實現投資節能;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增效節能。特別是國際先進的「一水硬鋁石管道化溶出技術」、「燒結法粗液常壓深度脫硅技術」、「強化壓煮溶出技術」等在該企業應用,解決了關鍵技術,加大了節能力度。2007年1~6月份,該公司氧化鋁產量達123萬噸,完成年計劃的56%,達250萬噸年產水平,完成利稅20億元,產量及效益雙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節能減排指標不斷優化,內控指標優化率達77%。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2006年末降低3%,累計節能1.1萬噸標准煤,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89%,主要產品成本比預算節約4800萬元。
(二)再利用
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的再利用是指貧礦與富礦、厚礦與薄礦、主礦產與共伴生礦產,通過技術創新,進行合理開采與綜合利用,以達到減少資源浪費、節約利用資源之目的。其再利用的部分指標是開採回採率(簡稱回採率)及選礦回收率(簡稱回收率)。
洛陽發恩德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好典型,該中外合作公司十分注重以技術創新合理采礦,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對洛寧沙溝薄脈型「雞窩(鉛、鋅、銀)礦」,如果用傳統技術采礦,貧化率高,回採率低,資源損失嚴重。為此,該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引進了「削壁充填法采礦」技術,以1000美元/日的高額報酬,高薪聘請美國采礦專家在開采現場指導,使該企業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先進采礦技術,並使厚度遠低於工業要求的薄礦體(0.1~0.5米)得到了合理開采,其礦山回採率高達95%。由於採用先進技術,使公司鉛、鋅、銀回收率分別達到93%、81%和90%,其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洛鉬集團是一個較好典型。該企業把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回採率作為礦山開發的基點。經過多次專家論證,實施了安全系數高、資源浪費少的露采工程,已使露采能力達到了3萬噸/日的開采規模,並使回採率高達98%。該企業還以技術創新,提高選礦生產能力。該企業引進了美國艾姆克公司浮選柱選鉬新技術,以柱型浮選機代替傳統浮選槽。此舉不僅把回收率提高了8個百分點(達到86%),把精礦品位提高了4個百分點,而且每年節電50%,增加經濟效益數千萬元。
靈寶金源也是一個較好典型。該企業實施了硫鐵礦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的主要工藝是將含硫23%的硫鐵礦富集,製成含硫達47%的硫精礦,通過熔燒、干吸、凈化等工藝製成硫酸,作為磷復合肥生產原料,制酸過程中的余熱用於發電,副產品硫酸渣含鐵達60%,作為鐵精礦出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年處理硫鐵礦20萬噸、年產硫酸12萬噸、磷肥15萬噸、鐵精粉7萬噸、余熱發電2040萬度。2006年實現利稅3000餘萬元。二期工程已施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可使硫鐵礦中伴生的金、銀、銅等金屬得以充分回收利用,實現年產電解銅1221噸、電解鋅550噸、黃金1噸、白銀3.2噸、硫酸3萬噸,年利潤將再增加3000萬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打造了「采礦——選礦——制酸——化肥生產——廢渣利用——余熱發電——多金屬回收」綜合利用產業鏈。
靈寶黃金股份已成立了礦業技術開發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積極開展成礦規律、采選工藝、低品位礦冶煉、多金屬回收等方面的科研。已形成日采選礦石2400噸、日處理金精礦700噸,年產黃金10噸、白銀30噸、電解銅1萬噸、硫酸15萬噸綜合利用規模,其利潤2億元以上。該公司綜合冶煉二期工程,2007年8月份已投產,日處理金精礦達880噸。該公司銅金礦多金屬綜合利用項目已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年生產銅金精礦3.3萬噸、黃金3萬兩、白銀5噸、電解銅1萬噸、硫酸2.8萬噸。靈寶黃金股份,對多金屬綜合利用也是十分重視的。
總之,我們調研的洛陽發恩德等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對再利用均較為重視。這些企業不僅合理開采,綜合利用,減少資源損失,節約利用資源,而且也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三)資源化
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的資源化是指將低品位礦石作為資源利用及尾礦中低品位多金屬再回收為可用資源。
中鋁礦業按照資源化的新觀念,供礦的鋁硅比已由8~9降至最低3.5。中鋁河南及中鋁中州等企業,通過聯合攻關,首創國際先進的「選礦拜耳法生產氧化鋁新工藝」,其已建規模達60萬噸(中鋁中州),目前在建有220萬噸(中鋁河南150萬噸、中鋁中州70萬噸),累計可達300萬噸規模。這將有效提高我省數億噸低品位鋁土礦的利用率,對節約利用我省鋁土礦資源,實現氧化鋁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值得其他氧化鋁企業學習。
中鋁河南自主研發了樹脂法提取稀有金屬鎵技術及精煉高純鎵技術。從氧化鋁生產過程的尾礦母液中提取鎵,回收率75%以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基本實現了資源化。該企業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鎵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基地,製成了金屬鎵、高純鎵、氧化鎵、醫用鎵鹽等系列產品,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洛鉬集團針對尾礦中每年有8000噸白鎢精礦損失的局面,與俄羅斯國家有色金屬設計院合作,攻克白鎢回收技術,建成白鎢回收公司,已達到1.5萬噸/日回收能力,每年節約尾礦排放費用1000萬元,增加效益數億元。其二期工程正在建設,至2008年可將下屬全部選礦企業建成配套白鎢回收工程,屆時可年產白鎢精礦8000噸,增加效益6億元,成為洛鉬集團又一個經濟增長點。
靈寶市一些黃金企業對黃金尾礦中有價值的廢棄金礦石進行資源化利用,還對一些廢棄坑口進行回採及殘采,一年可開發低品位礦石5萬余噸,既變廢為礦,又產生了較好經濟效益。
總之,所調研的幾個企業,對資源化均有一定重視程度。
(四)無害化
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的無害化是指在「減排」的基礎上,企業對排出的尾礦、氣、水的無害化處理及對采礦破壞生態環境的恢復性保護。
洛陽發恩德嚴格按照環評要求,進行環境保護,是一個好典型。該企業所採用的采礦削壁充填國際領先技術,可對地下采空區進行動態充填,盡快恢復地下生態環境。與此同時,該企業對礦坑水進行沉澱處理,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無害處理,選廠污水進行再循環使用,顯示了中外合作企業注重綠色礦業生產的特色。
靈寶黃金股份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黃金冶煉廠污水處理系統,達到零排放標准。靈寶金源採用兩轉兩吸工藝,使二氧化硫濃度和硫酸霧濃度均低於國家排放標准,對銅、鋅萃取余液置換後的貧液進行循環使用,實現了零排放。
按照「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理念,洛鉬集團投入3億元環保專項資金,對環境進行整體保護。針對露天開采對周圍水土造成的影響,委託洛陽市園藝公司對礦山綠化進行了規劃,在排渣場植樹3萬余棵,礦山綠化面積達17萬平方米,為全國礦山綠化開啟了成功範例。該企業通過科研攻關,利用除塵脫硫新技術,生產了市場緊俏的亞硫酸鈉產品,變廢為寶,為企業實現廢氣零排放創造了條件。針對傳統鉬流程使用劇毒氰化物對廢水造成的影響,該企業經過技術攻關,以巰基乙酸鈉取代了氰化鈉,實現了選礦廠無害葯劑推廣使用,為廢水無害化排放創造了條件。
總之,我們所調研的洛陽發恩德等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從認識到行動,對「無害化」都比較重視。
綜上所述,洛陽發恩德、洛鉬集團、中鋁礦業、靈寶金源等有色金屬礦業企業,是我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好典型或較好典型。這些典型在合理開發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面,均取得明顯效果,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較大潛力。
二、新問題
1992年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可持續發展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循環經濟的誕生,1998年我國引入德國循環經濟概念,確立了「3R」原則的核心地位,因此,我們了解循環經濟的時間是在2000年前後,我省鋁、鉬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業企業了解循環經濟的時間僅是最近兩三年。由於時間短,加之上述礦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步伐較快,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是難免的。本次調研中發現的新問題較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4點。
(一)對循環經濟理念缺乏比較全面、系統、准確的認識
我們初步認為循環是「形」,「3R」原則是「魂」,科學發展是「本」,這是對循環經濟的本質理解,我省相關礦業企業對循環經濟的理解,尚難達到如此深刻程度。部分市、縣政府部門及礦業企業既不能將省政府目前狠抓落實的「節能減排」約束指標體系〔萬元GDP能耗、萬元GDP電耗、萬元企業生產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SO2)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與循環經濟「3R」原則的減量化聯系起來操作,也未認識到,對鋁、鉬、金等資源開采總量控制及相關環境承受容量控制是「3R」原則減量化的本質體現;更未認識到「3R」原則是有序的,其優先順序是: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資源化。總之,礦業企業對循環經濟比較全面、系統、准確地提高認識,還有一個較長學習和理解過程。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水平不高
一是價值高的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總體水平差。如我省鋁礦石中伴生的稀有金屬鎵的價值很高,鎵是做激光器、大規模高速集成電路、超導等不可缺少的高級材料,但只有中鋁河南及中鋁中州對其進行了有效綜合回收,其他氧化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讓其白白流失;又如欒川鉬礦中有豐富的稀有金屬錸,其價值甚高,錸是火箭、導彈、宇宙飛船等高溫部件必需的材料,但現在尚未綜合回收利用。二是尾礦資源基本上未實現(再循環)資源化。我省鋁土礦尾礦(赤泥)有2000萬噸以上,鉬礦尾礦有3000萬噸以上,均儲存尾礦庫中,未開發利用。三是有色金屬資源再生利用水平差,致使有色金屬資源開采總量居高不下,逐年攀升。以上三點說明,從總體看,我省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
(三)我省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均未建立評價其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技術、經濟、環境、效益指標體系
(四)部分市(縣)政府部門對運用政策及市場力量加快發展鋁、鉬、金等礦業循環經濟,認識不足,措施不力
一些市(縣)政府部門對加快發展礦業循環經濟中政府自身的角色及市場居位分析不夠深刻,定位不夠准確,尚未主動創造適宜的市場環境,形成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也未深入研究如何運用合理經濟規模及價格杠桿導向,推動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發展礦業循環經濟任重道遠,出現這些新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它們均是約束我省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新困難,我們必須及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三、建 議
(1)加強培訓,使礦業行業的主要企業及有關市(縣)政府部門全面、系統、准確地提高循環經濟的理性認識。
建議由省政府循環經濟主管部門牽頭,對重點礦業企業及有關市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培訓,使他們認識到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是將發展經濟、節約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的戰略舉措;也要使他們認識到循環經濟的主要特徵是新的系統觀、新的經濟觀、新的價值觀、新的生產觀及新的消費觀;還要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省政府目前狠抓落實的「節能減排」乃是實施循環經濟的基礎工作——「3R」原則的減量化,清潔生產是企業內部「小循環」;節約型社會基本上是社會層面的「大循環」。此外,我們還必須清醒認識到循環經濟絕不是萬能的,那種認為循環經濟是一種最終實現全新的封閉式的零排放資源利用方式,它可以解決一切環保問題,這是一種認識誤區。如日本、西歐等循環經濟發達國家,由於受技術與成本—效益的限制,不可能都是「封閉式的零排放的資源利用方式」,最終不可避免要出現尾礦廢棄物,經無害化處理後,再進行排放。
總之,只有提高認識,加強培訓,我們在加快發展礦業循環經濟過程中,才能少走彎路。
(2)進一步為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營造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一是逐步制定鋁、鉬等有色和貴金屬資源開采中的資源循環利用政策。地質勘查部門在地質勘查報告中應有資源循環利用篇章,開發利用設計部門在確定開采方案的同時,應當提出切實可行的共生、伴生礦回收利用方案、礦井水循環利用方案、尾礦循環利用方案和安全處置方案;有關礦業企業要在政府監管下,自覺執行上述方案,努力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及無害化處理率;二是政府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相結合,逐步制定考核礦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技術、經濟、環境、效益指標體系,特別要加快制定礦產資源循環利用率及無害化處理率的指標體系;三是在《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意見》的指導下,逐步制定加快發展礦業循環經濟的鼓勵與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稅收優惠、投資傾斜、設立鋁、鉬、金等金屬礦循環經濟專項基金、合理定價、財政貼息、技術創新、政府綠色采購等。
(3)典型引路,緊抓試點。
據本次調研,發現洛陽發恩德(中外合作)礦業公司在利用國際先進技術進行有色金屬探礦與采礦、管理嚴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生產效率、依法納稅等方面均較突出,我們建議省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可進一步調研總結並推廣其經驗與做法,以便推動全省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加快發展。我們還建議洛陽發恩德、洛鉬集團、中鋁礦業、靈寶金源及靈寶股份等礦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已初見成效,並具有典型意義,可按程序納入我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范圍。
(4)在鋁、鉬、金、銀、鉛、鋅等礦產資源整合中,應向上述循環經濟初見成效的典型礦業企業傾斜。
(5)在保證我省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逐步破解上煤下鋁礦權設置難題,加大煤下鋁的找礦力度,可能新增3億噸鋁土礦資源儲量,延長鋁土礦保障年限;要提高鋁土礦中的稀有金屬鎵的評價及回收利用率;要利用國際先進技術,開展鋁礦尾礦(赤泥)中的鋁、鐵、硅等低品位礦的綜合回收試驗研究,爭取對這一世界難題的解決有所進展;在提高鋁土礦資源循環利用率及無害化處理率的前提下,爭取在2012年前後將三門峽鋁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循環經濟示範鋁工業園區。
(6)要組織有關專家對全省鉬業進行調研,制定發展規劃,適度控制產量,提高我省在國際市場上鉬價的話語權。應將欒川鉬礦田進行資源整合,逐步實現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開采供礦、拉長產業鏈。綜合回收利用鎢及錸等很有價值的稀有金屬,抓緊利用國際先進技術進行尾礦資源化試驗,減少環境破壞,實現科學發展,爭取在2012年前後,將洛陽建設成為世界領先的新型鉬工業基地。
參加調研人員名單:
省政府參事 姚公一、林效森、蔡德龍、劉 勇
特 邀 專 家 孫志順(河南省礦業協會)
預 備 參 事 王志光
B. 貴州工業園區有哪些具體一點越具體分給得越高
你好。
省級一類工業園區
1、貴陽市小孟裝備製造業生態工業園區 (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遵義市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3、福泉市工業園區 (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4、貴陽麥架沙文高新技術產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5、息烽縣磷煤精細化工工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6、清鎮鋁煤生態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7、遵義市匯川機電製造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8、遵義市湄潭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省級工業園區一類培育區
1、金石工業園區
2、白雲鋁及鋁加工基地
3、修文工業園區、
4、桐梓煤電化工業園區
5、遵義市和平工業園區
6、遵義市湘江工業園區
7、安順市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8、夏雲科技工業園區
9、安龍工業園區
10、興義市清水河工業園區
11、黔東工業園區
12、畢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3、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
省級工業園區二類培育區
1、貴州安順西秀工業園區
2、畢節市黔西北產業園區
3、黔西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
4、畢節試驗區黔西承接產業轉移基地
5、凱里爐山工業園區
6、從江縣洛貫產業承接區
7、長順縣威遠工業園區
8、丹寨縣金鍾工業園區
9、威寧縣工業園區
C. 工業園區總體規劃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前瞻產業研究院《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目錄,僅供參考,如果有用,請採納!
(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如若,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請採納,您的採納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第1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總論
1.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驟
1.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內容
1.2.1 項目名稱
1.2.2 項目建設背景
1.2.3 項目承辦單位
1.2.4 項目建設用地
1.2.5 項目建設期限
1.2.6 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
1.2.7 項目開發建設模式
1.2.8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3 前瞻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
1.3.1 前瞻項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結論
1.3.2 前瞻產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1.3.3 前瞻建設場址可行性研究結論
1.3.4 前瞻工藝技術可行性研究結論
1.3.5 前瞻設備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1.3.6 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1.3.7 前瞻經濟效益可行性研究結論
1.3.8 前瞻社會效益可行性研究結論
1.3.9 前瞻環境影響可行性研究結論
第2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行業市場分析與前瞻預測
2.1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涉及產品或服務范圍
2.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行業前瞻市場分析
2.2.1 政策、經濟、技術和社會環境分析
2.2.2 市場規模分析
2.2.3 盈利情況分析
2.2.4 市場競爭分析
2.2.5 進入壁壘分析
2.3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行業市場前瞻預測
第3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建設場址分析
3.1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建設場址所在位置現狀
3.1.1 項目建設地地理位置
3.1.2 項目建設地土地權類別
3.1.3 項目建設地土地利用現狀
3.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場址建設條件
3.2.1 項目建設場址地形、地貌、地震情況
3.2.2 項目建設場址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3.2.3 項目建設場址經濟條件
3.2.4 項目建設場址交通條件
3.2.5 項目建設場址公用設施條件
3.2.6 項目建設場址防洪、防潮、排澇設施條件
3.2.7 項目建設場址法律支持條件
3.2.8 項目建設場址氣候條件
3.2.9 項目建設場址自然資源條件
3.2.10 項目建設場址人口條件
3.3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建設地條件對比
3.3.1 項目建設條件對比
3.3.2 項目建設投資對比
3.3.3 項目運營費用對比
3.3.4 項目推薦場址方案
3.3.5 項目場址位置圖
第4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技術方案
4.1.1 項目生產方法
4.1.2 項目工藝流程
4.1.3 項目技術來源
4.1.4 推薦方案工藝流程圖
4.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設備方案
4.2.1 項目主要設備選型
4.2.2 項目主要設備來源
4.2.3 推薦方案的主要設備
4.3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工程方案
4.3.1 項目工程建設內容
4.3.2 項目特殊基礎工程方案
4.3.3 項目工程建設規模
4.3.4 項目建築安裝工程量估算
4.3.5 項目主要建設工程一覽表
第5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節能方案分析
5.1 節能政策與規范分析
5.1.1 節能政策分析
5.1.2 節能規范分析
5.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能耗狀況分析
5.2.1 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狀況
5.2.2 項目能源消耗狀況分析
5.3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節能目標和措施分析
5.3.1 項目節能目標
5.3.2 節約熱能措施
5.3.3 節電措施
5.3.4 節水措施
5.4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節能效果分析
5.4.1 裝備節能效果
5.4.2 建築節能效果
第6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環境保護分析
6.1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建設場址環境條件
6.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項目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項目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環境保護措施
6.3.1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6.3.2 雜訊污染防治措施
6.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綠化措施
6.4 環境保護投資預算
6.5 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6.6 地質災害及特殊環境影響
6.6.1 項目建設地址地質災害情況
6.6.2 項目引發發地質災害風險
6.6.3 地質災害防禦的措施
6.6.4 特殊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
第7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勞動安全與消防
7.1 編制依據和執行標准
7.1.1 項目編制依據
7.1.2 項目執行標准
7.2 危險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隱患主要存在部位與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質種類與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3.1 工藝和設備安全選擇措施
7.3.2 對危險作業的保護措施
7.3.3 對危險場所的防護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7.4.1 火災隱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設施方案
第8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組織架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8.1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組織架構
8.1.1 項目法人組建方案
8.1.2 項目管理機構組織架構
8.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人力資源配置
8.2.1 項目員工數量
8.2.2 員工來源及招聘方案
8.2.3 員工培訓方案
8.2.4 工資與福利
第9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實施進度分析
9.1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實施進度規劃
9.1.1 項目管理機構設立
9.1.2 項目資金籌集安排
9.1.3 項目技術獲取轉讓
9.1.4 項目勘察設計
9.1.5 項目設備訂貨
9.1.6 項目施工前期准備
9.1.7 項目完整竣工驗收
9.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實施進度表
第10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投資預算與融資方案
10.1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投資預算
10.1.1 項目總投資
10.1.2 固定資產投資
10.1.3 流動資金
10.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融資方案
10.2.1 項目資本金籌措
10.2.2 項目債務資金籌措
10.2.3 項目融資方案分析
第11章: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財務評價分析
11.1 財務評價依據及范圍
11.1.1 財務評價依據
11.1.2 財務評價范圍和方法
11.2 前瞻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銷售收入估算
11.2.1 產品生產規模
11.2.2 項目實施進度
11.2.3 年新增銷售收入和增值稅及附加估算
11.3 前瞻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經營成本和總成本費用估算
11.3.1 費用估算基礎數據
11.3.2 年總成本費用估算
11.3.3 年經營成本估算
11.4 財務盈利能力分析
11.4.1 利潤總額及分配
11.4.2 現金流量分析
11.4.3 投資效益分析
11.5 財務清償能力分析
11.6 財務生存能力分析
11.7 不確定性分析
11.7.1 盈虧平衡分析
11.7.2 敏感性分析
11.8 財務評價主要數據及指標
第12章:前瞻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社會效益與風險評價分析
12.1 社會效益前瞻
12.2 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項目風險前瞻
12.2.1 項目風險定性分析
12.2.2 項目風險防範措施
第13章:附圖、附表、附件
D. 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一般包括哪些
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一般包括道路、供水、供電、排上下水、通訊、排污、網路、 地塊自然平,通俗通「七通一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各園區基礎設施都不太一樣,地塊自然平指土地為自然地貌平整,不存在建築等,不是指填方。
關於工業地產相關問題給你個很不錯的網站:浙江工業招商網(http://www.in-zj.com) 裡面會有很多關於工業土地、工業園區的相關問題,你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