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陝西省安康市十大縣的土特產品有哪些
秦嶺把陝西南北分割,秦嶺以南俗稱陝南,自西向東分別為漢中、安康、商洛三市。安康典型的人文特徵是漢江,水色青藍。南水北調進京、津補水中,水源總量及涵水流域,陝南三市貢獻了七成。
安康十縣(區)中,九縣(區)大部分土壤、土層富硒,盛產富硒食品。最有名的是:
嵐皋魔芋(國家原產地保護)
紫陽富硒茶(國家原產地保護),另有板栗、小蜜橘。
平利絞股藍(國家原產地保護),久負盛名。
漢陰蒲溪富硒大米。漢陰炕炕饃。
白河木瓜酒。
鎮坪臘肉。鎮坪縣地處巴山深處,森林履蓋率極高,中葯材非常豐富,是有名的葯鄉,其中麝香非常有名。
石泉綠茶。
旬陽拐棗酒。
漢濱有雙龍綠茶。
寧陝縣接近秦嶺頂,是野花的世界,動物的樂園,以秦嶺土蜂蜜最為有名。另有黨參、五味子、山茱萸等等多種中葯材。寧陝核桃也有名。
因為安康處秦嶺巴山漢江河谷地帶,河流密布,湖泊眾多,傳統來講,魚產品也出色。
另外像桐油、生漆古代就有名。而由於水流交匯沖刷,黃金產量也高,唐代時,安康叫金州,黃金是第一貢品(《新唐書•地理志》),茶葉排第二。
另外,各種水果不勝枚舉,如鎮坪彌猴挑、瀛湖枇杷,實在是說不完。
近年,又陸續引入一些外來優良品種,像牡丹、玫瑰等,優良的生態自然環境下,遍地開花。聽花農講,玫瑰可提取香精,牡丹提取的精油有化妝品價值。
至於木耳、香菇這些俗套東西,縣縣都有,就沒有說的價值了。
❷ 安康的特產是什麼
安康市的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薴麻、蠶絲、油桐、生漆、茶葉,木耳、香菇、板栗、柑桔、龍須草等。
安康以輕紡、食品兩大工業體系為主,同時是國家電力能源基地之一。輕紡工業利用本地資源,建有繅絲、印染、絹紡一條龍生產,產品已行銷國內外。安康市有省級名牌7個:安康恆遠責任有限公司的「梅花」牌白廠絲、安康瀘康酒業有限公司的「瀘康」牌瀘康頭曲酒、安康正大制葯有限公司的「強健」牌絞股甙片和乳康片、嵐皋縣魔芋製品有限公司的「明珠」牌魔芋精粉、紫陽縣茶廠的「神雲」牌富硒茶。全市工業生產在改革中保持平穩增長。
安康素有「漆、麻,耳、倍之鄉」和「中葯材搖籃」的美稱。中草葯有黃連、杜仲、黨參、當歸、天麻等。 以上是安康市的主要購物資源。
安康主要特產介紹:野生絞股藍、黃絲菌、魔 芋 豆 腐、漿 水 面、干 鹽 菜、菜 豆 腐、血 豆 腐 干 、香 菇 丸 子、臘肉、羊 肉 泡 、蒸面
❸ 安康的經濟概況
2013年,安康市年實現生產總值(GDP)604.55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0.57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321.4億元,增長19.7%;第三產業增加值192.58億元,增長9.5%。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53︰32。人均生產總值22943元,比上年增長13.1%。
2013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07.85億元,占生產總值的50.92%,比上年提高1.17個百分點。 早在新石器時期,安康市就有原始農業。建國前,因社會動盪,自然災害頻繁,生產條件低劣,栽培技術陳舊等原因,農村經濟十分落後。1949年糧食平均畝產47.5公斤,每人平均佔有糧食205.5公斤,戶均飼養生豬0.79頭。建國後,變革了舊的生產關系,進行大規模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革耕作制度,改良農機具,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使農村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在人口不斷增加而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1989年安康市糧食平均畝產提高到137公斤,人均佔有糧食提高到309.5公斤,戶均飼養生豬2.3頭,農民人均經濟收入299.69元。
2012年,安康市年糧食播種面積26.9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8%。其中:夏糧11.9萬公頃,增長0.1%;秋糧15.09萬公頃,增長1.3%。2012年糧食產量85.18萬噸,增長6.3%。其中:夏糧28.9萬噸,增長8.1%;秋糧56.28萬噸,增長5.4%。 安康市手工業歷史悠久。境內出土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用石、木、骨製作的斧、錛、鏃、矛、磨盤、磨棒、紡輪、網墜、刀、鋤、鐮及裝飾品環、佩等。各縣出土物常見的有距今5000年左右的陶器,如罐、盆、碗、甑、瓮、釜形鼎、尖底瓶、陶刀、陶銼等,戰國末期鐵制農具和生活用具钁、耒、鍤、鋤、錛、斧、耙、錘、釜、剪、刀、劍、鋸、鏵等。由於封建統治者輕視工商,民多務農,到清末,安康市工業仍為手工業。民國期間,手工業門類主要有造紙(草紙、火紙、皮紙)、鑄鐵、制硝、榨油、制茶、釀酒、淘金、燒制磚瓦、燒石灰、土紡、石印、染織等,生產方式以小作坊和個體小手工業為主。一些有識之士試圖興工辦廠,但多遭挫折。工業發展十分緩慢。
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工業經濟,立足於開發利用當地自然資源,不斷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到1990年,安康市已形成絲麻紡織、冶金礦產、食品飲料、煙草、醫學化工五大支柱產業,工業企業達到908家,總產值達到5.2億多元。
2012年,安康市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96.02億元,比上年增長3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0.57億元,增長33.9%。其中,重工業增加值121.21億元,增長32.6%;輕工業增加值59.36億元,增長36.8%。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73.7億元,比上年增長52.6%。 鴉片戰爭後,商業資本對促進安康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溝通了安康與東南沿海各省乃至海外的商業貿易,使商品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寄居定居山鄉集鎮的客籍商賈,五方雜處,結商幫,建會館,互相提攜,組織競爭,各縣商幫商會應運而生,商業日趨旺盛。1936~1937年,安康地區商業發展到鼎盛時期。安康縣城區成為輻射毗鄰省區的物資集散中心,漢水航道帆船林立,物流不息。年均輸入武漢的山貨總量高達1.6萬噸以上。抗日戰爭爆發後,安康商貿日漸衰落。
建國後,從扶持生產入手,發揮資源優勢,商貿復甦,但由於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對市場的禁錮,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商貿一度冷清,造成供應緊張。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生產的發展和流通領域的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各類市場日趨活躍,商品種類之多及交易規模之大均發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到1989年,國營及供銷商業有職工12251人,商品純銷售總額達3.5億元。外貿出口改變了以原料型初級產品為主的傳統格局,成為以絲綢產品為龍頭,輕紡、化工、礦產、冶金等綜合外貿供貨。物暢其流,市場繁榮。
2012年,安康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1.34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零售額63.08億元,增長23.5%;限額以下88.26億元,增長7.7%。
❹ 安康市高新區的概況
安康高新工業園區是省政府2001年批准設立、經國務院核准備案的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自成立以來,不斷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深化與西安高新區等科技園區的合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9年,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8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7.68%和123.95%,具備了升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本條件。省政府批准安康工業園升級為高新區,就是要利用高新區這一載體,聚集創新要素並有效裂變,打造區域產學研創新體系,轉變生產方式,推動安康市和陝南區域經濟突破發展。
近年來安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2009年,生產總值增長15%,居全省第二,其中工業增速全省第一,這為安康工業園區二次創業、申報建設省級高新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安康市委、市政府傾力建設高新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完全符合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搶抓機遇的能力。
一是抓住了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今後10年是西部大開發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必須以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核心,以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為支撐,進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強化支持,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可以說,未來10年西部地區經濟騰飛的大幕已經拉開,這為安康高新區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二是抓住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啟動實施的機遇。目前,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建設已經提到重要議事日程,科技部等國家部委與我省正在抓緊制訂實施規劃和相關政策。安康高新區是我省關中—天水經濟區第一層級輻射圈目前唯一的省級高新區,其發展將迎來空前的政策機遇。
三是抓住了陝南突破發展縱深推進的機遇。作為我省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陝南突破發展已經進入了以循環經濟為主要特徵的新階段。安康高新區是目前陝南地區唯一的高新區,有條件成為創新要素的接續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保障,這一過程也為安康高新區自身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機遇難得,時不我待。希望安康高新區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開好局、起好步。
❺ 陝南(安康)以什麼聞名呢
安康市
牛王漆:為安康地區生漆產品的總稱。曾用木桶盛裝運銷,又稱安康木漆。本世紀初,安康漆商饒宗安氏,用牛頭作商標,販運安康地區平利縣牛王溝一帶所產生漆,稱作「牛王漆」,後以品質純正獲譽。其中平利、嵐皋兩縣,家家栽漆樹,戶戶割生漆,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產品質量好,素有「漆鄉」之稱。其中以大紅袍產漆最高,10年生樹,株產可達200克/年以上,漆酚含量在國內亦名列前茅。
漢濱區
「冬桃」:為中國特有珍貴水果,主產於東鎮鄉、茨溝鄉。
城關鎮:尤以絲綢產品馳名。
紫陽縣
茶葉產量佔全省一半以上,「煥古毛尖」質地最優。「金錢橘」、「高橋麻」享有盛譽。
紫陽毛尖:唐代稱「茶芽」,清代稱「毛尖」、「芽茶」。主產於漢水兩岸淺山丘陵地帶,尤以桂花庄、煥古鄉(稱宦鎮)產量最多,質量最好,故歷史上又稱「紫邑宦鎮毛尖」。成品通身白毫顯露,條索緊細勻整,色澤碧綠或銀白色油潤,香氣清高芬芳,湯色清澄,淺綠,味鮮爽、潔醇、回甜,具有濃郁的熟板栗香型。
「金錢橘」:產於城關鎮、瓦房鎮、和平鄉,尤以城關鎮大力灘村所產為尤。
和平鄉:「桂花庄茶」、「金錢橘」。
煥古鄉:特產「煥古毛尖茶」。
嵐皋縣
生漆產量列全國前茅。藤編製品以質地精良而馳名。
嵐皋藤編:系以當地所產青絲葛藤為原料編制而成。產品品種有:藤椅、藤箱、花籃、躺椅、果盤、屏風、茶幾、單坐及多坐沙發、安全帽等120餘種。具有實用價值與觀賞價值,對人體皮膚無任何化學損害。
旬陽縣
所產陝南白山羊、赤岩牛為地方優良畜種。
水磨鄉:為良種「赤岩牛」產地之一。
鎮坪縣
以黃連為主的中草葯當歸、黨參、牛膝、玄參、獨活、杜仲、天麻、黃柏、厚朴、麝香等達673種,素有「巴山葯鄉」之稱。有大量野生中華獼猴桃。
平利縣
盛產生漆、尤以「牛王漆」馳名;有黨參、黃連、當歸、杜仲、天麻等中葯材,以「八仙黨」最佳。
牛王鄉:為著名的「牛王漆」產地,被譽為國漆。特產「三里埡茶」。
松牙鄉:陝西名茶「八仙雲霧」產地。
八仙鄉:特產「八仙黨參」。
大貴鄉:特產「大貴麻」(又稱貴字麻)。
石泉縣
是本省吳萸最集中產區之一。林特產品以棕片、香菇、黑木耳為主。
寧陝縣
小川鄉:特產「小川板栗」。
柴家關鄉:特產天華山菊花心「秦黨」馳名全國。
白河縣
以月兒石即綠松石、古稱碧珍聞名。所產皮紙、烙花木筷為傳統手工業品。
白河綠松石雕:系以綠松石為原料雕刻而成。俗稱綠寶石,有天然礦石,以該縣月兒潭所產最佳。產品有鐵扇公主、四怪出海、觀音菩薩,以及項鏈、戒面、雞心等裝飾品。遠在商周時代已見有關該石記載。
城關鎮:以皮紙、烙花木筷馳名。
月兒鄉:特產綠松石,為珍貴翠玉,又稱「月兒石」。
漢陰縣
產金銀花、天麻、丹皮、杜仲等中葯材。
一、羊肉泡
正名羊肉泡饃,是西北地區的特產。而安康的羊肉泡又有別於西安市一帶,特別講究湯味
二、魔芋豆腐
新鮮魔芋豆腐或涼拌、或曬至半干與肉同烹,色香味兼備。
酸菜炒魔芋
三、香菇丸子
特產香菇,色澤暗紅,肉厚質美,含高蛋白,低脂肪,將香菇與雞肉混合製成,醇香滑嫩,口感頗佳
四、臘肉
又叫熏肉,每年入冬臘月,家家戶戶宰殺年豬,除留夠過年吃的新鮮肉外,其餘剩鮮肉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桂皮、丁香等佐料,腌入缸中。7至15天後,拿出來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然後掛灶頭或火爐上面,經過煙熏火烤,久而久之,便成了臘肉。
蒜苔臘肉
五、安康米酒
安康米酒:安康人多喜飲酒。一般家庭,常年備有甜酒、稠酒,客一進門,就斟上一大碗,使人既解渴,又解乏。甜酒,亦稱「醪糟」,米酒是安康一帶著名的傳統飲料,含有多種維生素。酒精成分含量僅為十度左右,即使不善飲者也可飲用。在安康城鄉,逢年過節,婚嫁喜慶,家家釀制甜酒自飲或招待賓客已成習俗。安康甜酒的製作工藝細巧精湛。釀成飲用時,若在甜酒中調入雞蛋、核桃仁、葡萄乾、紅棗、桂園、銀耳、元宵等,其味更佳,營養更豐富,為一大補品。
六、五里稠酒
安康的五里稠酒也極有聲名,它和西安的黃桂稠酒堪有一比。五里稠酒的製作比甜酒還要精細。成酒後色澤橙黃,甘甜爽口,回味無窮。稠酒不但具有滋補營養、活血化淤、祛風禦寒作用,而且還能防病、治病,喝一碗稠酒,一時間血順氣暢,腰腿舒展,極為舒服
七、菜 豆 腐
分粗細兩種,做法是:把磨好的豆漿去渣,放在鍋內燒開後,用石膏或酸水慢點,同時投進一些青菜使其結塊,再放上油鹽佐料就成了細菜豆腐。豆漿不去渣,照上做法就是粗菜豆腐,俗稱「連渣鬧」。
八、蒸面
蒸面是安康風味小吃一絕,它和「羊肉泡」已成為當地人早點之首選,也是外地遊客頗具口碑的風味小吃。蒸面以麵粉為主料,添加少許食鹽用水和成面漿,將麵糊盛入表面塗擦食油的鐵制或鋁制圓蒸面鑼里,放入在大口鐵鍋水裡蒸,數分鍾後,一圓型、清黃、柔軟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澆上醬油、醋、蒜泥、芝麻醬、油潑辣子即可食用
九、炕炕饃
又叫芝麻餅,是一種圓形或長方形的烙餅。圓形似滿月,叫作圓炕炕,碗口大小,邊厚中薄;長形似神牌,叫做長炕炕。饃上面粘滿芝麻,餅上每隔指許,剁有似斷非斷的刀印
十、干鹽菜
味道獨特,肉香而不膩,屬上等佐飯之菜。
十一、安康甜酒
甜酒營養豐富,四季皆宜,冬可暖身,夏可解渴。
十二、秦氏牌香菇
十三、老山農牌天麻
十四、嘹的太牌黃精茶
十五、紫溪牌秦巴硒菇
十六、鳳凰山牌野生葛根粉
❻ 陝西安康有什麼特大金礦
安康唐代叫金州,因盛產黃金出名,自古「土貢」。地理上處於秦嶺、巴山之間,河流密布,匯入漢江。估計由於河流沖刷,比重較大的黃金沉積下來,儲量比較大。最有名的是原位於恆口的「安康金礦」,屬國家投資建立。恆口處於月河與恆河交匯之處,兩河沖刷,自古就一直有夲地人沿河淘沙金。
安康金礦應為夲地區最大的金礦,但開采多年後,資源估計己在枯竭。至於安康其餘的金礦,一直也聽說,但沒恆口的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