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陽泉哪個電廠待遇好
山西南煤龍川電廠。
1、福利待遇好。山西南煤龍川電廠保證員工工作環境,五險一金還有各種勞保福利以及高溫補貼,最低達到了五萬余元。
2、工資非常豐厚。實習的一般3個月,實習工資4000多,轉正以後大約平均一個月到手5000到7000元。
3、陽泉市南煤龍川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陽泉平定縣龍川工業區。
② 陽泉市有什麼縣區
截至2018年3月,陽泉市轄2縣3區,分別是平定縣、盂縣兩縣及城區、礦區、郊區三區。
陽泉市,是山西省下轄的地級市,古稱「漾泉」。位於山西省東部,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陽泉市北接忻州市,東隔太行山與石家莊市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鄰晉中市;地處黃土高原東緣,屬於山西東部山地,境內地貌以山地為主,其餘為丘陵和平原;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2)陽泉市哪些工業區擴展閱讀
民國初,為平定縣和盂縣,屬山西冀寧道,後直轄山西省。抗日戰爭時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縣、平(定)東縣和平(定)西縣,盂縣分置盂(縣)平(山)縣、盂(縣)陽(曲)縣、盂(縣)壽(陽)縣;正太鐵路以南的平(定)東、平(定)西二縣屬晉冀魯豫邊區,以北各縣屬晉察冀邊區。解放戰爭時期,平定、盂縣逐漸恢復原建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縣的一部分設陽泉市,以後一度改稱陽泉工礦區。陽泉市(工礦區)先後歸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華北人民政府、山西省管轄。
新中國建立後,陽泉市(初為工礦區,1952年恢復市建置)數度由晉中(榆次)地區(專署)代管,平定縣、盂縣則屬晉中(榆次)地區(專署)。先後置城區、郊區和礦區。
1983年9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平定縣、盂縣劃歸陽泉市,陽泉市成為由山西省直轄的下轄兩縣(平定、盂縣)三區(城、礦、郊)的城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陽泉
③ 陽泉礦區概況
一、陽泉礦區自然環境概括
1.地理位置
陽泉市地處山西省的中東部,西距太原市119km,是我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之一。陽泉市面積4452km2,人口122萬,轄城區、礦區、郊區、盂縣、平定縣共三區兩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170天左右,年降水量576mm。境內山谷縱橫,地形復雜,山地和丘陵佔全境面積的85%左右,大部分地區在海拔700m以上,地形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分布。
陽煤集團位於陽泉市中心,礦區規劃井田面積1387.8km2,地質儲量142×108t,可采儲量79.68×108t,現有10個礦。一礦、二礦、三礦、四礦和新景礦地處陽泉市區的西北部,五礦地處陽泉市的西南部,開元礦地處壽陽縣西部,石港礦位於左權縣西南部,正在建設的寺家莊礦位於昔陽縣西南,新元礦位於壽陽縣西部。
2.地形地貌
礦區位於太行山脈北段西麓,為西北高、東南低的中低山區,地形復雜。境內群山環繞,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區內平均海拔為1000m以上。礦區中低山區廣泛出露二疊系砂岩,覆蓋黃土,呈黃土丘陵和土石山區地。區內最高峰坪塔梁海拔為1372.6m,最低處娘子關谷地海拔350m。
3.地質與水文地質
(1)地質
礦區位於太行山背斜兩翼,壽陽向斜之東翼,屬沁水煤田的東北部分,其基岩大片裸露,由北東向南西方向地層由老到新依次出露。煤系地層之基盤為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灰岩,全層厚577.94m。向上為中石炭系本溪組地層,假整合於奧陶系灰岩侵蝕面之上,全層厚41.95~49.90m,由灰色、黑灰色砂質泥岩,泥岩,砂岩和石灰岩組成。往上為石炭繫上統太原組,是區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它連續沉積於本溪組之上,以灰黑色砂質泥岩、泥岩、灰白色砂岩、石灰岩及7~10層煤組成,全層厚107.30~140.60m。再上為二疊系下統山西組,連續沉積於太原組之上,為陸相沉積,亦為區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由灰黑色砂質泥岩、泥岩、灰白色中到粗粒砂岩及4~6層煤組成。全層厚度43.7~72.2m,最上層為二疊系下統下石合子組、上統上石合子組與石千峰組,其厚度分別為161、312和80m。上述地層出露部分直接與新生代第四紀地層相接。
主採煤層為3號煤及15號煤。3號煤偽頂厚0.14~0.25m,由灰黑色砂質頁岩與細砂岩組成。直接頂為灰色砂質頁岩,老頂厚13.4m,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頂部為砂質頁岩。煤層與頂板節理較發育,因此頂板岩層在開采後具有良好的自然冒落條件。
(2)水文地質
根據含水岩層岩性、水力特徵及貯存條件,陽泉市地下水可分為以下5種基本類型。
1)碳酸鹽岩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於本市中南部,中奧陶統石灰岩含水層是主要含水層。
2)鬆散岩類間隙水。主要分布於河谷、山間盆地與黃土丘陵區,含水層厚度5~10m,岩性多為砂礫石及含砂礫石。
3)碎屑岩裂隙水。分布於西部地區,含水層為二、三疊紀的砂岩,相對隔水層多由頁岩和泥岩組成。
4)碎屑岩夾碳酸鹽岩類岩溶裂隙水及變質岩裂隙水。含水為裂隙或溶洞的石炭系灰岩。地下水主要補給途徑為大氣降水與河道滲漏。
5)地表水。陽泉市河流屬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主要河流為滹沱河及其支流烏河、龍華河、綿河及支流溫河、桃河。河流的流向大體上與山脈走向一致。陽泉市河川徑流量主要為外區入境水量(占河川徑流量的60%),本地區河川徑流量僅占總量的40%。
4.氣候
陽泉礦區屬於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山西省較為溫暖的地區之一。根據氣象台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為10.7℃,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4.6℃,最低氣溫為-19.0℃;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4.3℃,最高氣溫曾達40.2℃。
陽泉市歷年平均降雨量為609.8mm,年際變化較大,多雨年份曾達886.4mm,少雨年份僅為240.2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
該區風向多變,全年以西北偏東風最多。但夏季多偏東風,冬季盛行偏西風,年平均風速為1.7m/s,凍結期為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土壤凍結深度為0.7m。
根據山西省地震局資料,陽泉地區地震烈度為7度,由於區內斷層稀少,大部分基岩裸露或覆層很薄,古河道少,因而震害影響比較弱。
5.自然生態環境
生態系統特點。本區屬於新興的工業城市,經濟繁榮,人口稠密、工業集中,品類較少。農村自然生態環境簡單,仍為原始生產狀態。
農業生態特點。由於陽泉市區域「山多、地少、石頭多」土地貧脊,耕地多為梯田和河灘地,水源缺乏,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的發展,主要農作物為穀子、玉米、小麥及土豆,無特殊的經濟作物種植。
6.植被
礦區自然植被以草叢為主,有酸棗、荊條、狗尾草、虎尾草、馬唐、白草等旱生植物。
經調查,陽泉礦區適宜生長的植物有喬木、灌木、草本3種。
喬木:油松、柏樹、楊樹、旱柳、臭椿、槐樹、楓樹和皂角等;
灌木:丁香、杜鵑、黃刺玫、綉線菊、榛和火炬樹等;
草本:黑麥草、狗牙草、野牛草、羊鬍子草、紫蘇和爬山虎等。
二、陽泉礦區煤矸石概況及自燃的原因
陽煤集團建於1950年,現有6個礦12對礦井,年生產能力在3000×104t以上。已堆積有20餘座煤矸石山,堆積總量約2×108t,並以每年700×104t的速度在繼續增加。如果以1m的厚度鋪開,可以覆蓋兩個陽泉市區。目前排出的煤矸石超過1400×104t的大型煤矸石山有4座。除新景礦煤矸石山的含硫量在0.4%以外,其他煤礦的含硫量均在1.3%~1.4%之間,最高可達2.0%。這些自燃煤矸石山均有較高的自燃特徵。
從陽泉的煤吸氧量與吸氧速度看,自燃傾向性屬於容易自燃。煤矸石的吸氧量雖然不大,但具有相當的自燃危險性。
陽泉煤中含硫量在1%左右,煤矸石中的黃鐵礦含量較多,尤其是部分洗矸中黃鐵礦含量普遍在6%以上,同時洗矸粒度小,又比較潮濕,這些都是黃鐵礦快速氧化的有利條件。洗矸中還含有15%~30%左右的煤炭,在合適的條件下黃鐵礦快速氧化並放出大量熱量,這些熱量不僅會促使黃鐵礦的進一步氧化,也會促進煤的低溫氧化過程。可以認為具有自燃傾向的煤與較高含量的黃鐵礦是導致陽泉煤矸石自燃的內因。
陽泉礦區的煤矸石山一般是先將矸石拉到排矸場的最高處,再用推土機將其推至坡面自由滾落。這種堆積方式促進了煤矸石山的自燃,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斜坡暴露面積大,矸石堆積疏鬆,空隙率大,矸石供氧條件好。矸石的滲透率較高,僅依靠分子擴散供氧,便可使煤矸石山溫度上升至自燃臨界溫度以上,此時產生的熱對流速度已大於煤矸石山自燃所需的臨界風流速度。
二是煤矸石山的窒息帶、可能自燃帶、不自燃帶是動態的,隨著排矸坡面的推進在不斷變化。排到煤矸石山上的煤矸石從暴露在表面到被其他煤矸石掩埋到深部的過程中,經歷了不自燃帶—可能自燃帶—窒息帶這樣的變化。因為這種堆積方式排矸面積大,排矸坡面推進速度極慢,使得煤矸石可以較長時間停留在可能自燃帶。一旦這段時間超過煤矸石的最短自燃發火期,就有可能發生自燃。
三是煤矸石在重力作用下,斜坡上自由滾落的過程中,大塊煤矸石更多地滾落到煤矸石山底部,粒徑小的煤矸石多數留在上部,形成了煤矸石山的自然分級。分級的結果:①導致空隙率增大;②使發熱量高的小粒徑煤矸石發生了富集。
綜上所述,不合理的堆積方式給煤矸石的持續氧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是導致陽泉煤矸石山自燃的主要外因。
三、陽泉礦區自燃煤矸石山的自燃治理概況
自「七五」開始,陽煤集團相繼建成5座大型洗煤廠,大量洗矸源源不斷排上煤矸石山,引起一至四礦四座堆積量均在1400×104t以上的大型矸石山自燃。4個礦相距較近,造成環境污染更加突出。目前煤矸石山自燃產生大量的SO2、CO、CO2等有害氣體,排放量佔到全市總排放量的80%,在排矸場局部地區SO2最高濃度達138mg/Nm3,CO最高濃度達237mg/Nm3,分別超過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的196倍和10.9倍,致使該市大氣環境質量在國內113個重點監控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二。陽泉礦區的煤矸石山發生自燃後,因各煤礦相距較近,又受地形限制,大氣擴散條件很差,煤矸石山附近生態環境十分惡劣,寸草不生。而且陽泉市區位於礦區的下風向,因此,煤矸石山自燃引起的大氣污染問題更加突出,同時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自燃煤矸石山的治理顯得十分必要。
圖7-1 陽泉自燃煤矸石山綠化後效果
陽煤集團於1992~1996年對煤矸石山自燃現象進行了滅火治理和綠化復墾,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煤矸石山自燃得到了初步控制。但目前許多地方監測有復燃現象,從監測得到的數據發現SO2含量仍然嚴重超標,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治理。近幾年來,陽煤集團對陽泉礦區自燃煤矸石山進行了大量的投資,用於自燃煤矸石山的滅火與綠化(表7-1),許多自燃煤矸石山已經成功得到綠化(圖7-1)。
表7-1 近年來陽煤集團自燃煤矸石山的投資及綠化面積
④ 陽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介紹
陽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2月,是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的集科;工;貿於一體的省級開發區。區域總面積8.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3.83平方公里,分為東;西兩區。西區為起步區,規劃建設面積1.33平方公里,內設科研教育小區;工業生產小區;金融貿易小區;居民住宅小區。東區為擴展區,規劃建設為2.5平方公里主要安排資源加工工業項目。
⑤ 山西省陽泉市有幾個縣和鎮
截至2019年,山西省陽泉市有2個縣和20個鎮。
1、平定縣
截至2019年,平定縣轄8個鎮、2個鄉:冠山鎮、冶西鎮、鎖簧鎮、張庄鎮、東回鎮、柏井鎮、娘子關鎮、巨城鎮,2個鄉:石門口鄉、岔口鄉。
2、盂縣
截至2019年,盂縣轄8個鎮、6個鄉: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萇池鎮、上社鎮、西煙鎮、仙人鄉、北下庄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梁鄉。
3、郊區
截至2019年,陽泉市郊區下轄4個鎮、4個鄉,分別為蔭營鎮、河底鎮、平坦鎮、義井鎮、西南舁鄉、楊家莊鄉、李家莊鄉、舊街鄉。
(5)陽泉市哪些工業區擴展閱讀
一、陽泉市名優特產
核桃、花椒、黃瓜干、煤雕、陽泉工人畫始、平定砂鍋、醋、核桃油等。
二、風景名勝
1、公園:南山公園、桃河公園、北山公園、陽泉植物園、城市中心公園等。
2、古跡:春秋末期趙簡子古城遺址、漢淮陰侯韓信駐軍遺址、唐代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的遺址等。還有明代陸深《浮山遺灶記》的碑文。陽泉還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遺風的林里關帝廟正殿,金元以來的古建築群體等不少古文化遺址。
3、紀念地:193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平定武裝起義的遺址,以及1940年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主戰場——獅腦山遺址。
4、文物古跡
古剎廟宇、刻碑碣、古塔古墓、梁家寨溫泉、葯林寺以及娘子關瀑布,蓮花洞、五華洞等。
⑥ 介紹一下山西陽泉呀!!~~
陽泉是山西省東部地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我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面積4452平方公里,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疊翠,礦藏資源豐富,氣候宜人,素有「煤鐵之鄉」的稱譽。現轄城、礦、郊三區和平定縣、盂縣。
歷史淵源
昔日陽泉市區有泉五處,終年涌漾,澤潤一方,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陽泉市歷史悠久,地處「三晉要沖」,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築「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1905年,正太鐵路在陽泉設站。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一批採掘、冶煉企業相繼成立,使陽泉站為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隨後,以陽泉站為中心,聚集行商坐賈,逐步成為山西東部地區和連結晉冀兩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正式建制為陽泉市。
歷史沿革
清末,現今的市中心還是一片荒灘,自1903年石太鐵路通車後,煤、鐵、硫磺等工業隨之興起,至1936年才形成一個有三萬餘人的小集鎮,屬平定管轄。一九五一年改建為市,由省直轄。
1949年設陽泉工礦區,屬榆次專區。 1951年陽泉工礦區改設陽泉市,由省直轄。 1958年陽泉市劃歸晉中專署領導。 1961年陽泉市改由省直轄。 1970年陽泉市劃歸晉中地區領導。 1972年陽泉市改由省直轄。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1969年1月,正式設立城區、郊區,1970年1月設立礦區。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平定縣、盂縣劃歸陽泉市。
全市轄城、郊、礦三個區和盂縣、平定兩個縣,計13鎮44鄉和12個街道辦事處。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按當時行政區劃):陽泉市 1273126 城區 164288 礦區 217592 郊區 273437 平定縣 323633 盂縣 294176
地理資源
陽泉物產資源豐富,黑(煤)、白(鋁礬土)、黃(硫鐵礦)被譽為陽泉「三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現已查明的礦產資源有煤、鐵、鋁礬土、耐火粘土、硫鐵礦、石灰石、大理石、白雲石等共52種,其中開采價值較大的有32種,尤其是陽泉的煤、鋁礬土、硫鐵礦以其儲藏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而馳名國內外。陽泉煤田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儲量127億噸。煤炭質地優良,灰粉小,炭化程度高,每公斤發熱量達7000大卡左右。鋁礬土和耐火粘土儲量達數十億噸,礦石品位高,雜質少,結構嚴密,耐火度高達1750度,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硫鐵礦分布面積49平方公里,儲量25億噸,具有含硫品位高,加工省燃料(含炭質),易碎不粘爐等特點。建材資源更是遍及全市,業已同「黑、白、黃」一起,成為陽泉的四大優勢資源。陽泉盛產玉米、穀子、小麥、高梁等農作物和200餘種中葯材。農副土特產品主要有核桃、花椒、蜂蜜、凍兔肉等,平定的黃瓜乾和砂貨、鐵貨飲譽中外,古有「黃瓜幹上貢品,龍字砂鍋悅帝心」的美稱。
風景名勝
陽泉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風光秀麗宜人,古跡名勝聞名遐邇。至今尚存有春秋末期趙簡子修建古城遺址,漢淮陰侯韓信駐軍遺址,唐代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的遺址等。在平定境內南部的東浮山,相傳女媧在此築灶煉石補天,使整個東浮山的石頭呈褐紅色,投入水中後浮而不沉,至今遺灶尚存,還有明代陸深《浮山遺灶記》的碑文。市北60公里的藏山,相傳春秋時代晉國趙氏孤兒曾藏匿於此,有藏孤洞的傳說,藏山之名即演繹於此。除此,陽泉還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遺風的林里關帝廟正殿,金元以來的古建築群體等不少古文化遺址。還有193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平定武裝起義的遺址,以及1940年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主戰場——獅腦山遺址。此外還有許多古剎廟宇、石刻碑碣、古塔古墓等文物足跡。具有醫療價值的梁家寨溫泉、葯林寺以及娘子關瀑布,北方罕見的大型鍾乳岩溶洞奇觀——蓮花洞、五華洞等,令人流連忘返。陽泉還是晉冀兩省旅遊區的連接點,從陽泉到太原晉祠、佛教聖地五台山、革命聖地西柏坡、左權八路軍總部舊址和黃崖洞、井陘蒼岩山、正定大佛寺和大觀園,均很便利。
陽泉文化悠久,古有「三晉文化數二定」(平定、定襄)之說,歷史上曾有「文獻名邦」之美稱。陽泉歷代重教興學崇尚文化。據文獻記載,早在北宋末年即建冠山精舍,元代惟呂公冠山書院在山西及華北名聲顯赫。明清兩代相繼建立名賢書院、高岑書院、懷音書院、崇尚書院。明代的喬宇,清代的竇瑸、張穆,近代史上的石評梅都是陽泉文化的傑出代表。
城市建設
「飆輪迎月入陽泉,燈電照明半壁天。爭贊渾如到香島,飛來彷彿遇桃源」。這是我國當代偉大詩人郭沫若1965年夜宿陽泉時,留下的光輝詩篇。如今30年已經過去了,陽泉變得更加風采多姿,氣象萬千。桃河從市中心穿過,寬闊的桃河大橋連接著市區南北,南山公園,依山而建;桃河公園,湖光瀲灧。經過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陽泉城市道路整潔、寬闊。「東水西調」使陽泉市日供水能力達23萬噸,昔日郭沫若游覽娘子關時留下的「回顧陡驚溶碧玉,倒流將見吸長虹」的想像變成了現實。城市居民煤氣化普及率達60%以上,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居民住宅面積的46%。經過舊城改造,陽泉市興建了興隆、賽魚、四季春三大集貿市場,新建了陽泉百貨大樓,興隆百貨大樓以及陽泉賓館、物資大廈、工商大廈、展覽館、青少年宮、體育館、陽泉火車站等一大批基礎設施。新建了彩色音樂噴泉、水上世界等一大批游樂場所。今天的山城,高樓林立,綠樹成蔭,街道寬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夜幕降臨,路燈、彩燈、霓虹燈交相輝映,大街小巷燈火輝煌,成為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交通通訊
陽泉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是晉東的交通樞紐。全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復線——石太線橫穿市區,東接京廣線,西連同蒲線,南連陽涉線,境內設有10個車站,分射出32條支線或專用線。公路交通形成了橫貫東西,縱穿南北,干支交錯,布局合理,以城市為中心向兩縣三區輻射的公路網。東去河北,西到太原,南到長治,北上五台,四通八達。山西省第一條高等級出省公路——太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與京深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相互貫通,大大改善了陽泉的投資環境,東出西進十分便利。目前的陽泉市,縣縣通柏油路,鄉鄉通公路,村村通機動車輛。公路交通正向著寬路基、大噸位、高速度的方向發展。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陽泉在山西省第一家實現了程式控制聯網,到1994年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量已達40000門,實現了國內國際直撥。無線尋呼、磁卡電話、行動電話、傳真等通訊設施迅速普及,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通訊條件。
工業體系
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陽泉已初步形成以能源為基礎,冶金、化工、機械、建材為支柱,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陽泉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所產無煙煤質量優、規格全,其年產量的70%銷往全國各地及歐洲和日本、美國。年產原煤400萬噸,並與洗選、熱電聯供「三同步」的貴石溝礦井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礦井。建設中的陽泉礦務局三礦新井,設施能力為年產原煤900萬噸,建成後將名列亞洲礦井之首。隨著能源基地的建設,陽泉電力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已建和再建的電力裝機容量可達200多萬千瓦。冶金工業在鞏固傳統產品的同時,已形成鋼鐵、制管、電解鋁、耐火材料四大主導產品。陽泉鋼鐵公司是冶金部的重點鐵合金企業,陽泉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華北地區較大規模的電解鋁生產企業,耐火產品品種全、質量優、檔次高,是全國四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產品暢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化學工業從礦山採掘到深加工,正在形成硫鐵礦、煤化工、鈣化工、橡膠、火葯等多種化工產品鏈,陽泉硫酸是華北及中原地區的主要供應地。
商業流通
陽泉是晉東地區的商品集散中心。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國營商業為主體,集體和個體商業為補充的流通體制逐步形成,市場體系日臻完善。山西省十大商場之一的陽泉百貨大樓及陽泉礦區百貨大樓、人民商場、興隆百貨大樓是陽泉市較大的購物中心。糧油果品、小商品、蔬菜批發市場遍布全市,有力促進了陽泉商業的蓬勃發展和晉東各縣的經濟繁榮。陽泉有裝飾典雅的陽泉賓館、迎賓飯店、沙江酒家、物資賓館、建設賓館、望月樓酒家等較大飲食服務單位百餘家,具有較高的接待服務能力。近年來,本地及全國各地傳統風味食品、西餐又得到了恢復、引進和發展。陽泉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已先後與英國的切斯菲爾德市,美國紐約州華倫市,以及國內的鎮江、淄博、濰坊、德陽等15個城市結成友好城市。省級技術開發區——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立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1984年以來,陽泉市已興辦三資企業53家,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日趨活躍。對外貿易在擴大傳統產品出口的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目前,出口商品已達十大類50餘個品種。
科教文衛體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已連續四年高考達線率居全省第一。擁有4所高等院校和5所中等專業學校。科技戰線成績喜人。1986年以來全市共有85項科研及星火技術項目獲省級以上獎勵。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現有專業劇團6個,各種文化活動場所遍及城鄉。廣播、電視混合覆蓋率均達到80%以上。醫療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陽泉現有醫療機構370多個,擁有床位5916張,已連續6年被山西省命名為愛國衛生紅旗城市。體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陽泉體育場所達500多個,新建的多功能陽泉體育館還多次接待了國內外大型比賽。
煤城面貌新,發展無止境。陽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將以奮發向上、爭創一流的精神,創造新的業績,把陽泉建設成更加繁榮、更加美麗的現代化城市。
⑦ 陽泉市廟堰工業園地址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次9路。山西省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廟堰新材料工業園二期建設項目,該項目地址: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次9路以東,主2路以西,次7路以南。建設單位:陽泉路達市政養護工程有限公司項目內容:項目規劃總佔地面積約300畝(200000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豎向土石方及放坡土石方工程,總挖方量為193.4萬m3。項目建成後,將形成以生物制葯為主,新型材料和精細化工為支撐的產業格局,成為陽泉市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
⑧ 陽泉的地形、氣候、環境、人口、工業、農業、經濟的變化
我是陽泉人,陽泉是山西省的第三大城市,是山西的東大門,全國無煙煤基地。以前有種說法陽泉是山西的小上海。在山西算比較好的地方了,網路的老總李彥宏就是陽泉人。下面是網上抄的陽泉介紹。
陽泉市位於省境東側,太行山西麓的山間盆地中,為石太鐵路的中樞站,山西省新興的重工業基地之一。面積4570平方公里,轄城區、郊區、礦區和盂縣、平定等三區兩縣,計14 鎮 43 鄉和12個街道辦事處,人口163.63萬,市政府駐南大街。
陽泉市漢屬上艾縣,一百年前觀今的市中心還是一片荒灘,自1903年石太鐵路通車後,煤、鐵、硫磺等工業隨之興起,因石太鐵路在此設置的車站靠近小陽泉村而稱為陽泉站,後圍繞陽泉車站逐漸形成一個幾萬人的小集鎮,屬平定管轄。1951年改建為市,由省直轄,1983年改為現建制,轄平定、盂縣二縣。
境內群山環繞,中部為黃土丘陵,流水切割十分破碎。全境山地面積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僅有盂城、西煙等河谷地帶和各市、縣城區附近有小塊平川。西北部的大梁山為最高,海拔1874米,最低處是娘子關谷地,海拔 350米。境內河流以滹沱河最大,由定襄入境東流入河北,其支流有龍華河。其次是桃河,發源於壽陽縣內,流經市區入河北,其支流有溫河、南川河、陽勝河等。該市總的特點是山多樹少,岩石裸露,溝多水少,旱季斷流。全境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風沙,夏秋季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8.7度——10.7度。一月均溫--4.6度,七月均溫24.3度,天霜期150天,年均降雨量為572毫米。
該市現有耕地114.24萬畝,主要農作物有穀子、玉米、高粱、小麥、豆類、薯類、油料等。畜牧業主要有牛、馬、騾、驢、豬等。
該市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分布廣泛,是著名的「沁水煤田」的組成部分,為全國無煙煤主要生產基地之一。硫化鐵、鋁礬土儲量居全國第一,此外還有鐵、鈾、石膏、石棉、石灰石、耐火粘土、水晶石、大理石等多種礦藏 。該地區採煤鐵已有近千年歷史 ,素以「煤鐵之鄉」著稱。目前大、小礦井遍及城鄉,採掘,冶金、化工等工業尤為發達,僅鋁礬土企業就有數百家之多,產品行銷省內外並遠銷歐美諸國。該市已建成一個擁有煤炭、冶金、化工、機械、電力、建材、有色金屬、陶瓷等行業的工業體系。其中較為著名的工業產品有:工業導爆索 、九級洗大塊煤 、硫磺粉(塊)、速凝劑、還原鐵粉等。傳統手工業產品砂貨、農用鋤板、民用鐵鍋等馳名省內外。
陽泉是山西東部的交通樞紐 ,交通發達 。石太線電氣化鐵路橫穿市區,境內有大小十一個車站,其中筒子溝、白羊墅、陽泉站為編組站。市內有六條鐵路支線,連接各主要廠礦,公路四通八達,與周圍市縣相通。此外有公共汽車,溝通所屬三區兩縣的交通。全市長途客運汽車線路三十餘條,所有鄉鎮駐地均通公共汽車。
隨著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由解放初期的一個小城鎮發展成了山西東部的中心城市,陽泉市古跡甚多,有林里關帝廟、平定冠山,娘子關自古為三晉東出門戶,井陘關(今稱故關)為先秦九寨之一。盂縣藏山為趙氏孤兒息身之地為世人矚目。關帝廟位於陽泉市東北,背山面水,環境清幽,原為大佛寺,額曰「萬歲寺」,至清代佛像已毀,改奉關羽始稱今名。殿內四壁繪有關羽故事壁畫,有很高文物價值。
⑨ 陽泉市泉東工業園齊家岩村土地建什麼
生態園
山西潤盛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陽泉大通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委託,對泉東工業園白家莊村(含原齊家岩村)整村異地搬遷項目公建與私產資產評估服務項目進行詢比采購活動。
一、項目名稱:泉東工業園白家莊村(含原齊家岩村)整村異地搬遷項目公建與私產資產評估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