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東北部的五大湖工業區,這裏是美國較早發展資本主義的殖民地.阿吧拉契亞山北部有煤礦,五大湖西部有鐵礦,加上五大湖水運便利,大西洋遠海多優良港口.所以發展成工業區.而且臨近玉米帯,乳畜帯,小麥以及混合農業帯.這裏重工業密集,如鋼鐵,機械製造,汽車等.
2.當美國東北部發展基本飽和了,各種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等開始出現時,人們舊開始轉向南部和西部這石油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發展.想南部的德州以及佛羅里達州等地方,環境比較優美空氣較清新,屬於陽光地帯.吸引了許多人才.在這裏建立了新的石油,宇航,飛機,電子等工業.
3.美國西部,更是高新科技的代表.這裏聚集了數千家微電子企業.一開始,由於圭谷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低價低廉,勞動力廉價,促使這裏飛速發展.70年代末,由於圭谷土地用盡,工廠開始搬到德州.圭谷的優勢有:地理位置優越,有便捷的交通,臨近太平洋,有航空港,也有連接全國的公路網,有高等院校,可以培養相當的人才,更有美國國防部的穩定軍事訂單.
德國:查一下魯爾區的位置
法國: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
俄羅斯:(不是發達國家)四大工業區的分布
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這里有以莫斯科(路上交通發達)和聖彼得堡(海運發達)為中心的兩大工業區,這兩個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化學和多種輕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俄羅斯的工業建設向東發展,在烏拉爾山區建立了鋼鐵工業和機械工業為主的烏拉爾工業區(礦產資源豐富)。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建立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的
日本: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周圍,交通便利啦。
英國:泰晤士河工業區。沿海,消費市場大
❷ 非洲工業
非洲工業主要集中在中部南部地區,中南部地區礦產資源以金、鉻、錳、鑽石、銅、鋁土礦等資源為主,北部地區主要出口石油資源。非洲礦產資源雖然豐富但是由於生產技術落後,其主要以低級製造業為主,附加值低。
❸ 非洲工業主要類型
非洲工業主要集中在中部、南部地區。采礦業和輕工業是非洲工業的主要類型。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木材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制材廠較多。重工業有冶金、機械、金屬加工、化學和水泥、大理石採制、金剛石琢磨、橡膠製品等部門。
南非位列全球第25大化學工業國,國內化工業佔GDP的4.1%,占製造業產值的21%,就業人數約17.5萬。
南非在種族隔離時期因受國際制裁而孤立於國際市場之外,加上化工工業上、下游企業均在內地,運輸成本較高,南非化工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基本是進口替代型。化工產品進口量較大。2001年進口化工品約250億蘭特,來源國為: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瑞士、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和日本。
目前南非政府正積極推動化工產品出口。2001年出口約200億,占出口總額的10%左右,出口到中、南部非洲國家,美、英、澳大利亞、紐西蘭、澳大利亞、印度、日本、中國、西班牙和新加坡。
南非化工行業初級、次級和終極產品所佔行業比重分別為:石油煉解產品(44%),基礎化學製品(16%),化肥和農葯(7%),合成樹脂和塑料原料(8%),顏料和漆(4%),醫葯添加劑(6%),保潔品添加劑和化裝品(7%)。
南非化工業有兩個顯著特點:上游產業高度集中、發展良好;下游產業盡管多樣化,但非常薄弱。南非合成煤、天然氣基液態燃料和石化工業成就突出,在煤基合成和氣變油技術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非洲工業化是非洲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創造就業、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平的關鍵。
非洲工業化之路,需要非洲人民去實踐、去探索。中國真誠希望同非洲國家分享中國經驗,願為非洲工業化進程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
在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等領域,中非合作將為雙方企業投資和貿易提供更多機會,從而提高非洲產業競爭力,彌補非洲基礎設施缺口;在現代農業、綠色發展、減貧惠民等方面的合作,將促進中非企業分享先進技術和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提高公共治理水平,改善非洲人民生活。
❹ 非洲的民族工業有哪些
采礦業和輕工業。
1、采礦業黃金、金剛石、鐵、錳、磷灰石、鋁土礦、銅、鈾、錫、石油等產量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2、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比如「非洲國家咖啡組織」、「非洲花生理事會」及「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東非共同體」等等都是。這些組織運用集體力量,在籌集發展資金、創辦聯營企業、排除霸權主義的控制、促進區域開發和民族經濟的發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❺ (非洲)亞洲部分的地形特徵,氣候特點,工業基地,主要港口
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少雨,冬季溫暖濕潤。工業基地:塞得港、蘇伊士 主要港口:塞得港、蘇伊士。
❻ 非洲的地形特徵。及氣候資源,重點工業區
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東南半部被稱為高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衣索比亞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稱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羅河上游盆地、剛果盆地和查德盆地等。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東部有肯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895米,為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衣索比亞高原中部,經紅海至死海北部,長約6400千米;裂谷帶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羅河河谷,長約1700千米,寬幾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薩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為非洲陸地最低點。非洲的沙漠面積約佔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777萬平方千米;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東非大裂谷帶內及其附近,分布著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達5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東非大裂谷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降水分布極不平衡,有的地區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10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坡降水較多。
❼ 世界主要工業區有哪些
美國:1.東北部的五大湖工業區,這裏是美國較早發展資本主義的殖民地.阿吧拉契亞山北部有煤礦,五大湖西部有鐵礦,加上五大湖水運便利,大西洋遠海多優良港口.所以發展成工業區.而且臨近玉米帯,乳畜帯,小麥以及混合農業帯.這裏重工業密集,如鋼鐵,機械製造,汽車等.
2.當美國東北部發展基本飽和了,各種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等開始出現時,人們舊開始轉向南部和西部這石油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發展.想南部的德州以及佛羅里達州等地方,環境比較優美空氣較清新,屬於陽光地帯.吸引了許多人才.在這裏建立了新的石油,宇航,飛機,電子等工業.
3.美國西部,更是高新科技的代表.這裏聚集了數千家微電子企業.一開始,由於圭谷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低價低廉,勞動力廉價,促使這裏飛速發展.70年代末,由於圭谷土地用盡,工廠開始搬到德州.圭谷的優勢有:地理位置優越,有便捷的交通,臨近太平洋,有航空港,也有連接全國的公路網,有高等院校,可以培養相當的人才,更有美國國防部的穩定軍事訂單.
德國:查一下魯爾區的位置
法國: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
俄羅斯:(不是發達國家)四大工業區的分布
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這里有以莫斯科(路上交通發達)和聖彼得堡(海運發達)為中心的兩大工業區,這兩個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化學和多種輕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俄羅斯的工業建設向東發展,在烏拉爾山區建立了鋼鐵工業和機械工業為主的烏拉爾工業區(礦產資源豐富)。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建立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的
日本: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周圍,交通便利啦。
英國:泰晤士河工業區。沿海,消費市場大
❽ 主要講了非洲,美洲的哪些美國的工業區,五大湖是哪五湖,
講位置、地形、氣候、資源、經濟、城市等.
美國三大工業區:東北部為傳統工業區(鋼鐵城匹茲堡,底特律汽車城等),南部新興工業區(以休斯敦為中心的石油化工、宇航工業),西部的新興工業區(舊金山矽谷,西雅圖的飛機、軟體等)
五大湖自西向東依次為: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❾ 埃及和俄羅斯最主要工業是什麼
埃及工業以紡織和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重工業以石油化工業、機械製造業及汽車工業為主。工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工業產品出口約占商品出口總額的60%,工業從業人員274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14%。埃工業企業過去一直以國營為主體,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埃開始積極推行私有化改革,出售企業上百家
俄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重工業發達。
主要工業區
莫斯科工業區: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是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IT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軟體開發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涌現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軟體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