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紡織業發達地區的分布情況
紡織工業是我國發展最快、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產業。在中國紡織工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眾多的紡織產業集群地區,這些集群地區在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條件下,產業集中度高,產品特色突出,企業數量眾多,配套相對完整,規模效益明顯,產業與市場互動,其紡織經濟已佔到全國紡織經濟總量的70%以上。 在中國紡織工業高速發展中,形成了眾多的紡織產業集群地區,這些集群地區在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條件下,產業集中度高,產品特色突出,企業數量眾多,配套相對完整,規模效益明顯,產業與市場互動,其紡織經濟已佔到全國紡織經濟總量的70%以上。紡織工業是我國發展最快、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改革開放以後,日漸強盛的國力、開放的經濟政策、勤勞的人民,使中國迅速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短短20多年時間,由我國生產製造的各類產品已遍布全球市場,「Made in China」的產品以其強大的競爭力迅速占據了世界大部分工業製成品市場。這其中,很多都來自於很多消費者並不熟悉的中國廣大的產業集群地區。作為全國最大的紡織產業集群地,紹興縣紡織業擁有全國最完整的產業鏈,縣域內紡織產業特色鮮明,分布集中,形成了多個特色產業鎮。目前我們以國有控股輕紡城為契機,提出二次創業,以市場帶動產業發展。 --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周如生為了更好地引導全國紡織工業實現產業提升,保持健康協調發展,2002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開始了以縣鎮區域經濟為主、以促進產業升級為核心內容的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工作。成立了中國紡織產業集群工作辦公室,先後與全國紡織服裝產業集中度較高的以縣、鎮區域經濟為主的集群地區建立了工作聯系,並分批分期對這些地區進行調研和工作指導。在時機成熟後,先後分八批對145個地區進行了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命名。第一批選擇了38個市(縣、鎮),第二批選擇了13個市(縣)、17個鎮,第三批選擇了16個市(縣)、鎮,第四批選擇了5個市(縣)、16個鎮。此後,又陸續有一些地方加入產業集群試點行列�6�8�6�8到目前,已經有145個市(縣、鎮)加入中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行列。這些試點地區分布於我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150多個縣(區、鎮)。其中,北至黑龍江蘭西縣的亞麻、南至廣東的服裝製造,西至新疆的手工羊毛地毯,東至江蘇、浙江的面料和紡織品出口,地域分布廣闊,幾乎遍及全國。在點的分布上,則重點集中在我國沿海極具活力的三大經濟圈。其中,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省份的產業集群地比較集中,切合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清晰地反映出我國紡織服裝集群地的產業特色。(見圖1) 圖1:中國紡織產業集群行業及地區分布地圖(前八批)
分地區統計:安徽省1 個 福建省15 個廣東省28 個 河北省5 個 河南省1 個 黑龍江省1 個 湖北省3 個 湖南省2 個江蘇省31 個 江西省2 個 遼寧省1 個 寧夏回族自治區1 個 青海省1 個 山東省14 個 山西省1 個 上海市1 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 個 浙江省37 個 總計:146個分行業統計:●產業基地19 個 ●紡織機械2 個 ●非織造產品5 個 ●服裝55 個 ●化纖7 個 ●家紡19 個 ●麻紡織5 個 ●毛紡織3 個 ●棉紡織14 個 ●絲綢3 個 ●印染2 個 ●針織17 個 總計:151個(註:義烏市、通州市、常熟市及海寧市被授予多個產業集群特色稱號,故行業統計計數有重復。)
⑵ 中國哪些地區的紡織業比較發達
據我知道的,山東的紡織業算是較發達的,山東如意紡織集團在全國紡織業排在前幾名,山東還有亞光,德棉,煙台有南山集團……總之山東省內的紡織企業很多。但是我認為在山東省內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應該在青島(個人認為哈)。除了山東,江浙一帶當然也是發達地區,如江蘇。這一帶應該是紡織成品較多吧(籂甫焚晃蒔浩鋒彤福廓也是個人認為哈)還有我認為較好的地方當然是南方沿海一帶了。
本人是山東上大學,所以對山東還有一些了解,其它地方就知道的少了些,不過希望我的回答對你的幫助。呵呵
⑶ 國內紡織工業的分布區域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長三角紡織工業區,泛珠三角紡織工業區,環渤海紡織工業區。
效益好的企業集中在浙江、江蘇、廣東、山東、上海地區,銷售收入佔全行業的76%,實現利潤佔全國的90%,市場和效益有區域分布集中化趨勢。
⑷ 中國紡織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
主要是遍布在珠三角和長江口岸地區以及黑龍江一帶沿海城市。作為中國的工業重鎮,模範城市示範區域,紡織品的生產需求也是有增無減,紡織商品的批發與零售也是琳羅滿目。具體請參考中國各地紡織品宣傳欄目單張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