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貴州玉屏大龍,大龍是個什麼地方
它是貴州銅仁地區玉屏縣的一個鎮 :玉屏大龍鎮,現在是銅仁地區的工業園區
大龍,素有「黔東門戶」之稱,位於東經108°34′—109°09′,北緯27°08′—27°31′,與湖南省西部臨界,地處大西南與中南的結合部,是貴州省全方位開放戰略中「東聯」的窗口和橋頭堡, 是全國100個首批重點建設小城鎮之一,是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鎮。全鎮國土面積83平方公里,轄19個村,1個居委會,共184個村組,總人口32451人,其中農業人口25645人,現在耕地面積790公頃,農民人均耕僅0.46畝,境內有有企業12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家。一九九二年八月建立大龍開發區,一九九九年七月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1年成為銅仁地區工業園區。
❷ 盤錦有幾個工業園區或者經濟園區分別在哪
盤錦正著力打造「2+7」園區(遼濱經濟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和大窪臨港經濟區、紅海灘濕地度假區、石油裝備產業園、遼寧北方新材料產業園、盤錦石化產業園區、遼寧盤錦精細化工產業園區、盤錦高升經濟區),原盤錦市經濟開發區已經和興隆台區合署辦公了,基本並入興隆台區了。
打車在雙檯子區基本都是5快全境,興隆台區打表,起價費6快。購物興隆大廈、新瑪特、潤達。
❸ 貴州省黔東南州有多少個村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鄰湖南,南接廣西,與本省黔南、銅仁毗鄰。全州轄16個縣市和1個省級凱里經濟開發區、1個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區,有90個鎮,116個鄉(17個民族鄉),5 個街道辦事處,89個居民委員會,68個社區居委會,3226個村民委員會。
❹ 貴州有幾個工業園區
省級一類工業園區
1、貴陽市小孟裝備製造業生態工業園區 (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遵義市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3、福泉市工業園區 (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4、貴陽麥架沙文高新技術產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5、息烽縣磷煤精細化工工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6、清鎮鋁煤生態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7、遵義市匯川機電製造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8、遵義市湄潭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省級工業園區一類培育區
1、金石工業園區
2、白雲鋁及鋁加工基地
3、修文工業園區、
4、桐梓煤電化工業園區
5、遵義市和平工業園區
6、遵義市湘江工業園區
7、安順市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8、夏雲科技工業園區
9、安龍工業園區
10、興義市清水河工業園區
11、黔東工業園區
12、畢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3、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
省級工業園區二類培育區
1、貴州安順西秀工業園區
2、畢節市黔西北產業園區
3、黔西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
4、畢節試驗區黔西承接產業轉移基地
5、凱里爐山工業園區
6、從江縣洛貫產業承接區
7、長順縣威遠工業園區
8、丹寨縣金鍾工業園區
9、威寧縣工業園區
❺ 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的歷史
大龍開發區大事件紀略
今日之大龍,是企業家投資的沃土,是夢想者謀求發展的新天地,她搶抓機遇,破繭成蝶,有席捲黔東大地之氣勢;她爭搶拼快、勇攀高峰,她正在以一股強勁的爆發力和充足的後勁,加速崛起!60年來,開發區從荒涼的小鎮到邁進高鐵時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資源帶動發展20世紀50年代以前,大龍和其他鄉鎮一樣,只是一條人們交換日常用品的小街。那時候的大龍人大部分都是靠傳統的耕作養家糊口。1960年6月,大屯村火燒坡,到處雜草叢生,一眼望去,幾乎看不到人家。在貴州汞礦(萬山)的帶動下,貴州汞礦大龍發電廠在火燒坡開工建設,周邊村民加入到電廠的建設中。從此,大龍這塊土地被喚醒,與之配套的工人住房、食堂、開水房、供水供電設施、技校、內部子弟學校等設施相繼建設,一段輝煌的歷史就這樣開啟。1962年12月1日,貴州汞礦大龍發電廠開始發電,大部分用電供給萬山汞礦,同時大龍及周邊農村的用電也得到保障。「最多的時候電廠有2000多人,一直持續到90年代末,我是負責燒火送飯的人之一,每天凌晨3點鍾左右就起床,去做早餐。」79歲的鄧武益回憶起當年的景象,至今還記憶猶新。1970年9月,湘黔鐵路動工,大龍段建設進入高潮,湘黔鐵路的建設打通了貴州通往東部地區的橋梁。1972年10月,湘黔鐵路正式通車,大龍進入了鐵路時代。自此,打通了東部沿海地區與大龍的聯系,縮短了大龍到中南、華南、華東地區部分省市的時間和空間距離。20世紀80年代,大龍利用處在玉屏、新晃、銅仁的中心優勢,抓住湘黔鐵路、320國道和201省道的交通便利,建成了集成物資、煤等物流運輸的八大貨運站。該貨運站不僅是黔東、湘西主要的區域物流運輸集散中心,也是貴州三大物流貨運站之一。20世紀80年代後期,「一礦兩廠」(即貴州汞礦,貴州汞礦氯鹼鎂廠、貴州汞礦大龍汽修廠)中的汽修廠,發展成為周圍最大的維修中心,是周圍汽車部件的集中點,在鼎盛時期能組裝汽車。1991年,大龍鎮被列為貴州省六個周邊集鎮建設試點鎮之一。1992年,被確定為銅仁地區的經濟開發區,大龍鎮被列為全國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評選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20世紀90年代後期,經過多年的開采,貴州汞礦資源耗盡,「一礦兩廠」由鼎盛走向衰落,貴州汞礦大龍發電廠由於容量小,能耗高逐漸被淘汰,貴州汞礦汽修廠和氯鹼鎂廠相繼衰落。1997年,大龍鎮老街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啟動,一條長650米,寬16米的商業大街初步形成,加快了鄉鎮企業一條街建設,整條大街已初具規模,全鎮有學校20所。1998年5月,株六鐵路復線開工建設,拉開了西部大開發全國鐵路建設「決戰大西南」的序幕。搭建發展平台1999年,貴州省大龍經濟開發區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1999年7月,開發區管委會升格為正縣級建制,開發區設有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局、國土資源分局、建設局、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等服務部門。2001年,在西部大開發的浪潮下,大龍開發區啟動第一批招商引資。大龍錳業是第一家招商引資進來的企業,緊接著紅星錳業競購了貴州汞礦系統大龍氯鹼鎂廠,吸納了「一礦兩廠」下崗職工,成為來大龍開發區的第一家上市國有企業。同年,在大龍荒涼的崇灘土地上,貴州大龍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建起了大龍首台6300千瓦錳硅冶煉爐。隨後,大龍錳業、中偉集團相繼落戶,提供了近2萬個工作崗位。大龍經濟開發區打開了工業化的號角。2001年,株六復線貴州、湖南兩段開通投運,使沿線豐富的資源快速運到大龍,為大龍工業園區各企業原料加工打下基礎。隨後,道路一條一條地硬化,街道越來越寬,人流開始增大。「比起以前一片荒涼,現在好多了,交通、住宿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52歲的張玲說。2003年,在貴州汞礦大龍發電廠原址上啟動華電集團大龍發電有限公司,將以前的2.4萬千瓦機組擴建成2.30萬千瓦的機組,保障了開發區工業園區的用電需求。2003年,開發區主幹道「飛龍大道」開工建設,打通了大龍鎮與工業園區的通道,為園區物流運輸提供快捷通道,從此工業園區與大龍鎮連為一體。2004年,大龍供水公司在舞陽河畔興建了大龍水廠,從此自來水走進了大龍鎮的家家戶戶,結束了「肩挑背馱」的用水時代。2005年,大龍經濟開發區被貴州省發改委列為省級循環經濟工業試點區,大龍開始探索循環經濟新模式。2006年,國家發改委清理全國經濟開發區,大龍開發區申報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於第四批審核通過,堅定了大龍開發區勇往直前的信心。2007年,大龍開發區實現生產總值9.94億元,是2000年的5.3倍;完成財政總收入1.92億元,是2000年的20.4倍;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21.92億元,是2000年的23.5倍;完成地方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6億元,是2000年的96倍;完成出口創匯1574萬美元,是2000年的14.3倍。一連串的數據傳遞著開發區的發展與進步,為開發區指明了方向。2008年,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鐵合金系列多個企業經過合並、重組、抱團成長,形成開發區最穩定的產業模式。2009年12月29日,銅仁至大龍高速公路在銅仁市城郊茅溪村破土動工,再一次打開了開發區的視野。2010年1月1日凌晨5點,G60滬昆高速公路主線正式通車,讓大龍進入高速時代。依託產業加速發展2011年,銅仁市正式接管大龍開發區,開發區規劃面積106平方千米。2011年,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隊伍積極轉變工作作風,苦幹實干、奮力拚搏,上京津、走湘贛、赴閩浙、奔粵桂,啟動第二輪招商引資,引來了開發區90%的企業。同年,華電大龍發電二期工程開始規劃,帶動了周邊大型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2011年,大龍投資4.5億元,高標准、大手筆啟動1號、2號和4號主幹道等基礎設施項目8個,投資1500萬建設標准化廠房,尤其創新「政企合作、共建共享、收益分成」模式,與香港眾彩集團共同注資5000萬元組建大龍眾彩開發公司,打造港台產業園,眾彩集團負責引進港台及泛珠地區企業,力爭3年引資50億元以上。社會資本的引入,破解了園區開發融資難的問題。2012年7月,「一礦兩廠」第一批廉租房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形式分配,部分廉租房對象入駐新房。同年11月10日,大龍開發區決定在火燒坡原來的住宅上建設安居性保障房,原來的部分住房於2012年11月30日拆除完。舊貌換新顏,使「一礦兩廠」下崗職工住房有了保障。2012年8月,石阡縣人民政府與大龍開發區簽訂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開發區境內規劃10平方公里土地組建「石阡產業園區」,率先進行「飛地經濟」模式的探索。隨著石阡產業園「飛地經濟」的成功建設,開發區有效推動黔東工業集聚區的發展壯大,並引進周邊縣市標志性工業園陸續入駐,實現區域經濟多贏發展。2012年8月,在「2012銅仁重慶招商引資推介會」上,大龍經濟開發區與重慶客商就大龍水輪發電機組項目、大龍鋼結構生產等項目,簽訂了建設重慶產業園的投資合同和框架協議,投資金額共計21.3億元。目前,該產業園引進的企業有重慶和達房產、重慶雲河控股集團、長沙果福農機有限公司等。2012年9月,貴州大龍匯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和貴州中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貴州大龍中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打造「湖南產業園」項目。力爭在5年內做好在5.9個平方公里范圍內引入投資不低於100億元的企業群入駐。目前,該產業園引進企業有中偉玻璃製品廠、金順打火機廠、龍城超市、湖南東億電氣等,解決就業崗位達3000餘人。2012年10月,貴州重力科技環保有限公司5.6萬噸/年含汞廢物回收與處置項目開工建設,於2014年1月建成試生產,實現了工業廢水的零排放。2012年10月28日,歷時3年之久的銅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強了玉屏、大龍、銅仁、大興等周邊區縣的聯系;形成了一小時內可到達銅仁鳳凰機場、懷化芷江機場,形成了東進西接、北上南下的大交通網。2013年6月,西南能礦錳業集團成立,項目總投資約80億元,達產後可年產電解金屬錳25萬噸、電解二氧化錳5萬噸、活化活性二氧化錳5萬噸、金屬錳深加工10萬噸、利用煙氣中二氧化硫生產30萬噸硫酸錳、經脫硫後的煙氣二氧化碳生產80萬噸輕質碳酸鈣,年產值約1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000人,綜合稅收10億元。2013年10月,大龍開發區為民服務中心建成運行,設有服務窗口22個,將原來單一的行政服務職能擴大為行政審批、便民服務、國庫集中支付、公共資源交易、黨務政務公開為一體的政務服務,最終確定了審批事項52項、服務事項98項,窗口工作人員82人。2013年度,大龍鎮榮獲全省示範小城鎮考評第四名,1號主幹道一期和4號主幹道建成通車;3號主幹道正抓緊項目前期工作;全長2.6公里的5號主幹道路基開挖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路面施工;G320線過境大龍段改擴建正在進行征地、拆遷,設計方案已完成,開始進場施工。開發區內正在形成「五橫八縱」的道路交通網路格局。2014年,滬昆高鐵銅仁南站站前廣場及配套設施在一心村開工建設。2014年5月,大龍開發區被省政府列為國家級開發區首推申報單位,同年7月,榮獲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大龍鎮、大龍園區成為貴州省「5個100工程」樣板示範小城鎮、園區。同時,在火燒坡原址上建成6層的保障性住房12棟,共計408套;10層的電梯房2棟,共160套。2014年7月,成為貴州省唯一的國家級循環化改造試點示範園區。同年,成為全省首推國家級開發區申創單位;大龍鎮獲貴州省100個示範小城鎮建設工作績效考評第一名。2014年9月,西南最大鋰電產業園———貴州中偉集團鋰電新材料產業園落戶大龍開發區,主要生產鋰電新材料系列產品、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全部建成投產達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70億元,實現利稅10億元,解決就業崗位1300個。2014年12月17日,開發區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大龍敬老院民生綜合體廣場舉行動工儀式,改善居民和企業職工居住條件。2014年12月,開發區累計發展工業企業42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7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2015年6月,滬昆高鐵將開通運營,大龍開發區將率先進入高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