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美國的強勢工業有哪些

美國的強勢工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1 15:41:11

『壹』 美國的工業技術為什麼高度發達

工業概覽

美國工業以技術先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生產實力雄厚、勞動生產率高而著稱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工業生長取得巨大進展,工業設備能力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世界其它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目前,美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銅、鋁、硫酸、乙烯、汽車、飛機等的產量,以及微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製與開發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領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轎車、家用電器、通訊及辦公自動化設備、電子計算機晶元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則在近年內落到了日本、德國等國後面。

美國工業布局的特點是發展地區集中,分布不平衡;如汽車工業集中在底特律及其周圍五大湖區各州,這里集中有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克萊斯特汽車公司,其汽車產量和銷售額均佔全國總數的80%左右;造船業集中在4個地區,最主要的是以波士頓、紐約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海灣地區;第二個是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聖地亞哥地區;第三個是墨西哥灣各港口四周地區;第四個是五大湖沿岸地區;鋼鐵工業集中在匹茲堡。因此地臨近煤礦和五大湖工業區,容易獲得煤、鐵礦石的供應,背後又緊靠大西洋沿岸的工業區,有利於鋼鐵業的發展;飛機製造及航天業則集中在西雅圖、洛杉磯等西部地區;高技術工業,如電子計算機、光纖通信、激光技術、生物工程等則集中在加利福尼亞洲的矽谷周圍地區。

80年代以來,美國工業發展呈現一種不平衡狀態,一方面,傳統工業面臨國際上新興工業國家的劇烈競爭,正呈衰落狀態,被稱之為「夕陽工業」;另一方面,以高技術工業為核心的新興工業部門則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整個工業水平下降的趨勢;自70年代中後期以來,美國工業雖面臨來自多方面的挑戰,但其在世界工業中所佔的份額一直保持在25~26%的水平。

鋼鐵工業

鋼鐵工業為美國經濟三大支柱之一,70年代以後,鋼鐵工業面臨著設備老化,勞動生產率低下,國際競爭激烈等方面的挑戰,處境非常困難;為此美國鋼鐵工業部門從80年代初開始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企業結構調整;據估算,美國鋼鐵工業僅在80年代後半期就投入企業和設備技術改造資金6000億美元,使其轉爐效率、連續鑄鋼能力、帶鋼軋機等技術和設備達到了世界最先進水平;當然,同其它工業部門相比,美國的鋼鐵工業仍有很大困難,這不僅是美國國內因素所致,而是因為鋼鐵設備生產能力過剩,是一個帶有全球性的問題;近10年來,世界鋼鐵總產量一直呈下降趨勢,美國鋼產量則一直保持在世界總產量的11%左右。

世界前20名大型鋼鐵企業中,美國佔有7家,它們是: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 Group)、伯利恆鋼鐵公司(Bethlehem Steel)、國民鋼鐵公司、共和鋼鐵公司、內陸鋼鐵公司(Inland Steel Instries)、阿姆拜鋼鐵公司以及約翰和拉費爾公司。

汽車工業

美國汽車工業是本世紀剛興起的一個工業部門,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國汽車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點—1290萬輛後逐年下降,美國三家最大的汽車公司都出現了10億美元以上的虧損。為此,這三家大汽車公司都在80年代著手進行了企業調整和改革;經過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與調整,美國汽車工業到80年代後半期渡過了難關,使美國汽車產量連續幾年保持在1100萬輛的水平,三大汽車公司的汽車產量均居世界最先進行列;其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車公司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三位,克萊斯特汽車公司排在日本日產汽車公司、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七位;進入90年代以來,因受美國國內經濟衰退的影響,美國汽車工業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車公司宣布,3年內關閉12個工廠,裁員1.6萬人,到1995年,該公司將關閉21個工廠,解僱7.4萬名職工;這是美國汽車工業衰落的一個縮影;1991年,美國共銷售汽車1230萬輛,比1990年下降11.5%,為1983年以來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萊斯特三大汽車公司在美國汽車市場所佔的銷售份額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68.9%;三大汽車公司的虧損額高達70多億美元,這一境況使布希總統1992年初訪問日本時,也要帶上三大汽車公司的董事長,以幫助美國汽車工業渡過難關。

建築工業

建築工業與鋼鐵工業,汽車工業並列為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地位相當重要,它消費全國冶金工業10%的產品,70%的水泥、玻璃、磚瓦,40%的木材,50%的油漆工業產品,並佔有全國8%的運輸能力,被稱作是美國經濟的晴雨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建築業發展迅速,也帶動了其它工業部門的增長速度;到1972年創歷史最高紀錄,年建房230萬套;但在此之後,建築工業隨著美國經濟的衰落而衰退;到1981年降至最低點,年建房110萬套,不足1972年的50%;從1982年開始,建築工業又開始回升,到1988~1989年度,甚至達到了繁榮的程度;但也許正是由於這種繁榮,使銀行業對房地產和建築業信貸過度膨脹,造成了1990年民用高級住宅和辦公樓嚴重過剩,年底有1/3的新建築閑置無用,銀行貸款回收困難,導致對工商企業和個人信貸的收縮,引發了1990年第四季度開始的美國戰後第九次經濟衰退。

美國建築業現代化程度很高,設計技術和管理水平也居世界領先水平;在建築材料的應用上,也大膽採用新材料,如特種塑料、鋁合金、大面積平板玻璃等,在抗震力學和建築結構設計等方面,仍領導世界建築工業的發展方向。

機器製造業

美國機器製造業在二戰前落後於德國,到1969年,美國的機床產值才超過德國和前蘇聯,躍居世界第一位,但到70年代後期,則又面臨世界各國的挑戰;美國機器製造業由大約500家大公司組成,但在1972~1986年間,美國在經合組織各國機床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4.9%下降到11%。里根政府為了阻止這一與國防工業密切相關的部門繼續衰落,提出了一項「國內行動計劃」,在限制進口的同時,增加資金投入;1988年,由於美元貶值和投資需求的增加,機器製造業部門狀況有所改善,訂貨增加,生產回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僅為1.5%左右;在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製造方面,美國所面臨來自日本的挑戰更為嚴重,外國高級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幾乎佔領了美國國內市場的75%左右。

高技術工業

與美國傳統工業普遍衰敗的狀況相反,美國的高技術工業則生機勃勃,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潛力;高技術工業包括微電子技術、電腦軟體、機器人、通訊設備、計算機輔助設計、光纖技術、超導研究、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技術等。

美國政府把高技術工業作為提高經濟增長率、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據經合組織估計,美國在計算機技術、電子電信、生物工程、化學及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部門居世界首位,只有在工業機器人、計算機晶元和金屬合方面落後於日本。

電子計算機和信息處理技術是現代高技術工業的核心。
此外,美國在高分子化學、生物工程、新材料與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超導、核能等方面,都保持著世界領先的位置,並對這些領域的繼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能源工業

能源工業部門是美國工業中最大的部門,它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電力、核能等;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是美國能源工業中最主要的部門, 1989年,美國能源消費構成是:石油佔40.3%;天然氣佔24.1%;煤炭佔24.8%;核能佔5.8%;水力及地熱佔5.0%;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的蘊藏量很大,全國50個州都發現有石油和天然氣;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為美國提供了能源消費的主要部分,60年代末期國際上出現石油危機後,美國的採煤業才略有回升;特別是從70年代中後期開始進行的採煤技術設備更新運動,使美國煤炭採掘業的技術裝備和勞動生產率都居於世界先進水平;美國煤炭的主要產區是阿巴拉契山脈一帶,僅此處煤炭產量就佔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

除傳統的石油和煤炭能源外,美國還特別注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目前美國正在開展利用潮汐、合成燃料、太陽能等新能源;核能更是美國大力發展的重點,1970年,美國擁有核電站19座,1980年增加為70座,1990年則增加到110座,另有4座正在興建中,按這種增長速度,到1995年,美國的核能發電量就可以超過煤炭發電量,位於石油之後居第二位。

『貳』 美國20世界30年代-50年代重點發展的什麼工業

汽車,航空和造船,軍工,化工·能源期間湧出大量著名企業, 如通用,波音,雷神,馬丁,杜邦等·· 美國汽車工業發展史
--------------------------------------------------------------------------------
【收藏此頁】 【列印頁面】 【關閉頁面】 您是第 438 位訪問者
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汽車展覽始於1900年11月,在紐約市當時的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行。從歷次汽車展覽可以看出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史,也可以看出美國汽車工業汽車造型及功能的發展。

19世紀末,美國的經濟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工業生產開始處於世界前列,它的鋼鐵和石油化工等工業的發展為汽車工業的創造了條件。1908年,福特汽車推出了著名的T型車,這種售價不足500美元�後降到300美元的汽車,只有當時同類汽車價格的1/4甚至1/10,美國一個普通工人用一年工資就可以購買到。福特的T型車戰略使汽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眾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產中使用流水線裝配汽車,這給汽車工業帶來革命性變化,美國隨即出現了普及汽車的高潮。

第一階段:1900年-1915年。1893年亨利?福特發明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汽車後7年,汽車開始大量生產,人們進入汽車時代。奧爾茲莫比汽車公司成立於1887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廠商。該公司於1903年生產的Doctor Coupe是單汽缸引擎汽車,也是該公司第一批大量生產的汽車,1903年共約生產了4000輛。1909年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福特T型汽車為汽車製造開創了新紀元,可以說是20世紀美國甚至是全世界讓汽車成為大眾交通工具的先驅,因為它是世界第一條生產線上裝配而成的汽車。當時的媒體一致推選福特T型汽車為20世紀最重要的汽車發明。福特採用大量生產方式,改善T型汽車,同時降低價格,也因此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1908年,當今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廠商通用汽車公司成立。在這兩大汽車公司的耕耘下,汽車性能益發精進,銷售量蒸蒸日上,1916美國汽車銷量首度突破100萬輛,1920年再度建立超越200萬輛的新里程碑。

第二階段:1916年-1929年。汽車製造在這個時期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中等階層擁有汽車,而汽車的造型已經成為汽車製造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通用汽車公司更率先成立藝術與色彩生產部門。在這個時期,富有人家流行汽車車身定做,即先購買某種汽車的機械部件,然後再另外設計定做車身。雖然許多被視為經典的汽車外觀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但車身定做其實是費錢而不實際的。成立於1902年的凱迪拉克汽車公司一向以機械部件優良著稱。公司曾經有過把3輛汽車拆開,將機械零部件整個打散,再重新混合組合成3輛汽車的記錄。這項創舉,旨在強調凱迪拉克的零部件的標准化及一致性。另外,當時聲望極高的高級汽車製造廠商Pierce Arrow汽車公司從1901年至1938年在紐約上州水牛城生產汽車,公司早期即採用鋁合金車身並配備有動力剎車。這個時期,美國汽車工業為適合消費者需求已經能夠生產8缸引擎跑車,時速可達到115英里。1925年美國第三大汽車製造廠商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成立。在美國經濟大蕭條前夕的1929年,美國汽車銷量沖破500萬輛。

第三階段:1930年-1942年,利用空氣動力原理,汽車的引擎設計在這個時期出現長足的進步。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讓汽車製造廠商投入軍事車輛及機械的製造,汽車外觀並無明顯演變,幾乎無造型可言的吉普車的出現完全是基於實際的需要。Packard汽車公司共製造7種時速可達100英里的高性能Packard Speedstar汽車,被視為當時豪華汽車的代表。當時全球市場上有15家廠商製造豪華型汽車,Packrad就佔了50%的市場。 Franklin Sport Runabout汽車公司自1902年至1934年在紐約州的雪城生產汽車,引擎開始使用空氣冷卻系統。
第四階段:1946年-1959年,隨著噴氣飛機時代的來臨,汽車造型也趨向更低、更長、更寬,並在車後加上大大的尾翅。這個時期的汽車造型有兩大特色,一是車身的防撞設計,一是尾翅的流行。50年代美國最具特色的汽車是家庭式旅行車(Station Wagon),象徵著郊區家庭的美好生活。這個時期,福特雷鳥汽車曾是公司跑車的代言者。1955年公司生產的雷鳥8缸雙人座敞篷跑車,車頂為活動纖維玻璃,其華麗造型獲得了高度評價,後因其控制輕巧,又被喻為私人車的象徵。1958年,美國汽車廠商專為紐約國際汽車展覽設計了一款只有1輛的Dual Ghia 100原型汽車,具有400馬力(294千瓦),最高時速為140英里(224公里),並配有當時車迷所夢想的盒式磁帶汽車音響。
第五階段:1960年-1979年,消費者拋棄以往強調越大越美的汽車造型,傳統而保守的造型蔚然成風,以甲殼蟲為代表的小型汽車大為流行。一些價格合理的小跑車如Mustang和Corvette 等普遍受到歡迎,小型汽車市場開始增長。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都有此類產品推出,1964年福特野馬跑車率先掀起小型車的革命。美洲豹E型汽車以玲瓏的流線型外型贏得消費者青睞。當捷豹XKE汽車第一次在1961年的紐約國際汽車展覽出現時,立刻造成轟動。這款雙人座雙門敞篷車時速高達150英里(240公里),而它創新的獨立後懸掛系統使其在當年的車展上備受寵愛。
第六階段:1980年-2000年,從80年代起,美國汽車工業幾乎

僅作部分參考

『叄』 美國西部的著名工業類型是什麼

美國西部舊金山擁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工業是電子工業 ,其集中分布區被稱為矽谷。
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的飛機製造、電子工業十分發達,其發展上述工業的有利條件:
1、科技條件(大學、科研機構);
2、環境條件(風景優美,利於科研);
3、交通便利(海陸空)。

『肆』 美國有什麼工業

美國工業的分布大體上分為三大地區。
1,東北部地區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全國的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傳統工業大部分集中分布在這里。
2,南部地區過去以農業為主。由於這里地價便宜,勞動力充足,環境污染較東北部小,美國工業逐漸由東北部向南部發展,形成美國新興的石油、飛機、宇航、電子等工業基地。
3,太平洋沿岸的狹窄平原和谷地,是西部工業的集中地帶,宇航、電子、信息技術等新興工業發展較快。目前,美國重要工業區分布在東北,南部,西部地區,是美國所重視的地帶。由於該工業地帶臨海,所以更方便於對外貿易。
4,美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主要工業區有東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美國是世界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位於舊金山(聖弗朗西斯科)東南端的矽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著名產品為矽片。

『伍』 美國工業主要有哪些特點

美國工業以技術先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生產實力雄厚、勞動生產率高而著稱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工業生長取得巨大進展,工業設備能力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世界其它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目前,美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銅、鋁、硫酸、乙烯、汽車、飛機等的產量,以及微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製與開發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領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轎車、家用電器、通訊及辦公自動化設備、電子計算機晶元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則在近年內落到了日本、德國等國後面。

美國工業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東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馬克河,北至密執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蘭的南部。這一工業密集的東西狹長地帶,被稱為美國的「製造業帶」。其面積只約佔全國的8%,但卻集中了美國1/2以上的製造業,成為全國工業最集中的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等州,一些與軍事有關的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造船、飛機、導彈、電子、汽車裝配等得到巨大發展。南部得克薩斯等州的產油區,已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年代以來,經濟和人口出現南移現象。被稱為「陽光地帶」的南部和西部工業發展較快,其速度大大超過東北部地區。

美國工業生產的特點:第一,工業生產規模大。第二,部門齊全,體系完整。第三,新興部門和尖端技術發達。第四,工業生產分布不平衡。在東北部,所屬十四個州的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8%,卻集中了50%製造業,80%的剛產量和90%的汽車產量。在西部工業帶,航空、造船、電子和導彈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10%。在南部工業帶,石油、化工、造船和軍工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20%。
工業分述:

電力工業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其發電裝機容量、機組容量、年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國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始終超前於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全國發電量為3000億千瓦小時時(1947),用了20年的時間翻了兩番,1967年達13000億千瓦小時以上。電力增長的超前系數(電力彈性系數)達 2左右。此後的20年,由於「石油危機」等因素,電力增長速度減慢,年平均增長率為3~4%,但仍超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1989年,全美總發電量為29582億千瓦時,裝機總容量為6.85億千瓦,居世界首位。發電用能源佔一次能源總消費的比重為33%。這一比重逐年增長,反映了電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到2000年,這一比重將增至45%以上。用電構成主要是三大用電部類:工業用電佔38%,生活用電佔34%,商業用電佔26%。隨著工業電氣化程度的提高,單位產值電耗上升,而單位產值能耗卻不斷下降,如1960年每美元產值電耗為0.9千瓦小時,能耗為1.65千克標准煤。1980年,前者增加到1.25千瓦小時,而後者卻下降為1.35千克標准煤。與此同時,生活用電水平也不斷提高。1980年,美國年人均生活用電為9536千瓦小時,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

美國電力工業的所有制格局由私營電力公司、聯邦政府經營的電力局、市政公營電力公司和農電合作社4種形式的電力企業構成,並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形成,一直延續至今。私營電力公司幾經合並,已由2000餘家變為240家,其發電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佔全國總數的78%;聯邦政府經營的6個電力局(田納西流域管理局、邦維爾電力局、西南電力局、阿拉斯加電力局、東南電力局和西部地區電力局)和1900家市政公營電力公司,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分別佔全國總數的20%和19%。農村電氣化計劃由1936年開始執行,由內務部的農村電氣化局(REA) 向全國各農電合作社貸款,經20多年的努力,全美基本實現農村電氣化。現有農電合作社1000餘個,裝機1850萬千瓦。

美國的發電能源主要是礦物燃料,火電比重一直佔70%左右,火電中又以煤電為主,特別是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煤電比重不斷增長,1984年煤電比重由1972年的44%增加為56%,油電和天然氣發電相應地由37%下降到17%。與此同時,由於易開發的水電減少,水電比重由15.6%下降到13.3%;核電比重由3.1%增加到13.5%。

美國現有火電裝機4.97億千瓦。早在1930年,世界第一台20萬千瓦機組在美國投入運行;接著在1955、1960和1965年分別投入了第一台30萬千瓦、50萬千瓦和 100萬千瓦機組。這是單機容量迅速發展的高潮時期,大致每隔5年左右單機容量翻一番,這對加快電力建設速度、降低造價和發電成本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此後,由於發電效率和運行可靠性方面的原因,放慢了機組容量增長的速度。

煤炭工業美國的煤炭生產主要分布在東、中、西部3個地區,即美國三大煤田:阿巴拉契亞煤田,主要產焦煤;中央煤田,主要產動力煤,現主要分布於五大湖地區;還有就是西部煤田,且產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2006年西部地區的煤炭產量達6.19億噸,佔美國總產量的53.3%,主要生產礦山為露天礦;其次是阿巴拉契亞地區,為3.90億噸,佔美國總產量的33.6%,主要生產礦山為地下礦;中部地區的產量為1.52億噸,佔美國總產量的13.1%。

東北部原來是美國最大的燃料開采地,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開采重點已經逐步移向南部。

油氣工業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灣沿岸的西部油田(主要在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淺海地區,以及內陸的俄克拉何馬州),石油產量佔全國的近1/2,天然氣產量約佔全國的80%。其次為加利福尼亞油田(佔全國產量的12%),主要分布在洛杉磯附近。1967年於阿拉斯加北部發現了新的大油氣田。據估計,阿拉斯加大陸架可開採的石油儲量為12億噸,佔全國可開采儲量的1/3,現已大規模開采,1988年產量近1億噸,佔全國產量的1/4,成為美國新的石油基地。美國為了把南部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運到主要消費區——東北部,修建了30多萬公里的輸油管和40多萬公里的輸氣管,並有大量油船專門向東北部運油。在墨西哥灣和大西洋沿岸(以紐約為中心的各港市),以及沿五大湖的許多城市中,都建有大規模的石油加工廠(1991年美國共有煉油廠192座,原油年加工能力為7.66億噸),加工原油能力為國內石油產量的2倍。因此,除加工本國原油外,還加工從中東和加勒比地區等進口的原油。

汽車工業 美國汽車工業是本世紀剛興起的一個工業部門,汽車製造業的分布特別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主要是在以布法羅、辛辛那提和珍妮斯維爾為頂點的三角形地區內,其中以底特律周圍地區最為集中,底特律是全國最大的汽車製造業中心。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的總部都設在底特律。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國汽車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點——1290萬輛後逐年下降,美國三家最大的汽車公司都出現了10億美元以上的虧損。為此,這三家大汽車公司都在80年代著手進行了企業調整和改革。經過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與調整,美國汽車工業到80年代後半期渡過了難關,使美國汽車產量連續幾年保持在1100萬輛的水平,三大汽車公司的汽車產量均居世界最先進行列。其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車公司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三位,克萊斯特汽車公司排在日本日產汽車公司、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七位。進入90年代以來,因受美國國內經濟衰退的影響,美國汽車工業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車公司宣布,3年內關閉12個工廠,裁員1.6萬人,到1995年,該公司將關閉21個工廠,解僱7.4萬名職工。這是美國汽車工業衰落的一個縮影。1991年,美國共銷售汽車1230萬輛,比1990年下降11.5%,為1983年以來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萊斯特三大汽車公司在美國汽車市場所佔的銷售份額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68.9%。三大汽車公司的虧損額高達70多億美元。這一境況使布希總統1992年初訪問日本時,也要帶上三大汽車公司的董事長,以幫助美國汽車工業渡過難關。

航天工業航空航天業對美國的貿易平衡貢獻最大,每年達到21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美國航空工業是美國國防工業的核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工業部門,其產品主要用以滿足美國國防部的需求。

冷戰結束後美國對其總體軍事戰略進行了調整,導致國防經費大幅度削減,對軍用航空產品的需求急劇減少,生產能力出現嚴重過剩。國防預算從80年代的頂峰時期已經削減了1/3,采辦資金下降了大約67%,軍用飛機的銷售額從1987年的437億下降到1997年的314億美元,導彈的銷售額從高峰時期的142億下降到1997年的52億美元。92年以來由於石油價格上漲後,民用運輸業不景氣,民機工業亦受到沖擊,民機的銷售額逐年下降,95年銷售額239億美元較92年下降40%,96年隨著航空運輸業的復甦,民機工業開始回升,1997年銷售額為406億美元。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民機市場和國防預算的不斷削減,美國航空工業為自身的發展,正進行著大規模的調整。美國的航天工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區。

鋼鐵工業美國的鋼鐵工業主要集中分布於以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布法羅等為中心的大湖帶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消費區。隨著各地小鋼廠的紛紛涌現,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美國過去鋼鐵工業高度集中的狀況,分散趨勢進一步加強。

美國鋼鐵工業中心,賓夕法尼亞州第二大城市。位於該州西南部,俄亥俄河上源阿勒格尼河與莫農加希拉河交匯處。17世紀後期為一毛皮貿易站。18世紀中葉,法國殖民者在此建立據點迪尤肯堡。1758年為英國殖民者奪取,改今名。1816年與附近一些移民點合並。1837年賓夕法尼亞運河建成,1851年鐵路通達,該地成為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工商業迅速發展。1936年曾遭洪水嚴重破壞。40~50年代實施城市重建規劃取得成功,基本上控制了洪水和工業煙塵污染。

美國最老的鋼鐵工業中心。附近有優質大煤田,通過大湖和內河廉價運入蘇必利爾的鐵礦石。又當大湖區和大西洋沿岸中部兩大製造業帶之間的有利位置,發展鋼鐵工業條件優越。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在國內鋼鐵產品供應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有「鋼都」之稱。在鋼鐵工業基礎上,建立了重型機器製造、化學、原子能、電氣器材、金屬加工和運輸機械等工業。50年代以來,鋼鐵工業在全國的地位相對下降。目前煉鋼能力約佔全國1/5。許多大工業公司總部的所在地,著名的有美國鋼鐵公司、海灣石油公司、羅克韋爾國際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等。擁有美國第一座完整的核動力工廠和工業用核反應堆。

化學工業發展的初期,主要生產酸、鹼等基本化工產品,之後,有機合成化學工業逐漸占優勢。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的有機合成化學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化學工業的分布也從五大湖沿岸和東北大西洋沿岸迅速轉移到了石油資源豐富的墨西哥灣一帶。

石油化工是美國發展最快的化工部門。其布局特點是與煉油廠密切結合,建立大型石油加工與化工基地。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是美國最大的原油產地,當然也是石油化工最集中的地區,僅在科珀斯克里斯提—休斯敦—博蒙特地區就集中了全國石油化學工業的40%,休斯敦生產的合成橡膠佔全國的一半。墨西哥灣地區化工產品數量雖然很大,但主要是些中間產品,而化工產品,特別是高級化工產品仍遜於北部,所以在化工產值方面,目前北部仍占優勢。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區是在煤炭和冶金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老化工區,後來也興建了石油化學工業。

『陸』 美國目前為止最優質的製造業商品有哪些

美國九大製造業中心包括:
(1)洛杉磯(石油加工、宇航、化學、機械工業)
(2)芝加哥(鋼鐵、食品加工)
(3)休斯頓(石油工業)
(4)費城(煉油、鋼鐵、造船、紡織、電機、機車車輛、化學工業等)
(5)底特律(汽車製造)
(6)聖弗朗西斯科(飛機製造、火箭部件、金屬加工、造船、儀表、電子設備、食品、石油加工、化學、印刷等)
(7)波士頓(計算機、電子設備、造船、塑膠、化學、紡織、皮革、製鞋、服裝、食品、印刷出版等)
(8)匹茲堡(鋁板、鋼板加工、煉鋼設備、窗玻璃、?空氣制動器、安全設備的製造中心)
(9)亞特蘭大(飛機、汽車製造、機械、鋼鐵、化工等)

『柒』 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哪些

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

『捌』 美國三大工業區是什麼

美國的三大工業區分別是:東北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

1、東北部工業區:豐富的煤炭、鐵礦及水資源,便利且廉價的水運條件,城市眾多市場廣闊,乳畜業產品產地副食品供應方便,歐洲移民最先到達的地區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

2、南部工業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如墨西哥灣沿岸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廣闊的平原,環境優良污染少。促使美國工業由東北部向南部陽光地帶擴散。

3、西部工業區:地球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有軍事訂貨。

美國的工業發展:

工業就業人數約佔全部就業人口的20.3%。製造業在工業中佔有主導地位,產值約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礎支柱。美國產業轉型加快,製造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被淘汰或轉移到國外。

與此同時,信息、生物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利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也取得新進展。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

『玖』 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包括


1東北部工業帶————為美國最早工業化地區,鋼鐵、機械、造船、汽車等傳統工業企業多集中分布於此。

2南部工業帶————承接東北部資本,逐漸成為美國能源、化工、航天、新材料等產業聚集帶。

3西海岸工業帶————位於太平洋沿岸從舊金山到西雅圖,為新興的高新工業集聚區,飛機製造、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新興高技術產業迅猛發展,矽谷為其代表。


三、主要工業代表門類

1、鋼鐵工業
鋼鐵工業為美國經濟三大支柱之一,美鋼產量一直保持在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十左右。

2、汽車工業
同為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國汽車產量達到歷史頂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受美國國內經濟衰退影響,陷入衰退困境。

3、建築業
與鋼鐵工業,汽車工業並列的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消費全美10%冶金工業產品,70%的水泥、玻璃、磚瓦,40%的木材,50%的油漆工業產品,並佔有全國8%的運輸能力,與金融信貸市場強烈正相關,最終反映總體經濟的健康度,被稱作是美國經濟晴雨表。

4、機械製造業
1969年,美國的機床總產值超過德國和前蘇聯,躍居世界第一位,但長期面臨來自德日的激烈競爭,在高級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製造方面,市場份額連連下降。

5、高新技術產業
美國在計算機、電子、通信、生物工程、信息技術、化學及航空航天等高技術產業部門,競爭力居世界前列,其細分領域包括:互聯網、高分子化學材料、微電子、電腦軟體、通訊設備、新材料與新能源、超導、光纖技術、生物工程和宇航等。

6、能源工業
能源化工為美國最大工業部門,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電力、核能等,電力、石油天然氣及老樹開新花的頁岩氣工業,是能化工業核心產業。
除傳統化石能源以外,潮汐、合成燃料、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產業取得長足發展。


『拾』 1.美國工業特點 2.美國發展工業的優勢

美國工業以技術先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生產實力雄厚、勞動生產率高而著稱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工業生長取得巨大進展,工業設備能力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世界其它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目前,美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銅、鋁、硫酸、乙烯、汽車、飛機等的產量,以及微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製與開發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領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轎車、家用電器、通訊及辦公自動化設備、電子計算機晶元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則在近年內落到了日本、德國等國後面。
美國工業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東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馬克河,北至密執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蘭的南部。這一工業密集的東西狹長地帶,被稱為美國的「製造業帶」。其面積只約佔全國的8%,但卻集中了美國1/2以上的製造業,成為全國工業最集中的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等州,一些與軍事有關的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造船、飛機、導彈、電子、汽車裝配等得到巨大發展。南部得克薩斯等州的產油區,已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年代以來,經濟和人口出現南移現象。被稱為「陽光地帶」的南部和西部工業發展較快,其速度大大超過東北部地區。
美國工業生產的特點:
第一,工業生產規模大。
第二,部門齊全,體系完整。
第三,新興部門和尖端技術發達。
第四,工業生產分布不平衡。在東北部,所屬十四個州的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8%,卻集中了50%製造業,80%的剛產量和90%的汽車產量。在西部工業帶,航空、造船、電子和導彈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10%。在南部工業帶,石油、化工、造船和軍工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20%。

優勢
1、美國有高端的科技力量,經濟基礎和工業基礎好;
2、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發達的農業作支撐;
3、平原廣闊,交通發達;
4、較高的人口素質,科技型人才多;
5、對外貿易相當發達。

閱讀全文

與美國的強勢工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最怕什麼電動車 瀏覽:674
賓士的輪胎為什麼易爆 瀏覽:996
工業門安裝怎麼選 瀏覽:297
賓士招聘為什麼要確認郵箱 瀏覽:973
金沙汽車站附近小區有哪些 瀏覽:315
賓士油是多少升 瀏覽:735
汽車防塵網怎麼解決 瀏覽:890
寶馬3改音響多少錢 瀏覽:11
寶馬10萬左右買什麼車 瀏覽:897
汽車天窗模糊怎麼處理 瀏覽:816
汽車如何進行定速巡航 瀏覽:947
賓士車保養機油多少升 瀏覽:303
寶馬看多少油 瀏覽:116
賓士發動機電腦進油怎麼修 瀏覽:946
18款奧迪a8多少錢 瀏覽:849
賓士水在哪裡加 瀏覽:720
買什麼工業機械能賺錢 瀏覽:954
寶馬x1油濾網在哪裡 瀏覽:482
榮威汽車屏幕太亮如何調節亮度 瀏覽:594
佛山的工業區分布的位置如何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