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建築工業化
建築工業化:按照大工業生產方式改造建築業,使之逐步從手工業生產轉向社會化大生產的過程。它的基本途徑是建築標准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和組織管理科學化,並逐步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果,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建設速 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質量。
簡介:
建築工業化的基本內容是:採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發展施工專業化,提高機械化水平,減少繁重,復雜的手工勞動和濕作業;發展建築構配件、製品、設備生產並形成適度的規模經營,為建築市場提供各類建築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築構配件和製品;制定統一的建築模數和重要的基礎標准(模數協調、公差與配合、合理建築參數、連接等),合理解決標准化和多樣化的關系,建立和完善產品標准、工藝標准、企業管理標准、工法等,不斷提高建築標准化水平;採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實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培育和發展技術市場和信息管理系統,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B. 什麼是建築工業化
以構件預制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為生產方式,以設計標准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裝修一體化、管理信息化為特徵,能夠整合設計、生產、施工等各個產業鏈,實現建築產品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築。
專業人才:
建築工業化應用工程師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考核共劃分為3個級別:一級建築工業化應用工程師、二級建築工業化應用工程師、三級建築工業化應用工程師。
一級建築工業化應用工程師不劃分專業方向,具備綜合運用各項建築工業化應用技術的能力,以及具備較高的管理能力。
二級建築工業化應用工程師共劃分為5個專業方向:建築信息模型(BIM)應用技術、裝配式建築設計、裝配式建築施工、預制構件製造、工業化裝修;具備熟練運用其中某一項建築工業化應用技術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三級建築工業化應用工程師共劃分為5個專業方向:建築信息模型(BIM)應用技術、裝配式建築設計、裝配式建築施工、預制構件製造、工業化裝修;能夠掌握其中某一項建築工業化應用技術基本的能力,具備初步的管理操作和理論知識
建築工業化應用工程師
C. 工業化建築有哪些優點
優點一:舒適。工業化建築具有熱惰性特點,無論在熱帶還是寒冷地區,均能保持恆定室內溫度;同時,混凝土材料特性有較好隔音效果。
優點二:速度。工業化生產意味著,一棟摩天大樓地基尚未開挖時,大樓的頂部就已經在工廠生產好了。現代化的建築方式要求開工部分的原材料能及時供應。預制混凝土建築工地現場,施工不僅更快,得益於施工平台的迅速搭建而更加安全。
優點三:安全。每個人都知道,混凝土無法燃燒,工業化建築本身具有防火性。在室內物品著火的情況下,工業化建築可以防止大火蔓延,無法引燃臨近建築。工業化建築結構穩固,著火後下,可以支撐更長時間。工業化建築堅固耐用,能有效抗震抗爆,承受地震和水災等自然災害影響。
優點四:多樣性。預制混凝土構件在工廠生產線上製造,可根據需求,調整構件表面顏色、外表裝飾和整體形態。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需開模,設計師們可以設計不同模型,復制 並打造傳統經典建築細節比如羅馬柱等,還能推出仿石頭外立面。預制混凝土行業整合相關產業能力強,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顏色,達到最佳視覺效果。
優點五:健康。室內空氣質量是人們的健康殺手之一。工業化建築能做到全生命流程穩固、可靠,無需採用任何化學物質預防建築耗損和防止蟲害。這意味著工業化建築室內環境安全無污染,無有害物質排放。
優點六:成本低。工業化建築通過工業化生產,保證產品質量,規模化效應降低了生產成本。修理和維護一棟工業化建築的成本實現可控。意味著建築行業無需為進一步降低成本,而犧牲建築質量。本地化采購滿足了工廠的日常需要,同時降低了材料的運輸成本。
優點七:質量。預制混凝土構件在工廠生產,融合了先進技術,產品質量優良。相比現場澆築的混凝土建築,工業化建築誤差極大減小,帶來高科技工業化的建築解決方案。同時,預制混凝土構件在工地現場使用之前,工程師們就能在工廠生產時檢測質量,剔除不合格的構件。
優點八:耐用。預制混凝土構件能使用多年。結構穩固的混凝土建築可以長期使用,工業化建築通過對建築細節精緻設計,一體化的建築解決方案,能有效延長建築的使用壽命。
優點九:環保。預制混凝土構件原材料源自自然界的石頭、砂礫、沙子、水泥等,幾乎在所有地方能找到類似材料而且數量巨大。相比其他建築方式,預制混凝土建築全生命流程對環境影響已經減至最小。預制混凝土建築的構件能整體循環使用。
優點十:可持續性。可持續性意味著,我們社會的三大支柱——人、發展和地球之間,實現「3贏」局面。如果其中的一方受到破壞,就無法稱之為可持續性發展。
D. 建築工業化節能環保技術及應用有哪些
建築工業化節能環保技術及應用有哪些
建立標准化的單元是標准化設計的核心。其不同於早期標准化設計中僅是某一方面的標准圖集或模數化設計。BIM技術的應用,即受益於信息化的運用,原有的局限性被其強大的信息共享、協同工作能力突破,更利於建立標准化的單元,實現建造過程中的重復使用。
E. 工業化建築構造的基本概念
(一)中國建築工業化定型的定義:
建築工業化的定型產品是指房屋、房屋的構配件、建築製品。
(二)建築工業化的特徵:
標准化、 機械化、工廠化、組織管理科學化。
1.標准化是建築工業化的前提,
2.機械化是建築工業化的核心,
3.工廠化是建築工業化的手段,
4.組織管理科學化是建築工業化的保證。
(三)工業化建築體系的類型:
1.工業化建築體系分兩種:專業體系和通用體系。
2.專業體系是以定型建築物為基礎,進行構配件配套的一種體系。
特點:它具有一定的設計專用性和技術先進性,缺少與其它體系配套的通用性和互換性。
通用體系是以通用構配件為基礎,進行多樣化房屋組合的一種體系。
特點:它的構件可以相互通用,並可進行工業化成批生產。
(四)實現建築工業化的途徑:
實現建築工業化的途徑:預制裝配式建築、全現澆和現澆與預制相結合建築。
(五)工業化建築的類型:
1.按照建築結構類型分類:
發展不同類型材料的剪力牆結構、以混凝土材料為主的框架結構。
2.按照生產施工工藝分類:
主要按照混凝土工程劃分,預制裝配(全裝配)、工具式模板機械化現澆(全現澆)或現澆與預制相結合。
預制裝配式建築:構件採用工業化生產,運至現場安裝。
主要有砌塊建築、大板建築、框架板材建築、盒子建築。
優點:生產效率高、構件質量好、施工速度快、現場濕作業少、受季節影響小。
缺點:生產基地一次性投資大,當生產量不穩定時,工廠的生產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
全現澆和現澆與預制相結合的建築:主要承重構件採用全部現澆和部分現澆、部分預制裝配。
主要有大模板建築、滑板建築、升板建築。
優點:結構整體性好,適應性強,運輸費用省,可組織大面積流水施工,經濟效果好,生產的一次性投資少。
缺點:現場濕作業多,工期長。
3.按照建築結構類型和生產施工工藝綜合分類:
砌塊建築、大板建築、盒子建築、框架板材建築、大模板建築、滑板建築、升板建築
F. 建築產業化是什麼
http://ke..com/link?url=hJpi6r4fexkIwAioncPL5N61_MR9Z1QxCg90Pzz1gBGQ-TB1JhUt3REcJjcg623leW-jf4MMFQdkEKvGoaAkWa
看一下這兒網站吧,挺全面的
基本內容
建築產業化是指運用現代化管理模式,通過標准化的建築設計以及模數化、工廠化的部品生產,實現建築構部件的通用化和現場施工的裝配化、機械化。發展建築產業化是建築生產方式從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型生產的根本轉變,是產業現代化的必然途徑和發展方向。
建築產業化的核心是建築生產工業化,建築生產工業化的本質是:生產標准化,生產過程機械化,建設管理規范化,建設過程集成化,技術生產科研一體化。建築生產工業化在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工業發達國家已有近50年的發展歷史,其建築工業化的程度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一棟住宅有一半用預制構件組裝完成,預制構件率最高達到80%以上。我國的建築產業化研究起步比較晚,但由於受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和市場不成熟,企業不成熟、沒有形成規模,產業集中度不高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直以來成效不太大。
G. 建築工業化(四化)
建築工業化是指用現代工業的生產方式來建造房屋,它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即建築設計標准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和管理科學化。
設計標准化:就是從統一設計構配件入手,盡量減少他們的類型,進而形成單元或整個房屋的標准設計。
構配件生產工廠化:就是構配件生產集中在工廠進行,逐步做到商品化。
施工機械化:就是用機械取代繁重的體力勞動,用機械在施工現場安裝構件與配件。
管理科學化:就是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工程項目管理,避免主觀意斷或憑經驗管理。
其中,設計標准化是實現建築工業化目標的前提,
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是建築工業化的手段,
施工機械化是建築工業化的核心,
管理科學化是建築工業化的保證。
H. 什麼是新型建築工業化
新型建築工業化是以構件預制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為生產方式,以設計標准化、構件部品化、施工機械化為特徵,能夠整合設計、生產、施工等整個產業鏈,實現建築產品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築生產方式。
I. 常見的工業化建築產物有哪些
建築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質,通常可分為: (1)生產性建築:工業建築、農業建築 工業建築:為生產服務的各類建築,也可以叫廠房類建築,如生產車間、輔助車間、動力用房、倉儲建築等。
廠房類建築又可以分為單層廠房和多層廠房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