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湘潭的工業有哪些

湘潭的工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5 19:10:36

1. 湘潭主要優勢產業有哪些/

湘潭系湖南省的一個老工業城市,曾有冶金業、機電業、化工業及紡織業四大支柱產業在全省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近幾年來,由於湘潭市委、市政府積極運用「民營經濟」、「全球經濟」、 「政府服務經濟」的新理念,實施「強工富市」戰略,加大招商引資、企業改制、建設工業園區力度,挖掘、利用各種工業資源,湘潭市工業形成了新的優勢產業。這些優勢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帶動作用明顯,市場前景看好,在全省同行業中優勢突出。

一、湘潭市七大優勢工業產業的發展概況

(一)七大優勢產業在整個工業中優勢突出。經濟普查資料顯示,在2004年湘潭市485家規模工業企業(按最小法人原則統計)中的冶金業、機電業(即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化工業、化纖紡織業、農產品加工業(主要包括屠宰及肉類加工、檳榔加工、竹製品加工)、皮革業及煤炭采選與煉焦業等七大優勢產業(軍工支柱產業未列入)共有企業177家,總產值為207.53億元,占湘潭市規模工業總產值(295億元)的70.3%。其中大龍頭產業是鋼鐵業,其總產值為125.7億元,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42.6%。

(二)七大優勢產業的企業具有集中性,部分已形成了生產基地。如:化工業主要集中在湘潭的湘江下游區新材料工業園內。屠宰與肉類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岳塘區和韶山市。竹製品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雨湖區和湘潭縣。皮革鞣製企業有22家集中在湘鄉市,湘鄉市已經建成了皮革工業園區。化纖紡織業企業集中在岳塘區范圍。煤炭采選及煉焦企業高度集中在湘潭縣的譚家山鎮。

(三)近十年發展起來的「年輕」企業占絕大多數。在七大優勢產業共177家規模工業企業中,1994年以後建立和改制新組建的企業有143家,佔80.8%。

二、湘潭市七大優勢工業產業的發展特點

(一)從經濟主體結構變化來看,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公有制經濟比重明顯下降。除冶金業、機電業存在部分公有(國有控股)企業,其它產業的企業基本上是非公有制經濟。

(二)從經濟總量來看,仍然是公有制經濟的為主。在七大優勢產業207.53億元的總產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產值為163.57億元,佔78.8%。

(三)從優勢產業變化來看,以鋼鐵業龍頭的冶金業越來越大,機電業不斷創新發展,皮革業、檳榔業、肉類加工業等新產業勢頭強勁。

(四)外向度提高。全市規模工業企業有出口業務的68家,其中42家企業在優勢產業之列。湘潭市七大優勢產業外向度提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現在七大優勢產業中規模工業企業的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上升。2004年全市規模工業中七大優勢產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4.35億元,占銷售產值的16.8%,比2003年提高8.4個百分點。二是表現在七大優勢產業的主要工業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全市的七大優勢產業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從2000年的6.13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34.35億元,增長4.6倍。其中,冶金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達到24.96億元,外銷率達到20%;化工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達到4.22億元,外銷率達到20.8%;肉類加工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為1.69億元,外銷率達到40.6%;皮革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為1.95億元,外銷率達到30.1%;主要出口產品有粗鋼、鋼材、電機、鐵合金、氟化鹽、皮革、凍豬肉、有機顏料、農葯等。

(五)綜合經濟效益逐年提升。2004年,七大優勢產業實現利潤15.7億元,佔全市所有規模工業利潤總額的81.4%,提供的地方稅收佔全市財政收入50%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工業經濟效益評價考核體系測算,2004年,由於七大優勢產業良好效益的支撐,以致湘潭市規模工業經濟效益指數達到145.58%,比2000年上升69.0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15個百分點以上。

湘潭市工業中七大優勢產業也有「軟肋」之處:一是大中型企業不多,上市公司很少。所列七大優勢產業177家企業中,規模上大中型的只有9家,上市公司不足2家。二是化纖紡織業、化工業增加值率較低,其2004年增加值率分別為19%和24.9%。三是目前優勢工業產業中生產消費品的不多,生產煙、酒、計算機、摩托、高中檔轎車、品牌鮮奶、裝飾材料以及高檔家用電器等消費熱點性商品的企業幾乎為零。四是高能耗低科技。全省平均萬元產值的能耗為1.32噸標煤,而湘潭的為2.39噸標煤;全省新產品產值占總產值比例為13.4%,而湘潭的為10.1%。

三、進一步發展壯大優勢產業的對策建議

所列的七大優勢產業大多已是湘潭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湘潭支柱工業產業還有軍品製造等),有三個是市場競爭力較強、利潤空間較大、發展前景看好的新發展起來的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湘潭優勢產業對於擴大出口、增加就業、促進湘潭實現跨越發展、提升湘潭國內、國際知名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促使湘潭工業中的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系湘潭市抓經濟、實現工業化工作中的重點,是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重點。在全省、全國推進工業化進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正在形成的時候,怎樣使湘潭市工業中的優勢產業揚長避短,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因此,從湘潭工業的不足等有關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1、政府應大力支持、促使優勢產業企業打造品牌,支持有品牌的企業做大做強。品牌是質量,品牌是一種誠信,品牌是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馳名商標」、「名牌產品」等企業品牌是企業走向全國市場和國際市場閃亮的名片。湘潭工業的最大不足就是品牌建設還不夠,尤其是社會消費品方面。因此,政府應為工業企業打造品牌、樹立形象而不懈努力,為有品牌的 工業企業做大做強而不懈努力。政府應著力在品牌工業上做好招商引資(外資、內資、國資)和組織技改的這兩篇創意文章,應大力支持企業上市,增強企業融資擴張能力,增育優勢產業中新龍頭企業。

2、政府應與優勢產業中骨幹企業實行聯動,讓大企業在工業園區里增足擴能,在同產業及相關產業中打造成牢靠的產業鏈。大中型企業可以通過與小企業的合作達到產能延伸、降低成本、做大做強目的,小企業可以通過與大、中型企業「攀親」,享用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和產品銷路(生產大、中型企業的上游產品、下游產品)。工業園區是現在發展新工業企業的有效途徑。為充分利用資源,政府應在建造工業園區方面唱好主角,讓政府的才能和財力與企業家的才能和財力形成合力,讓大企業和小企業和諧發展,共存共榮。

3、政府應掌握消費熱點,引導、扶持生產熱點性社會消費品的企業建立、壯大。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最主要的動力,消費熱點就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應對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遠山乳業公司、恆盾竹製品公司等企業予以重點扶持。

4、政府應研製一個化工業、皮革業發展的特殊的計劃與模式。化工業是湘潭市的老支柱產業之一,具有良好的資源優勢,企業主已在改制中新陳代謝,目前產業又充滿生機。皮革鞣製加工業是湘潭市湘鄉新形成的優勢產業,前景看好,但也有環境污染問題。怎麼發展這兩個特殊產業呢?在「既要發展、又要環境」的原則下,政府有必要採用「科學規劃、統籌兼顧、有利發展」的剛性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與服務。

5、政府應打造出公平、和諧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在這方面筆者有點點見解:政府在對企業實施優惠扶持政策時,應使企業在規范管理、依法交納稅費的前提下,享受的優惠主要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政府應加強軟環境治理,盡量減少企業不應有支出和損失。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相對競爭對手而言,湘潭企業少一點負擔和生產經營成本,就多一點競爭力;反過來,多一點負擔和生產經營成本(如過路過橋費較多),也許在經濟收縮時期就成為了企業的致命因素。政府在扶持優勢產業中的小企業和個體戶時,也應注重規范管理,打擊假冒偽劣,維護優勢產業品牌形象。

2. 湖南地區哪些地區工業比較發達

湘潭,湘潭是一座工業城市,擁有六大廠礦,其中不乏著名的廠礦。湘潭電機廠,曾經享譽全國的「全國六大電機廠之一」,現在叫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鋼鐵廠,華菱鋼鐵集團的重要部分。還有湘潭紡織廠,湘潭錳礦等等。湘潭在去年曾被某媒體評為中國最具潛力的20個工業城市,排名第二。

3. 湘潭九華經濟區有哪些企業

1、2006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項目名稱:湖南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投資額:50億

2、2006年湖南開啟時代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時代軟體園——投資額:3億

3、2006年湖南恆潤高科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恆潤高科有限公司

4、2006年湘潭宏大真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湘潭宏大真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5、2007年韓國三星集團株式會社——項目名稱:湘潭愛銘數碼電子有限公司——投資額:2.3億

6、2007年台灣欣興集團等多家台資企業——項目名稱:全創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額:23億

7、2007年中冶京誠湘潭鋼鐵有限公司——項目名稱:中冶京誠(湘潭)重工設備有限公司——投資額:20億

8、2008年湖南金海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金海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額:5.5億

9、2009年江麓機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江麓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額:3.5億

10、2011年浙江利歐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利歐泵業有限公司——投資額:5億

11、2011年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興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額:15億

12、2011年北京桑德環保集團——項目名稱:湘潭靜脈產業園——投資額:60億

13、2011年美國塔奧(上海)汽車技術服務公司——項目名稱:塔奧地通金屬構件生產基地——投資額:6億

14、2011年中聯重科和長沙鑫豐投資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泰富重工港口礦山成套裝備生產基地——投資額:35億

15、2011年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名稱:藍思科技手機面板生產基地——投資額:72億

16、2011年沈陽人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沈陽人和機械製造項目——投資額:4億

17、2011年青島海立美達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名稱:鋼板、鈑金件成套生產配送基地項目——投資額:2億

(3)湘潭的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湘潭九華經濟區相關延伸:湘潭九華經濟區簡介

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2003年11月6日,成立之時名為湘潭九華經濟區,2011年9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九華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長株潭城市群國家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五大示範區之一,也是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台商投資區。

4. 湘潭比較有名的國企有哪些

1.湘潭電化集團有限公司(國有獨資)
2.湘潭電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有控股)
3.湘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國有控股)
4.湖南南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國有控股)
5.湘潭市城市中心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國有獨資)
6.湘潭市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含湘潭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公司)
(國有獨資)
7.湘潭市經濟建設投資公司(國有獨資)
8.湘潭市市場服務中心
(國有獨資)
9.湘潭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國有參股)
10.湘潭中環水務有限公司(國有參股)
2

5. 湘潭大學附近有什麼工業區

湘潭大學最近的工業園是九華工業園,坐公交車需要轉車,大概四十多分鍾。九華工業園有台灣工業園和環保工業園等,比較著名的企業有吉利、中冶京誠湘重、三星等,還有一些電氣設備和機械設備企業。
有軟體職業學院和時代軟體園等。
最近房地產也開始開發,前景不錯。

6. 湘潭哪裡工廠最多

湘潭工業園工廠最多。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其附近有湘潭藝型銅材廠、瓏宅原木定製整裝工廠、汽車新能源廠等等。湘潭工業園位置在湘潭市雨湖區和平街道樟嶺路。

7. 誰知道湘潭有幾個工業園,請把工業園名稱附帶上,謝謝...急急急......

湘潭高新工業園,德國工業園,九華工業園,台灣工業園等。

8. 湘潭有哪些大型企業

經濟概況
「十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人民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省一系列重大決策和工作布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建設「湖南先進製造業中心」、 「湘中南現代物流中心」和「長株潭生態休閑中心」,努力加快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進程,全面落實省、市實事工程,克服了國際局勢動盪、重大災害干擾和自然資源制約帶來的一系列困難,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快速發展。
一、綜合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5年,湘潭市生產總值達367.03億元,比2000年增長74.3%,「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1.8%,增速比「九五」時期提高3.7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佔全省比重加大、位次前移,其中:生產總值在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5%提高到6%,總量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規模工業產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9%提高到8.1 %,總量排位由第6位上升到第4位。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8%提高到3.4%,總量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5.57%提高到11.1%,總量保持在前三位。
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17:36:47調整至2005年的15.2:43.3:41.5,二產業比重有了較大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19.5%上升至33.7%。城鄉結構進一步調整,2005年末城鎮化率達42.5%,比2000年提高11.65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取得較大突破。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全市近90%的市屬國有中小企業完成改制任務。積極支持中央、省屬大中型企業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及剝離社會職能。通過改制,化解企業債務包袱60多億元,補償安置職工6萬多人,盤活存量資產和閑置資產近40億元。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農村稅費改革成效明顯。行政體制、財政體制、投融資體制等各項改革取得較大成效。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經濟外向度大大提高,2005年末全市外貿依存度達15.1%。招商引資碩果累累,五年間累計引進到位外資5.1億美元,年均增長34.4%。
民營經濟、園區經濟不斷發展壯大。2005年末,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接近50%,比2000年提高10個百分點。園區經濟不斷壯大。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 29.9億元,比上年增長61%。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全市參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做到了按時足額發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擴大、標准提高,做到了應保盡保。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平穩運行,並先後啟動了工傷、生育保險。2005年,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1.5萬人,比2000年增加3.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6萬人,增加26.2萬人。5年來,全市共改造擴建農村敬老院26所,新增床位1300張。
就業緊張局面有所緩解。通過實施「城區五萬人就業工程」,5年內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9.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2005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5.8億元,比2000年增長31.5%。主要農產品產量均有所增長,其中:糧食總產量155.6萬噸,比2000年增長12.4 %;蔬菜118.7萬噸,增長49.6 %;水果3.77萬噸,增長69%;出欄肉豬541.16萬頭,增長37%;出籠家禽1100萬羽,增長25.5%;水產品6.89萬噸,增長23%。
農業結構繼續優化。以「稻—菜」、「菜—菜」「蓮—菜」等耕作模式為主的稻田耕作制度得到進一步發展。全市優質稻種植173.6萬畝,占水稻種植比重達53.8%。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葯材等經濟作物面積比2000年大大增加。生豬養殖加工業實施的「公司+協戶+農戶」的運作模式發展良好,涌現了一批帶動作用較強的龍頭企業。2005年畜牧業及相關產業產值突破50 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由2000年的48.7%提高到54.2%。5個千畝以上的特色優質農產品示範基地取得較好經濟效益。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步增強。5年間,我市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建設、退耕還林及長江防護林、農村生態能源建設、農業機械等項目投資15億元。2005年末,全市農機總動力達161.3萬千瓦,比2000年增長70.9%。5年間新增電排裝機容量1.7萬千瓦,新增灌溉面積3500公頃,硬化各類渠道1923公里,田園化2.8萬畝,旱澇保收面積達179萬畝。到2005年止,全市累計建設沼氣池13萬個。
三、工業
工業生產高速增長。2005年,全市全部工業總產值完成475億元,5年平均增長20.7%。全部工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53.6億元增加到134億元,年均增長15.8%。規模工業企業由388戶增加到460多戶。規模工業產值2005年達380.87億元,年均增長24.8%。工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強化,2005年,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6.5%,比2000年提高8.4個百分點。
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十五」期間是我市工業企業效益狀況最好的時期,5年內全市規模以上獨立核算工業盈虧相抵後共實現利潤38.1億元,扭轉「九五」時期連年虧損局面。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2000年的76.5%提高到2005年的146.2%。
企業投入加大。通過狠抓項目建設,工業技改投入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0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81.64億元,5年內共投入技改資金183.4億元,比「九五」增長3.2倍。湘鋼500萬噸鋼改造工程、電廠一、二期工程、江南汽車九華生產基地轎車項目投入均在40億元以上。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全面鋪開,19家企業進入國家、省級示範企業行列。
支柱產業發展壯大。通過「十五」期間的加速發展,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冶金、機電、化纖紡織、新材料等支柱產業。2005年,四大支柱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6億元,比2000年增長3.5倍。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規模不斷擴大。5年間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7億元,是「九五」的2.2倍。城鎮以上共有1761個項目建成投產,其中基本建設項目482個,更新改造項目1073個。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5年間全市投入城市建設資金42.8億元,比「九五」增長4倍。城區面積由45平方公里擴展到76平方公里,展示和代表湘潭開放與發展形象的河東新區基本建成。5年新增城市道路60公里,新、改、擴建城市主次幹道和連通道40多條。三大橋建成通車,四大橋開工,城市二環線、湘江生態經濟帶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市政設施日益完善,河西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正式運行,河東水體凈化工程啟動,雙馬垃圾場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城市天然氣工程實現供氣。完成景觀道建設20餘條,新建和改造10多個綠化廣場和10多個市民休閑小游園,提質改造小街小巷120餘條。人民大廈、廣電中心、夢澤山莊、東方紅廣場等一批文化設施和大型標志性建築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順利完成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的創建任務。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較為活躍。2005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3.3億元,比2000年增長63.5%,年均增長10.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88.13億元,比2000年增長65.4%;餐飲業零售額20.5億元,增長138%。
重點物流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和順石油物流、步步高物流配送、湖南三和醫葯物流、大漢鋼材物流等10個首批認定的重點物流項目目前已有8個開工,累計完成投資3億多元。其中和順石油物流第一期、湘潭港綜合物流第一期工程均已完成並投入運營。
六、對外貿易和旅遊
對外貿易飛速發展。「十五」時期是我市對外貿易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0.5億美元,年均增長36.7%。2005年,全市外貿依存度達15.1%,比2000年提高9個百分點。
招商引資成績顯著。5年來,全市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161家,直接利用外資5.1億美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7倍,年均增長34.4%。引進吸納內資122億元,為「九五」時期的3.3倍。外商投資企業入庫稅收貢獻率連年提高,2005年達到2.2億元,為2000年的4.7倍。引進戰略投資夥伴邁出可喜步伐,5年共引進跨國集團、國內500強企業16家。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取得進步。已有9家市內企業在亞洲、歐洲、非洲等9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投資。成功舉辦兩屆中德(湘潭)環境管理暨企業合作大會和中國(湘潭)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活動,提高了湘潭的知名度和城市影響力。
旅遊業獲得長足發展。2005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旅遊者626.6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6.72億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1.52倍和2.8倍。紅色旅遊、綠色山水旅遊、歷史文化旅遊三大板塊構築了我市旅遊產品的大框架,特別是紅色旅遊在全國首屈一指。

9. 湘潭有沒有好的工業園

湘潭的東方金谷工業園就不錯,它是國家打造的「千億產業園」的組成部分,集產品研發、生產、娛樂生活於一體的新型工業社區。擁有獨創的12米高多功能廠房、特色科研樓、住宅和娛樂設施配套、便捷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還擁有雄厚的人才儲備資源。它地處湘潭高新區,技術先進和優惠政策也很多,如果你是要辦廠辦公司的話,東方金谷你值得考慮哦!

10. 湘潭有哪些高科技工業園各有哪些知名企業

湘潭國家高新區的火炬工業園和德國工業園出名的企業有湘電風能、海諾電梯、江南紅箭、美國鐵姆肯等。另外,河西的九華台灣工業園也不錯,出名的企業有全創科技、吉利汽車、中冶京誠、三星愛銘電子、興業太陽能等企業。

閱讀全文

與湘潭的工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減配在哪裡看 瀏覽:973
賓士的esq在哪裡 瀏覽:772
工業園區准入節能規劃公司有哪些 瀏覽:512
煙台昌隆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在哪裡 瀏覽:125
奧迪q5後面怎麼吹暖風 瀏覽:770
工業互聯網跨界農業怎麼樣 瀏覽:798
奧迪哪個系列有天窗 瀏覽:40
寶馬車從沈陽運蘇州要多久 瀏覽:706
汽車噴漆砂眼是什麼原因 瀏覽:622
汽車加氣站歸什麼部門監督 瀏覽:196
成熟工業園如何實現工業40 瀏覽:92
寶馬車門裡面拉手怎麼蓋上 瀏覽:767
如何製作簡易汽車限速器 瀏覽:802
汽車空調泵管道如何清洗 瀏覽:741
汽車大燈黑膜哪裡有賣的 瀏覽:568
12年福建賓士製冷劑加多少 瀏覽:569
奧迪a5首付30萬月供需要多少 瀏覽:631
電動汽車如何擴裝續航鋰電池 瀏覽:741
奧迪s4怎麼刷馬力機 瀏覽:65
奧迪a7銀色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321